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節
“什么交易?” 徐云朝他微微一笑,伸出一根手指,解釋道: “三一學院出一筆錢投資你們的項目,金額不少于五萬英鎊,你們則要按照學院的要求制造出一架分析機?!?/br> 巴貝奇聞言臉色沒有絲毫松動,而是看向了高斯與法拉第。 徐云這句話本身其實沒什么問題,但當這句話從徐云這么個年輕人口中說出時,問題就很大了。 眼見巴貝奇的目光不停往自己身上飄,高斯不由出聲解釋道: “查爾斯先生,羅峰同學是這次投資的發起人,他說的話,可以全權代表劍橋校董事會的意志?!?/br> 巴貝奇頓時愣住了。 在前來劍橋鎮的路上,他曾經和阿達夫婦討論過劍橋大學發來邀請的背后原因。 三人互相補充,對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了各種判斷。 比如阿達猜測可能是阿爾伯特親王對分析機感興趣,便以劍橋大學的名義邀請自己過來詳談。 巴貝奇則認為或許是三一學院的院長威廉·惠威爾說服了校董事會——威廉·惠威爾與威廉·赫歇爾是一對密友,他們都是假設主義的先驅。 而巴貝奇呢,又和威廉·赫歇爾的兒子約翰·赫歇爾是至交,過去這些年約翰·赫歇爾沒少幫他的忙。 約翰·赫歇爾通過自己父親說服惠威爾,再由惠威爾說服校董事會,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甚至勒芙蕾絲伯爵還肯尼迪附體來了波腦袋大開,提出了一個稀奇古怪的想法: 是不是皇室的星象占卜師發現了什么預兆,得出了什么‘數表已死,差分當立’的天象預兆。 但他們千算萬算,卻沒算到現場會是這么一個情況: 一位年輕的不像話的東方人開啟了談話,并且根據高斯的說法,此人不但是合作的提議者,同時還占據了今天會談的決定權。 這怎么可能呢? 如果換做一個年級差不多大的白人或者混血兒,巴貝奇還能往貴族后裔的角度去猜,但一個東方人…… 眼見巴貝奇有些疑惑,高斯想了想,便又補充道: “對了,查爾斯,你應該知道三天之前,由劍橋大學組織發現的那顆‘柯南星’吧?” 巴貝奇點了點頭,答道: “當然知道,現在連倫敦的工人們都在討論這事兒呢?!?/br> 高斯見說拍了拍徐云的肩膀,解釋道: “羅峰就是觀星活動的組織者,如果沒有他提出的方案,我們根本沒法找到那顆星球?!?/br> 巴貝奇聞言愣了幾秒鐘,旋即恍然的一拍額頭,大悟道: “原來他……羅峰同學就是肥魚先生的后代?” 此時距離冥王星的觀測之夜已經過去了三天,有關那夜的消息也已經傳向了各方。 雖然歐洲天文學會方面出于謹慎角度考慮,宣稱還需要更為細致的觀測才能最下最終的定性,但民間和個體天文學家們卻沒這個顧慮。 他們早在消息見報的當夜便進行了觀測,觀測結果無一例外的證明了一點: ‘柯南星’確實是一顆未被發現的行星! 過去三天里。 大到泰晤士報,小到威爾希爾報。 所有歐洲的紙質媒體都在瘋狂的報道這件事,程度堪稱屠榜。 英國媒體上常見的字眼有劍橋大學、喬治·比德爾·艾里、法拉第、埃利斯伯爵等等。 而德國媒體則將話題聚焦在高斯、黎曼、雅可比這些德意志援軍上頭。 原先扣在喬治·比德爾·艾里頭上的恥辱帽子已經徹底被摘去,這位格林威治天文臺的臺長再次成為了一位英雄。 至于埃利斯父子就比較倒霉了——有不少輿論認為正是他們的阻礙,導致格物社招募的數學系人手不足,這才給了高斯這些德國人介入的機會。 本來應該獨屬于大英帝國的榮耀,現在卻要被德意志給硬生生分去了一半。 這些言論雖然不至于對埃利斯家族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卻讓他們一時間多少有些灰頭土臉。 而比起紙質媒體,巴貝奇了解的內容要更多一些。 他的好友約翰·赫歇爾在第二天,便興致勃勃的找上門來和他說了這事兒。 別忘了。 約翰·赫歇爾的父親,便是天王星的發現者威廉·赫歇爾。 