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節
這就要今后有機會再試了。 而就在徐云觀察自己腳踝傷勢的同時。 咻—— 他的面前再次出現了那道透明的光幕,內容一如當初。 【經檢測,‘面壁者’任務已完成,是否進行評估?】 fbiwarning: ‘面壁者’當前所結算副本為單節點模式,結算后將無法再次進入,如已了解請點擊【是/否】。 同時下方還有一行小字: 【若面壁者選擇否定選項,將會自動跳過推演環節,直接進入結算階段?!?/br> “……” 看著面前的這道提示,徐云的心情再次沉重了不少。 這道提示與北宋副本結算時完全相同,代表著副本在結算之后將會再次封閉。 徐云和副本將化作歐幾里得幾何里的平行線,永不相交。 也就是說。 即便今后再次接到1850年之后歐洲類型的任務,也不可能和這個副本有任何的交集。 過了幾秒鐘。 徐云深吸一口氣,沒有任何猶豫,點下了那個‘是’。 ?!?/br> 【評估系統激活中……】 【權限校驗通過……】 【推演開始!】 【檢測到任務為高自由度多環任務,本次評估將直接進行‘夢蝶’推衍!】 【‘夢蝶’推衍中……】 【結果生成!】 【主線人物線綜述如下】: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初始線】: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 經典電動力學的創始人,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1831年6月13日生于英國蘇格蘭愛丁堡,1879年11月5日卒于英國劍橋。 在短暫的一生中。 麥克斯韋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推導出了麥克斯韋方程組,籌建卡文迪許實驗室并成為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 在牛人無數的物理學史上,麥克斯韋穩坐第三把交椅,僅次于牛頓與愛因斯坦。 【副本線】: 受‘面壁者’影響。 麥克斯韋于1854年以數學系頭名成績畢業,畢業后隨高斯前往哥廷根大學就讀研究生。 1857年2月。 麥克斯韋返回劍橋大學當任數學系講師,半年后接替斯托克斯成為新一任盧卡斯教授。 1857年7月。 麥克斯韋通過面壁者展示的光電效應以及波動方程,順利推導歸納出麥克斯韋方程組并發表于英國皇家學會期刊,名聲大噪。 看到這里。 徐云頓時眉頭一掀。 好家伙。 歷史上的小麥要在1865年的時候,才會推導出完整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并且預言出電磁波。 眼下小麥直接提前了足足八年的時間,嘶…… 要知道。 科技史的八年可不同于仙俠或者玄幻小說的時間概念,那些小說里你可能幾百年甚至上萬年主角都沒法突破某個境界,但在科技史中,八年時間足夠發生很多事情了。 想到這里。 徐云連忙繼續看了下去: 1858年。 麥克斯韋通過實驗觀察,得出了分子按速度的分布函數的新推導方法。 1861年。 麥克斯韋根據高斯遺留的手稿,與黎曼共同創立了麥克斯韋-黎曼曲面幾何,簡稱麥黎幾何。 1864-1871年之間。 麥克斯韋先后建立統計物理學、電動力學,多次獲得科普利獎章,糾正了肥魚‘電磁波是一種光’的說法。 1872年。 麥克斯韋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長,并與小自己十五歲的安吉莉婭·希爾芙結婚。 1876年6月14日。 麥克斯韋在自己剛滿45歲的第一天,發表了一篇論文《電動力學綜述》,獨立而完整地提出了狹義相對性原理。 “????。?!” 看著這一段光幕。 徐云愣了足足有小半分鐘,心中仿佛有一千萬個小牛在拿圣經砸自己的腦袋。 我、tmd、看到了、什么??? 小麥這貨和希爾芙在一起了? 你大爺哦! 這兩人差了一輪還多三年呢! 不愧是你啊小麥…… 接著徐云又把目光投放到了1876年的那段內容上。 早先提及過。 在高斯將自己沒有公布的非歐幾何手稿交給小麥后,小麥的狀態欄就存在了某些很微妙的‘加數’: 電動力學+黎曼幾何+微分幾何+光電效應+第一朵烏云都齊活兒了…… 而以常數c不變量進行邏輯推導,就得到了時空這個變量。 也就是說在小麥四十歲的時候。 他就已經具備了推導相對論的條件、工具、以及思路。 因此小麥推導出相對論是必然的結果,推不出來那才奇怪呢。 可關鍵是…… 當初徐云似乎說過一句話: 如果小麥在45歲之前推導不出相對論,他就當場把斧頭吃掉…… 咳咳。 算了算了,反正空間里頭沒人,假裝無事發生吧。 徐云戰術性的干咳兩聲,再次看了下去: 1880年。 麥克斯韋發表《引力場的總結性研究》,建立廣義相對論。 1882年。 麥克斯韋出版著作《他改變了大英》。 以此紀念在一場爆炸中被炸的尸骨無存的好友兼老師羅峰,并對羅峰當年誘導年幼無知的自己念出某段極其中二的咒語的行為,進行了友善而親切的問候。 1886年。 麥克斯韋提出波和物質締合的獨立猜測,提出世間微粒都具備二象性的觀點,但未能驗證。 1888年。 麥克斯韋牽頭成立劍橋大學羅峰實驗室,并擔任實驗室第一任主任,聲望達到最高。 因麥克斯韋長期喜歡在腰間別著一把斧頭,無數麥克斯韋的粉絲便紛紛跟風,將倫敦市內的斧頭一掃而空,后世稱之為“倫敦斧貴”。 1907年。 麥克斯韋于睡夢中逝世,享年76歲。 英國皇室為其舉行了繼艾薩克·牛頓之后最高規格的非皇室成員國葬,將遺體安葬至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位列艾薩克·牛頓之側。 在麥克斯韋的墓碑上。 刻著一段由他自己親口所述、唯一弟子愛因斯坦所刻錄的墓志銘: 【世皆以為我是一個永不疲倦的拓路人,但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其實是一位追隨者。我停不下腳步其實和意志力無關,而是因為我的肩上承載著另一道時刻在督促我前進的靈魂。不過現在,我總算可以休息了,晚安,這個世界,好久不見,羅峰先生】。 【主線人物綜合評分】: 歷史修正度:+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