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紅年代的悠閑生活 第145節
婁曉娥也“鵝鵝鵝”笑個不停。 王亞梅卻很滿意,幫襯說話道:“這哪里叫馬屁?源子淘氣歸淘氣,可辦事就是有原則!這些梨等晚會兒走的時候帶走,拿去給你母親、嫂子她們吃。一直忙,也沒時間去看看,她們怎么樣了?” 李源笑道:“好著呢!月子坐的好,孩子也結實?!?/br> 王亞梅道:“糧食還夠嗎?” 李源小得意道:“我早先就準備了不少,存地窖里了,這回剛好夠用!” 李雪梅驚嘆道:“你天天帶著媳婦兒啃窩頭,還存下糧食了?” 王亞梅責備的看了兒媳婦一眼:挑事兒呢在這? 婆婆媳婦間麻煩還少么? 還好,婁曉娥只是嘻嘻笑,李源則笑道:“有情飲水飽,再說每個禮拜她還能回娘家大吃一頓,平時吃差點就吃差點吧?,F在好多農村連雜糧窩頭都吃不上了,我們已經算不差了?!?/br> 婁曉娥有些心虛,幫著解釋道:“源子十五歲那年大病一場,在炕上躺了大半年。他嫂子連自己的孩子都不奶了,把奶水擠出來放碗里熱了給他喝,一大家子的好吃的都給他吃了,才算救了過來。我婆婆家里雖然窮,但人心特別齊?!?/br> 王亞梅點頭笑道:“是,你們宋叔去過你家好幾回了,回來都夸你爸爸治家有方。那么大的一家子,井井有條,又不像軍營里那么板正?!?/br> 李雪梅笑道:“你宋叔要升了,你也是功臣來著?!?/br> 李源驚喜道:“是壓水井項目上面批了?” 王亞梅、李雪梅還沒出聲,門外就傳來宋鋌粗獷響亮的聲音:“批了!” 李源等人忙起身,李源笑道:“宋叔,您這可是辦了件天大的大好事??!” 宋鋌一改往日的低沉和寡言,哈哈笑道:“你小子是夸自己還是在夸我?” 李源高興笑道:“當然是夸您了!壓水井有多少年了,又不是我發明的。您把事情報上去,要是能大規模的打井,那可解決大問題了!” 宋鋌取下大蓋帽,與婁曉娥點了點頭后,看著李源道:“是啊,有了多少年了,可就是沒人想得到,還是你一個學醫的小郎中給想到的。冶金部已經正式立項,在華北地區推行試點,先打一萬口壓水井試試。如果可行,在明年春耕前后,北方八省要打出一百萬口壓水井來。今年到處都在煉鋼,煉出的土鋼沒地使,現在有地方用了?!?/br> “一百萬口?” 李源眼睛登時明亮起來,一百萬口壓井,哪怕一口壓井只能照顧上十畝地,那也能灌溉上一千萬畝農田! 這背后,能救活多少老百姓! 我李源真是功德無量??! 雖然改變不了大人物的命運,也改變不了大的歷史走向…… 但總比他穿越一遭,眼睜睜的看著同胞罹難而無能為力的強。 有了這份貢獻,他良心也算能安了。 嘖了聲,李源有些不知足道:“其實一百萬口壓水井也只能是緩解一小部分……當然,總比沒有強?!?/br> 在他前世的記憶里,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打有壓水井,所以一百萬口壓水井聽起來不少,真正分散在祖國大地上,也就那么回事。 后世的百姓很難想象,五十年代的農村,居然大都靠天吃飯…… 幾乎沒有多少打水井抽取地下水澆灌田地的概念。 一來打井艱難,二來要是靠原始的木桶一桶水一桶水的提水澆地,累死也澆不完二分地…… 但壓水井要強的多,可以通過杠桿加壓,利用負壓源源不斷的將地下水汲取上來。 