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紅年代的悠閑生活 第672節
五月四日,拉脫維亞宣布分手。 六月二十三,摩爾多瓦宣布分手。 七月,東德西德合并金融體制…… 東歐不斷脫離陣營和毛熊軟弱不堪,讓無數人為此感到了迷茫、動搖和恐慌。 也有很多人,將毛熊發生的事,歸結于毛子的改革開放上。 一時間,大陸改開局勢風雨飄搖。 而國際形勢對中國來說,也越來越嚴峻。 連秦大雪的鬢角處,都多了一縷刺眼的白發。 九月,一場盛大的亞運會在四九城順利召開。 算是洗刷了一些頭上的陰霾。 可是十月份,廈航的一架波音737,遭遇歹徒劫持,結果連撞跑道上的兩架飛機,128人因此遇難,又讓國民心中感到沉重的悲痛。 緊接著東德和西德合并了,對社會主義大陸來說,不算是令人愉快的消息。 到了十一月,撒切爾辭職下臺,而為了開發浦東,盛海證券交易所宣告成立…… 十二月,隨著斯洛文尼亞宣布脫離南斯拉夫,這哄哄亂亂的一九九零年,結束了。 冬雪飄飛之夜,王府上房,李源坐在太師椅內,身旁的床榻躺著昏沉睡去的父親。 窗外北風呼嘯,他垂著眼簾,靜靜的感受著歲月的流逝…… …… 第423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 紛紛擾擾的一年過去了,新年初始,正務院就做出了關于調整糧食購銷正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普通百姓看文件有些費勁,用大白話來說,就是距離糧票、糧本告別歷史舞臺,又近了一步。 老天爺終究還是保佑中國的,去年一年,外部形勢亂的一塌糊涂,國際壓力大如泰山,國內工業、商業近乎崩塌。 但是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農業又迎來了一場大豐收。 十億農民,用他們最堅實的胸膛,撐起了華夏的天不塌,地不陷。 糧食總產量達到四萬三千五百萬噸,比上一年增長百分之六點七,再創歷史新高。 而棉花、油料和糖料生產,以及蔬菜、水果生產等等,也皆大獲豐收。 這才給了國家足夠的底氣,來面對甚囂塵上的崩潰論。 此時此刻,全世界沒有一個學者認為中國能挺得過當前一關。 所有人都在看笑話,認為西方根本都不需要出動飛機大炮,只要眼睜睜的看著,就能看到這個毛熊之后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自己崩塌滅亡…… 包括國內的初代公知和經濟學家們,公然在報紙上發表“姓社姓資到了要做一個取舍的時候”的文章。 他們虔誠的相信美國學者福山寫的那本《歷史的終結》,認為福山的觀點即將實現,即人類政治歷史發展只有一條路,就是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正治制度。 而就是這個時候,海灣戰爭爆發,漂亮國橫跨萬里,出動飛機十萬架次,投彈九萬噸,發射二百八十八枚戰斧巡航導彈和三十五枚空射巡航導彈,并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飛機和各種精確制導武器,對選定目標實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強度的持續空襲,不僅直接干懵了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小薩,也讓全世界第一次認識到了星球第一強國到底有多強。 從側面,助長了跪下投降派那些人的氣焰。 好像那些飛機導彈是他們的親爹發射的一樣,與有榮焉。 面對這種情況,古老在盛海視察時指出:盛海開放晚了,要努力干??!