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擱淺(出書版) 第6節
我從未與上帝交談 也不曾拜訪過天堂—— 可我好像已通過檢驗 注定會去往那兒。 ——艾米莉·狄金森《我從未看過荒原》 第2章 《喪尸觀察報告》 節選一 如果想從熊口逃生,必須了解熊的習性,比如熊對人沒有好感,一般來說不會把人類當作食物。 熊會襲擊人,很多時候是因為它們受到了驚嚇,想要自保。所以在有熊出沒的地方,你最好弄出點聲音,告訴它們你來了,它們就會避開。就算你真的和饑腸轆轆的熊遭遇了,也不能轉身就跑,人類的體能比不上野外絕大部分獵食者,而你背朝著它奔跑的行為,會讓它將你視作獵物,所以正確做法是正對著熊,然后慢慢后退,離開熊的視野。雖然這只是兩條簡單的建議,但它們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同理,如果想在末世生存,你也必須了解喪尸。而我在本章內講述的正是這些知識,讓我們從一些最基礎的方面來了解喪尸。我們最關注的自然是喪尸如何發現、獵食人類,根據這些知識制訂策略,使自己遠離危險。 視覺:當近距離觀察喪尸或喪尸殘骸時,可以發現喪尸的眼球是渾濁的。這種渾濁和某些美瞳不一樣——它就像是攪渾了的泥水,讓人作嘔。盡管喪尸可以行動,但某種程度上,它還是尸體,因此眼球會出現腐化的現象,但到一定程度,腐化又會停止,喪尸會保留一些視覺能力。你可以看到游蕩中的喪尸過街串巷,只要不是太復雜的地形,喪尸都可以安全通過,當然一些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喪尸就像“碰碰車”,它們總是搖搖擺擺、跌跌撞撞的。 夜視能力:我把喪尸放入實驗場所,亮度充足時,喪尸能從容繞過阻礙,但當亮度逐漸降低,在正常人適應黑暗后能看清環境的情況下,喪尸只能在原地打轉,找不到路了。我們有理由相信喪尸“患上”了夜盲癥。辨色能力:首先我要說明,我找到的實驗體生前不是色盲,我在它的錢包里找到了駕駛證,擁有駕駛證的不可能是色盲。如果它無法分辨顏色,那就是死亡的影響。喪尸雖然只捕獵活人,但對所有會動的東西都有反應。有些人也許認為喪尸通過動作來分辨活人和死人,因為活人的動作比喪尸靈活,但喪尸糟糕的視力,根本無法完成那么精細的cao作,我通過模仿喪尸動作,例如,采用步履蹣跚、笨拙跛行等行動,欺騙喪尸的嘗試都失敗了。 那么顏色是不是喪尸發現活人的關鍵呢?比如血的顏色特別吸引喪尸。我在中央位置的籠子里放了四具喪尸,分別是中年男性、中年女性、青少年男性和老年女性,然后在五個不同方向放了塑料模特——塑料模特是商場中最常見的人形模特,分別被涂成了白色、黑色、紅色、黃色、藍色。模特還與電機相連,我可以調節模特晃動的頻率。然后進行大量的實驗,每次只修改一種變量。從實驗結果來看,當模特擺動頻率一致時,喪尸們會往最先看到動靜的方向前進,由于四具喪尸的面部朝向不一致,所以它們選擇的方向各不相同,但大量重復實驗的結果表明,喪尸選擇五個方向的概率幾乎一致。而當模特擺動頻率不一致時,喪尸會優先選擇擺動幅度最大的模特。我移遠模特后,喪尸們又只撲向最先看到的模特,我想這與距離有關,距離太遠,它們的視力無法辨識哪一個方向的模特擺動最劇烈。由此可知,喪尸很有可能無法分辨顏色或者對顏色興趣不大。但這就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活動的喪尸們是如何區分同類和活人的?這就需要其他感覺介入了。 聽覺:同樣,我選擇的實驗對象都是聽力正常的喪尸。