第896節
這輛牽引車看起來應該被改裝過,動力很強勁,裝貨的車板處沒有遮擋,所以一眼就能看清車上裝著的東西: 那是一個看起來有些古怪的中型設備,最下方是一個起落架,架子上安放著一個灰白色、長度大概接近三米、高度……或者說厚度半米的扁平型金屬物體,再上方則是兩根五六米左右的螺旋槳。 這玩意兒你說它是直升機吧,它的體積又太小,壓根進不了人。 別說駕駛室什么的了,連個艙門都沒有。 但說它是無人機吧又太大,而且外表上和大家熟知的無人機截然不同。 眼見眾人對這臺設備有些茫然,李華便一邊招呼著工作人員協助郭子陽將其卸下,一邊介紹道: “黃教授,徐博士,和你們介紹一下?!?/br> “這臺設備是f-500無人共軸直升機,也是咱們國內單體可攜帶質量最大的無人機?!?/br> “它的機長有2.3米,機寬1.2米,機高1.8米,旋翼直徑6米,實用升限5000米,任務載荷重量可達250千克?!?/br> 徐云頓時一愣: “無人機?” 雖然他上輩子在成飛工作了好幾年,不過主要負責的還是理論物理的研究。外加一些發動機動力的協助項目。 所以說實話。 他對于機體方面的了解并不算深入,更別說無人機這種項目外的機型了。 他對無人機的認知除了大疆牛叉之外,也就剩下了彩虹-7與飛龍-2這種的戰斗無人機——其中有不少知識還是21年珠海航展上聽到的。 而戰斗無人機雖然也叫無人機,但它們的外觀和傳統的無人機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比如彩虹-7這款機型。 它的機身長10米,翼展22米,巡航高度13000米,屬于標準的戰斗機架構。 所以在無人機這塊。 你要是指著一架小型機說這是自爆無人機,或者指著一架大型機說是無人戰斗機,認知上徐云其實都還可以接受。 但眼下這種不大不小的f-500,就確實令他很是驚訝了…… 或許是察覺到了徐云的好奇,李華幾步走到了f-500邊上,輕輕拍了拍它的金屬外殼: “徐博士,這架f-500無人共軸直升機出自北航直升機所之手,早在2017年就完成了自主飛行試驗了?!?/br> “如果你上網搜索一下關鍵詞,還會見到鹿城在2019年12月的時候,利用它完成了調運重型塔架結構件的新聞?!?/br> “所以這是一臺很成熟的機體,在我們的規劃中,就是準備靠它裝載重力梯度儀上天的?!?/br> 徐云的目光繼續在機身上停留了一會兒,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原先他還在琢磨著這臺重力梯度儀是不是要用輕型直升機帶上天呢,沒想到李華居然給了他這么一個答案。 從流程上來說。 有了f-500無人共軸直升機協助,傳統直升機可能會帶來的許多問題便不復存在了。 而就在徐云感慨之際。 一旁的黃雨婷忽然想到了什么,出聲對李華問道: “等等,李工,我有個問題想再請教一下?!?/br> 李華轉過身: “但說無妨?!?/br> 黃雨婷見狀指了指一旁的重力梯度儀,說道: “按您給出的數據,這架f-500無人機的單體飛行載重是250千克?!?/br> “可咱們的這臺重力梯度儀質量足足有400千克,一架無人機恐怕是拉不起來的吧?” “哦,這事兒我正準備和你們說呢?!?/br> 李華聞言輕輕一笑,指了指無人機的尾部,解釋道: “放心吧,黃教授,咱們基地的這架無人機是經過魔改過的,載荷能力得到過巨大的升級?!?/br> “理論上只要不超過600千克的物體,它可以很輕松的便攜帶上天——這是針對我們發射基地的情況進行的特殊魔改,畢竟咱們基地的職能有些特殊嘛?!?/br> “當然了,這種魔改犧牲了機體的飛行高度和飛行限時,魔改后的無人機飛行高度只有3000米,單次的飛行時常也從五個小時降低到了兩個小時左右?!?/br> 黃雨婷順著李華的指向打量了一番無人機,注意到機身的長度確實要比李華報出的長一些,這才微微頷首: “原來如此……” 作為黃大年教授的女兒,黃雨婷雖然沒有進入國防體系,但對于其中的一些事情倒也有所了解。 