五六歲的孩子都能干,七八十歲的老人也能干。 這樣一來,就大大增加了勞動力。 按當下的勞動熱情,一口壓水井打好后,估計基本上二十四小時不大會停歇了。 宋鋌哈哈笑道:“你小子,口氣比老子還大!要是效果真有那么好,自然就不是一百萬口的事了。到時候,也不用再用冶金部來推進,下面各省自發的就開始了?!?/br> 李源惋惜道:“說到底,也只能保證不絕收,畢竟是人力抽水,難以大水漫灌?!?/br> 越是大旱天氣,莊稼越缺水,正常來說應該把地澆灌透了莊稼生長的才好。 但壓水井顯然做不到這一步,頂多盡量讓莊稼不會旱死,產量鐵定還要受很大的影響,減產不少…… 王亞梅卻高興道:“可以了可以了!也不看看下面都旱成什么樣了?,F在只要能保證不絕收,就是天大的功勞!四九城的糧食都缺成這樣,更何況其他地方……源子,明年如果壓水井真的頂大用了,你宋叔叔可不會昧下你的功勞……” “別別別!” 李源樂呵呵的一迭聲道:“千萬別!王姨,我不來虛的。我才二十歲,就已經是行政二十二級四級辦事員了,明年再考評一次,就是三級辦事員了。我一大夫,要那么高的級別干嗎?真想當官,就不報考中醫了。 而且,別人不知道,您二位還不知道啊,我就靈機一動想到了個主意,其他一點功勞也沒有。 真的,這件事宋叔您想怎么安排都行,就是別把我提溜出去。 我就想安安穩穩的給百姓看病,當一名人民的好大夫!” 聽他機關槍似的嘟嘟嘟的說了一通,宋鋌和王亞梅又笑了起來,看這小子的眼神里都是親近。 這也是他們兩個老革掵為何這么喜歡李源的原因,見多了一心往上爬,心思都用在鉆營上的人,怎能不喜歡這樣一個年輕人? 當一個人民的好大夫,這句話,算是撞進兩人的心眼兒里去了。 對這樣的孩子多關照照顧一些,他們當著偉人也敢拍胸脯保證問心無愧! 宋鋌這樣古板的老革掵都呵呵笑了起來,點頭道:“能腳踏實地的學習工作,才是年輕人的好榜樣!小李,你父母把你教養的很好,很優秀!好啊,你不要這個功勞,就把它算在你父親的頭上吧。他本來就是老讜員,還是支書,這次估計要去公社了,專門負責壓水井的推進工作。不說這些了……你跟老張學的怎么樣了?” 李源道:“很好,師父教的很用心,還跟我說了許多北面戰場上的故事……宋叔,我師父他和您都是一起參軍的,怎么他還能撈著去北面戰場,回來就當一倉庫看管員?” 宋鋌嘆息一聲道:“他的胳膊早在八年抗戰的時候就被炸斷了,北面戰場開始后,老張的兩個兒子都被他從單位上喊了回來,送上了戰場。先后都……犧牲了。消息傳回來后,老張就一個要求,要上戰場。誰說都沒用,他還直接找到了老首長,要么槍斃他,要么讓他上。沒法子,只能讓他上了。 憑一個胳膊,一把單刀,入夜他就上戰場,天亮他回來睡覺,在北面殺的人頭滾滾! 本來是立下兩個特等功的,后來因為擅自殺俘,還是七八個老美的軍官,都讓他給活劈了,腸子都掏出來了喂野狗,就像,他們對他兒子做的那樣…… 沒想到這件事被西方記者拍下來了,鬧大發了。 正治部把官司打到了志司,要不是老首長出面,非得槍斃他不可。 后來被送了回來,老張也滿足了,替部隊看守起倉庫來。 小李,老張看起來笑呵呵的,但其實很少說話,和我們這些老戰友在一起話都不多。 他能跟你講這些,說明他喜歡你,你有空,就多去看看他?!?/br> 李源點了點頭,沉默稍許又問道:“那師父,沒有其他親人了嗎?” 