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節
發布會的現場,則隨之響起了一陣低低的討論聲。 即便是那些此前裝作聽得懂實際上腦海中一片茫然、為了新聞熱度而來的社會新聞記者,也能看出鈴木厚人的心虛。 實際上。 本基·布蘭蒂所代表的ihes研究所,全名便是赫赫有名的高盧高等科學研究所。 ihes前后出過八位菲爾茲獎得主,在數學方面有著極其濃厚的底蘊積累。 本基·布蘭蒂所問的問題倒也對得起一份底蘊,一下就戳準了鈴木厚人話術的薄弱點。 鈴木厚人的那番回答雖然有些晦暗莫名,但意思其實就一個: 那個微粒的拉格朗日函數在定常外場中不成立。 而定常外場,則是暗物質理論場的關鍵系統之一。 在定常外場中拉格朗日函數不成立的微粒,顯然不可能是真正的冷暗物質。 換而言之。 本基·布蘭蒂的這個問題,一下把這顆粒子的上限給封死了。 雖然鈴木厚人他們確實也沒打算硬把這顆粒子蹭成冷暗物質,但話術上卻遠遠沒有這么直白。 想到這里。 鈴木厚人看著本基·布蘭蒂的目光頓時就不怎么友善了起來。 該死的歐洲人! 這個年輕人這時候跑來偷襲他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八嘎,真是不講武德…… 不過考慮到ihes和一脈相連的交情,對方這時候跑出來拆臺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保不齊本基·布蘭蒂耳朵里那副藍牙耳機的后頭,此時就有一堆同行在給他出謀劃策呢。 當然了。 類似本基·布蘭蒂這樣的人倒也不多,因此很快,又有一位代表提出了比較正常的問題: “鈴木先生,您說粒子具備相對論效應,那么請問它的自旋指標是多少呢?” 鈴木厚人見狀連忙收回了心緒,認真的開始回答起了這個新問題: “它的自旋指標是±1,符合時間反演對稱性,自旋的對角化表象可以看大屏幕……” 接著很快。 又是第二位記者、第三位記者開口: “鈴木先生,這顆微粒的費米子磁矩是多少?” “鈴木先生,它的壽命是多長?” “鈴木先生……” 面對后續的問題,鈴木厚人逐一作答。 由于其中很多提問者是事先布置的托兒,因此鈴木厚人在后半段的解答過程中,看起來非常流暢且從容。 最后。 一位來自華夏川省觀察的記者,用日語問出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鈴木先生,這顆微粒它有名字嗎?” 現場頓時一靜。 鈴木厚人聞言,表情也隱隱凝重了許多。 只見他雙手撐在發言臺左右兩側,身形筆挺,看起來氣勢極其強盛: “名字?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也是我們今天發布會的核心主題之一,我們為這顆粒子取的名字叫做……” “角杙!” “角杙?” 聽到這個同步翻譯出來的名詞。 數萬公里外的歐洲發布會現場。 盧卡斯等人頓時一怔。 這是什么意思? 現如今的微粒一般都是從希臘字母里選出的名字,比如說Λ、α、β、γ、δ等等…… 可霓虹人今天冒出的這個日語是什么鬼? 就在盧卡斯等人費解之際。 他們身邊來自萊頓低溫實驗室的領隊忽然轉過頭,對著身邊的一人問道: “平冢研究員,你是霓虹人,應該知道角杙這個詞的意思吧?是否能為我們解釋一番?” 盧卡斯等人這才注意到,萊頓低溫實驗室的團隊成員中,恰好有一位亞洲面孔的男生。 從容貌和稱呼上看,對方應該是個霓虹人,無外乎純血還是混血罷了。 實話實說。 這種情況在歐美科研圈非常常見。 華夏、霓虹、印度三個國家,基本算是亞洲對外‘輸出’科研人才的前三強了。 聽到自家領隊的問話,名叫平冢的男子連忙哈依了一聲,隨后快速用英語解釋了起來: “哈爾先生,您可能不知道,在霓虹的神話故事里,有關混沌天地形成過程有多種說法?!?/br> “其中《古事記》記錄的一切的根源,叫做天御中主尊,也叫作別天津神?!?/br> “這樣的別天津神有五位,統一被尊稱為一代神,也就是五柱之神,隱身于高天原?!?/br> “這五柱之神的權限范圍覆蓋了全宇宙,和霓虹大陸的諸神有著上下級的從屬關系?!?/br> “例如霓虹神話中的父神伊邪那岐,便是天御中主尊派出去修固霓虹大陸的,然后才有了后來的天照等等?!?/br> 說完平冢頓了頓,看了眼盧卡斯等人。 待眾人消化掉這些信息后,他便又說道: “在別天津神后,高天原又相繼產生了七代十二位神,霓虹神話稱之神世七代?!?/br> “而角杙神便是這十二位神之一,乃是表示植物的根莖開始發出嫩芽的神?!?/br> “在神話中,他讓大地的植物發出嫩芽,最終形成白色的莖支撐大地,成為世界的中心?!?/br> 盧卡斯靜靜聽完對方的介紹,方才輕輕的點了點頭: “原來如此……” 平冢解釋的非常詳細,作為一名高智商人才,盧卡斯立刻理解了那群霓虹人的想法。 早先提及過。 如今宇宙中可見物質的占比只有4%多點,剩下的部分都是暗物質和暗能量。 因此從觀測結果上來說。 暗物質就相當于支撐宇宙這個‘大地’的莖支。 因此給予這顆微粒角杙的名稱,喻義上是站得住腳的。 不過…… 鈴木厚人……或者說神岡實驗室用這個名字來稱呼這顆溫暗物質,還有另一層更深的含義: 那就是未來的暗物質可以發展,可以突破,但只能在霓虹神話的框架……或者說枝干中結出果實。 因為最開始的那顆暗物質就是霓虹人發現的。 他們要成為暗物質領域的角杙,讓整片大地都成為他們的從屬。 甚至…… 有朝一日,成為全物理……或者全科學界的天御中主尊,也就是…… 創世神! 事實上。 鈴木厚人的想法與盧卡斯所料的完全一致。 此時這個已經病入膏肓的小老頭,正高傲的昂著頭顱,目光銳利的俯視著臺下眾人。 截止到目前。 在粒子物理學領域,霓虹科學家已經獲得了7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1949年湯川秀樹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開始,霓虹人幾乎就和介子與中微子杠上了。 除了朝永振一郎在1965年靠著重正化技術獲得諾獎外。 霓虹人在粒子物理領域得到的諾獎無一特殊,全都和介子以及中微子有關。 但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霓虹人忽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現有粒子的研究或許能獲獎,但卻得不到領域內的絕對定義權。 于是在全霓虹都處于經濟泡沫破滅的大蕭條時代,霓虹人拿出了一個億的美刀,建立了神岡探測器。 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暗物質,中微子只是一個方向的具現罷了。 在2015年梶田隆章靠著中微子震蕩獲得諾獎、同時將中微子從冷暗物質的名單中排除后。 鈴木厚人等人的目標便放到了溫暗物質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 整整8年過去了,他們終于找到了這顆溫暗物質粒子。 一個成為大地枝干的機會。 而對于鈴木厚人個人而言,這也是他最后的登神長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