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節
還是柯西? 亦或是其他某位權威? 但這些人真的能讓高斯露出之前的那種情緒嗎? 抱著這股心理,徐云接過了高斯遞來的這封信。 信的信封封顏色黯黃,入手時的手感薄脆,散發著一股陳朽的氣味。 想來是有些年月了。 信封黯黃的封面上,則寫著信件的相關信息: 收件人: 約翰·卡爾·弗里德里?!じ咚菇淌?。 收件地址: 德意志下薩克森州哥廷根市,哥廷根大學數學及信息學系教授信箱。 寄件地址: 挪威奧斯陸大學古典數學系大樓。 寄件人: niels henrik abel。 等等?! 當看到寄件人姓名的瞬間,徐云的目光便是重重一凝! niels henrik abel? 他連忙再次確認了一遍這個名字,光環自帶的泛語言外掛清晰的將它翻譯成了漢字: 尼爾斯·亨利克…… 阿貝爾。 隨后徐云忽然想到了什么,謹慎而迅速的拆開信封,取出了信封內的信件。 只見信件開頭,赫然寫著一個標題: 《有關一元五次方程沒有代數一般解的論證過程》。 徐云的目光在這個標題上停留許久,方才緩緩抬起頭,若有所思的對高斯道: “高斯教授,莫非這封信就是……” 高斯臉色沉重的點了點頭,復雜無比的呼出了一口濁氣,肯定了徐云的猜測: “沒錯,阿貝爾在1824年曾經給我寫過一封信,信上成功論證了一元五次方程沒有代數一般解,但是……” “我卻把這封信丟在了角落里,一直沒有打開?!?/br> “直到他先于雅克比完善了橢圓函數的理論后我才知道這么一回事,于是我立刻為他聯系了一個柏林大學的教授席位,但為時已晚——當柏林大學發出聘請信的時候,阿貝爾已經去世兩天了?!?/br> “所以我一直收藏著這封信,時刻提醒著自己曾經犯下過這么一件大錯,間接的導致了一位數學天才的隕落?!?/br> 看著一臉惋惜、懊悔交雜的高斯,徐云的心情亦是相當沉重。 原來這封信的作者,是阿貝爾…… 難怪高斯會做出這么一副表情。 縱觀人類近代數學史。 有三位年輕人的隕落最為令人惋惜。 他們分別是伽羅瓦、拉馬努金以及阿貝爾。 其中伽羅瓦的情況早先簡單介紹過一次,他的死因有相當部分要歸結于他熱衷政治的性格。 其實伽羅瓦的出身非常好,他的父親是一位市長,母親也是一位議員,大學導師則是赫赫有名的柯西。 但正是因為家庭政治氣氛濃厚,伽羅瓦從小就被培養成為了一位政治狂熱者。 這種性格導致了柯西對這位學生一直不咋滿意。 雖然經常通訊鼓勵伽羅瓦,但始終沒有將自己的人脈介紹給伽羅瓦。 再后來伽羅瓦又遇上了政治陰謀,于是最終死于決斗的黑幕。 拉馬努金的死因則是心理和生理疾?。?/br> 他先是在1917年查出了肺結核,又在同年年末因為一戰的原因無法回家,于是試圖臥軌自殺。 自殺失敗后在1919年回到了印度,最終在1920年于馬德拉斯病逝。 伽羅瓦和拉馬努金都給人類留下了大量的財富,每每思之都令人感到惋惜。 比如伽羅瓦在決斗前三天寫下了群論,拉馬努金則留下了大量的手稿和筆記,其中包含了大量沒有證明的公式和命題。 許多數學家都致力于拉馬努金手稿的研究,一直到1997年,才總算是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并整理成5大卷出版。 而如果說伽羅瓦和拉馬努金的死因多多少少都有些自身因素。 那么阿貝爾的隕落,則徹頭徹尾盡是一場命運的捉弄。 阿貝爾出生于挪威,從小家庭條件就不太好,但他依舊靠著天分自學成才。 