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節
但對方卻告訴他,此人的修為已經達到了一個通天徹地的地步,展露過諸多神異手段,令人不得不服。 而在這次的變故中。 正是這位上師通過星象推衍,洞悉了老李家中那架顯微鏡的下方刻錄了某些404的信息。 同時他還花了十年壽元進行占卜,鎖定了幾位元祐黨官員,皇城司在幾人的書房中,的確找到了不少駁斥官家的往來信件。 由此,這才有了此遭的京中大變。 實話實說。 若是早知今日,老蘇無論如何都不會為徐云搭上那根線。 想到這里。 老蘇不由看了徐云一眼,眼中的心痛之色猶未消減: “原先老夫還在奇怪,為何文叔之事暴露,你這個顯微鏡的設計者卻未被下獄,原來早就有人將你的行跡給隱沒了,真是妙棋一招啊?!?/br> 說著他頓了頓,正準備再說些什么。 話尚未開口,門外便傳來了宗澤與謝老都管的對話: “老都管,恩師可在房中?出大事了!” “宗知縣,老爺他正和王……” 老蘇聞言頓時眉頭一挑,輕輕瞥了眼徐云,對外道: “汝霖,你進來便是?!?/br> 屋外的對話聲頓時一靜。 很快,房門再次被推開。 只見宗澤急匆匆的闖進了屋子,見到徐云后先是微微一愣,但還是道: “不好了恩師,官家聽信上師讒言,將數月前的星孛與元夕節當天魯東的地動,都歸到了簡王殿下身上,稱其失德窺探天機,現已將殿下禁足,還抓捕了府中參事鄧鐸,殿下……危矣!” 老蘇聞言,瞳孔驟然一縮。 只見他胸口重重起伏了幾下,閉上眼睛,冷然望向徐云道: “王林,你還有什么想說的嗎?” 看著怒氣值已經接近滿值的老蘇,徐云沉默片刻,說道: “老爺,雖然李大人入獄,簡王殿下亦被禁足,但您可放心,他們必然毫發無損,不會受到任何迫害——起碼短期內是這樣的?!?/br> “毫發無損?” 老蘇聞言又被氣笑了: “就憑你一個靠老夫名帖和上師搭上線的告密者?你能保證這些?” 徐云聞言搖了搖頭,認真的盯著他,道: “老爺,咱們做學術的人,最重要的是嚴謹?!?/br> “小人的身份除了告密者外,是不是還有另一種可能呢?” “比如……” “上師……其實是我的人?” 第167章 真相 “上師……是你的人?” 聽到徐云的這番話。 老蘇原本堵在胸前、隨時準備爆發的怒火頓時為之一滯。 整個人卡殼了幾秒鐘。 回過神后。 他下意識的便想出聲反駁。 但想到徐云此前展現出的諸多奇異之處,老蘇打算駁斥的話語,卻yingying生生的被止在了喉嚨口。 過了一會兒。 他先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扭頭看向宗澤,說道: “汝霖啊,簡王之事老夫已然知悉,你且先退下吧?!?/br> 宗澤飛快的瞥了眼一旁的徐云,強壓著心中的好奇,朝老蘇行禮道: “恩師,那學生便先退下了?!?/br> 待宗澤離開后。 老蘇將目光收回,冷然對徐云道: “王林,你說上師是你的人,可有何憑據能夠證明?” 妥了。 眼見老蘇有耐心聽自己解釋,徐云不由在心中微微松了口氣。 雖然曾經在心中演示過很多遍今日的情況。 但現實終歸是現實,什么可能都會發生,風險還是存在的。 誰都說不準老蘇會不會怒上心頭,壓根不給自己解釋的機會。 直接摔杯為號,然后屏風邊上竄出幾個死士把自己砍成rou泥,細細的不見一點臊子…… 隨后他從袖中取出了一封信,放到書桌上攤平,推到老蘇面前: “老爺,你先看看這個?!?/br> 老蘇取過信件,輕輕一抖,不明所以的看了起來: “吾名郭京,并州人士,原為尤衛副執戟長,雍熙四年歸京,久居京中……” 幾秒鐘后。 他猛然抬起頭,目光死死地盯著徐云,仿佛要將他看穿了一般: “這……這是?” 王林笑著朝他點了點頭,肯定道: “不錯,正是郭上師的自述狀?!?/br> “內中寫了他的履歷、騙人的手段以及被他騙過的名單,也算是他給我的投名狀吧?!?/br> 老蘇聞言,拿著信件的左手隱隱的顫抖了幾下。 右手則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壓壓驚,滿是驚疑不定的對徐云問道: “小王,這……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看著已然恢復自己尋常稱呼的老蘇,徐云心中又是一松。 雖然他已經做好了一些極端的準備,眼下解釋與否也改變不了事件走向。 但若是能挽回老蘇的觀感,自然還是要更好一些,只聽他緩緩道: “老爺,您可能有所不知,這位郭上師名叫郭京,原本便是個徹頭徹尾的大騙子?!?/br> “那日我拿著您借予的拜帖上門后,先是戳穿了他所有的把戲,又傳授了他一些更精妙的手段?!?/br> “加上他所寫下的這封自述狀,一根棒槌一把甜棗,便將他輕松收到了手下?!?/br> “往后的諸多事情,盡皆是小人獸醫他做的?!?/br> 了解宋末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在北宋末年。 政壇上有三位道士名聲斐然,歷史上留下的評價也各不相同,分別是: 徐知常,林靈素,以及…… 郭京。 其中名聲最好的當屬徐知常。 他精通道家經典,是北宋著名的宗教畫家,基本上沒有干涉過太多的朝政。 在后世的收藏界,此人的畫作價值也不算太低。 均價五六萬左右,最高的一副甚至賣出過四十七萬。 其次則是林靈素。 實話實說,這位在正史中的形象真不太好。 他在權勢巔峰時期權傾朝野,蔡京都要避其鋒芒,正史中基本上看不到一句好評價。 不過另一方面。 從道教的貢獻角度上看,林靈素多少還是有一定貢獻的: 他是神霄派的祖師爺,差點一人滅了佛教,在道教的歷史地位上舉足輕重。 客觀一些評價,是屬于一個具備爭議性的負面狠人。 但剩下的郭京嘛…… 則徹頭徹尾的是個純騙子了。 這位奇葩早年是個軍人,公元987年從西線歸來,隨軍回到了汴京。 往后一直在汴京充作沒有作戰任務的老兵,平時喜歡給人做做法啥的,真正的老兵油子。 等到靖康變時,郭京已經六十多歲了。 當時的樞密使孫傅偶然在《感事詩》中得知了郭京的名字,便在汴京城內找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