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節
第397章 年關 盧瀟雖然是個徐云迫切期待的人才,但即便有阿斯利康從中協助,他的離職手續依舊需要一定的時間。 因此徐云也沒指望著盧瀟立刻就能回國,在和田良偉又聊了一些內容后,二者便就此分別。 …… 相比于往年。 2023年的除夕夜來的要更早一些。 在結束和田良偉的談話后沒過幾天。 徐云等人便正式迎來了…… 農歷新年。 實話實說。 這年頭的各種節味雖然逐漸變得有些寡淡,但春節依舊是華夏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日子。 每逢春節。 大量在外工作的務工者、平日里不怎么走動的親戚大多都會相聚一堂,吃上一頓滋味各異的年夜飯。 小孩子大多會分到紅包,高齡單身男女大多會被親戚圍著一頓輸出…… 而廬州所屬的皖南又屬于勞動力輸出大省,因此每逢過年過節,都會有很多人從外地返鄉,與家人們共度一場除夕。 所以與其他一到春節就會變成‘鬼城’的一二線城市不同。 廬州這座城市到過年的時候,反倒會變得有些熱鬧起來。 “又是一年除夕啊……” 透過窗戶看著樓下正在貼春聯的一對老人,徐云的眼中不由浮現出一絲感嘆。 其實他不是那種喜歡哀傷春秋的小文青,但時值歲末,每個人的心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感懷。 如果再加上一個無法與家人團聚的前置條件,這道感懷的情感便會放大上許多倍。 不過很快。 徐云這絲細微的傷感,便被身后鍋碗清脆的碰撞聲給打散了。 他順勢轉過頭,發現老蘇正雙手捧著一疊陶瓷碗,一個個的朝餐桌上擺放著。 徐云便快步走上前,把袖子擼起來小半截,對老蘇道: “蘇公,我也來幫忙吧?!?/br> 老蘇點點頭,把碗放到了桌上: “好?!?/br> 聽著碗筷擺放的接觸聲,以及從廚房里傳來的呲呲響動,徐云的動作不由也歡快了少許。 雖然自己今年沒法回家,與父母分隔兩地。 但眼下看來,這頓年夜飯倒也不至于多孤獨。 過了一會兒。 徐云的耳邊忽然響起了老蘇的嘆氣聲: “小徐,你說老夫……唔,我還要多久才能完全適應這個時代呢?” 徐云抬起頭,發現一直以來都很穩重淡定的老蘇臉上,此時正充斥著一股迷茫。 老蘇所說的適應二字,顯然不是跟上2022年的生活節奏——事實上,老蘇現在已經掌握了大多數電子設備的使用方法,那天徐云還看他玩原神了呢。 所以老蘇所說的適應,實際上是指他什么時候才能擁有為這個時代做貢獻的能力。 畢竟對于這么一位‘東方達芬奇’來說。 看著飛速發展的人類科技,自己卻無能為力,實在是太過折磨了。 隨后老蘇又嘆了口氣,搖了搖頭,繼續道: “老夫近乎沒日沒夜的在看書學習,捫心自問,從書中汲取的知識已然不少?!?/br> “然而在浩如煙海的知識面前,依舊猶如滄海一粟,不知何時才可見到盡頭,何其可嘆……” 看著明顯有些糾結的老蘇,徐云沉默片刻,開口道: “蘇公,我感覺您有些著急了?!?/br> 老蘇頓時一怔。 接著徐云想了想,放下筷子,從兜里掏出手機鼓搗了幾下。 朝老蘇面前一遞。 老蘇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伸手接過手機,下意識的念了起來: “……第進士,知寧縣。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頌在館下九年,奉祖母及母,養姑姊妹與外族數十人,甘旨融怡,昏嫁以時。妻子衣食常不給,而處之晏如。擢知制誥。