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節
五分鐘后。 數據終端上顯示出了除科院組外其余八組的所算出的粒子質量: 【11.4514gev】。 這個是一個中規中矩的數值,不算高也不算低。 在現有的亞原子粒子中,大概可以排到三百多名,比它重或者比它輕的大有‘?!?。 雖然粒子的質量和粒子存在與否沒有直接關系,但一個中規中矩的數字,顯然更令人心安一些。 接著威騰又輸入起了科院組的數據。 這一次。 極光系統的計算時間稍微長了一點兒。 足足過了十幾分鐘,它才顯示出了結果: 【923.8gev】。 數據出現后。 現場沉寂了幾秒鐘,緊接著再次響起了一陣嗡嗡嗡的低語聲。 站在第一排的鈴木厚人見狀,更是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923.8gev……哈哈哈……口美納塞、口美納塞……” 他身邊的尼瑪雖然沒有明顯的表示,但神情卻明顯的放松了不少。 誠然。 計算出對應的粒子能級后,還需要通過實驗捕捉來確定數值的真偽。 但另一方面。 就像上頭所說的那樣。 目前物理學界雖然比較難做到具體的質量計算,但鎖定位置微粒的區間卻要容易很多。 例如希格斯粒子。 在希格斯粒子被正式捕捉之前,物理學界就大致推斷出了它的質量區間: 下限117.4gev,上限132.6gev。 因此一顆微?!幢闼俏幢话l現的微粒,某些屬性上也是要遵守基本規則的。 目前最重的一顆粒子發現于2019年,atlas探測器記錄的碰撞中發現了重量為173.1±2.1 gev的頂夸克。 這也是迄今為止最重的一顆微粒。 因此一枚質量超過300……甚至達到了923.8gev的粒子,這實在太挑戰已有物理的認知了。 與此同時。 看著屏幕上這個巨大的數字,發布會第四排的負責人卡洛·魯比亞頓時臉部肌rou一抽。 這個數字,隱隱勾起了他某個不太美好的回憶…… …… 第458章 不長記性啊…… 此時此刻。 作為的總負責人,卡洛·魯比亞的心情隱約有些微妙。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回一周之前的話。 他絕對不會做出前來參加中科院發布會的決定。 嗯,絕對不會。 一來他上周在發布會上所說的內容著實有點兒滿,把針對神岡實驗室的話aoe成了整個亞洲,并且還死活不改。 在確定中科院發現了暗物質粒子后,周圍便時不時有人會投來玩味的目光。 剛才帶著斧頭的約翰·埃利斯甚至還給他發了條短信,問他喜歡啃幾分熟的斧頭,要黃油還是海鹽…… 結果沒想到的是。 前一遭的事兒還沒過呢,科院又搞出了923.8gev這個數值。 這可就又戳到卡洛·魯比亞的痛點了。 恰好在此時。 坐在卡洛·魯比亞左手邊的一位滿頭銀發、長得有些類似德國球星托馬斯穆勒的小老頭兒忽然眉頭一掀。 只見他把右手搭在座椅扶手上,側著身子對卡洛·魯比亞道: “923.8gev……魯比亞,這個數字和你們當初測出來的750gev,量級上倒是有些相似呢?!?/br> “750gev和923.8gev相比,也就相當于六十萬和八十萬的細微差距罷了?!?/br> 聽到這番夾槍帶棒的話,卡洛·魯比亞沒好氣的瞥了他一眼: “克特勒,你不妨把話講得更明白一些,沒必要藏著掖著?!?/br> “哎,魯比亞,你多想了?!?/br> 名叫克特勒擺了擺手,換了個更舒服點的姿勢,樂呵呵的道: “只是想起了一些有意思的回憶罷了……” 卡洛·魯比亞見狀冷哼一聲,不再說話。 在看到923.8gev這個數字的瞬間,他就知道自己……或者說肯定要被拎出來鞭尸一波。 畢竟當初那件事,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了…… 在2015年12月15日的時候,曾經召開了一場發布會。 會上宣布了一個消息: 他們在搜尋雙光子衰變時,看到700gev附近有一個異常的凸起。 經過反復研究確認,這不是已知的任何東西,即可能是…… 一個全新的粒子。 它的質量大概在750gev左右,比希格斯粒子的125gev要重很多。 即便是在所有粒子模型中,這也是最重的一顆粒子。 除此以外。 它的統計顯著性大約3倍標準差,兩個合作組加起來的得到的結果大約接近4倍標準差。 而什么叫做4倍標準差呢? 搞過譜圖的苦逼同學應該知道。 3倍標準偏差以下稱為跡象,3倍以上稱為證據,5倍以上才能稱為發現。 至于四倍嘛…… 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能算是比較有可能成真的發現。 不過可歷來不管這些,他們的宗旨就是喜歡搞大新聞,越大越符合他們的人設。 雖然他們嘴上說著“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數據,你們不要太相信噠”,另一面卻在瘋狂的進行著各種暗示——如果真的低調求真,這場發布會壓根就沒有召開的意義。 于是…… 理論物理界迎來了一場狂歡。 有人認為這是一顆模型之外的新微粒。 有人則認為它是超對稱粒子。 還有人言之鑿鑿的認為這是新希格斯粒子。 畢竟有理論認為希格斯粒子可能不只有一種,它的數量很可能會很多。 接著又拱了把火,表示這玩意兒也有可能是引力子,也就是萬有引力的傳播子…… 又于是乎。 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理論物理界誕生了上千篇的論文,其中甚至不乏頂尖學者或者機構。 例如剛才陰陽怪氣的這個小老頭兒。 他的全名叫做沃爾夫岡·克特勒,與埃里克·康奈爾并列為2001年諾貝爾獎得主。 當時沃爾夫岡·克特勒正在做直腸切除手術,聽到這消息后立馬在三天內辦了出院手續,一周內就根據的結果肝了三篇論文。 沒辦法。 理論物理這些年實在是太缺乏成果了——或者說太缺乏有實際現象證明的成果了。 所以在公布成果后,理論物理界瞬間垂死病中驚坐起,突然發現了新物理。 結果沒想到的是…… 在一年之后。 隨著atlas上雙光子道spin2的進步研究,再次高舉雙手,要求全體目光向他看齊,宣布了個事兒: 兄弟們,750gev的信號是假的,那是一次統計漲落。 再然后故事的發展,大家就應該都知道……或者說猜到了。 沒錯。 本來就已經很慘的理論物理界,又被吊起來抽了一頓。 雖然論文可以撤稿,但黑歷史卻沒有辦法涂改。 幾乎所有寫過論文的物理學家,都被蓋上了一個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