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節
“這種驢拉起貨來要比rou驢有勁兒的多,完全不用擔心會出現脫力的情況?!?/br> “我們用它祭祖好幾年了,從來就沒出過事兒,穩得很!” 徐云聞言一愣,旋即眼睛便瞪得有二十個李榮浩那么大: “本土驢?還是母的?” 蘇華沒注意到徐云的表情,還以為他只是聽到驢種后有些驚訝,便解釋道: “沒錯,本土驢?!?/br> “傳聞當年蘇公在汴京為官之時,曾經養過一頭驢子,不過在返回京口之前被蘇公六子殺了做成了驢rou火燒?!?/br> “在回到京口后,為了照顧蘇公起居,謝老都管便又養了一頭驢拉磨?!?/br> “后來蘇公因病故去,謝老都管和部分蘇氏后人在此落地生根,那頭驢也就跟著留在了這里?!?/br> “同時由于此地偏僻的緣故,蘇家村對外往來不多,那頭驢的血脈也便一直傳了下來?!?/br> “后來蘇家村拆遷,這頭驢便到了我們宗親會的手里?!?/br> 說著蘇華便嘆了口氣,搖頭道: “不過這頭母驢是獨胎,如今全鎮江就這一頭本土驢了,我正愁怎么給她配種呢?!?/br> 聽聞此言。 徐云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了一首詩: 茍利……錯了錯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要知道。 不久前他才剛從裘生那兒得到了一個消息: 這些天東苑食堂的生意愈發火爆了,驢兄每天的工作時間已經來到了十四個小時。 可以說每天除了睡和吃,驢兄剩余的時間都在拉磨。 除此以外。 驢兄的毛發供應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畢竟黑芝麻和米諾地爾雖然理論上對生發有些效果,但需要的周期依舊很長。 至少不可能幾天就冒出來一茬。 可是易安菌的培育過程又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地步,所以如今驢兄的背部都快被薅禿了。 因此無論是從分攤工作還是配種角度上來說,再找一頭本土驢已然是當務之急。 但之前便介紹過。 由于2000年前后引入大量巴基斯坦驢的緣故,目前全國的本土驢基本上已經絕種了。 所以整個環節便陷入了一個死局,連徐云都不知道該怎么去破。 可誰能想到…… 出來陪老蘇上一次墳,居然見到了一頭本土驢? 更關鍵的是…… 對方還是母的! 第212章 代價與傳承 一日后。 漢華廠招待所外。 此時此刻。 收到消息匆匆趕下樓的唐栗正一臉懵逼的看著徐云,語氣中帶著說不清的古怪: “……所以徐博士,你們去鎮江祭了趟祖,回來的路上順手拐回了一頭母驢?” 在她對面。 徐云和老蘇并肩而站,一手牽著母驢的繩索,一邊干笑著點了點頭: “沒錯,我們校內的項目組正好有個需要本土驢協助的地方,我們找了很長時間了?!?/br> “加上那位蘇理事長很好說話,我們就直接把這頭驢給帶了回來?!?/br> 一天前。 在得知蘇華帶來的是一頭本土驢妹時,徐云頓時坐不住了。 連忙攔住蘇華,將驢兄和科大方面的情況與他簡單的介紹了一遍。 當時為了讓自己的說法足夠具有信服力。 徐云還特意讓裘生跑了一趟東苑餐廳,通過微信視頻給兩頭驢來了個遠程相親。 怎么說呢…… 幾乎在看到驢妹的剎那。 驢兄便像是被塞了跳蛋似的,不停地呃啊呃啊了起來。 驢妹的反應也差不多。 那表情跟本子里的女主角幾乎沒兩樣,下山的時候那勁兒使得喲…… 有視頻作保,加上老蘇的同族身份。 因此蘇華只是象征性的對徐云要了兩千塊錢的成本費,便將驢妹賣給了徐云。 接著幾人又互相留了個微信,徐云便搭乘了一輛由蘇華介紹的一輛貨車,將驢妹帶到了漢華廠。 這便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眼見自己的這位大老板決心已定。 唐栗縱使心中槽點再多,也只好接受了這個現實,只聽她道: “那么徐博士,這頭驢你打算怎么運回學校?” “咱們回去的路程可不比鎮江到漢華廠,甬城和廬州接近六百公里呢?!?/br> “這種距離方方面面都是難事兒,總不能再像你回來時那樣用普通貨車托運吧?” 徐云笑著朝她擺了擺手,下巴朝某個方向一努,解釋道: “放心吧,這事兒我都和漢華方面接待咱們的趙海陽趙經理聯系過了?!?/br> “漢華是個萬人大廠,與其說是工業園區,不如說是個集成了工業職能的小鎮子?!?/br> “除了醫院、學校這些設施外,廠內也有專門的禽畜安置點——畢竟這么多人總得吃飯嘛?!?/br> “所以我和趙經理說好了,驢兄……錯了,驢妹就先暫時借宿在禽畜安置點?!?/br> “兩天后漢華廠正好有趟前往廬州的車隊,到時候把驢妹一起送過去就行了,咱們的行程不會受到絲毫影響?!?/br> 唐栗:“……” 漢華重工作為目前國內首屈一指的重工業集團,和廬州這種省會城市有業務往來并不奇怪,幾乎每隔幾天都會有一趟車隊出發。 按照徐云得到的消息。 兩天后漢華廠會有一套發電設備將會送抵廬州的皖能集團,屆時正好可以安排人手將驢妹一起送過去。 眼見徐云連這層都準備好了,唐栗也只好聳了聳肩,徹底接受了自家老板的這波cao作。 反正別讓她給一頭驢去安排行程就好,這些她真整不來…… 而就在二人說話之際。 徐云身上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 “如果天黑之前之前來得及,我要挖了你的眼睛~” 徐云將手機取出一看,頓時樂了。 只見他將屏幕朝唐栗晃了晃,對唐栗道: “唐助理,咱們才剛說到趙經理呢,他電話就來了?!?/br> 說完他便按下了通話鍵: “喂,趙經理?” “徐博士,是我?!?/br> 電話剛一接通,趙海陽的大嗓門便從對頭傳了過來: “徐博士,好消息,好消息??!” 徐云手機的免提是開著的,聞言便與唐栗對視了一眼,若有所思道: “趙經理,是不是過渡金屬適配已經成功了?” 在三天前。 在老蘇的靈光一閃之下。 徐云等人經過探討,最終成功選定了以鐵氰化鉀為平衡液體的新型中間體制備方案。 唯一欠缺的,便是將反應初始物優化成金屬鑭這一道關卡。 這道關卡的難度并不高,只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而已。 因此徐云后來將現場留給了喻元勇,自己帶著老蘇跑五洲山上墳去了。 如今三天過去。 理論上來說…… 這個問題應該也差不多該出結果了。 果不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