比如…… 國內的衛星發射基地除了往天上biubiubiu火箭之外,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使命,那就是作為特殊物資的儲存點。 這些特殊物資有些是應急物資,有些則是退役下來但沒銷毀的設備或者彈藥——比如一些火力風力發電設備,以及赫赫有名的67式木柄手榴彈等等。 同時呢。 川省這個地區的板塊又比較特殊,一旦發生了某些意外,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就會臨時負擔起另一個任務: 將儲備的應急物資轉運出去支援各地。 基地的轉運點就是臨近的西昌城區,距離基地也就60多公里,所以轉運的無人機在功能上就有一個要求了——不需要特別久的續航,但載重量必須要高。 因此魔改版的f-500,便這樣應運而生了。 …… 隨后在工作人員的cao作下。 這臺f-500無人共軸直升機很快便順利從車板來到了地面,下方則被固定連接上了重力梯度儀。 看著這一機一儀的組合,徐云的目光在興奮與期待的同時,也有著一絲憂色。 上頭曾經說過。 無人機的運載與傳統直升機相比,對測量環境的影響要低不少,尤其是在近地情況下。 但另一方面。 這種組合在平衡性能方面,卻也必然要遠遜色于傳統直升機,所以對梯度儀自身的平衡模組要求很高。 在整個重力梯度儀的設計過程中。 測量模組出自徐云之手,黃雨婷的結構設計也符合獎勵的圖示。 唯獨葛同友負責的平衡模組徐云沒什么底。 雖然他對于葛同友這樣的老航天人心懷敬意,但終究沒有與他們在項目上有過接觸的經驗,心有憂慮實屬正常。 不過葛同友并不了解徐云的想法,此時這個退休又被返聘的小老頭親自檢查好了最后一個環節,回到李華身邊,朝李華點了點頭: “老李,一切正常,可以試飛了?!?/br> 李華對他嗯了一聲,表示自己明白。 同時翻過手腕,掃了眼手表: “上午11點17分……小郭,下一次有偵察衛星繞過基地是多久?” 郭子陽從身上取出了一臺類似平板的設備,鼓搗了幾下,很快說道: “1小時16分后,worldview-3會經過我們頭頂,2小時11分鐘后,skysat會掠過西昌?!?/br> 李華隱隱松了口氣,時間倒是充足。 目前大多數衛星繞全球一圈的時間都在90-120分鐘左右,不過拍照間隔倒不一定是這個數字。 目前全球精度最高的衛星是海對面的鎖眼……也就是kh-12,最高分辨率高達0.1m,造價20億美刀。 這個造價相當于2條055大驅,或者2/3條山東艦,也是‘觀測’咱們的主力衛星。 順帶一提。 咱們國內唯一有能力與kh-12一較高下的機構只有長光所,并且每年都有大量實用成果產出,結果之前長光年科研經費突破33億華夏幣的新聞一出,反倒一堆人在抨擊浪費經費,也是相當令人無奈…… 而除了kh-12之外。 每天掠過咱們頭頂的‘商用’衛星數量也有不少,尤其是川省這類三線重地。 例如郭子陽提到的worldview-3衛星,便是隸屬于digitalglobe公司的偵察衛星,衛星照片分辨率0.3米。 skysat則隸屬于pla公司,衛星照片分辨率0.5米。 沒錯。 pla公司。 就是這家掛著所謂商業遙感的公司,當初公開了毛熊阿斯特拉罕州的阿赫圖賓斯克國家試飛中心的照片。 所以很多時候國防事業真不是嘴上說說那么容易,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的投入都不小。 視線再回歸現實。 在確定了短時間內沒有海對面的衛星飛過后,李華便立刻下達了指示: “主控部門全體就位,最后進行一次校驗!” 過了十秒鐘。 隨著重力梯度儀一起搬出庫房的主控臺上,先后響起了幾道聲音: “報告,無人機動力系統已檢驗完畢!” “報告,重力梯度儀傳感示數正常,光敏偏移六個零!” “電源已開啟,405、177兩個沖量單位無異常!” 聽聞此言。 李華深吸一口氣,手掌一揚,果斷下令: “升空!” 嗡嗡嗡—— 隨著指令的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