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紅年代的悠閑生活 第195節
有人甚至臉上還流著血,也嗷嗷叫著站起來,準備不看病了,直接回油井上繼續作業。 王進喜大聲道:“好!這股勁兒還在就好!只要有這股心氣在,那就啥事都不怕。不過今天就不用再干了,井場發生了閃爆燃燒,井架都燒毀了,萬幸鉆具還在,能休好。同志們要抓緊時間好好休息,好好養病。別等井架重新裝好了,你們還沒好?!?/br> 醫院負責人又給王進喜介紹了京城來的醫療工作組:“除了四個送來就已經沒了的,剩下的基本上都能保住姓名。多虧今天京城的大專家們都到了,不然可真要坐蠟了?!?/br> 王進喜看了一圈后,道:“今天大家都忙,就不挨個見了。老郭,我還要去井上看看,你代我跟專家們說一聲謝。記一下,等專家們走之前,我一定請他們吃一頓豬rou燉粉條子!” 說完,這個穿著羊皮襖、靰鞡鞋如西北農民一樣的男人,帶著人手大步出門離去。 醫院負責人看著背影嘆息道:“王主任本身就有病,可一天也不肯閑著。這么大的大煙炮,外面啥也看不見,就這也停不下來。跟打仗一樣,果然是大會戰啊?!?/br> 李源靜靜的目睹著這一切,忽然想起了前世的一些事。 《我為祖國獻石油》已經成了一些人惡搞諷刺的對象,但在這個信仰如驕陽的年代,我為祖國獻石油,是數以十萬計的石油人,對祖國母親最深沉的愛。 李源覺得他好像正站在歷史長河的岸邊,親眼目睹了歷史時代的變遷。 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 …… 第161章 心肺復蘇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br> “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 “石油工人有力量!挖出石油獻祖國??!” 二號井位,高高的鉆臺上,二三十號人齊齊拉著大繩,怒吼著往上拉。 地面上,又有十幾人拿著大撬杠拼命往上撬。 一個比碾盤還要大的鐵疙瘩,在工人們的吼聲中,一點點順著斜搭的鋼管往上爬。 李源背著藥箱在旁邊預備著意外發生,就看到王進喜一把推開身邊攔著他的年輕人,抄起一截大橇杠,插到鐵疙瘩的底座拼命撬起來。 有他帶頭干,整支隊伍的士氣又高漲了三分,絞車緩緩的被拉上了鉆臺。 上去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發出了歡呼聲。 李源緩緩呼出一口氣,新中國的工業,就是在這樣的精神下,打下了本該不可能打下的基礎。 很快有人因為拉大繩雙手被拉出血過來包扎,李源經過簡單處理后,提醒道:“三天內不要見水,注意休息,不要碰到……” 工人聞言都笑了,善意的看著李源點了點頭后,轉身回到隊伍里一刻未歇的繼續干了起來。 “不好了,張萬才暈死過去了!” 工人隊伍里忽然一陣sao亂,李源起初沒聽見怎么回事,直到有人急急跑過來找他。 大部分醫生都在馬家窯臨時醫院里待著,接待診治。 他年紀太輕,別說醫院領導心里存疑,連病人都寧愿去年長的專家那里排隊,不愿在他這里,哪怕他前面沒人。 沒法子,就主動請纓來到一線。 天寒地凍的,就他一人過來。 沒想到,還真有意外發生…… 李源背著藥箱趕緊跟了過去,就見一群人圍著一個人叫。 這男人看起來三十多歲,雙目緊閉沒有反應,李源雙腿跪地,這是標準的心肺復蘇姿勢。 跨過叫人的階段,摸了摸脈搏,脈搏幾乎沒有,聽了聽呼吸和胸部呼吸起伏,也毫無動靜,符合心肺復蘇標準。 他根本沒有猶豫,先把病人頭部微微揚起,保持呼吸道通暢。 然后大聲道:“都散開些,我現在需要一個人幫我,嘴對嘴的對這位病人吹氣。我進行外胸部按壓,連續三十次,吹氣兩次??煲稽c,我們只有四分鐘的黃金救援時間,超過四分鐘,病人腦部和心肺組織就會受到不可逆的嚴重損傷?!?/br> 他一邊按壓,一邊大聲說道。 兩個人的心肺復蘇其實遠比一個人更合理,效果也更好,倒不是因為病人是男人,即使是女人也是如此。 這個時代根本不缺挺身而出的人,很快有人主動上前。 李源全神貫注的按壓,確保每次按壓力度能精準在六公分左右,頻率保證在100次每分鐘。 周圍人都安靜了下來,寒風呼嘯中,就看著李源不停的按壓,另一人每隔一會兒用力吹兩口氣。 誰心里都沒把握,不少認識張萬才的人眼睛都紅了。 這人要是沒了,家里幾個孩子可怎么活? 好在,救援的及時,六分鐘后,病人緩緩醒了過來。 心跳、脈搏、呼吸都恢復了正?!?/br> 李源卻沒讓動,把了把脈后,拿出銀針用燒山火之法給病人提了提氣,周圍人眼見著張萬才的氣色好了許多。 再看這個從四九城來的“小白臉”,目光中就有了欽佩神色了。 等張萬才站起來,李源收起銀針時,連王進喜都過來握手,高興道:“我就說,四九城的專家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來,咱們給李大夫鼓掌??!” 雷鳴般的掌聲響起后,李源都有些臉紅了,只能不住的鞠躬還禮。 相比于這些人的奉獻精神,他真的差的太遠…… 李源不愿接受一波波的贊美,大聲道:“工人老大哥們,剛才的急救方法,不是醫生也能做。你們的工作太辛苦,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如果再有人昏迷倒地,喊他沒發應,看著沒呼吸,摸摸脈搏也不跳了,心口處都不起伏了,就用我剛才用的方法。