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節
“沒錯?!?/br> 與此同時。 一旁的周紹平也很快理解了徐云的意思,欣喜之下,忍不住雙掌啪的一合: “妙??!” 隨后眼見周圍有些非相關專業的院士或者院士的助手沒有理解徐云的意思,周紹平便主動開口道: “小徐之前的方案不是構建出了一個費米形的激發區域嘛,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用電子束去撞擊氙原子,就會發生一個情況……” “那就是會有兩個電子在靠近原子核的殼中同時遷移到原子核內,撞擊上一個質子,并且將這個質子轉換成中子?!?/br> “另外在在這個過程中,還會產生該轉換的副產品——核子會吐出兩個中微子?!?/br> “而我們這間屋子的隔壁……” 說著。 周紹平指了指左邊的墻壁,意味深長的道: “那個代號a1試驗廳,便能夠完成中微子檢測呢……” 說完他頓了頓,語氣有些感慨: “這個檢測不一定是捕捉到中微子,只要檢測到‘吐出來’的衰變反應就行了?!?/br> “比起捕捉中微子,衰變反應別說錦屏了,任意一所一本大學的實驗室都能做到?!?/br> “而我們只要以這個數據為框架,就可以試著進行peccei-quinn度規廣域場的建設……” 周紹平的聲音在室內緩緩回蕩,整個主控臺周圍頓時落針可聞。 此前提及過。 peccei-quinn度規是個軸子場模型,非常契合暗物質的檢測。 但怎么構建出這樣一個框架,卻是個麻煩事兒。 這就好比一個程序。 我們事先已知……或者構想了這個程序的功能。 例如它可以完成10的24次方量級的計算,又例如它可以實時下載某個老師的小電影等等。 但怎么寫它的代碼,卻是一個需要先解決的問題。 只要這個代碼跑出來,那么剩下的具體cao作就是程序負責的事兒了。 在這次事件中。 程序的‘功能’便是控制微粒的出射角θ,讓上下兩個信號接收器通過光程差來避免放射性背景的誤差。 而徐云給出的這個想法,就是構建廣域場的具體方式,也就是“代碼”的內容: peccei-quinn度規涉及到了麥克斯韋方程組延伸出的規范場局域u1對稱性,那么一個手性對稱的規范場顯然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而4685∧超子,便是一個絕佳的規范場基底。 它不是反物質,但卻可以和孤點粒子發生交互作用。 而孤點粒子又存在重子數不守恒…… 在1/2*e^2/h類似的條件下。 4685∧超子和孤點粒子不會直接形成廣域場,但卻可以形成一個費米激發態。 在這個激發態中。 衰變的原子殼中會出現兩個空位,因此會有兩個電子同時被‘上膛’。 眾所周知。 質子是由兩個上夸克及一個下夸克組成,中子是由一個上夸克和兩個下夸克組成。 質子與中子互相變換,就是通過將一個u夸克(+2/3e電荷)和一個d夸克(-1/3e)互相變化。 比如中子可以釋放電子和電子中微子的反粒子變成質子,能量很高的質子可以放出正電子和電子中微子變成中子。 上述第一個叫做β-衰變,第二個叫做β+衰變。 也就是電子+質子=電子中微子+中子。 而這時候呢。 一切就又回到了最開始的原點: 孤點粒子符合輕子數不守恒以及重子數不守恒,也就是動能小于靜能。 因此同樣的信號。 由孤點粒子形成費米激發態最終生成的電子中微子,與常規放射性背景的信號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真他娘的是個天才~) 不過很快。 章公定便再次眉頭一皺,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小徐博士,如果你準備從雙電子捕獲入手的話,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吧?” 徐云連忙正了正身子: “愿聞其詳?!?/br> 章公定撓了撓自己的地中海,掰持著手指算到: “你看啊,在質子轉變成中子中,w-玻色子起了一個傳播作用,對吧?” “所以整個過程實際上是上夸克吸收了w-玻色子,那么w-玻色子的這部分能級精度誤差,你準備怎么修正呢?” “w-玻色子的能級精度啊……” 徐云聞言,頓時表情一肅。 如今這個方案屬于他的靈光乍現,詳細的思考的時間其實并不長,或者說也不可能長。 之前能夠說出那句話,很大部分要歸功于他對孤點粒子的了解。 因此眼下聽章公定這么一問,徐云也很快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雖然自己的方案消除了常規放射性背景的誤差,卻多了個w-玻色子的影響。 這部分的影響量級大概是80gev,誤差大概在萬分之七左右,比Λcdm百分之三的誤差要精確很多。 但這個誤差幅度依舊很大,至少離眾人預想的‘完美’情景有所差距。 如果在之前那還好說點。 但如今隨著這個新方案的提出,眾人的期望值和情緒也愈發拔高了不少。 因此與之前相比,這一次反倒有不少院士不太愿意就這樣‘將就’過去了。 但這個問題要怎么解決呢…… 就在徐云沉默之際。 人群外忽然又響起了一道聲音。 比起徐云此前說話的底氣不足,這道聲音是真的有些虛弱: “小章……可以試……試加入j/psi粒子修正……” 徐云等人順勢望去。 看清說話對象的容貌后,徐云頓時一驚。 這次的開口之人不是別人,赫然是…… 王耀平王老! 只見不知何時,王老的輪椅已經被人推到了主控臺附近。 這位華夏空間技術的國寶級宿老,此時正披著一條毛毯,一邊喘著氣一邊開口: “用j/psi粒子做本底模型……應該……應該可以對抵掉w-玻色子的誤差……” “j/psi粒子?” 聽到這個名詞。 徐云、周紹平等人,臉上同時一怔。 不過一秒鐘后。 眾人的這絲錯愕,便立刻化作了…… 欣喜! j/psi粒子。 這是一種產生機制尚不明朗的微粒。 它比較常見的出現方式,主要有si prompt、octlet prompt和b及璨偶素衰變三種過程。 比如qgp產生的標志之一,就是是高橫動量下的j/psi的產額抑制。 除以此外。 j/psi-rho+π-也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強衰變。 j/psi粒子的能量約3gev,雖然和w-玻色子的80gev相比相差很大,但它卻有個相當特殊的地方: 那就是它可以滿足對稱性的w-玻色子標量場。 舉個例子。 如果說徐云他們的實驗過程是一道水流,w-玻色子是混入水中的小磁塊,會對水流的體積統計造成影響。 而j/psi粒子呢,就是一種磁極。 它可以完美的將w-玻色子吸附出來,同時還不會和水流發生反應。 不得不說,不愧是王老,一開口便直中標的,一針見血。 有了j/psi粒子這么個補丁…… 至少從理論上來看,徐云的方案可以說是完全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