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節
他的心態確實平和了許多,至少…… 手不再抖了。 就如同他上輩子寫小說時看到后臺的數據一般,徐云知道有很多很多人在支持著自己,在告訴著自己一件事: 他不孤獨。 這股力量能不能創造奇跡他沒什么把握,但至少讓他暫時擁有了反擊的動力。 當然了。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是…… 破局的點,又在哪兒呢? 第375章 這就是科大??! 考慮到徐云肩膀上承載的巨大壓力,田良偉并沒有在行駛過程中說太多話。 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安慰的話講一次兩次差不多,再多就成念經了。 在這種相對沉悶的氛圍中。 車子終于緩緩來到了…… 科大校內。 由于習慣原因,田良偉在校內行駛的很慢,時速20公里都達不到。 因此徐云有足夠多的時間來觀察窗外的情況。 此時的時間點已經臨近了下午兩點,正是臨近上課的節點,學生們陸續開始三三兩兩的走向了教室。 看著這些刷著手機的學生,徐云心中不由冒出了一股好奇: 他們中有多少人是在看自己的新聞? 看完那篇文章后的想法又是如何? 質疑? 憤怒? 還是與自己同為校友的羞恥? 某種程度上來說。 今天的徐云,應該算是名傳科大了——只是這名不太好,跟114514似的。 十多分鐘后。 田良偉的車停到了科大東區的行政樓外。 科大占地面積很廣,能夠充當會議室的樓層其實有很多。 例如物質科研樓啦,理化大樓二樓啦等等,反倒是校長辦公室的職能相對有限。 而位于東區的行政樓,則無疑是眾多大佬最喜歡用來開會的一處場所。 此時的王清塵已經提前得到了田良偉的通知,等候在了行政樓入口處。 見到田良偉抵達,王清塵快步走了上來,主動幫田良偉拉開了門: “田院士,徐博士,你們來了?!?/br> 田良偉朝他道了聲謝,又看了眼行政樓的樓體,目光從一層層的窗戶上掃過: “小王,會議進行的怎么樣了?” 王清塵嘆了口氣,臉色有些沉重: “還是沒有結束,不過我趁著張秘書出來換水的時候問了一聲,會議的局勢依舊很焦灼?!?/br> “還沒結束?” 田良偉頓時一愣,他從公司總部過來花了足足一個多小時呢: “怎么會這么久?不對勁啊……” 隨后王清塵引著田良偉來到了行政樓前臺,做好相關登記后,三人走入了樓內。 “小徐?!?/br> 來到樓梯口后。 田良偉停下腳步,輕輕拍了拍徐云肩膀,說道: “我現在和小王上去參個會,你就現在大廳找個位置休息一下吧?!?/br> “別太緊張,一切等會后再說?!?/br> 徐云重重一點頭: “我明白,老師,您放心吧,我穩得住?!?/br> 在此前看過諸多微信好友的留言后,徐云在暫時重振動力的同時,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到了眼下這個地步,他反倒是不用太著急了。 ‘輿論大勢已成’這幾個字在代表危局的同時,某種意義上也說明了另一個情況: 徐云受到的‘迫害手段’也差不多達到了臨界點。 那些網爆者能做的頂多就是繼續施加言論上的壓力,另外就是給家里送花圈,或者跑學校外部拉橫幅。 也就是形勢依舊緊迫,但卻也沒必要再去爭那一兩個小時了。 用更直白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可以暫時開擺。 待田良偉離去后。 徐云找了個比較偏僻的角落坐下,開始靜靜的思考了起來。 毫無疑問。 眼下這種局面想要翻盤,脫離科大顯然是不可能的,科大方面才是戰術的核心。 但這并不代表徐云自己不能做一些事兒,二者并不沖突。 而自己眼下可以用到的手段嘛…… 說句實在話。 徐云腦子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永樂大典》和玉璽的特殊任務。 以上兩者如果有一樣能夠現世,那么增益buff帶來的正本清源效果必然對眼下的局勢有所幫助。 只是…… 《永樂大典》雖然已經確定存放在了永陵中,但整個陵墓的開啟時間最最最保守都要大半年,稍微一拖延那就是一兩年起步。 那時候徐云的墳頭草都三丈高了。 至于玉璽…… 且不說按照光環提示,這玩意兒即便是在任務完成后也不會到自己手里。 光是在這么個節骨眼上再開一個副本搞斷章,徐云估摸著自己分分鐘得被讀者打死…… 所以無論是《永樂大典》還是玉璽,顯然這會兒都不能用。 那么除了這兩樣,他手上還有啥呢? 尚無頭緒的dna存儲技術? 人工智能模組? 凝血明膠? 微生物電池? 驀然。 徐云的腦海中想到了一件東西: 當初在完成小麥副本后的獎勵之一,也就是存有高斯手稿的那份牛皮袋。 要知道。 當初高斯交給徐云的那些手稿中,可是有一卷《有關奇完全數不存在的證明》呢。 它可是困擾了數學界整整近350年的難題! 雖然它在數學界的地位比不過黎曼猜想或者霍奇猜想,但同樣是個相當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能不能獲得什么樣的榮譽徐云說不準,這玩兒意在榮譽上大概是菲爾茲門坎,陳省身水準的級別——也就是如果近四年內同行沒啥數學成果或許能拿到菲爾茲,但要是成果扎堆就得靠邊的情況。 所以榮譽方面徐云沒把握,但如果解法被公布,那么它帶來的熱度一定不會太低。 至少…… 官媒必然會下場,這點毫無疑問。 甚至以徐云現在的年齡來看,這個成果一旦公布,甚至可能還會驚動互聯網之外的某些媒體。 而這股力量,或許會對他的處境有所幫助。 當然了。 這個“幫助”不是說能夠直接為徐云證明清白。 而是等徐云進行反擊的時候,可以保持輿論端的一定公平性。 至于可行性嘛…… 徐云想了想,似乎還挺大的? 眼下他已經有了高斯的手稿,只要補充修改部分表述就是一冊成品。 同時以田良偉或者潘院士的人脈,想要做到緊急發刊也并不困難——尤其是在這么大的一個成果面前,一些期刊甚至可能專門進行增刊! 實在不行甩預印本網站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