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節
如今的棒子已經離譜到小卡片上都印著華夏某景姓女星的照片了…… 因此無論于情于理,徐云都應該參與到這次的考古發掘中。 所以翁瑜婧她老爸的工作職務,此時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干事——比如宣傳部的小科長啥的,他能拿到立項書只是因為單純的宣傳需要。 那么徐云恐怕還需要另想辦法才能和項目組搭上邊。 但如果對方是項目的負責人……即便只是負責人之一,那么很多事情就都好辦了。 聽到徐云的問話后。 翁瑜婧想了想,認真的介紹道: “我爸叫做翁同,今年52歲,是金陵博物館的研究員,金陵大學考古文物系教授?!?/br> “另外還掛著啥華夏明史研究會理事的頭銜,總之亂七八糟的一大堆吧?!?/br> “不過雖然頭銜很亂,但多少也算是個業內知名人物,百科上都有他的信息呢?!?/br> 徐云頓時心中一定。 金陵大學的歷史系年歲悠久,雖然徐云記不太清具體年份,但應該在六七十年前就已經成立了。 能夠在金陵大學歷史學院擔任考古文物系教授,翁同的能力和地位顯然非同一般。 即便是在這次的永陵項目組中,他最少也都是個顧問級別的大佬,保不齊還是首倡者呢。 隨后徐云想了想,又問道: “小翁,翁叔叔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忙永陵挖掘的事情嗎?” “對呀?!?/br> 雖然此時只是語言溝通,但徐云卻仿佛看到了這姑娘在小只因啄米似的點著頭: “他從二十多年前就想著挖永陵了,我媽還吐槽他是不是陳皇后轉世呢,一心就想著挖嘉靖皇帝的墳?!?/br> “徐哥,年夜飯那會兒我不是還說過么,我爸在燕京跑項目——說的就是這事兒嘍?!?/br> 徐云頓時一愣。 幾秒鐘后。 他的心中逐漸浮現出了一絲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慨。 翁瑜婧畢業于金陵大學,當初老媽說過翁同是搞歷史研究的,翁同過年沒回家在燕京跑項目,加上之前永陵的熱搜…… 雖然在謎底揭開之前,徐云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靠著這幾個線索找到真相。 但眼下隨著真相的公布,這些事情卻也逐漸連成了一條線…… 另外如果沒記錯的話。 當初讓翁瑜婧論文被二區收錄的那場雨,正是老蘇副本的獎勵。 原來從那時候開始,自己就已經和永陵產生了交集了…… 接著徐云深吸一口氣,對翁瑜婧說道: “那行,我差不多有數了,麻煩你了,小翁?!?/br> “小事兒小事兒,徐哥,要我幫你和老翁同志搭個橋不?” 徐云思索片刻,搖了搖頭: “心意領了,不過還是先不用了,有需要的話我再找你吧?!?/br> 雖然徐云確實準備盡快聯系翁同,但在此之前還有一些環節需要準備,所以倒也沒迫切到需要翁瑜婧來牽線。 反正立項書雖然剛下,但也沒迅速到明天就會開陵起墓。 俗話說謀定而后動,一些事情先處理好再去聯系翁同,效率上說不定還會更高一些兒。 翁瑜婧對此倒也沒太過堅持,這姑娘的眼力見兒還是挺高的,很快便道: “ok,那徐哥,我就不打攪你啦,需要的時候隨時吱一聲就行,另外別忘了去我爸動態下邊兒留言的事兒……” “……” 掛斷語音通話后。 徐云想了想,翻開通訊錄,撥通了潘院士的手機號。 過了十幾秒鐘。 手機微微一震,潘院士的聲音從對頭傳了出來: “喂,小徐?” “嗯,老師,是我?!?/br> 徐云認真的對潘院士打了聲招呼,隨后試探著問道: “老師,您現在方便接電話嗎?” 潘院士很快說道: “方便,剛和安東老師吃完牛批……牛排,我這會兒一個人在消食呢,有什么事兒你直接說就行?!?/br> 徐云聞言便組織了一番語言,把自己之前的看到的有關永陵的熱搜以及立項書的事兒一五一十說了一遍: “阿巴阿巴嘰里呱啦噼里啪啦皮卡皮卡……差不多就是這么回事?!?