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6.蒂芬妮·博利 7.路人若干。 【‘夢蝶’推衍中……】 【結果生成】…… 【學術成就】: 受面壁者權限影響,當前可用學術加權匯總數量為【4】,加權項以時間升序排列: 因‘面壁者’介入,艾薩克·牛頓于1665年12月末提出光的色散方程,1666年3月正式提出無窮小級數概念,提出牛頓二項式定理。 并將二項式(m/n維次)與圓對數兼并,提出了(1-x2)=(1-x2)1/2·(1-x2)1/2=x+x2+x3+……+xn(1-η2)=η+η2+η3+……+ηn的離散型代數方程模型。 【數學式加權:9】 1666年4月,艾薩克·牛頓推導出‘韓立展開’三階式,初次鞏固了自有流數術模型,結合開普勒第三定律,成功推導出萬有引力定律,原定于1687發表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前至1679年發布。 【核心理論加權:17】 在彈性力方面,牛頓于1674年提出了‘固體材料受力之后,材料中的應力與應變之間成線性關系’的學說,表達式為f=k·x,史稱牛頓力學定律,后人進一步推導出了廣義牛頓力學定律的三重表達式,高考全國卷涉及內容提升至31分。 【力學變動加權:13】 受‘面壁者’提出的折射角積成影響,牛頓比歷史上更加堅定了光的粒子性,積成推導方程完美解釋了當時大部分的光學問題,在與惠根斯的爭論中占據了絕對上風。 【微粒說學派在歷史上地位系數加權:6】 學術加權:9+17+13+6=45 【現代影響】:暫無權限開啟。 【關聯人物變動】(升序排列): 魯本·霍蘭德: 蒂芬妮·博利的丈夫,原格蘭瑟姆‘波爾衣莊’首席裁縫,因在1665年12月初嘗番茄醬后,極具眼光的預判了食用番茄的需求量,于1666年初抵押房產,創辦了一處番茄種植莊園,后成為林肯郡及周邊最大的水果供應商。 亞爾林·狄拉特: 格蘭瑟姆小鎮圣提多迪亞教堂牧師,林肯郡教區第七干事,因推廣番茄醬為教區帶來了巨大利益,于1666年7月被提拔為諾丁漢教區代總理事,在《權利法案》的擬定中提出了加大民權法律的議案,后被尊稱為圣·狄拉特。 利拉尼·艾斯庫: 威廉·艾斯庫最小的女兒,在‘面壁者’意外失蹤后性格逐漸孤僻,15歲輟學外出打工,19歲時前往尼德蘭萊頓高等學府意圖尋找‘面壁者’,后因海難不幸遇難。 第42章 新手任務獎勵 密閉空間內。 看著最新出現的有關利拉尼的推演結果,徐云臉色頓時微微一變: 雖然他已經察覺到了那個熊孩子在對待自己的態度上存在一定不同,但沒想到今后的她會被自己影響的如此深遠。 實話實說。 徐云接觸利拉尼時這個熊孩子不過才五歲,因此利拉尼對于徐云的情感,顯然不會是成年人意義上的喜歡。 在當時那個時間點,威廉夫婦一直憂心于虧損的貨物,愛露拉和安德莉亞這對姐妹形成了一個獨屬于雙胞胎的小圈,大jiejie莉莎則醉心于和小牛吧嗒吧嗒。 因此利拉尼的交際圈其實是非常閉塞的,沒有人理解甚至在意她。 這也是她成為熊孩子的一大主要因素——說白了就是希望通過叛逆去得到認同。 在這種背景下,徐云對于利拉尼的‘懲罰’實在是太與眾不同了,以至于在利拉尼幼小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同時在推演的虛擬歷史中,徐云的消失是毫無征兆的: 或許是一陣擁擠過后,或許是一覺醒來之時,徐云便突兀的不見了。 這種情況對于利拉尼而言,又是一次巨大的心理沖擊。 因此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徐云成為了利拉尼心中一個無法抹除的執念。 你要說利拉尼有多喜歡甚至多‘愛’徐云,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除非那熊孩子也是個重生者,否則一個五歲的小女孩不可能懂得什么叫愛情。 她的舉動更多是為了給童年一個答案,給自己一個釋懷。 就像很多釣魚佬希望能釣到大魚一樣,并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填補心里的缺憾。 但很可惜的是…… 這個姑娘不太幸運,在航途中香消玉殞了。 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只是評分的推演,并非既定現實。 徐云歸來那個時空的利拉尼,此時依舊是個心有郁結的小姑娘。 隨后徐云長呼出一口氣,繼續看了下去。 …… 愛露拉·艾斯庫、安德莉亞·艾斯庫: 威廉·艾斯庫的雙胞胎次女,原歷史中于1671年先后出嫁,因家境貧苦營養不良,于38歲與41歲先后辭世。 現因‘面壁者’介入,二女成年前營養逐漸補足,正?;榧薏⒂袃号?,66歲同年逝去。 