與視力相比,喪尸的聽力極其出色,同樣將喪尸放到中央,播放聲音,喪尸就會被吸引,我嘗試著用各種頻率的聲音,發現喪尸能聽到的聲波頻率在20赫茲至20000赫茲,它們并不能聽到超高頻和超低頻的聲波,但它們能聽到極其輕微的響聲,比普通人類敏銳得多。雙耳效應:人類靠雙耳間的音量差、時間差和音色差判別聲音方位,根據聲音強弱不同,感受出聲源與聽音者之間的距離。五個方向只有一個方向播放聲音,這個實驗重復了幾十次,喪尸們沒有選錯過方向,由此可知,喪尸可以通過雙耳效應來判斷音源的方位。 聲音辨別:實驗證實喪尸能被任何聲響吸引,不僅僅是活物發出的聲音。 換句話說,它們能聽見聲音,卻無法理解聲音隱藏的信息,同樣用四具喪尸進行實驗,分別在五個方向播放不同的聲音,一號位播放自然界中的風雨聲,二號位播放一些動物的叫聲,三號位播放車輛行駛聲,四號位播放小孩笑聲,五號位播放白噪聲(也就是電視無信號時發出的“雪花聲”),重復實驗,依次序改變播放內容,如一號位播放動物叫聲,二號位播放車輛行駛聲,三號位播放小孩笑容聲,四號位播放白噪聲,五號位播放風雨聲,不斷輪換……當五個方向的音量相近時,它們會隨機選擇一個去處,而當音量大小不一時,喪尸會選擇音量最大的方向。如果它們能理解聲音的信息就該知道小孩的笑聲代表那里有食物,但沒有喪尸特意趕去有小孩笑聲的方向。就像活人一樣,正常人失去視力后聽力會變得更加敏感,在以上實驗中,我們發現這一情況也適用于喪尸。因此在遭遇喪尸時,比起藏好,更應該屏住呼吸,別發出聲響。 嗅覺:喪尸最靈敏的感覺就是嗅覺。 我們有理由相信喪尸們捕獵活人最依仗的就是嗅覺。 在自然界中,地表的獵食者往往有強大的嗅覺,比如科莫多巨蜥的舌頭能夠像蛇一樣起到收集氣味顆粒的作用,可以察覺一千米范圍內食物的氣息,狗的嗅覺靈敏度要超過人的一千二百倍。狗的鼻道長而大,能辨別空氣中多種微細氣味,有的狗甚至能嗅出精密儀器也不能測出的細微氣味。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七倍,能嗅到數公里外海豹脂肪發出的氣味,并憑嗅覺準確判斷出獵物位置。喪尸對活人的氣味極其敏感,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它們都能優先分辨出活人的味道。在一些情況下,特別是理想化的風力條件下,喪尸甚至能察覺一里內的活人的味道。但它們只對活人或者新鮮尸體的味道有反應。一具剛死亡一小時的尸體能吸引喪尸,但一具死亡才半小時、已經轉化成喪尸的尸體卻不會吸引喪尸。喪尸們不會彼此攻擊,至少,我在實驗中沒有看到同類相食的情況發生。那么喪尸是如何分辨食物的呢?有些人認為是通過血腥味,但喪尸在進食時也會沾染到活人的血液。根據實驗結果來看,血液確實會吸引喪尸,但不起主要作用。因此,我傾向于“信息素說”,不知名的病毒改造了所有感染者的身體,活人會散發出信息素a吸引喪尸。信息素a不穩定,只能保存數個小時,所以不新鮮的尸體不會吸引喪尸,而當活人變成喪尸后,身體會轉而制造另一種信息素——b。通過信息素b,喪尸就能分辨出同類。我想這也是模仿喪尸行為會失敗的原因之一。人類的嗅覺無法感知到信息素a和信息素b,但我們也可以憑借香水、除臭劑或者其他“重口味”的物質來“掩蓋”活人獨有的味道,從而躲避喪尸的追捕。也許以后我們能合成類似信息素b的物質,再也不需要害怕喪尸??涩F在,如果你不得不外出,我還是建議你涂抹一些“香水”,來隱藏自己。而且,千萬要注意,同喪尸保持距離。 因為在一定距離內,喪尸還是能準確嗅出人身上的信息素a。 味覺:某種程度上,味覺和嗅覺是同一樣東西,因此我不再分一章來特別介紹喪尸的味覺。 我很懷疑喪尸是否保留了味覺,喪尸確實有能力分辨出活人、死人和動物的血rou,但絕不是靠味覺。 喪尸挑食,它們的食譜只有一行,那就是活人的血rou。 