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節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br> 老種若有所思的再看了他一眼。 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年輕人技藝應該還是有的。 但似乎有些傲氣,或者說迷之自信。 但他若真能大規模生產出上等鋼。 對于朝廷……尤其是對于西軍來說,倒也算得上一件好事。 因此他略微猶豫了幾秒鐘。 手上沒有施加全力,打算開個小破口給徐云留點面子。 手起。 刀落。 鏘—— 只見隨著一道伴隨火光躍濺的接觸聲響起,老種手中的短刀…… 忽然從邊緣裂開,最終一崩為二…… 第162章 驚變之始(下) 當老種手中半截刀頭崩斷的瞬間。 整個院落霎時陷入了寂靜。 空氣凝固,落針可聞。 誠然。 由于馬蹄鐵具備一定厚度的原因。 短刀和馬蹄鐵相接,短刀不但占不到便宜,還會先天性的就會吃一些虧。 但別忘了。 老種的這把刀可不是一般的刀,老種曾經用它破過重騎兵護心鏡! 若非他是種世衡的孫子,又在涇原都鈐轄任上立過大功。 否則他壓根就沒可能得到這種材質的武器。 隨后老種沉默片刻。 沒去管地面上的刀頭,而是放下刀柄,拿起了桌上的馬蹄鐵。 只見此時此刻。 馬鐵蹄與刀尖接觸的那塊區域,除了一丁點兒極其細微的白色磨痕之外,看不見任何缺口。 老種見狀,頓時呼吸一滯。 隨后他猛然看向徐云,胡須短暫的在空中飄了半秒鐘,問道: “王公子,此類鐵器你能鑄出多少?” “承宣使叫我小王即可?!?/br> 徐云很是客氣的朝老種拱了拱手,他對于這位老將軍的敬意不比王稟低多少: “如您所見,只要鐵礦足數,需要多少便可鑄出多少?!?/br> 老種沉吟片刻,轉頭看了眼類似棺材的反射爐,指著它頂部的鎂磚道: “老夫若沒看錯,此物應非等閑土磚,不知它的材料……” 徐云想了想,道: “您等我一下?!?/br> 說完他來到墻邊一處安放材料的區域,掀開遮陽布,從中翻找了幾下。 沒一會兒。 便拿著一顆白色的礦石走了回來。 他將礦石遞給老種,問道: “承宣使可識得此物?” 老種接過礦石看了幾眼,捋了捋胡須,不確定的道: “若老夫沒有看錯,此物似是……瓷灰石?” 徐云點了點頭,肯定道: “不錯,正是瓷灰石,秦鳳路隨處可見的普通礦石?!?/br> “我們只需將它高溫煅燒,破碎后用制磚法壓制,便可輕松制備出鎂磚?!?/br> 老種瞳孔又是一縮。 作為常年在西線征戰的老將,他實在是太熟悉這種石頭了: 在西線任意一座營寨外搜索半個時辰,除非你是昆侖奴附體,否則必然可以帶回一大筐的瓷灰石。 在西線工事中。 這種礦石因為極其易碎,所以連邊角料都不算,專門用來給俘虜做房子。 其實老種不了解的是。 所謂瓷灰石,便是后世的菱鎂石,乃是我國儲量最高的礦石之一。 世界菱鎂礦儲量的2/3集中在本土,總量在三十億噸以上。 也就是說。 整個制鐵流程中看起來最特殊的一種材料,卻是現實中極其輕松便能找到的資源! 當然了。 嚴格意義上來看。 在整個流程環節中,純氧才是最難制備的一環。涉及到了很多化學反應甚至電力問題。 但考慮到老種沒有接觸過微觀領域,徐云并沒有對此提及太多。 這也是他有信心技術不外露的底氣之一。 反正無論是軍方也好朝廷也罷,他們的體量都不會太過計較常見資源的損耗問題,因為他們有信心換回更大的利益。 隨后老種又看了看手中刀柄的斷口,轉身與一旁比自己年紀大點的王厚對視了一眼。 兩人位年過半百的老將,極有默契的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一個相同的想法。 只見老種輕咳一聲,對徐云問道: “王公……小王,既然如此,那么老夫是否可以這樣說……” “若是鐵礦足夠,你可以生產無數鐵水,除了馬蹄鐵外,還可以鑄成相同材質的刀具或者盔甲?” 上鉤了。 徐云的嘴角微微揚起了一絲弧度,不過很快便被他平復了下去。 只見他摸了摸鼻子,看似正常的答道: “不錯,刀兵鐵甲不過是模具問題罷了,與工藝沒有任何關系?!?/br> “若是承宣使樂意,蓋個鐵房子也是沒任何問題的,依舊如馬蹄鐵般堅固無比?!?/br> 老種這次表情沒有失態,但握著刀柄的左手瞬間加上了幾分力。 真的可以! 要知道。 與馬匹一樣。 在西線……或者說古往今來的一切戰場上,刀具和盔甲的折損量,同樣是個不可忽視的大頭。 依舊是以漢武帝遠征匈奴為例。 根據《通典》中的記載。 截止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前,漢軍輜重中‘刀兵復更四十萬柄’,“步兵轉者踵軍數十萬”。 霍去病在封狼居胥前和衛青各帶五萬軍隊,也就是說五萬人消耗了二十萬柄的刀兵——其實從后來的戰績來說,霍去病消耗的資源應該是要比衛青多點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通典》里記載刀兵的數量是“柄”。 也就是說不包括弓箭,主要是刀槍劍等等。 當時霍去病主要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以自損一萬殺敵七萬,一千多里的深入過程中萬人級大規模作戰八次,小戰百二十余。 若是比較不嚴謹的將十場小戰算作一次大戰,那么平均三場大戰就會損毀一柄兵器了。 當然。 真算的話肯定不能這么算,但最終數字多半也不會偏離太多。 畢竟歷史上輜重的記載文獻并不少,在公元一千年前,平均就是三次四次大戰毀一把兵器的樣子。 由此可見。 在元代鋼鐵技藝提升之前,戰爭中兵器的折損程度到底有多大。 而且若只是武器損耗高也就罷了。 你壞我也壞嘛,比物資儲備而已。 怕就怕在戰場上別人的武器比你的好,一次對砍下來你的刀斷了,別人的武器卻完好無損,那可真就是美樂帝看小電影,樂子大了。 因此在從徐云口中得到保證的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