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節
“至于學院的獨有課程則照舊不變,兩面兼顧,從而保證師資利用率達到最高?!?/br> 徐云靜靜聽完,表情沒太大波動。 劍橋大學的這種做法不算特別新穎,后世的許多大學也都是這樣做的。 比如土木專業和園林藝術都會有制圖課程,一些學校便會把二者調配到一起統一上課。 同時對于很多和尚班來說,這種課程還是能大量接觸到妹子的最佳時機,幾乎堪稱“脫單課”。 徐云有一位高中同學就是這樣找到女朋友的,現在夫妻恩愛生活美滿,都生兩個娃了。 視線再回歸現實。 在將課程模式介紹完畢后,威廉·惠威爾也便進入了正題。 只見他依舊向臺下一指,高聲說道: “下面為大家介紹的第一位教授,便是三一學院首席經濟學講師,約翰·拉姆塞·麥卡洛克先生!” “約翰·拉姆塞·麥卡洛克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他將會負責整個學年四所神學院的經濟學講座?!?/br> “課程為本科生必修、外校本科畢業的研究生必修,學分3分!” 話音剛落。 一位身形瘦弱,皮膚白凈,細長的絡腮胡彎到嘴角的小老頭緩緩從前排站起了身。 場下的學生們也很給面子的發出了一陣掌聲。 徐云也禮節性的拍了幾下手掌,眼中微微閃過一絲意外。 沒想到威廉·惠威爾介紹的第一位教授,便是一位經濟史上的名人。 當初徐云在科大的時候曾經選修過經濟學,對于這位大佬還是有所記憶的。 麥卡洛克是李嘉圖學派最熱心的支持者,他為捍衛李嘉圖的學說和榮譽,曾經毫不留情地對理查德·瓊斯開過火。 1823年李嘉圖去世后,麥卡洛克為了紀念李嘉圖,積極籌款張羅系列經濟學公共講座。 另一部分人則籌建一所大學,也就是后來的倫敦大學學院。 倫敦大學學院后來決定把麥卡洛克張羅的講座制度化,建立了李嘉圖政治經濟學講席,1828年任命麥卡洛克擔任第一位講席教授,直到1837年才終止。 不過這位之所以算是個名人,則是因為他提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葡萄酒在木桶里的發酵過程是否屬于勞動? 也就是假定一桶價值50鎊的新葡萄酒,放在地窖里滿一年后,價值提高到了55鎊。 那么這增加的5鎊,應該是50鎊資本的時間價值補償,還是對葡萄酒所增加的勞動價值呢? 這個問題在經濟學早期非常具有爭議性,大致和《莊子·天下》中的那句‘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有的一拼。 除此以外,徐云心中還冒出了一個念頭: 威廉·惠威爾是真狠啊…… 之前在跟著湯姆遜去拜訪威廉·惠威爾的時候,徐云曾見過普萊姆吵架以及丟斧頭的一幕,當時二者爭論的便是經濟學開課的問題。 威廉·惠威爾曾經表示不可能讓普萊姆順利上位,負責接待的維爾納也透露過惠威爾有意另找人選的打算。 但徐云一直以為這只是氣話,雙方大概率還是會妥協的,無外乎利益上的讓步而已。 結果沒想到。 威廉·惠威爾真的把麥卡洛克給挖到了劍橋,甚至還由他統一負責四所神學院的經濟學課程,這無疑算是一波狠狠的打臉了。 也不知道普萊姆會不會惡向膽邊生,拎著斧頭去找威廉·惠威爾來波線下pk? 而另一邊。 在介紹好麥卡洛克后,威廉·惠威爾又開始介紹起了其他教授: “扎魯爾·默里……人文社會首席教授……” “德利奧·阿特亞加……藝術史講師……” “絲塔西婭·艾德金斯……古希臘古羅馬文學教授……” “甘道夫……體術防御課教授……” 繼續麥卡洛克之后,威廉·惠威爾又洋洋灑灑介紹了七八位任課教授,看上去名望也都不低。 不過這些人徐云就不怎么認識了。 頂多就是對那位有點像《哈利波特》里韋斯萊太太的絲塔西婭·艾德金斯稍微有一點印象。 這位大嬸是劍橋歷史上第一位女教授,不過徐云記得住她的名字主要還是因為她的死因: 她是在郊游的時候被火車撞死的。 要知道。 1842年巴黎火車事故后,全歐洲的火車時速被降低到了20多公里,要到1879年才恢復到了60公里以上。 所以當時在聽聞這件事后,徐云費勁腦汁也腦補不出來到底是怎么件事兒。 接著很快,他就又聽到了自己便宜導師的名字: “斯托克斯……數學系盧卡斯教授……三一學院博士生導師……” 啪啪啪—— 小麥和徐云的力度頓時加大了幾分,自己導師的場子還是得捧的。 