我發現喪尸只對活人,或者說足夠新鮮的血rou有興趣,我將活人的血液淋到鮮豬rou上,喪尸們也會啃食豬rou。 但當鮮血部分被分食后,它們仿佛察覺到自己“被騙”了,會停止進食。 但這種判斷更可能是基于嗅覺。舌頭是人類的味覺器官,如果喪尸有味覺,那也與舌頭這個器官有關。 可在我切除喪尸的舌頭后,實驗結果并無變化。 歸根結底,味覺也是進化的結果,它有助于人類生存,所以一直存留下來。 通過味覺,人類可以鑒別一些有毒物質。另外,味覺有指導生存的作用,饑餓時味覺會告訴你口中的食物有多美味,讓你加快進食速度,飽腹時味覺會告訴你口中的食物有多乏味,讓你不想進食。同時不同的味道還表達不同信息,之前提到味覺可以幫助人類鑒別有毒物質,那是因為眾多有毒物質都是苦的,也就是說,苦味往往表示有毒,甜味則表示高熱量,酸味是水果未成熟和食物變質的信號,咸味可以幫助保持體液平衡。對喪尸而言,這一切都沒有意義。因為食物對喪尸沒有意義,喪尸已經死去,它的消化系統已經完全失效。喪尸只能憑借嗜血的本能進食,它們無法消化食物,那些血rou只是填塞在腸胃里,隨著喪尸吞吃更多的食物,原先的食物就會被擠出肛門,或者直接將腸胃撐壞。喪尸放屁也是常見的事,血rou在喪尸的腸胃里腐壞,產生氣體,達到一定量后就會以屁的形式釋放出來。據說也有人用火燒灼喪尸,最后引燃了喪尸體內的沼氣——喪尸就像一個爛番茄一樣被炸開來。想來那場面一定很壯觀。觸覺:喪尸沒有字面意義上的身體感知能力。在喪尸化后,喪尸身體表面的神經感受器依舊是死亡的,所以喪尸可能會失去大部分的觸覺。觸覺是接觸、滑動、壓覺等機械刺激的總稱。人的皮膚內就布滿了觸覺感受器,依靠表皮的游離神經末梢,人類能產生痛覺、觸覺等多種感覺。這是生物進化的重要轉折點,擁有觸覺,意味著生物能適應復雜的環境,面對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人類通過痛覺來判斷自己是否受到了傷害,哪里受傷了,從而避免傷害擴大,這是生物趨利避害的本能體現。但喪尸不需要這個,它們不在意受傷,感覺不到疼痛。這反而成了一個優點。我們需要費更多的工夫才能擊倒一具喪尸,因為它們不知疼痛,不會退卻。即使喪尸的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只要核心健在,它仍然會繼續攻擊。喪尸沒有觸覺,就此可以解釋其不少獨特的行為。比如喪尸遲緩的動作,喪尸只能靠糟糕的視力來繞開障礙物。如果速度過快,它們的行動反而會遇到不少阻礙,即便如此,我們也??吹絾适驳街踊虿A?,不會馬上繞開,失敗多次后才會調整方向。當用火來對付喪尸時,就算全身著火,喪尸的行為也不會有什么不同。另外,由于遲鈍的觸覺,喪尸在追捕活人時常常會有“過度用力”的情況發生。為抓住活人,它們往往會用很大勁兒,這會導致受害者骨折。力量:喪尸的力量和活人一樣強,或略強于普通人。人類生前肌rou擁有的力量在其死后依然會保持。但它們永遠不知疲倦,仿佛體力根本不會耗盡。痛苦和精疲力竭感會削弱你的極限力量。而這些都不會影響到亡者。它們會用同樣的力量持續行動,直到耗盡肌rou為止。但根據實驗結果,它們的肌rou也更加高效。我的實驗是這樣的,將喪尸固定在椅子上,讓它只能揮動左手,漸漸剝離它左臂的肌rou,并測量力度。我發現只有當肌rou減少到原來的10%以上,力度才會有明顯的減弱。敏捷:喪尸的靈敏度低于活人。它們的大腦只保留了最基礎的功能,無法指導手腳做出快速、復雜的動作。加上喪尸糟糕的視力,它們很難完全跟上正常人的速度。面對喪尸時,找對方法,你有很大的機會能活下來。 首先,喪尸不擅長跳躍和避開障礙,你可以往窄巷內跑,甩開喪尸——當然,前提是巷子另一頭沒有另一具喪尸。 