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節
但眼下聽徐云這么一說…… 這個暗區之中,似乎隱藏著某個巨大的秘密? 徐云今天來的比較匆忙,所以此時只能現場畫圖來進行描述。 只見他取過紙和筆,在書桌上畫起了草圖: “說來也巧,肥魚先祖不是搞過光伏發電嘛,和輝光現象其實有不少環節是相通的?!?/br> “后來他在做相關研究的時候,恰好也發現了這個現象,并且對于現象的本質進行了更深入一些的探究?!?/br> “例如他在用更強的發光管進行觀測時,發現正對著陰極的玻璃管壁也發出了綠色的熒光?!?/br> “當磁鐵在管外晃動時,熒光也會隨之晃動,并且最終判斷出了這個現象的原因,是由陰極放出的電流撞擊玻璃管壁造成的?!?/br> 法拉第聞言,頓時瞳孔一縮: “什么?電流撞擊玻璃管壁?” 上輩子是電流表的同學應該知道。 在1850前后,科學界奉行的是電的流體說,即電流是一種沒有機械重量的流質。 哪怕法拉第在1834年發現了電解當量定律,這個概念依舊沒有被推翻,甚至法拉第本人贊同的也是流體說解釋——這就像當初的小牛,明明發現的是波動說證據,卻硬是自創了一堆解釋,將它解釋成了微粒說…… 但要知道。 電若是流體的話…… 理論上是不可能會出現熒光晃動的現象的。 難道說是肥魚看錯了? 法拉第搖了搖頭,這顯然更不可能。 一來這個實驗非常簡單。 1850年與1838年不同,如今已經有條件制備高真空的實驗管了,法拉第一個月的工資可以鼓搗出來上百根。 有了實驗管后,只要花半個小時就能驗證真假,徐云沒有理由騙自己。 二來便是法拉第自己也發現過法拉第暗區,徐云所說的現象也符合法拉第觀測到的部分情況。 想到這里。 法拉第的心臟不由砰砰跳了起來。 電流如果真的能撞擊玻璃管壁,那么只要在設置一些小道具——例如薄鋁窗或者小葉輪,便可以更加直觀的觀測到它的屬性! 另外有碰撞,就一定有能量的變換,這也是可以捕捉到的數據! 而令法拉第激動的,遠遠不止這些…… 只見徐云思索片刻,又開口說道: “后來肥魚先祖雖然因為精力的原因放棄了輝光發電的研究,但他卻設計出了一套實驗步驟,理論上是可以進一步探究到電流本質的……” 法拉第聞言胡子一抖,幾個字當場脫口而出: “那么步驟呢?” 看著有些失態的法拉第,徐云搖了搖頭: “肥魚先祖在遺書中說,后續內容需要付費觀看?!?/br> “……” 法拉第一愣,下意識就想噴出一句斷章狗,不過最終還是冷靜了下來: “羅峰同學,這就是你要做的交易?” 徐云點點頭,一臉老實巴交的笑容: “沒錯?!?/br> 法拉第又與韋伯對視了一眼,深吸一口氣,問道: “那么交易內容呢?需要我做些什么?” 徐云從身上取出了一張紙,上頭寫著一大堆的名字: “法拉第先生,我希望由您和韋伯先生出面,把這幾位大佬都邀請到劍橋大學來做客?!?/br> 法拉第抬起眼皮看了眼徐云,接過紙張,攤平看了起來: “高斯……黎曼……雅可比……狄利克雷……魏爾斯特拉斯……克羅內克……” 徐云靜靜的看著他自言自語,沒有插嘴。 幾分鐘后。 法拉第掃完這些名字,有些懵圈的看著徐云: “羅峰同學,你找這么多德國數學家來干什么?” 徐云一拍桌子,眼中閃過一絲兇光: “有人不講武德唱爸爸去哪兒,我就只能合法自衛咯!” 第276章 提前被發現的陰極射線! 數學。 作為人類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科目之一,它的成型時間甚至要遠早于物理。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早在數千年前,便有大量與之有關的文獻或者著作。 這其實是有生活習慣導致的必然。 比如一位農夫。 他在看到太陽的時候或許會好奇太陽為何朝升夜落,或許會好奇為何冬暖夏涼,但也僅僅是好奇而已,不可能也沒能力深入研究。 但數學卻不同。 你田畝的收成、買賣貨物的價格找零,這都涉及到了數學的知識。 基礎土壤一多,體系的形成自然也就快了。 在自然科學設立之前,歐洲的教育體系叫做古典……或者說經典文學體系。 而這個掛著‘文學’的體系的核心科目,便是數學。 因此在13-17世紀,很多數學家往往都兼具著哲學家或者藝術家的身份。 例如笛卡爾、伯努利等等……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早期數學模型,經常會和小提琴啊、鋼琴掛鉤的原因。 數學這門科目歷史悠長,各大派別山門無數,因此無可避免的,數學界也經常會搞出各種各樣的排名。 這些所謂的十大或者某某某數學家排名同樣爭議頗多,很難有個定論。 但另一方面。 就像物理學的小牛老愛神仙打架、老三小麥穩如泰山一樣。 數學界也有四個人物的歷史地位永遠穩居前四。 他們分別是: 阿基米德、小牛、高斯和歐拉,偶爾還會加個黎曼——不過出現的次數不多。 反正四大天王有五個,很正常對吧? 總而言之。 這幾人是妥妥的第一梯隊,其中阿基米德因為有時代加成,大多數時候會被尊為數學史上的第一人。 他們之下就是柯西、龐加萊、費馬、畢達哥拉斯、拉格朗日的這些諸雄爭霸了。 而高斯作為能夠與阿基米德并列的四大天王之一,其能力不言而喻。 他留下了大量高斯開頭的定理,折磨了無數后世的大學生,不知多少人吊死在了那顆刻著高斯名字的高樹上…… 當年徐云在讀大物的時候導師還說過一句玩笑話,至今印象很深: 如果考試的時候你證明用了一條定理但忘了叫啥,但證明題目又叫你必須給出它的名字,那么高斯顯然一直都是個好答案。 眼下數學系那邊算力不足,徐云自然就將心思投放到了外援身上。 而既然要找外援,顯然就應該去找能力最強的大佬抱大腿。 如今是1850年,阿基米德早已故去近2000年,歐拉在七十多年前就病逝了。 至于小牛嘛…… 徐云則剛給他上過墳哩。 目前活在世上的大佬只剩下了天王高斯,以及修至小天王大圓滿之境,可受天王一擊而不死的半步天王黎曼。 同時很湊巧的是,這兩位都是德國人。 因此抱著做都做了的想法,徐云干脆拔下了套……咳咳,干脆把德國的數學精英們一起打包了過來。 當然了。 徐云此次向高斯求助,并不是單純沖著高斯的名氣去的。 而是因為高斯在天體計算中有過非常非常豐富的經驗。 這個經驗叫做谷神星。 谷神星于1801年被意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皮亞齊希臘神話中的“豐收女神”對它命名,稱為谷神星。 但后來皮亞齊因病耽誤了觀測,從而失去了這顆小行星的軌跡。 所以無奈之下。 皮亞齊將自己以前觀測的數據發表出來,希望全球的天文學家一起尋找。 收到消息后,高斯通過以前3次的觀測數據,便輕松計算出了谷神星的運行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