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2號容器中,啃食了雌性蟑螂的雄性也陸續開始出現了異常。 同時由于信息素逸散的緣故,每只雄性蟑螂的身邊都圍繞起了多只雌性蟑螂。 雄性蟑螂們死后的尸體也成為了雌性蟑螂們的腹中物。 隨后這批雌性蟑螂先后散開,周而復始的進行了下一輪傳播。 八個小時后。 1-3號容器內的蟑螂只有少數幾頭還具備生命跡象,剩余部分要么是尸體殘缺,要么就是完整的嗝屁了。 而4號容器中則只有十頭左右的蟑螂尸體,亢奮中毒狀態的蟑螂數量大約十五六頭。 至于5、6號容器就更別說了,都是個位數的死亡數量。 見此情形,眾人中年紀最小的唐怡秋抑制不住情緒,頓時‘耶’了一聲: “學長,看來我們的實驗很成功了呀!” 作為一名大四在讀生,這還是她第一次參加這種級別的項目,眼看著課題組出了成績,這個小姑娘哪能不激動? 不過令她意外的是,徐云卻輕輕搖了搖頭: “成功?小唐,這還不算成功呢,我們研發出了第四代吡蟲啉不假,但它真的已經是吡蟲啉的完美形態了嗎?” 眼見這位學妹有些迷糊,徐云指著生物容器道: “我問你,剛才的實驗過程中,啃食完同類尸體的蟑螂都做了些啥?” 唐怡秋不明所以的眨了眨眼,下意識答道: “神經興奮,然后散發信息素與異性蟑螂交配啊?!?/br> “你看,這問題不就來了嗎?” 徐云一拍手,笑道: “我們準備的生物容器容積有限,這才導致了內中所有的蟑螂都會被信息素覆蓋,然后產生交配行為。 但在生活環境中,蟑螂的活動范圍何止這么個小容器? 它們的生物密度可能無法與容器相比,但行進路線、氣味交叉的復雜程度卻要原高于容器,這就是實驗環境與現實環境的差異性?!?/br> 唐怡秋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馬尾辮在背后甩啊甩的,問道: “所以徐學長,你是打算改進信息素蛋白,擴大信息素的散播范圍?” “不不不,你理解錯我的意思了?!?/br> 徐云飛快的搖著頭,說道: “我的意思是…… 按照我們現有的吡蟲啉配方,如果一頭雄性蟑螂a只會在死前吸引雌性b,那么恰好此時有一頭或者數頭雄性c經過這里呢? 運氣好的話,c可能會等b與a交配完后被b的信息素吸引,接著再與b交配從而中毒。 但藥物的發作是有時間的,若是c在藥物潛伏期就先走了呢? 這不就可能導致相當部分的目標無法被覆蓋了嗎?” 看著一臉愣神的唐怡秋等人,徐云笑的很開心: “所以……我們能不能在信息素蛋白中加入一種誘體,讓那些初次啃食的蟑螂散發出的信息素不分雌雄,從而可以讓a吸引c,也就是…… a和c交配,或者說雄性互換淋巴液呢?” 徐云這番話說完,整個實驗室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 過了幾秒鐘,唐怡秋和周佩瑤兩個姑娘異口同聲道: “學長,你是魔鬼吧?!” 徐云搖了搖頭,表情認真的解釋道: “不不不,我這只是從現實角度做出的邏輯補充而已。 畢竟咱們是有生物學模型做依據的——一個一公里的標準民用住宅區內,同性蟑螂的日交互次數只有0.37次。 所以我說的情況在現實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大。 況且若是能解決誘體的問題,我們今后甚至有可能針對蚊子、蒼蠅開發出對應的殺蟲藥,那也是一片非常廣闊的空間吶?!?/br> 徐云這番話說的很有底氣,因為他所得到的第五代吡蟲啉配方的一大核心點,便是可以通過細胞受合產生特異性的誘體,從而促使蟑螂們的認知紊亂。 當然了。 其中還包含了億點點的個人情緒,此處暫且不表。 隨后徐云頓了頓,正色道: “最后就是殺蟲的效率問題,雖然咱們的第四代吡蟲啉比其他三種膠餌要快上不少,但靶向蛋白的結合速度我認為還是有點慢了。 考慮到活體移動產生的吸引效果,我個人感覺初代體20分鐘、二代到五代體一個小時,這應該算是比較合理的配置。 因為蟑螂死后也是會吸引同類過來啃食的嘛?!?