基于同樣的原因,喪尸也不會游泳。一旦落水,它很有可能就會一直在水底徘徊。 第3章 死神有話說 我睜開了眼睛。眼前是一片白光,白光漸漸散開,我才能看清楚東西。 我的身體就像散了架,然后又被胡亂拼湊起來一樣,渾身酸疼,處處別扭。 “水……”我嘟噥道。 喉嚨干得就像里面有一片沙漠,但沒人給我遞水。 我掙扎著想要起床喝水,可是手腳根本不聽使喚,疲憊感像一座大山牢牢壓著我,連呼吸都是一種負擔。 我費盡了力氣才喝到水,過一會兒,又累得睡著了。 第二次睜開眼睛,憑借透進房間的陽光,我猜測自己又昏迷了半天。杯子又續上了水,大概是有人定期來照顧我吧,我喝了點水,然后放心地睡去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都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度過的。等我完全清醒過來,才開始思考自己在哪兒,會遭遇什么。首先最讓我感到不安的是發現自己被鐵索捆在床上,沒有自由。而且渾身酸疼,這種癥狀一直沒有好轉。 我保持清醒,終于等到了照顧我的人。 對方穿著防化服,全身白白的就像一條年糕,他走進屋子,看到我醒了,就把東西先放下同我打了一聲招呼。 “狀態怎么樣?”他說道,“你睡得夠久了,如果你再睡,我也要把你叫醒了,你身上有沒有異常?” “還行,就是頭暈,使不上力氣,傷口痛?!蔽艺f道,“你們是誰,這是什么意思?”我指了指身上拴著的鏈子。 “安全措施而已,我們沒有惡意?!彼f道。 “這我相信,不然你們也不會特意把我救回來了?!蔽依蠈嵉刈屗嫖覚z查身體。 “你狀態還不錯,傷口恢復得也還行?!卑啄旮庹f道,“至于鐵鏈,你們在外面尸潮里滾了一圈,還受了這么多傷,我們覺得把你關起來隔離觀察一段時間比較好。至于你的頭暈乏力,應該是餓的——你昏迷的這段時間,我們只能給你灌點流質食物。你吃點實在的東西就會好轉?!?/br> 他把檢查工具收了起來,又打開一個盒子,里面是一碗糖水年糕,年糕就像云朵窩在碗底,而白的、黃的蛋絲漂浮在糖水里,就像流蘇,美極了。 這是一碗最普通的糖水年糕,但當它的香氣和熱氣撲到我臉上時,我的心頓時淪陷了,我的胃緊隨其后,咕咕叫著,催促我趕緊享用美食。 但我沒有急著享用那碗糖水年糕?!澳銈兪裁磿r候能把我放出去?我應該沒有被抓傷或咬傷?!?/br> “我都檢查過了,確實沒有,但制度就是制度,小心駛得萬年船。十五天,你還需要再待七天?!闭f完,他又從背后摸出一本書來,是伊藤計劃的《尸者的帝國》,“給你解解悶吧?!?/br> 我看了看簡介和書名,這書還挺適合現在看的。 “有擬南芥的小說嗎?”我說道,“他有一篇《童話市的煙火》,很適合現在看?!?/br> “沒有,就這個了?!?/br> “好吧?!?/br> “對了,你隔壁也有人,她也才醒沒多久?!彼终f道,“反正就隔了一個簾子和一層玻璃,這里隔音效果一般,你們沒事也能聊聊天解解悶?!?/br> “她是?”我問道。 “莊曉蝶啊,就那個和你一起被救回來的女的。等等,你別用這種眼神看我,當然不是我給她做檢查?!?/br> “那其他人呢?”我繼續問道,“許大禹呢?” “他傷得比你輕多了,到其他地方養著了?!?/br> “他不是骨折嗎?”我問道。 “什么骨折,他就是扭傷,腳卡在車座底下了,問題不大?!彼f道。 “那你知道蒙和平、何莫和唐玄鳴那幾個人怎么樣了嗎?” “和你一起來的幾個新人嗎?他們都沒事啊,差不多已經融入這里的生活了?!?/br> “能讓他們來看看我嗎?”我請求道。 白年糕撓了撓頭,有些困擾地說道:“恐怕不行,隔離就是隔離,不過再過幾天,你也可以出去了?!?/br> “好吧,那還有最后一件事?!蔽艺f道,“你怎么稱呼?” “我姓劉,叫劉志達?!