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
“根據科大之前預估的模型,東區可能存在的蟑螂數量大概在150萬只左右。 不過考慮到科大地處市中心,周圍有不少居民生活區,中校區的蟑螂也可能因為各種偶然被吸引過來一部分。 所以消殺指揮部這次投放了足夠消滅250萬只蟑螂的誘食膠餌,現在看來這是一種很明智的做法?!?/br> 聽聞此言,媒體席上有一位記者舉起了手: “張院士,不知貴校是怎么估算出這個數字的呢?” 張睿抬起眼皮朝他看了一眼,發現對方來自極目新聞: “這是我們根據單位體積內蟑螂數量進行的擴列預估,運用了統計學cross-tab算法和概率論的算法。 最后在科大智庫的超算‘陸雁’的協助下推導出了這個數字,和實際的數值應該不會差距太大?!?/br> 下方來自極目新聞的記者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又問道: “那么張院士,科大主校區一共有東中西三處校區,眼下東區已經消殺完畢,西區和中區會準備開展下一輪消除嗎?” 張睿再次微微頷首,笑著道: “這是肯定的,不過下次消殺的話題度恐怕不會有現在這么高了,陣勢可能也不會這么大。 具體時間我們會通過我們的媒體處進行通知,各位關注邀請函和科大官微就行?!?/br> 待極目新聞的記者坐下后,另一位來自皖南團團的女記者舉起了手: “張院士,我有個問題?!?/br> “請說?!?/br> “科大這次消殺使用的蟑螂藥劑……會對外出售嗎?” 這個問題一被拋出,整個媒體席……或者說整個關注直播間的觀眾們都為之一振。 片刻后。 一大排‘問得好’的彈幕飛快的刷起了屏。 張睿聞言,目光隱蔽的朝下方的田良偉和徐云瞥了一眼。 隨后攤開手掌,對著臺下的徐云道: “這位記者朋友,這個問題就由專業人士來為大家解答吧,徐博士,請吧?!?/br> 臺下的徐云見狀站起身,簡單抖了抖衣角,心中悠著點復雜的嘆了口氣: 這次科大的人情,可真是欠大發了…… 待他走到發言臺邊,張睿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對臺下道: “和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徐云徐博士,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天才。 目前二十四歲,即將博士畢業。 同時也是這次蟑螂消殺戰役的發起者,殺蟲膠餌的發明人。 具體和膠餌有關的事宜他是專家,所以就由他來介紹吧?!?/br> 臺下很快響起了一陣稀稀落落的掌聲。 上輩子的徐云曾經多次參加過高規格的論述報告會,所以此刻除了對科大的感激外倒沒多少緊張的情緒。 只見他接過麥克風調試了幾秒鐘,隨后說道: “各位媒體朋友和直播間的觀眾大家好,我是徐云,也就是很多網友在網上討論的‘萬惡之源’。 在不久前,我們團隊研發出了一類新型的殺蟲膠餌,針對蟑螂的消殺效果要比現有的殺蟲劑高效很多。 當然了。 比起我的介紹,廣場上那一百多萬只的蟑螂尸體似乎更有說服力?!?/br> 媒體席上又響起了一陣善意的笑聲。 待笑聲消去后,徐云繼續道: “在學校的幫助下,我們成立了一家名叫華盾生科的生物醫藥公司,目前相關專利和生產資格審批已經到了最后關頭。 不出意外的話。 兩個禮拜內,我們就會有少量產品進行試售,一個月內應該可以正式上線銷售?!?/br> 來自皖南團團的女記者點點頭,繼續問道: “那么徐博士,殺蟲劑的價格呢?” “這個還需要討論后才能有結果,畢竟我們產品的生產資格還沒完全通過呢?!?/br> “徐博士,這種膠餌會對人體有害嗎?” “當然不會,它主要作用的是nachr以及昆蟲獨有的鈉離子通道,別說人類了,貓狗甚至老鼠食用都不會有什么問題——前提是你別一口氣吞下去一兩斤……” “徐博士……” 看著發布臺上侃侃而談的徐云,張睿不由與田良偉對視了一眼: 徐云在臺上的表現雖然不至于夸張到撫須嘆服‘此子必成大器’,但至少從眼前的表現來說,無疑稱得上一句大心臟。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這種情形下泰然自若的。 而大心臟,往往是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的關鍵基礎。 二十分鐘后。 徐云介紹完畢,在掌聲中下了臺。 此時的熱搜榜上,陳珊珊這個蟑螂娘的熱度居高不下。 徐云別說熱搜排名了,連個帶井字號的話題都沒有。 但在其中一些個人用戶隨手發的微博里,已經偶爾可以看到徐博士或者徐云這幾個字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算是徐云在大眾視野里的第一次登場。 雖然目前來看反饋廖廖,但至少很多人已經知道了科大有這么個人。 今后若是再有機會,這部分沉寂卻沒被遺忘的記憶碎片,或許會爆發出一股比之陳珊珊更強大的力量…… 張睿重新接管了發布會后,例行回答了一些問題。 又過了一個小時。 發布會正式結束。 按照慣例,這種‘盛典’結束后一般會舉行一頓慶功宴,由校領導進行一次表功。 不過徐云卻用了個腹瀉的說法為借口,急匆匆的跑回了自己的小窩。 回到屋子后。 他飛快拉上窗簾,鎖好房門,重新進入了那處神秘空間。 只見此時此刻。 代表1665副本的那扇門的數值只有少許變動,由‘3/100’,提升到了‘10/100’。 但在它邊上的一扇門,此時則顯示著…… “100/100”。 第99章 開啟新副本! 神秘空間內。 看著面前已經蓄滿知識點的第二扇門,徐云的表情略微有些凝重。 按照之前1665副本的情況,理論上此時自己只要輕輕一推,便能輕松的踏入門后。 也不知那是一個什么樣的新世界? 仍舊是17世紀? 還是12世紀?第6世紀? 又或者是…… 公元之前? 不過激動歸激動,此時的徐云并沒有像初哥那般,毫無準備的便推開這扇門。 他先是退出空間,返回了現實。 隨后來到書桌前,拿起紙和筆。 在上面無規律的寫下了兩行字。 第一行的內容是: 知識點、門1、門2。 第二行則是: 消殺直播、論文、公司建立、產品生產。 這是徐云上輩子寫網絡小說時養成的習慣,不同于很多作家用電腦寫大綱,徐云每次下筆前都必須通過紙筆來整理思路。 當然了。 由于手速慢的緣故,絕大多數的時間里,徐云都只比讀者老爺們早兩個小時知道當天的劇情。 視線再回歸原處。 徐云寫下的兩行字中,前者是光環內兩扇門最直觀的變化,而后者則是可能產生變化的誘因。 至于他選擇回歸現實的原因則很簡單——除了副本內部外,空間內和現實的時間流速是一致的。 也就是空間內過去多久,現實時間同樣會流逝多久。 因此與其待在這么一處幽閉的空間內,還不如返回現實更舒服一點。 隨后徐云想了想,將公司建立這四個字先行排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