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紅年代的悠閑生活 第231節
譚月梅看了自家老伴一眼,之前還心疼難過的吃不下飯去。 而且這回婁家的傳家寶都交了出去…… 沒想到,這會兒又高興起來了…… 她看了李源一眼,心道這姑爺還真不錯。 分明是要全家背井離鄉逃往港島,在他口中就成了勝利,說的一家子都高興起來了。 李源關心問道:“爸,什么時候走?” 婁振濤道:“三天后,去津門坐澳洲運糧食的船南下。源子,你真不跟我們一起走嗎?” 李源搖頭道:“我這邊牽扯太多。另外,留下來也有大用。爸,您今年才五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去了港島不可能直接養老,肯定還要大展宏圖,東山再起??筛蹗u本身沒有什么原材料,都靠進口。這幾年您先在那邊打好基礎,等這邊形勢轉好,大陸地大物博,就是最好的原材料基地,到時候說不定我還能幫上忙。咱們內外結合,將來的場面絕不會小于軋鋼廠?!?/br> 婁振濤聞言頓了頓,然后有些不理解的問道:“源子,外面會怎樣且不說,你真相信家里會轉好?” 李源呵呵一笑,然后斬釘截鐵道:“縱山阻石攔,大江必定東流去??v觀史書,越是太平時節,人民就越向往好日子,不會長期容忍‘越窮越光榮’這種悖論的。這在歷朝歷代都是浩浩湯湯的大勢洪流,待億萬民心所向時,誰能阻擋?” 見他如此,婁曉娥、婁秀的眼中都浮現異彩。 這個男人,真是個寶藏啊。 譚月梅瞥了眼大女兒,心里有些犯嘀咕,不過也沒多想什么。 別說大女兒了,小女兒都馬上要分開了,何苦瞎cao心…… 就聽李源繼續道:“更何況,老人家的本意,從來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即便有一時的彎路,也必定會修正過來。 所以咱們家大可不必將此行視作永別故土,視作什么呢?視作在商業上的開疆拓土! 不過您去了港島,肯定不會再做鋼鐵產業了,那里也不適合……” 婁振濤現在再不會將李源只視作一個小小的郎中了,他認真問道:“源子,那你覺得,過去后我適合做什么?” 李源笑道:“開始前兩年,什么都不做。爸,您就和媽修身養性,爭取越活越年輕,順便指點指點娥子和三姐她們的生意?!?/br> “???” 婁曉娥和婁秀都驚訝出聲,她們的生意? 婁振濤不解道:“她們姊妹倆,能做什么生意?” 李源微笑道:“這幾年我弄出了一個方子,原是清初名家王肯堂所立驗方健脾丸,治一應脾胃不和,飲食勞倦。我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精簡,在盡力確保療效的前提下,又大大中和了藥毒性,安全上不會有任何問題。曉娥和三姐去了后,可以以此方為基礎,開一家藥廠,專制小兒健胃消食片。越是有錢的地方,孩子的錢越好賺?!?/br> 婁振濤哭笑不得道:“源子,藥廠可沒那么容易開……” 李源點頭道:“我知道,所以我寫了詳細的方案,特別是營銷方案,晚上會交給娥子和三姐,她們琢磨透了,再來請教爸,這樣,她們才能成長。港島是一座自由港,在那里辦企業最大的好處,就是頭上沒那么多婆婆和亂伸手的人?!?/br> 婁振濤提醒道:“衙門口的事不多,江湖上的事不少?!?/br> 李源微笑道:“且先入鄉隨俗吧。雖然要交一些看門銀子,但好在那邊的江湖總歸也是有道義可言的。某方面來說,見不得光的道,比衙門口的人更講規矩些?!?/br> 見李源連這個都想到了,婁振濤心里不是滋味,怎么感覺他被排除在外了,合著里面沒他什么事? 分明是婁家的兩個親閨女,他又提醒道:“開廠子,怕是資金需求不低……” 李源笑道:“小廠,而且需要用到現代化的設備不多。另外,我已經準備了一筆啟動資金,十五根金條,是這些年我積攢的全部家當了,應該夠用。起初掙不掙錢都在其次,關鍵是要把廠子初步立起來。等過幾年這邊形勢好轉了,還會有源源不斷的藥方,工廠就可以一步一步擴大?!?