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希望盛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他又同時指出:不要以為,一說計劃就是社會主義,一說市場就是資本主義,不是那么回事,兩者都是手段,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 算是對人心浮動的亂象的一次公開回應。 然而,這次談話的效果,并不算太好…… 但,這和此刻的李源又有什么關系呢? 一九九一年的大年初一夜,本已老邁的已不能下床的李桂,突然精神抖擻起來。 在李母的攙扶下,從臥室里出來,走到了他那張太師椅前坐下。 李家八子并諸孫、重孫輩都驚呆了,李源最先反應過來,怔怔的看著笑吟吟望著他的老父,走上前幾步…… 李桂目光沒有看旁人,就盯著李源道:“老幺,我日子到了。挺好,沒啥遺憾了。等我死后,不要張揚,不要挖墳,就火化,骨灰撒秦家莊莊稼地里一半,一半你帶回港島,撒你家后山上。老京城那么些老墳,不都給平了?不鬧那些虛的?!?/br> 李源緩緩點頭,看著父親應道:“爸,我記住了?!?/br> 李桂目光憐愛的看著幼子,又道:“你那年病好后,心思就越來越重??粗?,心里把全家都裝心里,像是要報恩一樣。老幺,哪有什么恩,你是咱家老幺啊。往后,你照顧好你老娘就行,別太累了,你不虧欠誰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管得了一輩兩輩,管不了三輩四輩。你疼他們疼的狠了,他們就不疼你了?!?/br> 李源紅著眼點頭道:“爸,我知道了?!?/br> 李桂又看了幼子一眼后,看向長子李池,道:“往后家里孩子們不必年年往回跑,讓他們在自己單位和同志們過年。干好自己的工作,比啥都強。立好規矩,老幺心軟,你們要幫他把好關?!?/br> 李池頭發也已經快白完了,這會兒也是淚如雨下的點頭。 李桂說完,眼神又在李坤等幾個大孫子面上看過,最后看向李母,口齒已經含糊不清了,笑著道:“美菊,謝謝你了,你好好保重啊……” 李母拿著黑白格子手帕,擦了把自己的臉,再抬頭看去,老伴已經永遠的閉上了眼,老太太叫了聲“他爹啊”,大哭起來。 “爸!” “爺爺!” “太爺爺!” 一時間,李家哭聲大作。 李源靜靜的站在那,看著瘦小的李桂坐在太師椅上,再也不能動一下…… …… 海子,花廳。 給曹老喂完藥后,秦大雪道:“曹mama,您好好休息,我先回去了?!?/br> 每年冬春時節,曹老的身體都不好。 曹老擺了擺手,道:“我不要緊,小雪,你做的是對的。認準的道路,就堅持到底?!?/br> 秦大雪又清閑下來了,因為對改開的極力堅持,這讓很多人都非常意外。 因為當初的價格闖關時,秦大雪幾次拍桌子否定,甚至敢在米糧胡同里大聲頂撞,那時大部分人都以為她轉向對面了。 然而如今外面形勢那么艱難,連當初鼓動搞物價闖關的那批專家們都銷聲匿跡了,不敢再公開發表什么支持改開的言論,因為這已經涉及到了大是大非的問題。 歷史上,很多人因為在這種問題上表態,去牛棚體驗了好多年生活。 誰也沒想到,這個時候秦大雪對改開的支持力度,卻強硬到了敢與天下為敵的地步。 可是北極熊不就是因為改革才鬧成現在這個模樣的嗎? 難道中國非得按照這個悲劇再重演一遍? 一般人這樣嗷嗷叫也就算了,可秦大雪背后有曹老在,她的聲音即便是那些主要負責同志都不能輕易忽視。 鬧到僵持不下的地步,最后還是董老發話,讓秦大雪先照顧好曹老,以曹老身體為重。 秦大雪自無其他話再說。 此刻聽到曹老護犢子的話,秦大雪握住老人的手慚愧道:“又給您添麻煩了。沒有您在后面護著我,我其實也不敢這么直?!?