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老蘇微微頷首,將這件事記在心中,隨后道: “既然如此,那就先去為正汝做靜脈注射吧,你看看那個箱子里,是不是就是你要的刺鍋子?” 徐云順勢看去。 發現老蘇所指的是一個大概三十厘米高的木制水箱。 隨后他走到水箱前,發現水箱底部正沉著幾個紅色的海膽。 作為一位生物學博士兼日料愛好者,徐云在看到這些海膽的一瞬間,便確定了它們的品種: 毫無疑問。 正是赤海膽! 品種無誤,剩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只見他先將其中一個赤海膽的棘刺取下,用酒精清潔消毒,隨后在體表抹上了熔融的銀水。 接著趁銀水冷凝的時間,將提前大蒜素酒精溶液取出120毫克,與1000ml生理鹽水混合,攪拌均勻。 就這樣。 一瓶簡易的大蒜素注射液便制備完畢了。 又過了一刻鐘左右。 銀水鍍液冷凝完畢。 徐云則從老蘇那兒取來了一根銀制的針筒——這玩意兒是老蘇按照他所給的圖示制作出的注射器管身,其中接口處有個扣壓式的小開關。 徐云將開關開啟,將針尖從管身上方放入。 針尖在鍍液的浸潤下,被制作成了一個上粗下細的倒圓錐體。 因此當針尖從下端冒出到大概90%左右時,剩余粗大無法通過的部分便被留在了管身內。 徐云重新關上卡扣,將針尖徹底固定。 至此。 一根銀制的古代針筒便制作完畢了。 做好這些,徐云便跟著老蘇進了屋。 王越此時依舊在沉睡,但無論是臉色還是呼吸的頻率上都可以看出,這位中侯大人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 甚至還可以聽到些許鼾聲,顯然是在做著美夢。 見到徐云和老蘇入內,在床頭陪護的王稟連忙起身,朝二人拱了拱手: “伯父,小王,你們來了?!?/br> 徐云朝他回了個禮,隨后晃了晃手中的針管,道: “校尉大人,注射液已經配置完畢,咱們現在可否開始注射?” 王稟連忙讓出了一個身位,他對于徐云的信任度已經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地步: “請便?!?/br> 徐云走上前,先給王越做了個簡單的皮試。 二十分鐘后。 王越皮試的部位沒有出現任何異常。 也就是皮試成陰性,不存在過敏情況。 徐云見狀,朝老蘇和王稟看了眼: “老爺,校尉,中侯的身體可以接受靜脈注射,那……小人這邊開始了?” 老蘇點點頭: “開始吧?!?/br> 徐云聞言深吸一口氣,用注射器吸取藥液,排盡空氣。 同時給王越綁上簡易的止血帶,拿起王越左手。 找到靜脈,施加起了推注。 赤海膽的棘刺很輕松的穿破了王越的皮膚,插進了血管。 徐云推注的速度很慢,全程無比小心。 幾分鐘后。 一針大蒜素注射液推注完畢,徐云的表情沒有絲毫放松。 他知道,現在才是最危險的時刻。 靜脈注射雖然是抗生素起效快的一種方式,但它同樣伴隨著不低的風險。 例如可能產生輸液反應,又例如藥物微粒過多,可能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 并進一步導致組織缺氧,產生水腫和靜脈炎等等…… 王越唯一有優勢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位古代軍人。 身體素質要比尋常人高很多,并且不存在后世的耐藥性。 一刻鐘過去了。 王越一切正常。 兩刻鐘…… 半個時辰…… 一個時辰…… 兩個時辰后。 王越依舊沒有出現任何異常,老蘇還親自為他把了把脈,發現脈象正不斷趨向平穩。 很明顯。 靜脈注射…… 成功了。 …… 第127章 王越蘇醒 實話實說。 徐云這次靜脈注射的困難程度,要遠高于后世的普通推注,風險性相當的高。 畢竟按照后世的要求,靜脈注射有很多與無菌有關的環節需要遵守。 但要知道。 眼下的王越已經到了危急關頭,沒有其他路可走了。 外敷大蒜素只能吊命,其他任意手段在成功性上也要遠低于靜脈注射。 因此目前的情況早就脫離了手段是否合規的范疇,可以說是一場賭博。 況且靜脈注射發源自19世紀,也就是現代醫學的早期時間點: 1818年,倫敦完成了目前有據可查的第一次輸血。 1831年,蘇格蘭發生了霍亂流行,托馬斯·拉塔第一次使用了生理鹽水的注射手段。 這兩個例子發生的時間點都很早,同樣也是在沒多少除菌設備和手段下進行的注射。 甚至從無菌角度上來看。 徐云所作的措施還要優于這兩個例子: 醫用酒精要到1836才能真正量產,在此之前酒精濃度普遍只有73%左右。 也就是說托馬斯·拉塔那會兒用的酒精濃度,還不如徐云這次的呢。 因此結合王越的身體素質,靜脈注射在理論上完全是可行的。 總而言之。 無菌環境確實很重要,但它是屬于一個遞進性的要求。 也就是有它自然最好,但達不到也不一定就徹底會失敗。 好了。 視線再回歸現實。 靜脈輸液藥物會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在起效速度上要遠遠高于外敷,屬于最快的手段之一。 因此在老蘇探完脈搏沒多久,王越便有了反應。 “咳咳……” 只見王越輕咳兩聲,從床上悠悠轉醒: “蘇伯公……正臣……” 王稟連忙上前,將他小心扶起,動作盡量控制在了最小。 畢竟除了感染之外,王越身上還有一道很深的傷口,挪動起來還是比較費力的。 躺正之后。 王越先是喘了喘氣,勻了口氣息。 隨后將目光投向了徐云,有些費力的拱了拱手,說道: “王公子,救命之恩,王越謹記在心,日后若有所需,盡管開口便是……咳咳……” 徐云連忙走上前,對他還了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