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節
中侯大人的細菌感染現已痊愈,剩下的便是rou體傷勢的恢復修養了?!?/br> 此時的王越離最開始用藥已經過去了十多天,一周前徐云經過觀察后,停止了靜脈注射。 只不過偶爾根據傷口恢復的情況,還會用大蒜素涂抹一下傷口消膿。 眼下雖然王越胸前用紗布裹著的傷口依舊可怖,但周邊的膿腫已經徹底消失了。 整個人從精神面貌上看,早已比先前好了許多,精氣神都恢復了不少。 甚至在王稟的攙扶下,已經恢復了一定的行動能力。 當然了。 離痊愈或者上戰場,顯然還是有相當相當長的距離的。 眼下聽到徐云的一番終論,早已迫不及待的王越頓時表情一喜: “那是不是可以吃羊rou了?” 徐云見說聳了聳肩,看向了一旁的老蘇。 畢竟比起老蘇,他不是專業的大夫,只能做出一些表象判斷罷了: “這您就得問老爺了?!?/br> 老蘇走上前把了把脈,沉吟片刻,還是搖了搖頭: “小王所說不錯,正汝的病情已然脫離了危險。 不過羊rou嘛…… 暫且不急,老夫認為一切還是應當以穩為主。 倒是可以先喝些烏魚湯,反正命沒丟,今后想吃羊rou還不容易?” 王越聞言,不由懊惱的啊了一聲,臉上的表情瞬間沮喪了起來。 只見他下意識的呲了呲牙,似乎想抗爭一下,但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畢竟老蘇一來是自己的長輩,二來是為自己好,這種道理他還是懂得。 因此于情于理,都沒啥好反駁的。 至于老蘇所說的烏魚湯,便是指后世的黑魚。 黑魚煮成的湯汁水濃白,對于產后或者術后的恢復有著極大幫助,算是一種優質的食補品。 所以在后世,很多起點作者切書以后都會煮碗烏魚湯喝。 俗話說的好。 春風吹又生嘛。 隨后老蘇目光一轉,投放到了徐云手中的溫度計上,說道: “小王,可否讓老夫看看此物?” 徐云恭敬的將將溫度計遞給了老蘇,然后用一副乖巧.jpg的表情端起了手。 這根水銀溫度計是前幾天他托工匠制成的,成本相當廉價。 畢竟水銀溫度計的原理其實非常簡單,說白了就一句話: 因為汞是唯一一個常溫下是液態的金屬,所以它被用作了溫度計的材料。 在整個溫度計的制取過程中,最困難的主要在于溫度計內的毛細管,理論上是越細越好。 不過在工匠的努力下,這個最困難的壁壘最終還是被突破了。 因為和針管不同。 溫度計毛細管是某種意義上的‘半中空結構’,在玻璃未成形的時候用細針去捅就行了。 至于徐云先前所謂的“三段零六刻四平”,指的便是三十六度四。 徐云將代表十位數的數字定做了“段”,將個位數的定成了“刻”。 “平”則代表著小數點的后一位。 類似古代的計數表達,相對于純數字會更容易理解一點。 隨后老蘇接過溫度計,認真看了眼上面的刻度。 三段零六刻四平。 按照他先前為王越號過的脈來看,這個無疑是相當準確的數字。 接著他握住溫度計一端,按照徐云先前示范的那樣輕輕甩了甩。 果然。 水銀便自然縮回了底部。 接著他又用手指握住了底端。 三十多秒后。 水銀受熱膨脹,很自然的又上升了少許。 老蘇瞳孔微微一縮。 作為一位醫學大家,老蘇在匯編《本草圖經》的時候,不止一次的在各類古籍在見到過對人體溫度的討論。 雖然在實戰環節,中醫可以通過脈象來辨明人體情況。 但這是屬于‘里’的范疇,并不是所有醫者都能準確判斷出病人情況的。 否則也就不會有庸醫這種詞的出現了。 但若是不借助脈象全憑手感,那么判斷起來反而還要更難一點。 尤其是在精度方面: 比如36.7和37.2度,醫者單憑觸感其實是很難感應出來的。 因為醫者不能保證自己的體溫也正常,很容易出現誤診。 而在醫學概念中,37.2度已經可以算是體溫過高的前兆了。 也許看上去沒問題,但入夜后病情就會爆發。 因此徐云制作出的這個‘體溫計’,從醫學角度上來說,重要性甚至不下于粉筆! 當然了。 考慮到水銀有毒的情況,溫度計的普及肯定要比粉筆嚴格一點。 “風靈月影宗……” 老蘇不禁喃喃道,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宗門啊…… 在過去的這幾天時間里,他不是沒有去翻閱過資料。 然而在他能找到的所有書籍中,沒有一本古籍記錄過這個宗門的消息。 但另一方面。 這個宗門大概率是存在的: 因為除了隱世宗門之外,沒有任何說法能夠合理的解釋徐云具備的能力。 當然了。 從玄學角度來出發,仙神轉世的‘生而知之者’也能解釋徐云的情況。 但從理性角度上判斷,一個隱世宗門傳人的身份,無疑要比仙神之說合理的多。 畢竟悠悠數千載的歷史中,遺失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比如公輸子所制作的木鳶。 傳聞這東西可以不需要任何外力,便在空中飛行三天三夜不休止。 可如今數百年過去,公輸班的技藝早已遺失,后人只能靠腦補這等奇物的樣式。 其實別說公輸班了,就說老蘇自己吧: 誰又能保證,他所創造出的諸如吸涌之類的物件,后世之人又能盡數所知呢? 時間,可以磨滅一切。 因此歷史上存在有這么一個隱世的、已然破滅的古代宗門,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這個宗門傳人混的有些慘,成為了某些人手中的玩物,不久前才逃了出來…… 隨后老蘇深吸一口氣,看向徐云: “小王,你先前所提的各類材料已經接近準備完畢了,包括你所說的火山琉璃石。 不出意外的話,大概再過兩到三天,物資方面便能全部準備完畢?!?/br> 徐云了然的點了點頭。 在不久前小趙離府不久,宋徽宗便同意了小趙的要求,批允了一大批的物資和經費下來。 加之老蘇自己擁有的人力物力,等于說前后兩個星期,便將徐云所需要的物力盡數準備好了。 以眼下這個時代的效率來說,這個耗時甚至可以算是“奇效”概念了。 而就在老蘇與徐云交談的同時。 汴京城外。 噠噠噠—— 只見此時此刻。 一條自東向西、連接著大名府與汴京城的大型官道上。 正有一輛馬車正快速且平穩的行進著。 眼下這個朝代不僅是華夏經濟最繁榮的年代,也是交通最發達的時期之一。 比如以都城汴梁為中心,北宋朝廷修建了各路、府、州、縣通往汴京的“官道”,向四周擴展。 陸路交通連接西京、應天府、大名府,道路線成網狀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