/br> 曹老笑了笑,道:“你敢,你何曾惜此身?不過,還是那句話,不要急,再看看。小雪,小李父親去世,什么時候出殯吶?我讓工作人員,代我去送一個花圈,表表心意?!?/br> 秦大雪搖頭道:“我公公臨終前的意見,不立碑,不立墳,不讓大辦。骨灰一半撒在秦家莊田地里,一半讓李源帶去港島,撒在家里后山上,一切從簡?!?/br> 曹老笑道:“到底是老一輩無產者,丞相當初走的時候,留下的話也差不多,可是古老他們不肯,我也沒辦法。但是你記住,等我走了后,一定也要這樣辦,一定要從簡,你要堅持住原則,我相信你。不過,就算這樣,花圈也還是要送一下,表示感謝。感謝他培養出了這么好的孩子,也包括你?!?/br> 秦大雪點點頭道:“我知道了,謝謝曹mama?!?/br> 曹老道:“小李難過壞了吧?” 秦大雪嘆息了聲,笑了笑道:“他還好,每天勸我婆婆,逗老太太開心呢。他說,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其實就一直在走向死亡。所以有一句話,叫向死而生?;詈妹恳惶?,比沉湎于悲傷,更會讓走的人心安?!?/br> 曹老搖頭道:“這也是個能吃苦的,疼在心里呢?!?/br> 秦大雪頓了頓,又苦笑道:“我是看不出他的心思,不過九兒一看到她爸爸就掉淚,說她爸爸心里在被刀割?!?/br> 曹老了然,感慨道:“他要不是這樣的人,你也不會這樣認他。行了,別在我這待著了,我吃了藥犯困,你回去站站吧。做兒媳婦的,也要盡一份孝心。你現在賦閑了也是好事,不然湊熱鬧的人都要多不少?!?/br> 秦大雪笑了笑,起身替曹老又蓋了蓋被子后,轉身離去。 …… 正月初八。 李園中路院的花圈,從銀安殿前兩側翼樓一直擺出獅子院,又擺出王府大門。 出乎所有人意料,但似又在情理之中。 曹、古、董、劉、聶等多位老同志辦公室先后送來花圈后,隋老、趙君勛等主要同志辦公室,也都送來了花圈。 然后下面的各個部門紛紛出動…… 再加上王世襄那一伙老京城玩伴,也紛紛送來花圈。 最讓人吃驚的,就是港島那邊,不僅送來花圈,米高、李家成、李釗積、鄭鈺彤、邵逸夫、何賭王等十二名頂級大亨,居然不請自來,悉數從港島飛至京城,下榻國賓館,只為參加明日李父的葬禮。 而大唐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以及諸多港島明星大腕們,居然也來了一大批,穿黑西服掛白花,住在京城酒店,等待明日送老板家的老祖宗最后一程。 港島雖說早已全面西化,偏偏在這方面,還保留著比大陸還要濃郁的禮數。 等到漂亮國駛觀人員,派人送來洛克菲勒家族入鄉隨俗的花圈、杜邦家族的花圈,以及牛牛駛觀人員送來蘭開斯特家族的花圈后,事情就徹底無法再低調下去了。 梅長寧登門,快把嘴皮子給說破了,勸李源把老爺子安頓在公墓里,后人也好祭拜,并安排了大廳開追悼會。 那處最著名的公墓,想進去其實是有級別限制的,縣團級以上的同志才能進去,李桂顯然不合條件。 李源毫無反應,一言不發的坐在那,不搭理。 最后秦大雪對梅長寧道:“梅部,別勸了,我們家老爺子一輩子踏實低調,當年壓水井那么大的功勞,老人也不爭,讓了出去。一輩子最珍重的,就是老人家題的那副字,但也從不拿出來給人炫耀。臨走前叮囑了,不要聲張,低調從簡?!?/br> 梅長寧揉了揉眉心,道:“可是明天好多人等著送最后一程呢?!鳖D了頓,又道:“秦主任,您應該知道,私人層面上,西方和咱們的聯系基本上處于中斷狀態。這還是第一次……或許是一次破冰機會?!?/br> 秦大雪沉聲道:“他們看重的是港島李家,不是大陸。即便是外事問題上,也要堂堂正正?!?/br> 這已經是很不客氣的訓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