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它在1885年被提出,但直到2016年4月21日,維也納大學才搞出了6400個碳原子組成的碳鏈。 從量產的角度上來說,它確實算是一個新晉的產物。 環氧碳炔則要更復雜一些,徐云其實也沒指望它作為終產物。 引入這種物質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在碘化亞銅催化下,令環氧端炔能夠與1-溴-2-戊炔反應生成環氧二炔。 最后經醋酸鎳/硼氫化鈉催化氫化,得到目標信息素(3z,6z,9s,10r)-9,10-環氧-3,6-二十一碳二烯。 因此5-環氧-1-十六碳炔在整個反應中屬于中間產物,徐云原先的想法只是希望它能穩定起到一個上下銜接的作用而已。 但根據眼下的情況來看…… 這玩意兒似乎在特定情況下,會具備某些比較活潑的化學性狀? 徐云默默將這個情況記在心里,打算抽空去問問更專業的大佬,同時對裘生說道: “好了,我們繼續吧?!?/br> 裘生點點點,跟著徐云歸位,重新cao作了起來。 或許是中午吃過飯的緣故,比起上午相對干澀的磨合,下午的課題組眾人就像是加了潤滑劑一樣,進進出出的非常順利。 在經過一整夜的加班后,課題組終于在次日凌晨正式合成出了目標信息素,比原先徐云預計的提前了整整近十個小時。 …… 一夜無話。 次日下午一點三十分,徐云再次站到了主cao作臺前。 “各位學弟學妹?!?/br> 他環視了周圍一圈,記憶中上次見到這種六人齊聚的場景仿佛還在昨日: “經過大家昨天的不懈努力,咱們算是把這次課題的第一步關卡給邁過去了,廢話不多說,今晚加餐走起!” “啪啪啪——” 話音剛落,唐怡秋等人便拍起了掌聲。 隨后徐云頓了頓,繼續說道: “另外從今天開始,咱們要開展對信息素和吡蟲啉的合成,這個環節呢主要有兩個步驟: 一是通過不對稱性一個ch3給定向性的環化,二便是新物質的合成。 咱們合成的目標信息素結構非常復雜,誰也無法確定能否精確的去掉一個ch3進行環化,所以還請大家齊心協力,爭取能做出一個好成果! 好了,該說的就說到這兒,大家開始實驗吧!” 說著他大手一揮,眾人依次歸位。 徐云則來到主cao作臺,親自cao刀起了主要步驟。 “小唐?!?/br> 徐云認真的做著前期準備,嘴上則對唐怡秋道: “先加入保護氬氣!” “明白!” 待氬氣加入后,徐云開始向250mlsk反應瓶中加入了無水50mol的lthf和20克六甲基磷酰胺,攪拌溶解。 處理完畢后,他將反應體系溫度降到了-78c,加入2.52 g炔丙醇,再用注射器逐滴加入了正丁基鋰,升溫至-30c。 又過了三個小時,攪拌反應充足發生。 “小唐,準備22.50mmol的1-溴十一烷!” 與此同時。 在不可見的微觀領域里,某些奇妙的反應正在悄然發生。 lthf,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叫lt-hf。 前者意思為low temperature,也就是低溫,hf則是氟化氫。 lthf和六甲基磷酰胺就像是兩個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互相喜歡著彼此卻不敢表達,磨磨蹭蹭了半天,不過才推進到了借個橡皮擦的地步。 這時候,看不過眼的1-溴十一烷登場了。 它像是小說里常見的小混混似的,在一個午后堵住了柔弱的六甲基磷酰胺。 “你不要過來啊,快放手!” “嘿嘿嘿,小meimei,想不想要登dua郎哦?” 1-溴十一烷一邊朝六甲基磷酰胺靠近,將她逼近了墻角,甚至還抓住了她的小手。 “給我住手!” 就在此時,沒有牛頭人屬性的純愛少年lthf出現了,他先是順手從地板上撿起了一塊石頭(炔丙醇上分解了一個氫),用力的朝1-溴十一烷丟去。 這塊石頭重重的砸到了1-溴十一烷的身上,濺出了一片紅色的血跡(三個碳)。 趁著1-溴十一烷捂著腦袋哀嚎之際,lthf一把拉起六甲基磷酰胺,轉身就跑。 跑到一處無人的巷子里后,六甲基磷酰胺抬起頭,六雙甲基眼睛淚眼朦朧的看向lthf: “你為什么要救我?” lthf笑著撓了撓后腦勺,目光游離: “因為……因為……” 嘟囔了半天,他還是沒有勇氣將口中的那句‘我喜歡你’說出口。 