威廉·艾斯庫夫婦: 艾克薩·牛頓的舅舅以及舅媽,因‘面壁者’介入,威廉一家不但還清了債務,還成為了林肯郡最大的番茄醬經銷商。 后因渴求政治地位,1686年初,威廉步入政壇,1688年10月被詹姆斯二世冊封為爵士。 一個月后,光榮革命臨近尾聲,詹姆斯二世逃亡法蘭西,威廉爵士頭銜被新皇撤銷,繳納了大量罰金后獲釋,心灰意冷的威廉返回伍爾索普,翻檢族譜時發現自己祖上有一絲非洲血脈。 徐云:“……” 得,這位也是標準的老倒霉蛋了,前頭做生意還虧了一堆錢呢。 隨后他的目光再次下滑,表情逐漸凝重了起來。 按照對話框的提示,人物結果的排列順序是升序規格。 也就是說剩下的幾位人物,受自己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要更厲害一些。 艾薩克·巴羅: 艾克薩·牛頓的老師,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盧卡斯教授,原歷史中因胡克原因辭去職務,一心攻讀神學,47歲英年早逝。 ‘1665’副本中,受‘面壁者’影響,巴羅繼續了他對數學理論的研究。 1668年,巴羅與牛頓聯名發表文章《公式講義》,提出了微分、求曲線的長度、定積分中的變量代換,甚至還有隱函數的微分定理雛形。 1673年,巴羅出任劍橋大學副校長,1680年正式擔任校長,開啟校內改革。 1683年,巴羅改進高次方程的解法,提出了從幾何方法向解析方法轉變的方向雛形,促使歐拉、拉格朗日、拉普拉斯等人的相關理論提早了數年至十數年不等。 1685年,巴羅提出級數論,使得函數概念有了重大突破,著有數學名篇《數論原本》。 在后世,巴羅被稱之為‘牛頓最堅實的膀臂’、‘托舉起巨人的巨人’等等…… 在數學界,巴羅的地位相當于‘面壁者’所處歷史的傅里葉,屬于數學偉大的奠基人之一。 【特殊加權:6】 看完巴羅的推演結果,徐云不由輕舒了一口氣。 雖然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里,他連巴羅的面都沒見過,連對方是高矮胖瘦都不了解。 但從一位后世數理研究者的角度出發,他自然更愿意見到這么一尊人物能夠不被歷史埋沒。 在人類漫長的文明史里,類似巴羅這種驚才絕艷卻提前隕落的天才不知凡幾。 在這些人中,巴羅這種能留下手稿的其實還算幸運了,多少能被后人知道、贊嘆一番成就。 而有些人的命運則要比巴羅還要凄慘很多,連一聲水花都激不起來,無聲無息的凋零。 有可能在一次戰爭、一輪饑荒中,便有一位原本能夠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的天才提前隕落,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 因此出于一位科研人員的角度出發,徐云確實是發自內心的為巴羅感到欣喜。 只可惜本土歷史中的巴羅無法被改變,否則現代數學提速個二三十年應該沒啥壓力——至于這會導致高中和大學數學難度提升多少徐云就管不了了,反正自己已經大學畢業了,那些學弟學妹的課程……當然是越難越好啦! 后輩掛的科,與我又有什么關系呢? 隨后徐云調整了一番心緒,看向了倒數第一個名字。 羅伯特·胡克。 羅伯特·胡克,原歷史中多項物理理論的提出者及奠基人,細胞的發現者與命名者。 受‘面壁者’影響,1665年羅伯特·胡克挑戰巴羅失敗,并將大量精力投放至介質占據空間的線應變的推導解析,但因缺乏數學工具而數年無法突破。 1672年4月,胡克提出了光波是橫波的概念,卻在一個月后被牛頓以色散方程強勢打臉。 1674年3月,胡克提出了行星運動的理論,但信件尚未寄出,牛頓便公開了橢圓軌道的平方比公式。 同年8月,牛頓將胡克原本將在1678年提出的胡克定律以‘牛頓力學定律’提出,風頭一時無兩。 發現前方路盡的胡克將精力轉移至光學儀器領域,卻在相關理論即將突破前兩個禮拜,見到了牛頓發布的折射角積成公式。 1675年,胡克研發出了擺輪游絲,同同期牛頓雖然沒有發布科研進度,但在胡克論文公布當日,伊洛·布萊斯為巴羅生下了第三個孩子。 1682年,胡克抑郁成疾,提前21年病逝。 但由于本世界線的胡克長期被牛頓單方面吊打,因此胡克死后的畫像卻幸運的被保存了下來,沒有被銷毀。 后世的人們將胡克稱為‘偉大的生物學家’、‘光學儀器的奠基人’、綽號‘英國周瑜’、‘大不列顛經驗寶寶’等等。 徐云:“……” 隨后他將目光下移,落到了對話框的最后部分。 【世界線推演完畢,‘1665’副本下次開啟時間將以‘面壁者’進度為基準】 【當前副本鎖定時間:1665.11.8】(我查過1665年日歷了,1號就是第一個禮拜日,第二個禮拜日的集市是8號) 【新手任務:聽說你有很多事放不下?做人要瀟灑一點!】 【任務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