彼q豫了一下又補充道,“你直接叫我小志就可以了?!?/br> “好的,小志?!?/br> 他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準備走了,出門前又叮囑道:“傷口還在愈合,會很癢,不要用力抓?!?/br> 這是我這周第一次和其他人說話。感覺還不錯,至少我知道其他人還活著。每一次冒險都意味著危險——大家都還活著,這就是最棒的事。 我吃完了糖水年糕就開始看書,沒過多久,我就可以下床了,但由于鐵鏈的限制,我的行動范圍很小。這讓我覺得自己有點像一只被拴住的狗。 尸潮的時候,我仿佛透支了全部力氣,現在總是累。我很想知道隔壁的情況,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隔壁也沒有什么動靜,也許莊曉蝶還在休息吧。 于是,我又躺下了,只是有了心事,睡得并不安穩,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是閉眼躺著。小志又來過幾趟,替我換藥,送食物。 他說得沒錯,這里的隔音確實不行。有時候聽著那邊零零碎碎的聲音,怎么說呢,讓我有種踏實感。 大概是在第十三天的時候,簾子的一角被掀開了,住在我隔壁的人果然是莊曉蝶,她露出半張臉,有點像被云彩遮了一半的月亮。 她敲響了玻璃,讓我靠過去。 她特意壓低了聲音,問我:“你沒事吧?” “我沒事,他們說我再休養幾天就好了,其他人也沒事?!?/br> 突然,她用手在玻璃上畫了一個奇怪的圖案。 我記得之前有輛車上有這個圖案(見圖一),莊曉蝶還拒絕了他們的幫助。 看我疑惑的樣子,莊曉蝶解釋說,這個符號在十七世紀的西方表意文字中代表“煉金術”,也被用作象征四個基本要素:中間的小圈代表水,方形代表土,三角形象征火,最外層圓圈象征風。 她這樣說,我就更不明白了,這里是杭州,為什么突然冒出一個中世紀煉金術的符號,這就像走進一家西餐廳卻上了油條豆漿一樣讓人覺得奇怪。 ——等等,我突然發現這個地方一些角落也有這個符號,比如我病房門口貼著一張“小心,內有病人”的紙條,最后就附有這個符號。 “你覺得這個地方怎么樣?”莊曉蝶又問道。 透過玻璃,我凝望著她的眼睛,她眼里藏著一絲不安和憤怒,我思考片刻后說道:“還不錯吧。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住的地方干凈整潔,吃的也還不錯,這說明這群人吃住都不愁,而且他們有余力來照顧我們這些傷者?!?/br> “繼續說?!?/br> “從他們還要觀察我們這件事來看,這里的管理者應該很小心,至少這里井井有條,有規章制度。而且聽照顧我的人說,我的幾個朋友已經留下了。我覺得這里會是個不錯的歸宿?!?/br> 莊曉蝶問我:“你來這里前,待過幾個團體,都是什么樣子的?” 我又撓了撓頭,說道:“都不怎么樣,占據一個小地方然后四處搜刮,待不下去了就換個地方,這里給我的感覺是個分工明確的基地?!?/br> 沒錯,能夠傳承人類文明的那種基地。我原以為只有在深山老林中靠殘存的國家力量才能建立起這樣的基地。 “看來這里真的很不錯,可是……” 聽到這個“可是”,我的心一緊?!翱墒鞘裁??” “可是這里的領導有些問題,你說這里是基地,可以說對,也可以說錯。其實我早就知道有這樣一個地方存在,它熱情地吸納周邊所有的幸存者,但還是有不少人不愿意加入他們?!?/br> “為什么?” 在末世,每個人都想背靠大樹,進入一個勢力強大的組織——這無異于多了一條命。 “因為這里好像還是教團?!鼻f曉蝶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