就在這個少年支支吾吾不敢言語之際,嘴角處忽然感到了一片柔軟的濕潤。 他霎時瞪大了眼睛,直愣愣的朝面前看去,卻驟然對上了六雙帶著愛意的眼睛。 六甲基磷酰胺伸出代表著氮的三雙手,緊緊的環擁著lthf,代表著氧的第二張嘴糯糯道: “lthf,我喜歡你……” “啪!” 與此同時,實驗室內,徐云重重的一拍手: “完美,反應完成了!” 第53章 第四代,突破! 目標信息素的環化進行的非常順利,不過徐云并沒有因此而產生絲毫松懈。 這間生物醫藥實驗室的使用時間是十四天,雖然明面上來說,課題組只要在這個時間內解決四代吡蟲啉的合成就能算成功。 但先前提及過,徐云的終極目標遠遠不是一個四代這么簡單。 這次實驗由于需要用到大量設備的緣故,整個項目從立項開始便借用了田良偉輔項項目的名義。 一旦時限完結,屆時哪怕是田良偉也很難再給徐云提供這么好的實驗條件。 因此這可以說是徐云當前最好的機會,一旦將它錯過,輕則拖后第五代吡蟲啉的研發,重則可能影響到知識點和時空副本的開啟。 所以在對目標信息素完成環化后,徐云等人絲毫沒有懈怠,一邊繼續進行了12小時的攪拌反應。 并于次日凌晨在冰浴冷卻下,用飽和nh4cl水溶液進行了淬滅反應。 到了這一步,剩下的便是將信息素結合蛋白于吡蟲啉進行合成的環節了,也是幾位生物研究生的主方向。 這個環節通俗點來說就是無限次的碰運氣,環化后的信息素結合蛋白好比是一個鐵環,為了好理解就假設將它按時鐘刻度分成十二格吧。 徐云等人要做的就是拿個小鋼珠從上往下丟,由于他們對9到12點鐘方向做過了環化處理,所以鋼珠的落點必然是9-12之間。 但這個刻度遠遠不夠精細,鋼珠只有穩穩的落到46分這個數字上,徐云等人的合成才能算成功——請注意,這只是宏觀角度上一個比較好理解的說法,實際上那個圓盤的刻度數字要比12大上無數倍,比如是…… “22440484對!” 實驗室內,周佩瑤看著illuminahiseq高通量二代測序平臺測序出的數字,平穩的對徐云說道: “學長,我們通過小分子熒光競爭性結合實驗研究了兩個obp與目標信息素的結合能力,一共獲得的堿基數據量約為6.6 g,過濾掉原始數據后的讀數為22440484。 目標信息素與美洲大蠊樣本的基因組比對一致性為84.62%左右,德國小蠊則為83.68%,結合部讀數的理論值為648!” 22440484比648,三萬五千分之一的概率,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聽到這個數字,徐云輕輕點了點頭,轉而看向裘生: “老裘,看咱倆的了?!?/br> 裘生一拍他肩膀,笑道: “沒啥說的,肝唄,大不了把哥們的這一頭秀發都犧牲在這兒嘛?!?/br> 說著他表情一肅,拿起一條類似超市小票的紙條看了幾眼: “19.10和19.36kda,蛋白質電泳條帶的位置與預測的分子量一致,小任,直接上熒光競爭結合試驗吧。 爭取三個小時內把3,11-二甲基正二十七烷-2-酮和目標信息素的結合能力測出來,這樣咱們會輕松很多?!?/br> 一旁任永存扶了扶眼鏡,熟練的將早就準備好的兩個試劑結合到了一起。 徐云則站到了在保持通風的超凈臺內,加入定量好的目標信息素1μg、anchored oligo4μg、2xesreaix 10μl、gdnaremover 1μl,最后加入rnase-free water至混合液體積為20μl。 隨后他將20μl混合液輕彈試管混勻,遞給周佩瑤: “小周,設定42c,在pcr儀器中孵化15分鐘,然后85°加熱5秒。 再把合成的a模板定量,1.2%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合格后儲存到零下二十度的環境里?!?/br> 周佩瑤接過試管,重重點頭: “您放心吧,學長!” 如果說昨天的環化實驗是一篇克蘇魯狗糧文的話,那么今天的合成實驗則無疑是個治愈的小故事。 沉睡中,它被喚醒了。 身邊的同行催促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