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節
還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高盧科學院外籍院士,堪稱履歷耀眼非常。 然而在十二年前的某天。 周善在一場學術會議開始之前,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 半年之后。 周善因挪動經費轉移至自己控股的公司而被起訴,終因貪污課題科研經費共計人民幣三千萬余元而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 如今按照時間線算來…… 周善確實已經到了出獄的時間了。 看到這里。 或許就有人會問了: 從明面上來看,這不就是件簡簡單單的貪污案件嗎? 這種污點學者出獄后憑什么能進徐云公司? 又憑什么能被林振華這種人推薦? 難道說為了所謂的研發能力,連污點學者的身份都不在意了嗎? 原因很簡單。 周善事件背后的諸多內情,遠遠不像明面上那么簡單。 例如很關鍵的一點。 以周善本人以及當時收集到的證據來看,周善將經費挪用到了自己公司賬戶上不假。 但他卻沒有將其用在游玩享樂或者購置房產、車產上,沒有任何一張個人消費的憑證。 恰恰相反。 他挪動到公司賬戶上的所有錢,最后都成為了項目組的研發經費。 是的。 你沒看錯。 周善挪用了研發經費,但最后的目的是將其用于研發。 因為當時的經費發放是這樣的: 比如說項目立項書通過了,計劃周期是一年,上頭批了一千萬的經費下來。 理論上這筆錢應該是立刻到賬的對嗎? 錯! 這筆錢到手的時間往往是很久很久之后——快的半年,慢的九個月十個月都有。 而上面的要求則是要你在剩余的幾個月內把這筆錢全部花光,沒有使用完的課題經費要重新上繳。 這種做法導致了兩個情況的出現。 一是很多課題組年底突擊花錢,瘋狂的過賬目。 二則是在客觀上導致很多開支必須跨年的課題組(例如你的實驗動物必須養到明年的),必須想辦法用各種手段把經費留下來。 至于前面那幾個月的經費去了哪里嘛…… 徐云不知道,也不敢妄加猜測,但當時的普遍事實就是經費到手必然延期。 而周善的課題又恰好是第二種,這能怎么辦呢? 最后思來想去,周善只能選擇將經費先行挪出,然后慢慢使用的做法了。 這也是當時大多數項目的普遍做法,非常的不正規。 所以自從周善被捕后。 2014年gwy發11號文,允許經費轉至下年。 16年再發指導意見,表示驗收后的課題組,結余經費可以留用兩年。 總預算不變的情況下。 項目組的各費用可平衡使用,勞務開支不再設置比例限制。 所以周善的入獄,其實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案情。 一方面是他沒有以個人名義進行奢侈消費,當時所有的證據都是如此顯示的。 他在被捕后,還有數十位兩院院士聯名表示希望從輕處理。 事實上。 2018年,全國聲望極高的法學家高銘暄、陳光中、張明楷、陳瑞華、周光權、儲槐植、張遠煌也進行了論證,最后的結論是: “涉案科研經費轉移出來后基本上流入了課題配套的產業化平臺,用于科技開發、動物養殖等用途,并未被周善等人非法占為己有,其行為不符合貪污罪客觀方面構成要件?!?/br> “本案司法會計鑒定之檢材來源不明,且存在鑒定人未簽名等諸多缺陷,缺乏應有的規范性、科學性、嚴謹性,不得作為定案根據?!?/br> “周善對經費具體管理事宜并不知情,無犯罪故意,不符合貪污罪主觀方面構成要件?!?/br> 但周善為什么會入獄呢? 這就是涉及到當時華夏科研圈亂象的情況了。 實話實說。 從90年代氣功熱出現后。 科研圈內便冒出了一大波牛鬼蛇神。 當時華夏科研圈確實很亂,亂到了一個極端畸形的地步。 遠的不說,就說徐云的母??拼蟀?。 科大之恥的朱x時當時便搞出過各類sao項目,比如先前提及過的把海蜇放到頭頂研究超能力的項目,經費200萬。 要知道。 那可是03年的200萬啊。 還有搞人猿泰山研究的。 也就是在實驗室里搭了一個人造雨林,然后讓一群跑酷選手在這些人造樹枝上像人猿泰山一樣不停地跳來跳去、晃來晃去。 這個項目的目的美其名曰是為了測量靈長目動物在樹上生活的能量消耗,然后和陸地上的靈長動物進行比較。 這樣就能讓我們這些食物鏈頂端的靈長動物,理解為什么其他猴子不從樹上下來了。 搞這個項目的學校叫做復旦,經費300萬。 另外就是還有不少貪污經費的現象存在,累加起來的數字大到了一個極其驚人的地步。 因此在那種背景下,不立個典型是真的不行。 恰好周善那會兒風光正盛,便成為了那個倒霉蛋。 其實吧。 以周善的院士身份來說。 如果他簡單認個錯,往后的仕途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因為這可是有不少例子佐證的。 具體情況較為敏感,此處便不再贅述了。 最終周善無限延長羈押,五年半后才被做出判決。 所以說,周善事件不是一個明面上就能說清楚的事兒。 其罪不可恕,但其情卻可憫。 如今周善已經服刑了十二年,漫長的羈押期是對他所作違法行為的處罰,這沒啥好說的。 如今他期滿出獄,哪怕是最苛刻的人也無法用‘罪行’來形容他了。 “不過老周畢竟是個當時被豎起來的典型,身份多少有些敏感?!?/br> 實驗室內,林振華再次嘆了口氣: “我們漢華集團是國企,當時老周進去多少也帶著一些政治博弈,這方面我就不多提及了?!?/br> “總之在老周出獄后,由于各種體制內部的原因,我也很難把他安置到漢華廠里?!?/br> “但你們華盾生科卻不一樣,名義上隸屬于科院,但運作上完全獨立,可以無壓力的和老周簽署聘用合同?!?/br> 徐云亦是點了點頭。 如今聽林振華這么一解釋,事情的脈絡便非常清楚了。 隨后他主動給林振華倒了杯水,問道: “林老,我個人是很歡迎周院士加入我們集團的,但是我有個疑慮還想請您解答一番……” 林振華看了他一眼: “說吧?!?/br> 徐云聞言沉吟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 “周院士在入獄之前無疑是頂尖的科研大家,但長時間的服刑,卻可能會導致他對前沿科技了解的滯后?!?/br> “畢竟十二年時間里,科技變化的太快了?!?/br> “所以……” 徐云的后半句話沒說完,但他的意思其實表達的很明顯了: 他擔心周善如今的知識水平跟不上知識迭代。 十二年啊…… 這可不是一個可以用‘轉瞬即逝’形容的時間。 它足夠一個稚童成長為大人,足夠讓高精尖的科技更新數代,足夠讓柯南……哦這個算了。 總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