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可以明顯看到,鐵鍋中間部位的痕跡要比邊緣重很多。 “受熱均勻……均勻……” 看著手中的這個鍋,老蘇忽然意識到,這個世界上似乎還有很多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兩刻鐘過后。 第一批酒水順利蒸餾成功。 徐云將酒水倒出了一小杯,遞給老蘇: “您嘗嘗?” 老蘇頗有興致的接過酒杯,先是放在面前打量了一會兒,方才放到嘴邊,輕輕的抿了一口。 幾秒鐘后,這個小老頭頓時眉頭一揚: “好烈的酒!” 徐云見狀,微微點了點頭。 頭批蒸餾的酒水度數大概能達到35度,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無疑是相當相當烈的酒水了。 同時因為蒸餾了一次,這種酒也被稱為一鍋頭。 沒錯。 一鍋頭。 很多同學可能不知道,所謂的二鍋頭并不是牌子,實際上指的就是經過第二輪蒸餾出的酒水,度數大概在56-63之間。 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jpg。 隨后徐云將這批蒸餾好的酒再進行了處理,進行了第二輪蒸餾。 第二輪蒸餾的時間明顯要比第一輪長不少,足足半個時辰過去,二輪蒸餾方才成功。 接著是第三輪…… 一個時辰后。 看著面前有些濃稠的液體,徐云微微搖了搖頭。 或許是設備準備不充足的緣故,三輪蒸餾后的酒水濃度只達到了70%左右,和80%有著比較明顯的區別。 到了這一步,基本上就代表著土法蒸餾達到了上限。 想要進一步提純,要么用苯之類的夾帶劑,要么用變壓精餾。 要么就是…… 用上徐云準備好的錠子堿和食鹽。 錠子堿就是小蘇打,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 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且容易吸水形成一水或者十水碳酸氫鈉。 食鹽的成分就更簡單了。 主要為氯化鈉,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這玩意兒在有機實驗中常用的干燥劑,對溶劑進行脫水。 徐云準備先利用碳酸氫鈉帶走體系中的水,再利用過量氯化鈉除去體系中殘留的水分。 如此一來,制作出的酒精濃度不說99%吧,95%還是不難的。 隨后徐云將小蘇投放到酒精溶液中,幾分鐘不到,底部出現了大量的粉末狀沉淀。 徐云將這部分沉淀濾出,把溶液倒入了一個新容器,加入食鹽攪拌靜置。 二十分鐘之后。 一股極其刺鼻的味道出現了。 作為生物學的苦逼人,徐云基本上在聞道這股味道的瞬間,便能判斷出目標酒精的濃度最少都在95%以上。 一旁的老蘇有些好奇的拿了個小勺子,從瓶子里舀了點酒精,不怕死的嘗了一點。 結果剛一入口,便被嗆的連聲咳嗽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 老蘇捋了捋還有些辣的脖子,對徐云道: “王林,酒精制作完畢,接下來便是制作蒜汁外敷了吧?”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徐云搖了搖頭: “老爺,您還記得我一開始說的話嗎?想要徹底治好中侯的病,單靠外敷是不夠的,必須使用其他手段才行?!?/br> 老蘇眨了眨眼,猜測道: “不是外敷,那難道是吞服?” “唔……您可能有所不知,大蒜素吞服的效果很差,而且酒精還會對胃部產生惡性影響,還不如外敷呢?!?/br> “那該如何?” “……您聽過靜脈注射嗎?” 第121章 古代也能靜脈注射 “靜脈注射?” 聽到徐云口中冒出的這個詞,老蘇茫然的眨了眨眼: “王林,那是何物?” 徐云想了想,解釋道: “老爺,無論是人體還是牲畜,體內都有運輸血液的管道存在,這點您應該清楚吧?” 老蘇這次倒沒怎么猶豫了,點了點頭: “然也?!?/br> 在華夏古代或者說中醫概念里,血管和經絡應該算是一個非常容易引起撕逼的爭論點。 中醫對經脈的描述有個標準釋義,就是是‘皮下數寸,可通氣血’。 因此有些人認為經就是主要血管,絡就是毛細血管。 經絡經絡。 其實就是現代醫學定義的血管概念。 但有些人對此卻持否定態度。 他們認為經絡是氣走的通道,rou眼不可見,只不過恰好有些位置與血管重合罷了。 而經絡的問題一延伸,就容易伴生出xue位是否存在的進一步爭論。 xue位這東西和經絡一樣,目前沒有真正的實錘能夠發現它的存在。 這也是很多人對中醫持否定態度的一大原因,找不到的東西你憑啥說有呢? 但另一方面。 生活里有些xue位確實是可以親身感受到效果的。 比如足三里、風池xue、少商xue,合谷xue等等…… 很多時候人若是不舒服,按這幾個xue位都可以快速的見效。 除此以外,近些年有關經絡的研究也多多少少出現了一些結果。 比如哈佛大學在2021年10月底,就在《nature》上公開了一項電針刺激動物足三里xue位治療膿毒血癥的成功案例。 論文代碼d/10.1038/s41586-021-04001-4。 19年sce advances也發布了一篇有關xue位的研究報告,doi:為10.1126/sciadv.aax1342。 總而言之。 目前中醫的經脈與xue位一直都沒有一個定論,相關研究進行了十多年,經絡的具體位置依舊沒有準確說法。 這是事實,沒必要、也不能去否認。 但同樣。 部分xue位的真實效果也很明顯,這點也不能忽略。 眼下的科學理論依舊還在發展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說句難聽話。 現在的科學連為什么自行車騎起來之后就不會兩邊倒的問題都沒法解釋呢。 當初《sce》主刊上都曾經發表過相關論文,這篇論文的影響持續了接近十年,doi:10.1126/sce.1201959。(不是我忽悠哈,這是真的,感興趣的可以去搜搜) 某些技術發展和科學對于某些現象的解釋是兩回事,不能一概而論。 視線再回歸現實。 無論經絡是否存在,在《黃帝內經》中,古代先民們便已經對解剖學有了一定探知,這是有切實記載的記錄,畢竟你殺只雞都能看到血管來著。 因此在徐云說出血管概念后,老蘇很容易的便接受了這個概念。 隨后徐云頓了頓,繼續道: “其中靜脈便是一條很粗的大容量血管,專門收集回流血液入心臟。 是完成體循環……也就是人體周天循環的重要渠道。 而靜脈注射,便是指通過特殊的器物,將稀釋調配后的蒜汁注入人體。 藥物以此直達患處,比口服和外敷的效果要更好一點?!?/br> 老蘇聞言,不由低下頭,摸了摸自己手上的青筋。 在現代醫學中,注射主要有皮下注射、靜脈注射以及雞rou……肌rou注射等幾個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