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紅年代的悠閑生活 第727節
但兒子的幸福人生,是兒子的。 將這個思路大致說了遍后,李源響應了再次鼓噪起來的聶雨:“打撲克打撲克!今年過年七天樂,天天打撲克!” “呸!一群老妖婆群魔亂舞么?” 婁秀嗔怪道。 李源語重心長道:“做什么,怎么做都是其次。在有情人眼里,在愛人眼中,你們永遠都年輕美貌,一顰一笑,都讓我心醉,沉迷不可自拔?!?/br> 聶雨威脅:“四個二,一定炸了你!” 秦大雪拿出兩副牌道:“今天打雙扣,源子去叫高衛紅,車輪戰!輸家做俯臥撐!難得放松一個假期,好好打打牌!” 聶雨:“……”真的玩兒打牌,那她還不輸慘了? 婁曉娥倒是贊同:“打牌好打牌好,我們和大雪比比,看看她到底多聰明!”她牌技不錯。 看著秦大雪一本正經的招呼著婁曉娥一起洗牌,李源肚皮都快笑破了。 玩兒正治的,是真壞??! 因為常年保養得當,營養不缺,又有李源這樣的大師級中醫調理,所以一個個看起來也就是四十出頭。 正是徐娘半老,風韻正濃的時光。 看的李源賞心悅目,只有少年才不知阿姨的好啊…… …… 一九九四年的春節,并不比往年更熱鬧,反而顯得清靜了不少。 因為禁放煙火的條例在,雖然有不少人還是在悄摸的放,但總體來說,沒有了海灣戰爭一樣的氣勢。 年三十這天,李幸、富貴、吉祥、如意和小八都回來了,趙雅芷、周慧敏、田玲也趕了回來。 但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三十中午到,祭祖后吃了年夜飯,李幸初一在海子里待了大半天,富貴則照例拉了一車酒,給一些牛老將軍交代給他的老戰友們去送酒。 吉祥、如意則去了中科院,拜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此時的聯想,還是中科院研究所投資二十萬創立的國企單位,將在大年初三,于港股上市,從此屬性開始發生變化。 毫無疑問,大唐不會放過成為聯想大股東的機會,并且將全力支持聯想總工程師倪光南。 以無可匹敵的資本,買另一位出局。 趙雅芷、周慧敏、田玲也都無不忙的團團轉,只有晚上才匆匆回來會見親人,也已是疲憊不堪。 大年初二李幸、吉祥、如意就先回去了,被秦大雪教訓成秧苗的李小八抱著大哥不撒手,跟著一起回去了。 富貴大年初三和周慧敏并三個孩子先回,要去周慧敏mama家拜年。 到了初五,基本上都走光了。 去銀安殿迎完財神后,李母笑呵呵道:“明年過年都回來,更熱鬧?!?/br> 明年是大年,李坤他們全都回來。 李池也笑道:“忙點好啊,年輕孩子,忙點好?!?/br> 李源道:“嗯,他們不忙就該我忙了?!?/br> 李江道:“你不是還有些人家沒轉,快去轉轉吧,年都快過完了?!?/br> 李源笑道:“也差不多了?!?/br> 大嫂子問婁曉娥道:“過了十五直接開車出去玩兒?” 婁曉娥點頭笑道:“嗯!十四湯圓過來,十五一塊出發?!?/br> 二嫂子問曹永珊道:“你和胖胖還沒好好在這邊玩兒過吧?” 曹永珊笑的甜美,點頭道:“沒呢,所以特別期待。阿幸也期待,他特別喜歡開大車,這次訂做了一輛,半夜起來擦洗了幾回?!?/br> 一家人笑。 四哥李湖叮囑李源道:“西面不算太平,這一大家子,你小心一點?!?/br> 李源笑道:“嗯,我知道了?!?/br> 等送家人們回了東路院上房后,李源也出了門,前往了芳嘉園小院。 當初答應婁秀,要以她的名字建一座博物館,就叫秀館,現在時機差不多成熟了。 爭取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號開館。 王世襄今年正好八十,但老頑童風采不減。 袁荃猷依舊溫雅,招呼李源落座后,給他斟了一杯茶水。 王世襄指了指弟子馬衛都,笑道:“算計著你這幾天要來,天天往這跑!” 馬衛都倒也實誠,小眼睛瞇成一條縫,道:“大唐有一家明德拍賣行,我收到一些好玩意兒,明德直接高價收了,算是我的財神爺。對財神爺可不得敬著些?” 李源笑著對王世襄道:“我收了,等于不讓珍貴文物流出國去。過兩年徹底回歸后,就開一家博物館。才收了幾件鎮館之寶,您給過過目?!?/br> 說著,從口袋里拿出厚厚一疊照片來。 王世襄兩眼放光,馬衛都也顧不得許多擠了過來,袁荃猷也是收藏家,站在一旁。 等看到第一張照片,三人就麻了。 照片上赫然顯示著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的《祭侄文稿》! 這不扯淡嗎? 馬衛都撓頭道:“這東西,應該在灣灣故宮里啊。