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
徐云心中忽然劃過了一道明悟,只見他沉吟片刻,試探性的說道: “很抱歉,威爾先生?!?/br> “我雖然是東方人,但卻從未回過東方大陸,所以確實不太了解風靈月影宗的事情?!?/br> “其實很早以前也有人問過我這些事兒,畢竟是牛頓先生留下來的傳聞嘛?!?/br> 威爾臉上頓時浮現出一絲遺憾,看上去對于徐云的答復有點兒小失望,不過還是認真糾正道: “羅峰先生,這可不是虛無縹緲的傳聞,而是由牛頓先生親筆寫下的回憶錄里的內容,據說原件還保留在劍橋大學的圖書館里呢?!?/br> 徐云聞言,瞳孔頓時一縮。 果然! 這個副本似乎并不是單純的平行世界,而是與1665副本有關! 同時根據1665副本……也就是第一扇門的新手任務并沒有終結可以判斷。 這個副本的時間線,與1665年的時間跨度應該不會太短,有七成概率超過百年以上。 否則光環完全沒有必要再開一個副本。 只是這樣一來,一個新問題就又出現了: 光環到底連著幾個平行世界? 這種完全在沙盒中‘推演’的‘算力’,又是從何而來? 這個念頭在徐云的心中出現后轉瞬即逝,畢竟它顯然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 目前自己掌握的信息還是太少了,遠遠無法達到觸及所謂‘真相’的可能。 而徐云對面。 威爾猶自在說著話,看上去像是小牛的一位忠實迷弟: “如果有機會的話,真希望能去去趟劍橋大學的圖書館,好好看看那本回憶錄?!?/br> “據說牛頓先生本來是不準備寫回憶錄的,但不知為何,在他臨終前幾年忽然改變了注意,這才讓大家知道了風靈月影宗的存在?!?/br> “雖然牛頓先生只是謙虛,但那句‘我只是站在了肥魚肩膀上’的名言,卻也有幾分符合事實?!?/br> “別的不說,就說……” 就在威爾準備繼續說下去的時候,他眼角的余光忽然瞥到了什么。 隨后他飛快的轉過頭,對著遠處用力揮手道: “嘿,湯姆遜先生,這人沒死!” 徐云下意識的也一起朝那個方向看去。 只見距離他們四五十米外,此時正有一個抱著柴火的男子朝二人走來。 雖然由于樹木和距離的遮擋,徐云看不清對方的容貌。 但很明顯。 這便是年輕人口中的同伴,并且很可能會和自己的任務有關。 “湯姆遜……” 徐云低低重復了一遍這個姓氏,腦海中下意識的便冒出了一個名字: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在本土的書籍中一般叫做jj湯姆遜。 此人是一位英國的知名物理學家,電子這種粒子就是他發現的,還曾經在1906獲得過諾貝爾獎。 另外這位大佬還有一個堪稱傳奇的貢獻,那就是他的學生中,有九位都獲得了諾貝爾獎金…… 如果說要評選人類史上貢獻前十的科學家,jj湯姆遜肯定湊不上數。 但如果將排名擴列到五十。 那么名單中必有其一席之地。 另外約瑟夫·約翰·湯姆遜是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人物,理論上也符合光門之前的提示。 當然了。 這不代表這位湯姆遜就一定是那位jj湯姆遜,是位路人的可能性也不低。 畢竟湯姆遜這個姓在英國的普及度很廣,基本上和本土的張姓有的一拼。 姓張的可能是張衡,也可能是張飛來著。 那么…… 會是他嗎? …… 第220章 這個副本有點怪(下) 抱柴男子的步頻很快,四五十米的距離沒一會兒便走完了大半。 隨著此人的靠近,徐云也逐漸看清了他的面容: 這是一位二十七八歲的青年人,蓄著一道絡腮胡。 金發,深眼眶,鼻子英挺。 怎么說呢…… 隱約有六成像是《魔戒》里薩魯曼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李年輕時的模樣。 徐云努力回想著jj湯姆遜的容貌,但絞盡腦汁卻只能回憶起此人五十多歲時的黑白照片。 不過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 中年后jj湯姆遜留的應該是一縷八字胡才對,和絡腮胡差別很大…… 當然了。 誰也說不準jj湯姆遜有沒有過改須型的經歷,因此這種判斷只能勉強做個參考。 片刻過后。 這位名叫湯姆遜的年輕人終于走到了二人身邊。 只見他放下柴火,身子一挺直,隱隱擋在了威爾面前。 他先是帶著狐疑的目光打量了一番徐云,直接了當的問道: “你沒死?” 沒有用上‘先生’之類的敬稱,可見此人對徐云有著一定的戒備心理。 徐云對此倒也不怎么在意。 從馬車旁的火槍可以判斷,這個年代出行可能多多少少都有些風險,謹慎是應該的。 隨后他主動將包裹里的那柄劍放到地上,說道: “這位先生,很感謝你們愿意對我這‘死人’有憐憫之心,能讓我在死后有個歸宿?!?/br> “不過上帝保佑,我只是暫時昏了過去,性命倒是無恙?!?/br> 湯姆遜瞥了眼地上的劍,問道: “你為什么會昏倒在這里?是遭遇了強盜襲擊嗎?” 徐云原本想答聲是,但話剛到嘴邊,他便想起了自己的包裹。 于是搖了搖頭,改口道: “如果是強盜劫殺,我的行李肯定早就丟了,再不濟也不可能保存的這么完整,您說是吧?” “其實呢,我是一位迷了路的旅人,可能是太過勞累的緣故,走著走著就昏過去了……” 湯姆遜靜靜聽完這番話,表情略微緩和了少于,但眼中仍然帶著一股狐疑。 之前在為徐云下葬的時候,他曾經檢查過對方的身體,因此他可以肯定一點: 當時徐云已經沒有了呼吸和心跳。 面對一個死人,湯姆遜自然不忍見到對方曝尸荒野。 于是便和威爾一同挖了個坑,打算為徐云做個簡單的墳頭,至少能留個全尸。 可眼下徐云突然‘復活’——這點姑且算是自己在檢查的時候有所錯漏,畢竟自己并不是專業的醫學生,這個時代對于人體的認知也相對有限,出現誤判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這樣一來。 有些情況就比較微妙了。 俗話說的好,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1707年合并后。 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關系在百多年間已經降到了某個冰點,隨時可能鬧翻。 而湯姆遜此行的任務呢,卻又非常特殊。 事關劍橋大學某項斷繼百年的核心傳承且不說,還會經過蘇格蘭和英格蘭的交界地帶。 若是大張旗鼓的把目的公開,說不定就會有人借著地區矛盾向他下手,從而橫生枝節。 也正因如此。 劍橋大學才會安排他他輕裝上陣,沒有大張旗鼓的出行。 在這種背景下。 徐云的這波‘復活’,不由令湯姆遜的心中隱隱的產生了一股警惕。 雖然從徐云沒有趁著自己不在對威爾下手的情況上來看,此人多半不是劍橋大學的對頭。 但湯姆遜依舊不愿意和對方扯上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