一旁的艾維琳則皺起了眉頭,看著正在揮手的斯托克斯,嘀咕道: “為什么上了研究生還得學數學……這門學科壓根就不該存在好嗎?” 徐云輕輕瞥了這姑娘一眼,沒有說話。 開玩笑。 你是沒見過后世的數學題好吧。 特別是2022年的全國卷,信不信能讓你哭的返祖成利拉尼…… 而就在此時。 禮臺上的威廉·惠威爾忽然表情一肅,語氣前所未有的鄭重了起來: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如今歐洲的科學界正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年代,各種各樣實用的技術也逐漸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br> “例如火車,例如電燈?!?/br> “為了與科學前沿接軌,包括劍橋大學在內,英國大多數高校都設立了自然科學與道德科學兩門新興的科目?!?/br> “不過一直以來,劍橋大學自然科學的首席教授人選都懸而未決,只能由其他教授充任公共講師?!?/br> “但今天我可以很欣喜的告訴大家,在阿爾伯特親王的關照下,自然科學這門學科終于迎來了它的第一位首席教授??!” 聽到威廉·惠威爾的這句話,徐云不由正了正身子。 200年前在英國讀過大學的同學都知道。 在古典學科為主的歐洲大學體系中,數學一直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 至于物理、化學、生物這些課程一開始的重視度并不高,統一叫做自然哲學。 比如老達除了神學之外,選修的另一個專業就是這個。 不過進入19世紀后。 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 英國大學的古典教育傳統受到了猛烈沖擊,開始由古典教育堡壘向科學教育中心轉變。 1828年。 劍橋大學在三一學院門口修建了耗資高達17000英鎊的天文臺,之后又對植物園中的建筑進行了擴建。 后世也將這兩件事,定性為了劍橋大學教學轉變的里程碑。 到了1848年的時候。 為了打破數學在劍橋大學考試制度中的主導地位,劍橋大學設立了自然科學和道德科學兩門科學。 其中道德科學榮譽學位考試的范圍包括道德哲學、政治經濟學、現代歷史、普通法、英國法等等。 自然科學榮譽學位考試則包括礦物學、解剖學、生理學、化學、植物學、地質學等學科。 是的,你沒看錯。 沒有物理學。 這年頭的物理學還是化學的從屬科目,要到1873年才會正式成為獨立學科——而猝死它獨立的重要原因,正是1871年小麥承建的卡文迪許實驗室。 自然科學和道德科學孰重孰輕自不必說,不過在首席教授方面,道德科學可就有意思的多了。 歷史上劍橋大學第一位道德科學的教授是威廉·沃茲沃斯,一位很有名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在1849年10月上任,六個月后就嗝屁了。 于是呢,劍橋大學只能緊急找來丁尼生救場,結果這貨也不是個省心的人兒: 丁尼生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受歡迎及最具特色的詩人,沒有之一。 1850年的時候他又剛好寫下了《悼念》,這部作品也被公認為英國文學中最偉大的挽歌。 那時候的丁尼生堪稱偶像級人物,爆火程度大致上等同于90年代四大天王相加吧。 之前提及過,劍橋大學在劍橋鎮是沒有圍墻的,有心人想混進去并不困難。 所以丁尼生在短短的幾個月內,便遭遇了大量私生飯的sao擾,天天24小時有人盯梢。 最離譜的是那時候劍橋大學還是公共浴室,丁尼生凌晨3點偷偷摸摸的想去沖澡。 結果等他到了浴室一看。 好家伙,一百多個全光的基佬在雙眼放光的盯著他…… 所以無奈之下,丁尼生只好找到阿爾伯特親王。 說我這欽定的職位都快成親腚了,你們還是另請高明吧,然后就吟著英國詩歌走人了。 接著第三任的道德科學教授威爾庫克也極其離譜,被學生洗腦的一起去蘇格蘭邊界找士兵決斗了你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