也沒聽說丟啊……” 王世襄扶了扶眼鏡,拿著照片左看右看,臉色越來越凝重,奇怪道:“不像是假的……不過得看到實物才能確認?!?/br> 在馬衛都伸手想接照片之際,老頭兒把照片遞給了自己老伴。 王世襄又看第二張照片,更麻了,蘇軾的《寒食帖》! 再看第三張照片,青銅器散氏盤!這件寶物在清朝時期就被認定為四大國寶之一,之所以這么珍貴,不僅因為西周年代久遠,更因其盤底的三百五十七個字的銘文,詳細記錄了西周時期的土地制度,是極其重要的研究史料! 第四張照片,《富春山居圖》,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作品…… 第五張照片,翠玉白菜! 第六張照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王世襄看不下去了,把照片放下問李源道:“這些可都在對面故宮里收藏著,你從哪來的?” 李源笑道:“買的嘛?!?/br> 光頭去世時沒去,條件不成熟,他兒子去世時倒是過去了一趟。 用細心準備好的贗品去掉包,至今沒人發現,估計要等到這邊開館之后了。 剩下的照片馬衛都拿起來看,小眼睛睜的溜圓。 看著看著表情僵住了,拿出一張遞給了袁荃猷。 袁荃猷接過一看,“喲”了聲,道:“這……這不是……” 王世襄聽著不對,站起來一看,更無語了。 這是他和老伴年輕時幾乎傾家蕩產買到手的唐琴“大圣遺音”??! 為了這方古琴,王世襄和袁荃猷以飾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換得黃金約五兩,再加翠戒三枚,其中一枚還是王世襄母親的遺物,最終才求得此琴。 混亂年代,被人抄跑了…… 李源恍若不知,道:“怎么了?是發現哪個不對了嗎?” 王世襄沒好氣道:“源子,我那些東西,你可收藏好了!” 兩口子每年過生日,一年還回來一件,如今連這件至寶都在,老兩口又不是傻子! 十來年后,這把大圣遺音古琴賣出一點一五億的天價…… 袁荃猷笑道:“你收著挺好,總比當初讓人一把火燒了強。家騏的藏品,就太可惜了?!?/br> 家騏是張伯駒的字,袁世凱的侄兒,民國四公子之一。 晉代陸機的《平復帖》、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張好好詩》、李白的《上陽臺帖》以及范仲淹的《道服贊》都是其珍藏藏品。 王世襄多聰明,看向李源道:“沒毀吧,都在你那?” 李源笑的燦爛,道:“是我親手從火堆里刨出來的,怎么樣,功在千秋吧?我是這樣打算的,開一家私人博物館,收門票錢,門票錢除了維持博物館日常開支外,全部用來助學。老王哥,您想啊,這些東西不管在兩岸哪邊……深了咱不多說,您在博物館干了一輩子,知道里面的貓膩。哪怕最紅的那幾年,頂級珍品不也都被一些附庸風雅的人借去把玩了嗎?在我這里,起碼每個百姓都看得見,也看得起?!?/br> 馬衛都笑道:“光看照片我都快流口水了,李醫生,這些寶貝有沒有可能到內地來巡展?” 李源連連搖頭道:“容易出意外,還是算了?!?/br> 王世襄鄙夷道:“那咱們老百姓一輩子也沒機會見識了?!?/br> 李源樂道:“放四九城或者盛海,絕大多數老百姓一樣沒機會見識。將來大陸的百姓去港島不會比去京城、盛海難多少,真心喜歡的一樣可以去?!?/br> 王世襄道:“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的沒有?” 李源點頭道:“很多。怎么樣,老王哥有沒有興趣去幫忙組建這個博物館?” 他的寶貝都跟放白菜、土豆一樣堆積著,得需要一個靠譜的人,信得過的人,將這些整理出來。 王世襄還沒答應,馬衛都就激動道:“李醫生,您看我成么?我去給我師父打個下手就行??!” 王世襄氣呼呼道:“你這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卑鄙的資本家!我是不會……除非你把大圣遺音還回來!那是我用我母親的遺物換回來給荃猷的?!?/br> 李源樂道:“當然冇問題的啦!” 秀館,既是送給婁秀六十歲的生日禮物,也是送給祖國母親接回海外游子的禮物,自然要用心些…… …… “我靠,真的?” 晚上,南鑼鼓巷95號院,今晚大家準備的比除夕還鄭重熱鬧。 而大餐開頭,李源就先得到了一個重磅消息,出自趙金月。 估計這娘們是怕別人先說。 李源在四合院親愛的朋友,傻柱一生的歡喜冤家,許大茂同志,完成了一個全中國大陸首個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