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
因此一直以來,傅明讀者粉絲群的人數都始終維持在千人左右,并且相當熱鬧。 其中每日的保留節目除了發澀圖,剩下的自然就是催更鴿子了。 【放開那個母猴】:“@倒霉蛋作者菌,咕咕,今天第二更還更新嗎?” 【芭比魯斯在逃金魚草】:“馬上就12點啦,肯定不會更新的,鴿子就是這樣的[攤手表情包]?!?/br> 【綾波小天使】:“@倒霉蛋作者菌,你學學隔壁老陰坐小雞好不好,看看人家那碼字速度,還有那個寫美漫的咩一娟,兼職一天都三萬字噠!” 就在群里眾人日常懟鴿子之際,一位管理員忽然冒泡了。 【八云家的小公主】:“快看最新章,媽耶,嚇死人了!” 當前時間雖然已經臨近午夜,但群里的修仙黨們可一點兒都不少,一個個聞言頓時冒起了泡——鬼知道這群人為啥不用上班似的,每天水群通宵還能生存下去。 【鮮為人同學】:“八云娘,發生啥事兒了?” 【道祖吳凡】:“我看了一眼,沒更新啊……” 【八云家的小公主】:“@道祖吳凡,看彩蛋章?!?/br> 隨著管理員八云娘的這一聲艾特,整個qq群頓時為之一靜。 畢竟加群的群成員無論有多愛說sao話,他們加群的前置條件都是正版讀者,喜歡并且訂閱了傅明的書才加的群。 因此除了潛水黨外,聽到八云娘的這番話,絕大多數人都下意識的打開了小說客戶端。 不過這個寂靜只持續了短短半分鐘不到,整個讀者群便劇烈沸騰了起來。 只見一個個問號接連出現刷屏,中間還夾雜著大量@傅明的群消息。 【道祖吳凡】:“wdnmd,這是ps還是真視頻?” 【謝文元】:“我特么被嚇死了,這啥玩意兒???蟑螂?” 過了一會兒,傅明幽幽冒頭了: “真事兒,地點中科大,坐標14號樓,給你們聽聽整棟樓的嚎叫聲……[視頻]?!?/br> 比起彩蛋章——也就是傅明同學陳醒宇拍的那段視頻,第二個視頻的畫面則沒那么勁爆。 但在畫面平滑的同時,時間和內容卻要比頭一段豐滿許多: 只見傅明先是拍了幾秒鐘宿舍內的環境,接著將鏡頭拉近,靠到門邊,此時可以清楚的聽到不少同樓層同學的怪叫聲。 隨后他又走到了陽臺邊,拍攝了那十幾頭依舊在疊羅漢的蟑螂,鏡頭邊緣還可以看到下方不少手機或者手電筒的光線——那是周圍一些宿舍樓過來吃瓜的校友,以及外頭激動的吼聲。 到了視頻的最后,傅明則走回到了自己座位前,將作者后臺給拍攝了進來,表明不是盜取的視頻。 隨后他繼續打字道: “其實一開始我是想去陽臺拍的,但舍友死活攔著不讓,我尋思著再堅持下去要么被刀要么被噶就放棄了。 所以將就著看吧,我今天真沒打算咕啊……t.t?!?/br> 隨著傅明這番內容的放出,群里頓時熱鬧了起來。 現如今的群聊大家都知道,轉發消息簡直是司空見慣的cao作,甚至很多人已經養成了轉發消息的習慣。 經常水著水著群就有人發出個[聊天記錄],一點開要么是澀圖,要么就是可以吃瓜的新聞。 其中有真有假,很多消息因此而出圈甚至爆火了起來。 而實際上呢,這類消息的背后大多都有推手。 他們會在很多群或者很多號上一起發布,從而將一個新聞傳播開來。 比如不少轉發消息的最下方,都可以看到加吃瓜群啥的,進去后發現群體禁言,轉兩個瓜就會打四五個廣告,經典的兩頭吃。 因此一般情況下,大多數消息從始發到出圈,實際上是經歷了一個幸存者偏差的過程。 不過除此以外,如果一些消息特別有意思,并且傳播源相對較多,那么它也有可能產生出圈的效果。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不久前的作者被黑客盜號改文一事兒。 當時相關話題度直接沖上了熱搜——也許在熱搜期間可能有一些幕后推手,但在初始階段,它確實是靠網友們的轉發而出的圈。 而可巧不巧的是…… 傅明的這個彩蛋章,也恰好具備了以上特征。 甚至從傳播源角度來說,他這容量上千活人數百的企鵝群,要比當初那位作者的基數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比如此刻的袁茵。 袁茵,女,津門大學某專業在讀生,傅明為數不多的女粉絲之一。 她平日里除了看小說外,自身也是個b站的小up主,時不時制作些吐槽點評動漫的視頻。 