巴貝奇從約翰·赫歇爾的口中大致了解了事情的詳細經過,也聽說了有這么一個‘肥魚后代’的東方學生,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只是巴貝奇當時的心思都放在了今天與巴克萊銀行主管會面的細節上,態度相對有些敷衍。 不說是神飛天外吧,但也確實沒怎么太過上心。 不過眼下聽高斯這么一說,這部分記憶也就隨之復蘇了。 想到這里。 巴貝奇看向徐云的目光不由正式了幾分: 那個傳說中的男人的后代啊…… 或許他真的能看出分析機的潛力? 隨后他強行壓制住激動的心情,故作鎮定的對徐云問道: “羅峰同……羅峰先生,不知道貴方想要我們設計出哪種類型的分析機?” 徐云看了眼巴貝奇握緊的指關節,從身邊取出了幾張紙,放在桌上面單指推了過去: “查爾斯先生,要求都在這里,您可以先看看?!?/br> 巴貝奇與阿達對視一眼,有些忐忑的接過紙張看了起來。 “可以儲存一萬個50位數,能夠自動解算500個變量……” “每個數要求達到35位,運算速度每秒二到三次……” “另外要可以進行黃道坐標、銀道坐標、赤道坐標中最少兩個坐標系的校驗……” 靜靜看完徐云列出的要求,巴貝奇的臉色有些陰晴不定。 過了一會兒。 他肩膀驟然一塌,有些無力的呼出一口氣,表情卻顯得很誠懇: “抱歉,羅峰先生?!?/br> “雖然我很想拿到這筆投資,但我也不想坑你——不瞞你說,紙上的要求別說百分百了,百分之20我們現在都做不到……” 一旁的阿達見狀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么。 但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正如巴貝奇所言。 徐云給出的這些數據,壓根就沒有一絲一毫完成的可能性存在。 根據巴貝奇的設計。 他的‘分析機’一共有三個模塊: 其一是齒輪式的“存貯庫”,巴貝奇稱它為“倉庫”。 也就是存儲數據的地方。 分析機的第二個部件是所謂“運算室”,它被巴貝奇命名為“作坊”。 其基本原理與帕斯卡的轉輪相似,用齒輪間的嚙合、旋轉、平移等方式進行數字運算。 第三部 分巴貝奇沒有為它具體命名,其功能是以杰卡德穿孔卡中的“0”和“1”來控制運算cao作的順序,類似于電腦里的控制器。 運算動力則來自蒸汽機,另外的口令則有阿達負責。 在徐云給出的那些要求中。 數據存儲是最簡單,也是唯一能夠做到的一個環節。 巴貝奇存儲數據的載體是齒輪,一個每個齒輪可貯存10個數,齒輪組成的陣列總共能夠儲存1000個50位數。 想要擴列到徐云要求的一萬,只要增加齒輪就行了——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這不算難事。 但剩下的其他數據就相當超綱了。 目前巴貝奇能夠做到的運算精度只有24位數,自動解算80個變量,剩余的其他環節甚至還沒有具體結果產出。 真正計算的話。 他的設備只能解決二階差分的算式,產生七位數的結果,這就已經是極限了。 其實吧。 巴貝奇并不是那種品行多么高潔的人,比如他為了能獲取更多的利潤,甚至還在自己售賣的國際象棋玩具中偷工減料過。 但俗話說得好。 士為知己者死。 在遭遇了無數的拒絕和冷眼后,眼下驟然得知劍橋大學愿意投資這么一大筆錢給自己,巴貝奇在心中感動的同時,也少見的為投資方做起了考慮: 一旦這么多錢打水漂,作為項目一力主導者的徐云,恐怕日子就不太好過了。 而在他對面。 眼見巴貝奇的表情有些復雜,徐云亦是頗為感慨的搖了搖頭。 三天前。 在與高斯定下一年之約后,他便發現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 如今歐洲擁有34座頂級天文臺,在高斯和法拉第的動員下,一年恐怕能拍下數萬張、甚至數十萬張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