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紅年代的悠閑生活 第777節
總要學會跟自己和解,不然,日子怎么過的下去…… …… 大唐的飛機不斷從大陸接人過來,但李家那么多子弟,又怎么可能都接的過來。 李池來之前,就寫了封信,自己安排了自己的身后事。 除了長子長孫過來外,連李坤都沒讓來。 但李源又怎么可能讓大哥的喪事辦的那么潦草,所以李坤這一輩的弟兄們,大都接了過來。 冰棺前,跪在地上的李坤、李堂兄弟等人哭成了淚人。 李池,一直是李家第二輩的掌舵人,德高望重。 李池的離去,讓他們兄弟們一個個痛徹心扉,特別是一起從苦難里熬出來的那些大的…… 李源坐在李母身邊,神情……似乎恢復了些鮮活。 有些古怪。 他握著李母的手,寬慰道:“您啊,別想著白發人送黑發人了,大哥頭發白了多少年了。雖然沒您高壽,也算是喜喪了。你們還怕我難過的狠了,編出那么個故事來扎我的心。小瞧我了!我又不是坤兒他們那樣沒出息的人。不過該哭哭,該難受難受,可日子還得過。不僅過咱們自己的,連大哥的那一份兒,咱也過上?!?/br> 李母聞言看著自家老幺,紅眼睛盯了一陣后,點頭道:“好啊,好啊。你能想開些,比什么都強?!?/br> 一旁大嫂子鼻子有些堵,聲音低沉道:“老幺,你大哥之前就說了,走了后跟爹一樣,骨灰分兩處,一處留在這邊,一處放王府四合院里?!?/br> 李源聞言頓了頓,隨后搖頭道:“我知道了,大哥走了也是cao不完的心。大嫂,您多保重身體?!?/br> 大嫂子聞言,點了點,臉上涌出一抹苦到極致的笑,緩緩道:“不用擔心我,死怕什么?我和你大哥結婚那年,鬼子都還沒打跑,見了多少死人……我們活到了抗戰勝利,又熬過了三年解放,終于建國了,安穩了十來年,又鬧騰起來。這事情啊,一出接著一出,沒過過幾年安心日子,哪一年不是好多人好好的就沒了?我們算命好的了。 從吃棒子面窩頭,到吃二合面窩頭,到吃白面饅頭,現在饅頭都不愛吃了,又吃粗糧了,喜歡吃。 從煤油燈,到暗黢黢的黃燈泡,到現在電視都成彩色的了,還買了電腦…… 吃了那么多好東西,見到了那么多好東西,享了那么多年的福,還有啥不知足的?要是我們都不知足,那讓那些一天福都沒享過的人咋弄? 老幺,不用安慰我們,只要你看得開,就沒事,我們都沒事?!?/br> 至于李坤他們,想咋哭就咋哭吧…… 李源目光落在冰棺里“沉睡”著的大哥的臉上,心里輕聲問道:大哥,真想問清楚,那故事到底是真是假。要說真……應該不會,您也不是要人壽命的人??梢f是假的,您又怎么知道是藍色頭巾呢…… 算了,既然講故事的人已經走了,那就這樣吧…… …… 第461章 逃兵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李家的悲事,并未影響蘭國的建設。 仍然每天都有大批的移民運來,晝夜不歇。 四千萬下崗職工,還有不計其數的農民工,如一座泰山一樣壓在大陸身上,每解決一個,對當家衙門來說都是幸事,因為那意味著一個家庭好幾口人的生計得到了保障。 幾百萬移民背后,意味著上千萬人的生計得到了妥善安頓,壓力驟減。 有了這個緩沖空間,正府就有足夠的精力、財力,去面對轉型的大風大浪…… 新來的工人進入蘭國后,每晚都有兩個小時時間集中學習法律條規。 被生活的艱辛打磨的失去棱角的工人兄弟們,初來異鄉,很有服從意識的,學的很認真,忍耐程度也很高。 這既讓他們的素質得到了飛躍提升,也讓蘭國以最快的速度,步入正軌。 當然,后面多半會有反噬,當了半輩子國家的主人,突然變成王的子民,肯定有人心里不服,想舉紅旗都說不定…… 但那是后面的事了,而且蘭國也會有應對措施…… 這一幕,讓李坤兄弟們一個個嘖嘖稱奇。 得虧他們只是在心里想想,真要開口,估計要成為自家八叔的出氣筒…… 心平氣和許多年沒有發過飚了,但并不意味著他沒脾氣了。 但也能理解,這就是人性,哪有那么多愛民如子的青天大老爺…… 李母說,今年要在島上過年,還把李坤、李城這些有工作的孫子們都趕回去了,順便把老大的一半骨灰,安置到王府銀安殿,和李桂在一起。 李江幾個老弟兄們也是這個意思,他們要看好老幺,李家老幺如果不好了,那李家才真正要散了。 他們都想讓老幺,活的輕快些…… …… “嘿!老幺,在那呢,在那呢!你動作麻利點??!” 李江打著赤膊,站在拉讓江……不,現在改名叫池江了。 