不過與那些當紅up不一樣,袁茵前前后后做了兩年多點評up,粉絲數到頭來只有寥寥三千多,視頻播放量在五六百到一兩千徘徊。 別看三千這個數字好像很大,在視頻網站里頭,三千的含金量恐怕連三百都夠嗆。 按照b站的創作激勵,袁茵一個月大概可以賺到手…… 四十塊錢吧。 不過這姑娘并未因此熄滅創作的熱情,依舊樂此不疲的更新著視頻,并且逐漸積攢了一個六十多人的粉絲群。 在傅明的群里看到那兩段視頻后,袁茵在被嚇出一身雞皮疙瘩的同時,也順手將兩個視頻轉到了群里: “剛看到的兩個感人小視頻,太催淚了!” 片刻不到,群里便冒出了一串省略號。 【懷珣1】:“茵——茵——?。?!” 【柒臻殤】:“確實淚目,大家沒看的趕緊看啊……” 而群員們在一擁而起討伐袁茵的同時,又有幾人將兩個視頻轉到了其他群里。 同一時間,傅明群里類似袁茵做法的書友不在少數,直接多選轉發。 沒辦法,這視頻實在太掉san了。 其中有些人相對有一些社會或者網絡地位,有些則平平庸庸,在這種輻射性的轉發下,傅明的聊天記錄很快擴散了起來。 期間倒不是沒有人提出過合成視頻的異議——實際上,懷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比例甚至可能不下五六成。 但這種水準的‘合成’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一眼假的范疇,因此很多人縱使不相信這是真事,也依舊順手的點了轉發。 就這樣。 凌晨三點多。 熱搜榜上忽然出現了一個話題,并且熱度不斷在拔高: #中科大#蟑螂#。 第72章 盛世美景(霧) “什么?上熱搜了?” 聽到宣傳端口負責人傳來的匯報,在現場指揮相關事宜的田良偉不由眉頭一皺: “這才過去多久,這就具備半夜上熱搜的流量了?” 雖然田良偉已經六十多歲了,但作為一名學院領導,互聯網的事情他多少還是比較了解的。 若是說有視頻或者圖片傳出去,那他倒不會太過驚訝。 畢竟現場這么多人呢,拍個照錄個像太正常了。 但一張圖片或者視頻想要從消息轉換成新聞,這里需要的傳播基數就很大了。 要是在白天還有些可能,但在后半夜依靠零散碎片自然積累起相關熱度嘛…… 實話實說。 這概率確實不高。 面對田良偉的質疑,宣傳端口的負責人無奈笑了笑: “田院長,是這樣的。 經過我們技術部的確認,發現信息的源頭出自14號樓里的一位學生。 他叫做傅明,是個網絡作家,在平臺上擁有著一個比較大的粉絲群體。 在那些粉絲的轉發下,消息直接躍過了初始的碎片積累階段,一開始就多渠道傳播了。 而且他在視頻最后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盜取的網絡素材,還特意拍攝了自己的作家后臺的畫面,結果把科大的課本和一卡通也截了進去。 網友們由此追溯到了貼吧,正好貼吧里也有一些看熱鬧的學生在發帖討論這事兒,只不過他們的傳播度沒那么廣而已。 等到兩撥人一碰頭,這事兒就徹底被錘死了?!?/br> 隨后負責人頓了頓,試探著道:· “田院,咱們要不要先把輿論端給鎖??? 貼吧很簡單,吧主是一位老師在擔任,把發帖等級拉起來就行。 至于熱搜可能有些麻煩,但估摸著一個小時也就差不……” 沒等他說完,田良偉便擺了擺手,打斷了他: “別別別,控評就算了,這種事情沒什么見不得人的,你一控評反倒就會讓人覺得心虛了,有些事就是這樣子變糟糕的。 這樣吧,你親自負責一下輿論端口。 正常討論的評論不要管,那個最先爆出消息的學生也不要追責。 不過要是看到有什么借機抹黑科大、帶節奏的言論,就先把它處理掉,保不齊背后就有一些咱們海對面的老熟人了?!?/br> 田良偉的話有些意味深長,畢竟某些事兒發生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科大雖然排名上不如清北交復,但由于定位背景的問題,科大、國科大以及哈工大三所學校,在輿論上其實經常會受到一些別用有心的攻擊。 有些時候,被攻擊的頻率甚至要高于清北交復。 眼下科大出了這種事,絕大多數的討論可能沒什么惡意,但必然會有一些人打算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