/br> 婁振濤眼睛微微一瞇,道:“升龍丸……” 李源搖頭道:“目前還沒找到量產的頭緒,但早晚可行!這個藥方真要弄出來,娥子和秀姐就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醫藥大亨!醫藥女皇!” 婁曉娥聽著都高興,“鵝鵝鵝”的笑了起來,婁秀也抿嘴輕笑。 譚月梅更滿意,女婿將所有的家當都給了自家女兒,可見是一心為她著想的。 女人家不在乎多大的事業,甚至不愿去想去哪安家立命的大事,就在意男人的心在哪…… 婁振濤若有所思道:“光靠曉娥和秀秀兩個,恐怕支撐不起來這么大的攤子。源子,要不我也參一股?” 李源還沒開口,婁曉娥就斷然拒絕:“不行,爸爸,這是我們家的買賣?!?/br> 婁振濤差點沒當場氣急而亡,譚月梅見自家老伴臉黑成鍋底,沒好氣拍了閨女一把,道:“你這沒良心的,你爸爸是為了幫你們,當我們惦記你家的錢呢?” 老兩口一起看向了李源,李源笑瞇瞇道:“有爸爸出手,那當然是最好的了!以爸的本事,指點一家小小的藥廠,必是手拿把攥的事。泰山坐鎮,安穩太平!” 反正將來注冊偉哥專利,又不是用藥廠去注冊,而是用實驗室去注冊。 港島的藥廠,頂多就是個代工廠而已…… 但這話還是讓婁振濤、譚月梅高興壞了,婁振濤對李源大方道:“金條你就不用給了,建廠費用我來出,占三成股就行。另外,家產不能都帶過去,以防萬一。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我會留下一批金條存在你這里,今晚走的時候你就拿回去,挖個坑埋深一些?!?/br> 李源沒推辭,點了點頭,隨后長呼一口氣,道:“還是爸厲害,這樣時候還能找著出去的門路,我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地了?!闭f著,對婁曉娥道:“從建國以來多次搞活動的情況來看,你們就算留下,到那一天也不會讓咱們一家在一起的。多半是分各地發配,各種煎熬折磨,弄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芍灰銈兂鋈チ?,那就是天地廣闊!我在這邊把你們罵狠一點,估計也不用遭什么罪,怎么算,都是好事。最難的不是出去不出去,是怎么出去。所以爸最厲害,來,大家一起鼓掌?!?/br> 婁曉娥和婁秀都哈哈笑了起來,李幸本來在樓上喝飲料,聽到動靜下來,一起嘻嘻哈哈的給婁振濤拍手,還豎起了兩根大拇指。 譚月梅看了看李源,然后對婁振濤道:“咱們能找到這樣的姑爺,真是幸運呢。這樣的事,讓他辦成了快要過年的喜事了?!?/br> 李源一點沒客氣的意思,看著婁曉娥呵呵一笑,道:“能脫得大難,可比過年更喜慶!” 但譚月梅說的也對,找到他這樣的姑爺,確實是婁家的喜事。 這年月,人們最怕的就是拋家舍業,客死他鄉,死后成為孤魂野鬼。 別說現在,就是再過幾十年,人們遇到這樣的事,心里一樣不得勁。 而原時空里,婁振濤就是因為倉惶逃去港島,狼狽如喪家之犬,逃去港島沒多久就郁郁而死。 如今肯定不同了。 李源對婁曉娥道:“今晚你和三姐還有兒子就住這邊吧,我去四合院處理些事。許大茂和趙金月應該也快離了,和咱們的消息一起放出去,就不會顯得咱倆這么刻意?!?/br> 婁曉娥吃驚道:“他倆要離婚了?” 婁秀下意識道:“他倆離婚,不會是你……” 李源無語的看向她,婁秀俏臉一紅,辯解道:“誰讓你平時總做這樣的事?” 李源叫屈道:“天地良心,我可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厚道老實人!” 婁家一大家子都哈哈大笑起來。 “……” 李源扯了扯嘴角,自嘲一笑道:“真不是我,是因為許大茂一直在外面亂搞,結果弄垮了身體,生不出孩子來,趙金月才鬧著跟他離婚的。當然,我也在其中加了把火。但這不能怪我,是許大茂一直記恨我沒把他給治好,又想在背后害我,我才出手的。也是湊巧了,要是獨我一個被媳婦鬧離婚,人家還會懷疑可能是故意安排的?,F在兩人一起,就沒那么惹人注意了?!?