加里曼丹島上第一大河流卡普阿斯河,全長一千一百四十三公里,流域面積九點八萬平方公里,已改名為桂江。 而六百四十公里的拉讓江,改名為池江。 池江里有一種獨特的魚,叫忘不了魚,原名叫empurau。 這種魚喜歡吃風車果,所以吃這種魚時,會吃到一股香味。 聽說有這種好東西后,二哥李江就招呼李源去抓魚。 七十四歲的李江當然沒辦法再下河了,連坐在船上都有些暈,就指揮自家老幺下水抓魚。 忘不了魚第一年的體重只有四點五克左右,第二年可長至一到兩公斤,三年后達到三至五公斤,也是忘不了魚rou質最細致和芳香的時候。 再往后,長到一百公斤時,rou就不好吃了,柴。 李源什么身手,都不用漁網魚叉什么的,徒手就能抓活魚,看的李江、李海老哥倆高興的吱哇亂叫,倆老頑童似的。 偶爾李源故意放跑一條魚時,兩人又罵他笨,李源也只是笑,兄弟三人熱鬧不已。 抓的魚有些多,李源做了一大桌全魚宴,李母招呼兩個陪同伺候她的女工作人員一起吃。 這些人員是小九請了專業人員專門培訓過的,又怎么肯坐下? 還是李母真要惱了,兩人才坐了下來。 一個叫馬春花,一個叫李美蘭。 一個三十四歲,一個四十三歲。 不過李源很快就知道,老太太非讓兩人坐下的原因了…… “我當時耗子藥都買好了……” 馬春花說了一句就哽住了。 又是一個關于耗子藥的悲傷故事,但也是幸運的,因為她第二天就被招工了,得了好大一筆安家錢。 至少對那時的她來說,是一筆巨款。 家里癱瘓的男人,上學的兒子女兒,年邁的老父母都有了指望。 李源成了一家人的救命恩人,自然,人家也感激不盡。 李源微笑點頭,看向母親的目光柔和溫暖。 老太太為了讓他開心些,也算想盡法子了。 兩人的遭遇,李母肯定早已熟知,故意在這個時候問出來,就是想讓她的幺兒知道,他做了多少好事,積累了多少功德,一定會有好報。 但其實經過那一晚的劇烈刺激后,李源已經好多了…… 除了有時有些難過,為何前世的母親,從來不肯出現在他的夢里…… …… “爸爸,您還好么?” 月華如洗,李源一個坐在王宮內小廣場里發呆,小七走過來抱住父親的胳膊,輕聲問道。 這個打小刁蠻的女兒,誰知道越大越會照顧人,懂事的讓人心疼。 李源笑著用另一只手撫了撫自家姑娘的頭發,溫聲道:“正發愁呢?!?/br> 小七忙道:“爸爸,您在愁什么?” 李源嘆息一聲道:“兩個姑娘,兩個心尖尖。九兒……九兒先不提,她有些特殊,年紀也還小??墒俏业拇蠊媚?,今年都二十七了,還沒找對象……雖然我也不知道這個世上有哪個臭小子能配得上我閨女,但是,總還是要找一個。畢竟,親情、友情、愛情都要有,才算完整的人生。是不是?” 小七聞言笑了起來,落落大方道:“爸爸,您放心,我心里有數呢。一直在觀察一個人,現在還在考驗。除了學識外,品性也非常重要,您說對不對?” 李源居然有些緊張起來,一迭聲道:“對對對,急不得,要好好觀察,品性格外重要。不然,我一巴掌下去,腦袋打的轉圈,學識和腦漿一起飛出來還有個屁用!” “哈哈哈!” 小七樂不可支點頭道:“我知道呢。會找一個本分的,踏實做學問的人,也算他的救命恩人了?!?/br> 李源撫了撫女兒的腦瓜,溫聲道:“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喜歡?!?/br> 小七笑道:“知道呢,我可是很挑的。爸爸,時間不早了,您去休息吧?!?/br> 李源不想讓女兒擔心,點頭笑道:“好?!鳖D了頓又道了聲:“小七……” 小七“嗯”了聲,看向父親道:“爸爸,怎么呢?” 李源笑道:“不用擔心爸爸,你還不知道爸爸呀,人間第一客,天下無敵的?!?/br> 看著父親自信從容的模樣,小七抿嘴笑著連連點頭道:“爸爸現在是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絕世人物,肯定不會被打趴下!” 李源哈哈一笑,又拍了拍女兒的腦袋,轉身回去休息了。 看著父親的背影,小七眼淚卻忽然掉了下來,在李源不解的停下腳步轉過身之際,小七幾步上前抱住父親,道:“爸爸,您是世上最好的爸爸?!?/br> 也是最辛苦的…… 李家上上下下享受的這潑天富貴,都是她父親用一雙手,幾十年如一日打下來的。 可是為什么,爸爸的心里那么苦,那么孤獨啊…… …… 悲傷總會被時間沖淡,過了一九九九年的新年,李源就送李母和兄嫂們回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