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節
“珍妮,等卡爾先生回來以后,麻煩你把這兩封信交給他?!?/br> “就說是一位東方朋友給你的,好不好呀?” 小姑娘接過兩封信,好奇的翻了幾下,問道: “這位先生,信里頭都寫了些什么呀?” 徐云笑著摸了摸她的腦袋,回道: “一些想和卡爾先生說的話罷了,不過千萬不能偷偷拆開喲,明白嗎?” 小姑娘重重一點頭,一臉‘你放心吧’的表情: “珍妮很聽話,從不亂動耙耙的東西!” 徐云聞言忍不住捏了捏她的小臉蛋,站起身便準備離開這里: “好了,珍妮,我要走了,你自己在家小心一點,再見?!?/br> 不過沒走幾步,身后的珍妮便叫住了他: “對了先生,您有什么話要我轉交給耙耙的嗎?” 徐云原本想說一切都寫在了信上,不過猶豫片刻,還是道: “麻煩你告訴卡爾先生一聲,哪怕是數百年后,火種也不會熄滅?!?/br> “請一定要相信the iionale……” “shall be the human race?!?/br> 離開小屋后。 徐云抬頭看了眼天空,呼出一口濁氣,心緒有些復雜。 希望自己留下的兩樣東西,能夠幫那位先生解決一些麻煩吧。 那封信中除了一些徐云想要表達的東西外,還有一些不會太過侵害工人權益的商業方案。 如果一切順利。 另一位弗里德里希的歐門紡織廠應該能得到不錯的效益,從而為卡爾先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再不濟…… 自己在另一份信中留下的300英鎊勞埃德銀行的支票,也多少能幫上一些忙。 至少…… 讓那位先生不必再為房租和肚子發愁。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 為蒼生治水者,不可使其沉溺于湖海。 為自由開路者,不可使其困頓于荊棘。 為生民立命者,不可使其殞歿于無聲。 …… 回到馬車后。 徐云平復了一番心緒,又對車夫說道: “師傅,現在出發去倫敦大學學院,盡量快點?!?/br> “好嘞!” 車夫飛快的嘬了幾口煙桿,完事后將桿頭朝車轅一扣,麻利的一揮馬鞭: “駕!” …… 一般情況下。 一個國家在教育方面,通常都會擁有一所用首都名稱直接命名的高校。 例如華盛頓大學啦、燕京大學啦、巴黎大學啦等等。 但英國卻不一樣。 倫敦大學在英國并非指代某所大學,而是一個由十幾所大學一起成立的大學行政系統。 官方稱謂叫做‘公立大學聯邦體’。 真正能代表傳統‘倫敦大學’概念的,一個讀起來有些拗口、甚至有些low的大學: 倫敦大學學院。 這所大學成立于1826年,后世全球綜合排名在10-20之間,位次倒是對的上它的定義。 當徐云來到倫敦大學學院門口時,正值周日上午禮拜結束,不少學生剛剛返回校園。 隨后徐云依舊讓車夫等在校外,自己只身一人走進了倫敦大學學院。 比起劍橋大學的精尖化方針,剛剛建校不過24年的倫敦大學學院無疑更加貼近后世對于大學的認知: 今年倫敦大學學院招錄的新生足足多達1800人,全校本科生加研究生的數量已經超過了7000名。 等到1880年,它還會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所在讀生破萬的大學。 當然了。 以如今英國的人口和教育普及度來說,一所大學想要擁有超過7000的生源其實相當困難。 因此倫敦大學學院在建校之初,便搞了個saocao作: 允許擇校生報考。 擇校明面上是指“低于最低錄取分數線、但有強烈學習欲望”的學生,實際上所有人都明白,這種生源說白了就兩個字: 買分。 而且倫敦大學學院的擇校有多離譜呢? 它在1844年的招錄線是364分,擇校生最低分是66……(只找到1844年的數據) 所以比起劍橋大學的學習氛圍,倫敦大學學院校內的情況則要復雜的多。 甚至相當貼近一些日漫的設定,例如某些貴族團體、校內霸凌等等。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04年,才被倫敦大學學院以精尖化培育的名義給取締。 就像某寶曾經假貨橫行、小馬哥曾經裝妹子聊天一樣,哪怕是頂尖大學也有不少的黑歷史…… 當然了。 倫敦大學學院雖然生源參差不齊,但校內環境還是非常宜人的。 它地處倫敦市區,由英國官方出面籌建,所以建筑風格上帶著濃郁的皇家氣息。 看起來與其說是大學,不如說更像是一座園林。 徐云一路上邊走邊問,花了足足快半個小時,才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倫敦大學學院醫學部。 倫敦大學學院的醫學部是英國最大的醫學院之一,后世一年只會招錄300多名本科生。 順帶一提。 它的本科課程長達六年,是個治療頭發過盛的好去處。 當年徐云認識一哥們,考上了倫敦大學學院醫學院,原本一頭費翔般的秀發,六年后直接變成了陳佩斯…… 這年頭倫敦大學學院醫學部的主樓是一棟三層高的建筑,占地面積約莫有兩畝地左右。 門臉是一道由七八根柱子撐起的恢宏大門,內中是一處多進的小院和走道。 其中后幾進是學生宿舍和教室,前幾進則附帶有校醫診所的職能。 因此當徐云走入其中時,有不少學生正在排隊看病。 徐云在值班人員的表格上看了幾眼,目光很快鎖定了其中一個名字: joseph lister。 隨后他按照提示牌上了樓。 七拐八拐后,很快來到了一間有些冷清的房間外。 這年頭的校醫診所是不需要掛號的,也不需要門診費用,醫生的提成完全來自開出的藥品。 來到房間外后。 徐云先是從門口往內瞥了一眼,接著食指卷曲,在門上敲了敲: “你好,有人在嗎嗎?” 屋內此時正坐著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此人五官立體,劍眉英挺,有幾分類似《神探狄仁杰》第一部 中吉利可汗的扮演者。 另外他的腮幫子處有些外鼓,與后世一位叫做安妮的女主播主打的人設有些像。 不過那位女主播的腮幫子是用鵪鶉蛋刻意撐起來的,這名男子則是天生如此。 聽到徐云的敲門聲后。 此人從桌上抬起頭,做了個請的手勢,說道: “你好,請進?!?/br> 徐云朝他點頭致意,快步走進了屋內。 后世常見的醫用消毒劑要在一戰期間才會被正式發明,因此如今醫院中使用的還是拉瓦錫的好朋友貝托萊發明的次氯酸鉀溶液,也叫作瓜維爾水。 這種溶液是氯氣通過碳酸鉀溶液制取而成的,味道比后世的84消毒液要更刺激一些。 甚至還有一些人聞到這股味道就會感到頭暈。 對了。 說到醫用消毒液,這里順便再普及一個小知識。 很多人都以為華夏后世的84消毒液是‘巴氏消毒’的簡稱,但實際上它是地地道道的華夏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