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現在轉儀鐘的動力主要靠馬達帶動,速度由天文鐘或無線電振蕩器來控制。 而早期的轉儀鐘,其動力則來自鏈條式的重錘或發條,旋轉速度靠離心調速器來控制。 代表老蘇人生巔峰的水運儀象臺,便是利用的后者原理。 先前在設計望遠鏡布局的時候,徐云在水運儀象臺的基礎上對轉儀鐘進行了簡單改造。 先是調整了力矩,又在筒身內部打了個環繞式的通道。 使其成為了一個附著型的裝置。 隨后徐云彎下身子,右手深入筒中開始摸索了起來。 幾秒鐘后。 他在筒壁大約30厘米的位置,摸到了三個凸起的小盤子。 徐云微微一扭,一個鐵盤便被拆卸了下來。 接著他隨意從地面上撿起一根狗尾巴草,將其順著某個空隙插入其中。 同時調整扭矩,通過刻度精確的擴大到了二十倍速。 很快。 在內部發條的作用下,狗尾巴草跟著載臺轉動了起來。 “一……二……三……” 徐云很認真的看了幾分鐘,心中暗自記著數。 幾分鐘后。 他的臉上揚起了一絲滿意的神色。 這套轉儀設備的精度非常完美,至少負擔起這次的觀測任務完全綽綽有余。 如此一來…… 只要讓家里的那頭驢多蓄幾個轉盤就行了。 接著他重新將鐵盤裝了回去,開始檢測起了剩下的尋星鏡和導星鏡。 了解天文望遠鏡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由于天文望遠鏡主鏡的視場一般都比較小,所以要直接在主鏡中尋找到觀測目標,往往會非常困難——因為在目標附近常常找不到任何可以參照對比的其他天體。 后世為了能解決這個問題,迅速地搜尋到待觀測的天體。 天文學家們便在主鏡旁附設了一個低倍率、大視場的小型望遠鏡。 它就是尋星鏡。 尋星鏡一股都采用折射式的望遠鏡,它的光軸與主鏡光軸平行。 口徑一般在50~100mm左右,視場在30°~50°左右,放大率在7~20倍。 焦平面處裝還有供定標用的分劃板,可以用刻度尺來改造。 觀測時。 只要先用尋星鏡找到待觀測的天體,將該天體調到尋星鏡的視場中心。 由于光軸平行的緣故,天體便也會同步出現在主鏡視場中了。 另外。 主鏡在進行較長時間的觀測時。 為了及時糾正跟蹤中的誤差,觀察者也會在主鏡旁設置一個起監視作用的望遠鏡。 它就是導星鏡。 導星鏡的口徑、焦距與放大倍數均要比尋星鏡大,視場要比尋星鏡小。 當觀測目標偏離主鏡中心時,導星鏡中就能反映出這個情況,可以及時將它調回視場中心。 不過后世的jian商很多,有些普及型天文望遠鏡只有尋星鏡與導星鏡之中的一個,極大的影響了初學者的觀測體驗。 視線在回歸現實。 只見徐云來到尋星鏡頭部,通過隨身攜帶的智齒測量了兩個鏡面的光軸。 “17.4厘米?!?/br> 接著又來到尾部,繼續進行測算。 “也是17.4厘米?!?/br> 然后是導星鏡。 “頭部12.1厘米?!?/br> “尾部同樣是12.1厘米?!?/br> “完全一致,平行?!?/br> 檢驗完畢后。 徐云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塵,朝著齊格飛豎起了一根大拇指: “齊師傅,筒身沒問題,不知鏡面現在什么情況了?” 眼見筒身通過了徐云的檢測,齊格飛肩膀微微一松,回道: “鏡面目前還在磨制中,畢竟不像筒身,鏡面乃是由小老一人完成。 因此要相對慢點,以眼下的進度來看,恐怕還要一周左右……” 徐云沉默片刻,計算了一下大致的時間,道: “齊師傅,你莫要緊張,千萬不要為了追求時間而忽略質量。 一周不夠就十天,十天再不夠就兩周,兩周不夠就一個月。 老爺那兒對工期要求不高,一切以精度論,慢工出細活嘛?!?/br> 隨后他又想到了什么,看了眼一旁眼巴巴盯著自己的小李,又問道: “對了,齊師傅,不知李姑娘的顯微鏡……” 齊格飛聞言,立馬朝邊上的某間屋子一指: “顯微鏡倒是制好了,就在那間工房里,推門便可入內?!?/br> 徐云又看了他一眼,確認道: “齊師傅,顯微鏡是按照我之前交給你的圖紙制成的吧?” 齊格飛重重一點頭: “沒錯,與公子交代的盡皆一致,無有絲毫偏差?!?/br> 徐云點點頭,沉吟片刻,對齊格飛和小李道: “齊師傅,李姑娘,我先進去檢查一番?!?/br> 徐云作為最了解顯微鏡的人,提出的要求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合情合理。 哪怕是小李也沒多言,目送著徐云進入了屋內。 過了一刻鐘。 嘎吱—— 屋子的門再次被打開。 徐云提著一個箱子走了出來。 只見他朝小李揚了揚箱子,笑道: “李姑娘,顯微鏡精度無誤,只是箱子估摸著略有些重。 我且替你拿著,待會將它交給馬夫,你到家后再自行查看,如何?” 小李眼中閃過一絲激動,飛快的點著頭: “如此甚好,那便多謝了?!?/br> 徐云見說便將箱子放下,朝齊格飛拱了拱手: “齊師傅,府中還有些事兒,眼下各個環節既無問題,那小子便先行告辭了,剩下的透鏡還請齊師傅多多上心為是?!?/br> 齊格飛連忙回禮: “王公子放心,此事小老謹記在心,必然不會出錯?!?/br> 隨后他陪著徐云二人沿原路返回,將他們送到了門外。 徐云把箱子交給了小李的車夫,就地與小李分別。 噠噠噠—— 看著逐漸遠去的馬車,徐云微微嘆了口氣: “抱歉了,老李……” …… 第154章 載入人類史冊的時刻 十八天后。 一個寧靜的夏夜。 天空中看不見烏云,滿天星斗盡著自己的力量,把點點滴滴的光芒融匯在一起。 雖然不如太陽那么輝煌,也不如月亮那樣清澈,但它們依舊夢幻般的把星光也灑到了人間。 點點星光交相輝映,將大地變成了一個奇異的世界,誘發著人們探索的欲望。 跟眼前的漫漫星空相比,人類簡直小到可悲,猶如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