/br> 先前考慮到課題組連四代吡蟲啉都尚未研發成功,所以徐云保留了部分五代吡蟲啉的優化方向沒有公布。 畢竟四代還沒突破就說五代,未免有些好高騖遠了。 不過現在隨著四代吡蟲啉的技術突破,他的一些想法也就可以端到臺面上來了: “比如吡蟲啉的靶標是nachr,也就是β1亞基loopd區的r81精氨酸殘基,結合的時間普遍不會低于三十分鐘。 所以…… 我們是不是可以補充點其他思路? 比如抑制乙酰膽堿酯酶、或者作用到鈉通道上?” 看著陷入沉思的眾人,徐云繼續說道: “哺乳動物鈉通道有9個亞型,也就是nav1.1-nav1.9,昆蟲的亞型則要更復雜一點,受體的結合式也需要我們推導?!?/br> “不過咱們連環化這道最難的門檻都邁過了,剩下的環節無疑要輕松很多,所以各位,再加把勁唄?” “爭取讓蟑螂們盡快早日升天!” 第57章 物理學院的大動作 在先前1665副本中,徐云得到的五代吡蟲啉配方有個很顯眼的提示: 【這可是個好東西,但真正想把它掌握可沒那么容易】。 因此整個配方并不是傻瓜式的一鍵cao作指南,它只是給了一些方向和結構表達圖形,有很多環節需要徐云自己去動手動腦破解——比如之前的信息素,又比如四代到五代之間的靶向結合式。 通俗點說就是…… 不能不勞而獲。 不過和三代到四代的環化突破比起來,四代到五代的難度無疑要小上許多,也就是跨度相對沒那么大。 四代定結構,五代補充功能,前者才是質變的關鍵環節。 因此在確立了第五代需要優化的方向后,徐云便分配起了下一階段的任務: “老裘,接下來你帶小唐小李他們負責同性誘體的研發,鈉離子通道受體結合式的推導就交給我,咱們隨時保持聯絡。 同性誘體生物圈中有很多現存的例子,關鍵在于感應結構域的構象變化阻截,cao作起來不算特別困難,所以咱們定個時間吧。 實驗室的使用時長還有九天,那就爭取六天吧……六天內把誘體這關給突破過去!” 裘生聞言與李昳等人對視一眼,重重點頭: “老徐,你放心吧,這邊交給我就好了?!?/br> 將實驗室這邊的任務交給裘生后,徐云簡單收拾了一番材料,穿上常服離開了實驗室。 生物老師沒被氣死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所有動物的膜上都存在一種允許少量的na離子順其電化學梯度進入細胞的通道,也就是鈉離子通道。 它由英國科學家霍奇金和赫胥黎發現,可以分為電壓門控型和配體門控型兩種。 鈉離子通道是所有動物中電信號的主要啟動鍵,而電信號則是神經活動和肌rou收縮等一系列生理過程的控制基礎。 因此如果能調控昆蟲鈉離子通道的失活和去激活,延長跨膜鈉離子流的時間,引起神經興奮性傳導障礙,這也同樣可以加速殺死昆蟲。 按照剛剛的任務分配,鈉離子通道受體結合式的推導任務將交給徐云一個人解決,這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任務,因此他打算先去西區圖書館查點資料再說。 然而他剛離開醫學中心沒兩步,兜里的手機便震動了起來。 “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我要挖了你的眼睛~~~” 徐云掏出手機一看,來電號碼上赫然備注著一個數字: 潘帥。 徐云見狀心中一凜,連忙按下了通話鍵: “潘導,您找我?” 幾秒鐘后,話筒對面傳來了一道中氣十足的男音: “嗯,是我,小徐,你在哪兒呢?” “我在中區,醫學中心這兒,打算去西區圖書館查點東西?!?/br> “那可巧了,我剛從同輻實驗室出來呢,咱們圖書館門口碰個面?” “行,您稍等,我馬上就到!” 掛斷電話后徐云不敢怠慢,連忙打車奔向了西區。 十多分鐘后,徐云備著一個小包,只身趕到了西區aed門口。 只見此時此刻,圖書館的門口處站著一道徐云相當熟悉的身影。 此人看上去約莫五十出頭,面容和藹目光有神,額前自左向右斜橫著一簇劉海,帶著一副棕色框架的眼睛。 身材不算高大,但背影卻極其偉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