/br> 婁秀苦笑道:“也不知為什么,老百姓的日子過成了這樣,膽戰心驚,只想安穩的過日子都難……” 李源輕聲道:“會好的,一定會好的?!?/br> …… 李源回到四合院時,整個大院正在熱鬧中。 街道都來人了,主任王亞梅親自帶人送來了表彰大紅花! 傻柱強拉著臉上跟死了爹媽似的許大茂,給他掛在了脖子上。 許福貴兩口子也來了,甚至幾乎從未在四合院里露過臉的許大茂meimei許月玲也來了。 倒是趙金月沒出現…… 一家人的臉上,明明跟死灰一樣,卻還要被迫強裝出笑臉來。 不敢不笑啊…… 看到李源回來,傻柱興奮的揮舞著手臂吆喝道:“源子,快來快來欸,咱們四合院出大風頭了,瞧瞧咱們大茂兄弟,今兒成大名人了嘿!三天后,就要去大三線放電影去啦!” 然而李源卻一直沒有抬頭,看也不往那邊看一眼,臉色罕見陰沉,一臉的落寞哀傷,步履沉重的回到了西廂,打開門后進入,又反手將門關上。 這還是他住進四合院里的頭一回,他甚至都沒看見王亞梅…… 王亞梅一看就知道出事了,快步走到李源門口敲門道:“源子,開門?!?/br> 過了稍許,李源才打開了門,看著王亞梅強笑道:“王姨,您也來了?剛沒看見……” 王亞梅打量了兩眼后,皺眉道:“這是怎么了?” 李源沒吭聲,但不缺發言人。 賈張氏快活的很,不掩歡樂道:“鬧離婚呢!他媳婦兒嫌他不掙錢養孩子,老往外面撒錢。為了給一個打仗老頭兒請客下館子,手表都賣了。源子也是,自家孩子不管,對外人倒是大方?!?/br> 王亞梅嚇了一跳,急道:“鬧離婚?什么時候的事,我怎么沒聽說……曉娥呢?是不是在婁家,我去勸勸她!” 李源搖頭道:“來不及了,已經離了。王姨,我不怪曉娥,是我不好,我不是一個好丈夫,更不是一個好爸爸。是我愧對他們,是我……” 看著眼睛泛紅,最后眼角甚至滴下兩滴淚水的李源,所有人都不說話了。 這樣的李源,大家還是頭一回見。 許家爺倆都擰起眉頭來,那封告白信,他們爺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源。 無他,這么損又這么毒的招數,一般人真想不出來。 想出來,也寫不出來,必須得有一定水平的人來寫。 思來想去,除了李源找不到別人。 可現在看看,李源自己都弄的焦頭爛額,怎么可能還有心思去陷害他們? 正這時,一直沒出現的趙金月這時候現身了,不僅是她一個,還帶著她爸爸,她大伯,她二大伯,她四叔,以及幾個舅舅,和一班堂兄弟、表兄弟…… 一大群人氣勢洶洶,來者不善的樣子。 許大茂都顧不得心如死灰了,害怕的往后退了兩步,又被傻柱往前推了三步…… 王亞梅正處于驚怒中,此刻見來了這么多不是南鑼鼓巷街道的人,厲聲喝道:“哪來的?哪個單位的,聚集那么多人想干什么?” 一個五十來歲的男人上前忙客氣道:“領導您好,我是趙金月的父親。今兒來啊,就是想解決我女兒和許大茂離婚的事?!?/br> 王亞梅這會兒最聽不得離婚倆字,她是真喜歡李源,原本就看不上婁家,沒想到婁家居然能干出這樣的事來,眼下又被這兩字刺激,她冷笑道:“離婚?離什么婚?許大茂現在是典型人物,今年的勞模指定有他一個。這個時候離婚,是怕吃苦,不愿去三線?” 這個帽子趙家人可不敢戴,不然從上到下都落不著好,說不定還得全家去三線。 按理說,三年的災害過去后,糧食年年增產,又能從外進口,老百姓的日子本該寬松起來才對,可為什么還一直這么困難?甚至困難到八十年代。 因為國家在這種極度困難的時期,展開了舉世無雙的大三線工程建設。 這個當下被無數外國乃至很大一部分國內知識分子嚴重詬病的工程,毫不夸張的說,惠及了國人千秋萬代! 也只有老人家在的時候,才有這樣的魄力以舉國之力干成這樣的大事。 很簡單,當下東北和盛海的工業,占據國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東北有老毛子威脅,盛海是沿海城市,有老美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