成年后的阿貝爾被稱為最帥的數學家之一,顏值和年輕時的普蘭克都有的一拼。(各位可以去找找照片,真的賊帥) 阿貝爾的父親在他18歲那年去世,還在讀大學的阿貝爾突然就要擔起照顧全家的重擔。 幸運的是。 他在讀的奧斯陸大學的老師們都沒放棄這位天才,他們一起資助了阿貝爾。 而阿貝爾呢,則以成績回報了他們。 在阿貝爾那個時代,一元五次方程求解是個非常熱門的話題。 在阿貝爾讀書期間數學界最接近正確答案的成果,是由一個叫做魯菲尼的意呆利數學家做出來的一份論述。 那份論述多達五百多頁,但依舊沒有給出一個正確的結論。 然后阿貝爾表示俺的外掛已經激活,讓俺來吧: 他用六頁的稿紙完美解答了一元五次方程求解的問題,還對魯菲尼的論述進行了一些補充——而阿貝爾之所以只用六頁的原因,是因為他沒多少錢支付印刷費了…… 后來這六頁的手稿被阿貝爾寄給了一個人,希望能夠得到對方的賞識。 沒錯。 這個人就是高斯…… 奈何命運又和阿貝爾開了個玩笑。 1824年的高斯用小說里的話來說差不多就是半圣大圓滿巔峰,即將突破圣階,乃是當世唯一的半圣。 因此自然而然,他每天都可以收到大量的信件——根據高斯自述,他一年收到的信件最多超過了三千封。 后世參加過高考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老師們在介紹高考作文的時候,經常會告訴大家一件事: 由于高考作文的數量實在太多了,所以閱卷老師經常都只是匆匆一掃,根據字跡和開頭來快速評分。 高斯和高考只差一個字,所以高斯在看信時采用的也是類似的手段: 他會先看字跡和標題,然后根據開頭內容再決定要不要繼續看下去。 而阿貝爾的字跡嘛…… 這樣說吧。 和阿貝爾的字比起來,老愛都能算是大書法家了。 加之阿貝爾在開頭還附加了一段自謙的內容,所以當時的高斯很自然的就冒出了一股觀感: 字丑,開頭啰嗦,別人五百頁沒有解決的問題你只用六頁紙就搞定了? 于是高斯很自然的便將這封信丟到了一旁,沒有理睬。 沒等到高斯回復的阿貝爾此后輾轉流離,次站抵達巴黎,將自己的手稿交到了法國科學院手中。 科學院的秘書在看過這篇手稿后大為震驚,便把它交給了柯西復查。 沒錯。 又是柯西。 可誰都知道柯西除了高產之外,寫文還有一個特點: 他寫的論文都特別長。 為此數學雜志都不夠位置刊登他的論文,他一怒之下辦了???,專門發表自己的論文。 因此當拿到一份6頁的論文時,柯西根本提不起重視的心情。 于是阿貝爾在巴黎又是苦等無果,還得了一場感冒,最終只能無奈回到挪威。 后來他一邊做代課老師一邊研究學術,最終比雅可比先行完善了橢圓函數的理論,方才名聲大噪。 雅可比是高斯的徒弟之一,也就是那個時候,高斯方才回想起那封信的事情: 阿貝爾真的用六頁手稿解決了一個數學界的大難題! 于是高斯連忙寫信給柏林大學,希望將阿貝爾聘請為教授。 同時法國也有四位科學院院士直接上書給挪威國王,希望為阿貝爾封爵。 如果這是一本我吃西紅柿所寫的小說,那么故事至此應該是苦盡甘來,以一個完美的和諧結局落幕。 可惜…… 命運喜歡看的估計是江南老賊的作品。 于是就像老賊刀繪梨衣一樣,命運無情給阿貝爾來了另一刀: 他在巴黎得的不是感冒,而是比拉馬努金更嚴重的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過去幾年阿貝爾連支付藥物的費用都沒有,因此當病癥再次爆發的時候,他便無力的告別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