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節
太陽只是一顆極為普通的恒星罷了。 在整個宇宙中足足有3000萬億億個恒星,誰能保證地球之外就沒有其他生命甚至文明呢?(d/10.1038%2fnature0957,《nature》的數據) 總而言之。 今日的這番觀測,給在場眾人帶來的心理與觀念沖擊,實在是太大太大了,因此氛圍一度有些沉悶…… 而就在老蘇準備緩和一番氣氛之際。 一旁的小李忽然輕咦一聲,指著北斗方向,訝異的道: “快看那兒,有星孛!” 聽到小李的這番話。 在場眾人頓時轉頭,齊齊朝北方看去。 果然。 只見在天際一角處,正有一道長尾徐徐向南飛去。 沒錯。 星孛,指的便是彗星。 這是華夏古代對彗星的常用稱呼,此外還有蓬星、長星等。 首次出自《春秋》中魯文公十四年的記錄: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br> 不過星孛的名字看起來好像挺文雅,但在華夏古代,彗星的寓意并不太美好。 民間大多稱之為掃把星和災星,認為它會帶來災禍。 哪怕是老蘇這種相對理智的人,見到彗星時也不由皺起了眉頭。 不過他沒注意到的是。 在一堆皺著眉頭、面色凝重甚至隱約有些惶恐的人群之中。 徐云面對彗星,卻微微松了口氣。 好家伙。 終于等到你了。 沒錯。 這顆彗星,便是徐云此番的核心目標之一! 它編號叫做109p/swift-tuttle,平均130年回歸一次,不算特別有名的彗星。 徐云之所以記得它不是通過推導日期,而是靠著記憶: 他是閩省人胡清人,老家有個名人叫做蔡伯俙,也是老家少有的歷史人物之一。 徐云小時候沒少去蔡伯俙的石碑前玩鬧,因此他記得很清楚,蔡伯俙的去世時間是在公元1100年的八月四號。 并且根據墓志記載。 蔡伯俙去世前一晚有彗星劃過,后被與蔡伯俙的死因結合在了一起。 等后來上了科大,徐云還曾經專程查過這顆彗星的信息,確定了它的來歷。 兩重印象相加固,想忘都忘不掉。 不過在意歸在意。 109p/swift-tuttle作為一顆不是特別有名的彗星,很難通過望遠鏡觀測到彗核與彗發結構。 加之其速度較快,沒多少時間調整望遠鏡基座,因此徐云也便放棄了觀測它的想法。 他就這樣隨眾人站在山腰高臺,遠遠的看著彗星遠去。 一刻鐘后。 彗星消失在了南方。 徐云緩緩轉過身,看向了不遠處的大宋京都。 看著燈火通明的汴京城,他的嘴角逐漸揚起了一個弧度: 今夜小趙等人出京觀星,想必某個藝術家也在關注著這里吧。 也就是說。 他應該會親眼看到那顆劃過天空的彗星…… “接下來就看你的了,可別讓我失望啊……” “黑麥二鍋頭?!?/br> 第156章 穿宋必看的運動項目 在彗星消失之后。 現場眾人又繼續觀測起了天穹。 這種華夏古代從未見過的畫面,著實令眾人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 哪怕是老李、王厚以及張叔夜等人,都忍不住湊上前看看了幾次星辰。 當然了。 長見識的同時,也不乏觀念破碎的情況。 尤其是小李。 也不知今夜過后。 這位后世有名的易安居士,還會不會寫出‘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摹稘O家傲》。 或者‘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摹兑患裘贰?? 接著又過了一個時辰。 在臨近亥時末尾……也就是接近晚上十一點左右時。 眾人終于結束了是夜的觀測。 隨后老蘇將謝老都管和驢留在了原地,負責收尾望遠鏡的下山事宜。 自己則帶著老李王厚等人先行下了山——他打算花一整晚的時間,將今晚觀測到的內容盡數用文字記錄下來。 徐云作為門客,自然也在下山的這批人中,不過比起老蘇等人的興奮,他的心中隱約有些不解: 自己明明搞出了望遠鏡,為什么光環還是沒有提示任務完成呢? 難道說…… 老蘇所謂的遺愿,并非是親眼觀測星空? 不過想想倒也是。 按照正常軌跡,老蘇在自己沒有出現的情況下,顯然是不會想到或者理解‘星球’這種概念的。 也就是說他對星辰的想法肯定是有,但多半沒有執著到親眼去看清星辰體貌的地步。 頂多就是懷疑月亮上會不會真有人在啃麻辣兔頭啥的。 過去這段老蘇對星空所展露的好奇,有很大部分要歸結到徐云為他重新推開了一扇門的緣故。 因此不出意外的話…… 老蘇心中的‘執念’,多半另有他因。 那它到底會是什么呢? 徐云緩緩搖了搖頭。 這事兒只能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找機會嘗試去向老蘇求證了。 隨后一行人就這樣在火把的引導下下了山,搭乘馬車回到了汴京——宋朝是沒有宵禁的,加之老蘇他們出門前也和巡城司提前報備了相關信息,因此回城倒是沒遇到太多困難。 一夜無話。 …… “咚咚咚——” 第二天一大早,徐云便被門外的敲門聲給吵醒了: “王哥兒,王哥兒,晨起啦!” 徐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個長長的懶腰,迷迷糊糊道: “誰???等我一會兒……” 自從他搬到門客專住的東廂房后,基本上每天都是睡到自然醒,這還是頭一遭有人喊他起床呢。 接著他穿好衣服,打著哈欠開了門。 只見此時的門外,赫然站著自己的一個熟人: 張三,三哥兒。 想來也是。 除了這小子,一般仆役還真不一定敢敲自己的門。 “王哥兒?!?/br> 眼見徐云一臉沒睡開的模樣,張三飛快朝他揚了揚手中的兩張票卷: “你不是一直想看蹴球嗎?今日便有一場大賽,我好容易才搶到兩張票哩。 昨兒你不在,今早我就趕忙來找你了,你要去不?” “蹴球?” 聽到這個詞,徐云頓時睡意一消,整個人都來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