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節
那么這樣一來…… 一個公式便出現了: 群臣+皇室+邊帥=? 不對,不對。 想到這兒,老蘇又搖了搖頭: 如今元佑黨官員有半數入獄,司馬光、文彥博、呂公著等人亦已故去,群臣線沒有一個領頭人。 這根線的凝聚力不夠,有些太散了,無法和另外兩根線配平。 這根線是殘缺的,還缺了一根軸心。 軸心…… 難道說…… 是在城中寺外請辭的章惇? 也不對,章惇可不是元佑黨人,恰恰相反,他是元豐黨人。 或者是范文正的次子范純仁? 就在老蘇思索之際。 屋外匆匆傳來了謝老都管的聲音: “老爺,大門外來了位將軍,手上拿著簡王殿下的親王腰牌,說是奉簡王之命請您和王小哥過府,有要事相商!” 哐當—— 聽到這番話。 屋內的老蘇一個沒注意,失手將茶杯跌落在地。 片刻過后。 他苦笑的看著徐云,神色前所未有的復雜。 是了。 在如今的北宋,還有一個人選…… 此人乃是四朝老臣,從未介入過黨爭,卻坐到過宰相之位。 朝中威望赫赫,乃是近百年來除司馬光與呂公著外風評最高的一位宰相。 他叫…… 蘇頌。 第169章 老趙家的優良傳統 深夜時分。 月朗星稀,看不見一絲烏云。 初冬的月光又清又冷,淡淡的,柔柔的。 如流水一般,靜靜的從星空中瀉下,將地面點綴得斑駁陸離。 在這片靜謐柔和的月夜下。 此時的汴京城東,有一處建筑內的氣息卻莫名有些…… 肅殺。 這是一處占地極廣的府邸,從門前獅子的規格來看,乃是一間親王府。 按照歷史軌跡。 它將在三個月后被改名為蔡王府,并且發生起一場青史留名的獄案,為后世宋徽宗的形象增加一個微不足道的污點。 當然了。 這個污點之所以微不足道,并不是因為獄案名氣不大,而是因為宋徽宗實在太黑了…… 不過此時的趙佶還沒有對府邸的主人進行封賞,因此它的名字暫時還叫做…… 簡王府。 當徐云和老蘇二人趁著夜色,在老熟人王稟的帶領下抵達府邸門外之時。 徐云驚訝的發現,府邸周遭竟沒有發現絲毫皇城司探子的身影。 取而代之的,則是幾位勁裝大漢立在各角,警惕的觀察著四下里的動向。 難道是趙佶沒派人監視小趙?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趙佶雖然昏庸,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這種節點放松對小趙的監視。 因此很明顯。 小趙必然動用了某些特殊的底牌。 控制住周圍探子的同時,還在他們的中繼環節動了手腳,讓上峰無法發現異常。 仔細想想的話,這倒也不難理解。 小趙畢竟是宋神宗的親胞弟,此前也是帝位的有力爭奪者。 加之此時趙佶還沒完全將向太后留下的勢力殘余吞噬干凈,因此小趙必然還擁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底牌。 比如通過一些調度手段,將是夜負責信息交接的頭領安排成自己人等等。 這樣在控制住周圍的探子后,頭領假裝一切正常,皇城司的更高層自然也不會在意。 但底牌之所以叫做底牌,便是因為它具備著不可重復性和不可逆性。 也就是說底牌只能用上這一次,并且一開弓就沒有回頭箭了。 基本上等天一亮,趙佶哪怕信息手段再滯后,也會清楚簡王府發生了一些變故。 屆時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狂風暴雨。 換而言之…… 今天晚上到明天凌晨的幾個小時內,一定會有某些大事發生。 或者準確點說。 是影響國運的大事。 咚咚咚—— 將老蘇和徐云帶到府院側門后,王稟輕輕敲了敲門。 片刻不到。 嘎吱—— 側門緩緩開啟,一位老門房從中探出了頭。 王稟湊上前,與門房低聲言語了幾句,又遞給了門房某個類似憑證的物件。 片刻過后。 門房縮回門后,將側門開出了一個更寬的幅度。 王稟轉過頭,低聲對老蘇和徐云道: “伯公,小王,請吧?!?/br> 老蘇往門外的幾位漢子身上再看了幾眼,沒有說話,跟著王稟進入了府中。 隨后三人又走了段路,穿過幾道院墻,最終抵達了一間密閉的院落外: “伯公,小王,殿下就在屋內,末將便不進去了?!?/br> 老蘇朝他點點頭,帶著徐云來到門外。 遲疑片刻,還是輕輕推開了房門。 唰—— 二人剛一進屋,十多道目光便齊刷刷的投到了二人身上。 其中有徐云的熟人,也有從未謀面過的陌生人,分成兩排而坐。 左側的官員文吏氣息很重,右側的則帶著一股肅殺之意,其中一些還穿著甲胄。 當然了。 最顯眼的則是坐在上首的…… 小趙。 不過此時的小趙還是穿著常服,素素淡淡的,尚未黃袍加身。 老蘇先是朝幾位熟人點頭致意,隨后快步走到小趙面前: “致仕老臣蘇頌,拜見殿下?!?/br> 小趙見狀連忙扶住他,面色感慨道: “蘇公,多時不見,身體可好?” 老蘇輕輕點了點頭,又看向了小趙身邊的王厚和老種: “處道,彝叔,你們……果然也在?!?/br> 老種會參與此事,這是脈絡圖時他便做出的判斷,而確定王厚也在,則是因為王稟。 王稟乃是王厚的遠房親侄,能派他上門請人,便說明徐云的邊帥線一定已經成功了。 老種此事正一臉怒色,看上去像是一只暴怒的獅王,只見他王厚對視一眼,嘆氣道: “蘇公,你怕是有所不知,官家已著童貫領樞密院事,意將府州折氏誘入京中,斷其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