/br> 徐云說話的間隙,潘院士周圍的噪聲也小了不少,聽起來像是走到了某個偏僻的地方通話: “我懂了,所以小徐,你打算利用這次機會試試重力梯度儀?” 徐云用力點了點頭,解釋道: “沒錯,老師,說來也挺巧的,‘諦聽’項目立項當天永陵就上了一次熱搜,所以那時候我也了解了一些永陵的信息?!?/br> “永陵目前的主占地面積是25萬平方米,也就是25公頃或者說0.25平方千米,修建規模上僅次于明成祖的長陵?!?/br> 雖然此時潘院士并不在面前。 但徐云依舊忍不住用一側肩膀和耳朵夾著手機,雙手在面前比劃了起來: “永陵地宮的深度大概在地面15-30米左右,目前遙感探測的結果是一個‘甲’字型,最底層有七個坑室,并且大多積水?!?/br> “但客觀來說,這種探測存在一定精度和準確度的偏差,也就是有可能在更深處存在有一個或者多個未被發現的墓室?!?/br> “而我們‘諦聽’項目組負責的是正是重力梯度儀關鍵的測繪模塊,目前盤古粒子的壽命已經被順利延長到了四個小時?!?/br> “雖然四個小時距離疆域性的巡航還有很長很長的距離,但對于一塊占地面積0.25平方千米的地宮來說,時間是完全足夠的?!?/br> 隨后徐云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 “老師,咱們先退一萬步,且不說永陵之內是否有《永樂大典》或者未發現的下層地宮?!?/br> “單是對于其他文物的考古發掘,重力梯度儀的重要性也是無可忽視的——它的精度比遙感探測要高兩到三個數量級?!?/br> “畢竟當初定陵的發掘工作,實在是一樁夢魘與恥辱,此次的永陵無論如何都不能再重蹈覆轍了?!?/br> 潘院士聞言默然。 實際上。 作為一位智商遠高于常人的聰明人,潘院士自然不難聽出徐云最后那個‘恥辱’二字的深層含義。 當年定陵挖掘的失敗不單單是華夏考古學界的恥辱,同樣也是郭沫若先生人生的一大遺憾。 雖然郭沫若先生其實并不是定陵挖掘的首倡者,只是建議發掘的六人之一,后世在定陵失敗這事上對郭老的評價有一定的甩鍋情況——因為郭沫若先生在六人中名氣最大。 但不能否認的是。 郭沫若先生在那件事上確實要負擔一些責任,并且不可推脫。 而郭沫若先生又是科大的第一任校長,所以這事兒看似和科大無關,但背后卻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 徐云和潘院士作為科大學子,此番自然也有義務去‘還債’。 由科大始,自科大終。 這也算是一個完整的宿命輪回吧。 隨后潘院士在電話對頭沉默了整整小半分鐘,才說道: “好,我明白了,等我消息吧?!?/br> 說完,潘院士便掛斷了電話。 徐云則繼續在床上坐了一會兒,習慣性的看了看熱搜、虎撲、第一版主以及雪梨社區。 接著便下床穿衣洗漱去了。 待洗漱完畢后,徐云也沒離開房間。 而是直接從迷你吧里拿了碗泡面,慢悠悠的泡了起來。 上輩子是高端酒店菜單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麗思卡爾頓這級別的酒店迷你吧價格普遍都貴的離譜,四塊錢的雪碧能給你賣到二十塊,五塊錢的泡面30都算是便宜的了。 不過好在徐云這次的住宿的科院簽單,不需要自己出錢,他也就可以腆著臉奢侈一番了。 十分鐘后。 吃完一桶泡面的徐云揉了揉肚子,琢磨著要不要再來一桶。 然而就在此時,他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 “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我要挖了你的眼睛~~~~” 徐云一看屏幕,來人赫然便是潘院士。 于是他連忙將再來一桶的想法打消,再次接通了電話。 片刻之后。 潘院士的聲音從電話對頭響了起來: “小徐,你現在在酒店嗎?” 徐云下意識一愣,不過還是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