大臣薦秀州判官李定,召見,擢太子中允,除監察御史里行……” 過了好一會兒。 他才重新抬起頭,望向徐云,眼中似有所悟: “小徐,這是……” 徐云點點頭,肯定道: “沒錯,這正是《宋史蘇頌傳》的內容,也就是……您的過往?!?/br> 隨后他深吸一口氣,不動神色的看了眼廚房,發現沒人注意到這里后繼續道: “根據《宋史蘇頌傳》記載,當初您在北宋的圖書館里做了整整九年的圖書管理員,從未顯露過急躁?!?/br> “最后被皇上召見,凡有所問張口即答,最終一鳴驚人,擔任了太子中允的職務?!?/br> “而如今您剛到這個時代不過幾個月,為什么就如此著急了呢?” 老蘇繼續愕然。 是啊…… 當初自己孑然一身的時候,尚且能夠沉寂九年,最后一朝爆發。 如今自己有了更好的起始基礎,為什么反而有些急躁了呢…… 看著臉色變化不定的老蘇,徐云亦是在心中輕輕搖了搖頭。 作為一名重生者,他其實很能理解老蘇的情況。 北宋時期沉寂九年的‘小蘇’、以及現在的‘小蘇’雖然都是孑然一身,屬于“布衣”。 但此時的‘小蘇’卻有著上輩子那個‘老蘇’貴極人臣的經歷和閱歷,先天性的心氣就有些高。 華夏有句古語,叫做曾經滄海難為水。 站上了一個高度之后,一個人的視野和心態就很難恢復到原本的模樣了。 就像成年人回首俯瞰自己初中生活,初中時的有些舉動、有些和同學的矛盾在成年人的眼光看來,實在是有些幼稚。 徐云當初也是如此。 所以……他多少也能理解老蘇的心境。 面對這樣一個科技盛世,老蘇想要展現自己價值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甚至這種心理屬于某種意義上的必然。 但同樣。 知識這玩意兒,卻也不是你爆個種、灌兩口雞湯就能搞定的。 不可能你今天嚷嚷著我要努力學習,明天就能把微粒的波動方程給推導出來——那樣估摸著薛定諤都得掀棺材板了。 因此徐云能做的,主要還是以心理疏導為主。 老蘇自己上輩子的經歷顯然是個很有效的疏通劑,在看完《宋史蘇頌傳》后,老蘇的臉色也逐漸開始恢復了正常。 過了一會兒。 他長呼出了一口濁氣,眼中閃過一抹釋然: “小徐,你說得對,老夫確實有些急躁了,如今重活一世,對時間終究有些敏感?!?/br> “想來還是要多學學你,24歲了還是雛鳥——老夫當初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兒子都有三個了?!?/br> 徐云一腦瓜子問號: “???????” 這tmd都能開到我? 心情通順不少的老蘇顯然沒有察覺到自己給徐云的這發暴擊,表情恢復正常的他忽然開始在意起了其他一些小細節: “對了小徐,今天既然是除夕,為什么都沒有人放鞭炮和煙火呢?” 徐云此時猶自有些自閉,下意識的就想問老蘇為啥知道鞭炮和煙火。 不過話在出口之前,他便及時反應了過來: 北宋確實是有鞭炮和煙花這兩樣東西的。 比如《東京夢華錄》中,就明確記載過北宋放煙花的場景。 另外《水滸傳》中的‘轟天雷’凌振,不被重用時負責的也是制造煙花。 所以以老蘇的地位,知道煙花和鞭炮倒也不足為奇。 想到這里。 徐云想了想,解釋道: “這些年國家出于環保和安全角度考慮,已經禁止在市區內燃放煙火了——至少廬州市區內是看不到的?!?/br> “畢竟在數年前,國內曾經發生過多起因為煙火燃放或者儲存而導致的事故,甚至有不少人員傷亡?!?/br> “當然了,一些下面管控不算強力的鄉鎮倒是偶爾能見著……” 徐云說這話的時候,帶著一股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