按壓胸外三十下,吹兩口氣。每次按下去五公分就行了,別按太狠了,當心骨折。黃金救援時間就四分鐘,救的越快恢復的越好,大家記牢??!” 別說現在,他前世穿越前,每年全球有三十二萬突然昏厥的病人,就因為四分鐘內救援不及時,百分之九十死亡率。 但是如果身邊有人進行急救,就能活下來。 而當下任務重,營養相當來說還差的多,昏厥的病人絕不在少數。 能提前把這個法子在工人間傳播開,能救很多人的命。 回答他的是又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李大夫,好樣的!” …… 李源本意是低調做人,埋頭苦干。 可是,到底沒能如愿…… 救人的事還是發酵開了,這年月總會有各種意外減員的情況。 因為條件太差了。 而隨著李源救人的事口口相傳開,不少人統計起了因為忽然暈死而沒了的人。 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 光探區,光今年,因為不知緣故突然暈死就再沒醒來的人,就高達六十八人。 往前倒數兩年,條件越艱苦任務越重,暈死過去沒醒過來的人就越多。 可現在看來,他們明明可以被救??! 這件事驚動了探區領導,因為有人異常憤怒,特別是失去親人的家屬親戚們,他們質問,為什么他們的親人倒下的時候,沒人教他們這個簡單救急的法子? 就四分鐘啊,四分鐘就能救一條人命??! 這又不是什么高深艱難的法子,咱們的醫生都他娘的干什么的? 朱祥和副主任再次出面,召集了一群醫務工作者,甚至連總指揮部都來人了,大家坐下來談后,發現連從四九城下來的專家們都沒聽過這個法子。 這事兒可不就古怪了嗎? 李源理所應當被叫了去,希望他能解釋一下怎么回事…… 會議室內,李源進門的時候,不少人的臉色都不大好看,尤其是本地醫生。 這兩天被罵的那叫一個慘,純純是無妄之災。 從四九城下來的醫生,也并沒什么高興的,因為他們居然沒聽過這樣的急救法子,回答不上來。 倒是同一單位來的鄭勝利面上難掩榮光了:我說了嘛,這玩意兒是奇才!還他娘的都不信,居然嘲笑他吹牛逼,現在信了沒有? 李源還是一如既往的謙虛,道:“我學過中醫,在東漢名醫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提到過這種法子……” 同行們還是有真才實學的,一個年過古稀的老大夫當場背誦道:“你是說‘救自縊死……上下按被臥之,一人以手按據胸上,數動之……’可這是救上吊自殺的人才用的法子啊?!?/br> 李源欽佩道:“胡主任,您學識真淵博,居然能背《金匱要略》!我是這樣想的,上吊自殺的人,死因也無非是因為無法呼吸,暈死過去后,再慢慢死去的。 人忽然昏死,沒了呼吸,不管病因到底如何,但死因是沒了呼吸,大腦和器官在短時間內缺氧壞死,和自縊而亡的道理是相通的。 除了《金匱要略》外,還有晉代葛洪的《肘后方》中寫到:‘塞兩鼻孔,以蘆管內其口中至咽,令人噓之’,這是更直接的描述了。 另外唐代孫思邈所撰的《千金藥方》里也有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和方法。我做的只是小總結,平時在生活里急救病人時用過,效果還不錯……” 現代醫學中這種法子是在六零年提出,但真正形成標準都是七十年代的事了,七四年美國心臟病協會才發布了心肺復蘇急救指南。 中醫對胸外按壓的描述早上一千多年,但即便在中醫業內,也一直并沒有形成明確的規范,說明在什么條件下用這種法子救人。 事情到這也就明了了,這個急救法子是小年輕自己總結出來的。 會戰指揮部工人醫院的醫務主任胡德泉感嘆道:“到底是四九城出來的人才啊,《金匱要略》《肘后方》《千金藥方》我們哪個沒讀過?學西醫的人都肯定看過,可大部分人就會挑里面的一些錯誤,當笑話看。真正有用的東西,倒是看不見?!?/br> 有人笑呵呵道:“小李,中醫學的這么好,怎么又去學西醫了?是覺得中醫愚昧落后不科學么?” 這明顯不懷好意的問話,讓李源笑了笑,他道:“我師父,還有施今墨施老都曾當面教誨,不要拘束于門戶之間,刻意的中西之分更是要不得的。往大了說,都是為了人民服務,只要確實有療效,搞這些分門別類有害無益。往小了說,相互學習可以發皇古義,融匯新知,可以使自己進步,更好的服務群眾。所以我師父,我們單位的領導,都支持我多學一些知識。 盲目的貶低一門學問,才是真正的愚蠢,而且還是愚不可及?!?/br> 咦? 眾人見之紛紛驚笑,這個一向謙虛低調的年輕人,也有凌厲的時候嘛。 鄭勝利心里痛快了:一個個的都覺得自己出身大醫院是正統,軋鋼廠醫院只是工人醫院,不入流。這下知道咱們的厲害了吧?小李不錯! 朱祥和出面打圓場,笑道:“小李同志說的好啊,都是為了人民群眾服務,不必計較那么多。而且小李很不錯,沒有舊社會那些腐朽門派的自私自利,這樣的絕活當眾就教給了那么多工人兄弟。放在過去,這都是無德郎中拿來賺錢的秘訣??梢?,小李雖然學過中醫,但和過去只認錢的郎中是不一樣的,他是我們新社會自己培養出來的好大夫!” 看來中醫遭受傾軋歧視的事,他也是聽說過的。 說完后,朱祥和問李源道:“小李同志,如今探區腹瀉的病人很多,中醫有沒有法子?” 李源道:“水土不服的話,可用藿香正氣散,這是老方子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