親手把兩個兒子送上戰場,結果都犧牲了,還犧牲的那么慘烈,當父親的內心得遭受多少痛苦??! 張冬崖看著跟彌勒一樣整天笑呵呵的,誰能想到會是這樣…… 李源的心情復雜之極,有些難受。 宋鋌聲音低沉道:“有,兩個兒子其實都結婚了,還生了孩子,一個孫子一個孫女??墒莾蓚€兒媳婦都怪他,他也覺得愧疚她們,所以基本上不來往了。每月老張的工資,倒是都送過去。剛開始那邊不收,后來是我們幾個出面,好說歹說才算讓她們收下了,為了孩子?!?/br> 王亞梅嘆息一聲道:“老張也真是的,當初兩個兒子都在單位上班,還是干后勤的,又不是偷懶,戰爭的時候后勤工作真是又忙又累,就這還不滿足,非要送上戰場去才行,也難怪人家兒媳婦不愿意……” 宋鋌沉聲喝道:“什么話?送上戰場去怎么了?偉人的兒子都送上去了,我們的兒子不能去?” 李源小聲道:“宋叔,您家大哥他們也送上去了?” 宋鋌哼了聲,很不屑的道:“送上去有什么用?別說特等功,連個一等功都沒撈著,就倆二等功。老三更是窩囊廢,槍都沒放幾聲就回來了!” 王亞梅不樂意了,道:“二等功怎么了,二等功不是功???再說老三上去的時候,第五次戰役都打完了,兩邊都開始談判了,這能怪他?” 宋鋌懶得理會,對李源道:“一會兒讓你王姨給你些錢和票,你找時間去看看老張的孫子。聽說你還經常給老張買醬牛rou?就你那點工資,還一直往家里寄,別打腫臉充胖子。你王姨一會兒給你也拿一份……坐下!” 李源剛站起來要推辭,被宋鋌沉聲一喝又坐了下去。 王亞梅也笑道:“你這孩子,曉娥跟了你也算倒了霉了!這么漂亮的新娘子,見天跟著你啃窩頭,像話嗎?” 李雪梅在旁邊笑,她家里也算是軍人家庭了,平日里連吃飯都是一板一眼的,哪見過這么淘氣的男孩子。 李源如實道:“王姨,我跟您說實話吧。我岳父其實給了我一處二進小院,就在北新倉那邊,跟我師父那處倉庫挨著呢。里面放了些米面,我們中午過去她在那睡一覺,我去師父那練武,晚上回家前也拐過去,吃一頓帶白面的飯。 宋叔、王姨,這事兒我們原來不想說,擔心有人拿曉娥的出身說事。資本家女兒這個名頭,太難聽了。多吃幾頓窩頭,也能讓她不被院里的鄰居排斥??山駜哼@事不能不說了,您二位都是老革掵,我怎么拿您二位的錢票呢? 這不行這不行,這肯定不行。師父那我也能自己想法子……” 宋鋌哈哈大笑了兩聲,道:“好小子!真沒看錯你,倒是敢說實話!你以為你那個院子能瞞得過老子?也不想想我是干什么的!連你老岳父就給你送了一個月的柴米油鹽我都知道!” 李源嚇了一跳,看著宋鋌道:“宋叔,這您都知道?您……您該不會拿我當特務了吧?” “怎么說話呢!” 王亞梅拍了他一下,責怪道。 宋鋌笑道:“調查你怎么了?你一年時間里折騰出這么大的動靜,給人免費看病都能看出城東呼保義的名頭來,相關部門能不盯一盯你?不過盯你的人越跟反而越欽佩,說像你這樣的年輕人,才是我們國家未來的希望!你們家人口那么多,你岳父家也做了那么多的奉獻,那個院子就留著吧。不過我給的錢和票,你得收下。老子還沒有讓小輩破財辦事的習慣,不要啰嗦了,吃飯!” 李源還能說什么呢,只能從了…… 無奈??! 也是沒辦法,太招人喜歡了…… 不過他心里一直惦記著張冬崖的家事,尋思著暗中打聽一下,從側面幫助吧…… 這個年代的女人,要有骨氣的多,也硬氣的多。 他要說因為是張冬崖的弟子前來幫襯,人家指定連家門都不讓進…… …… 第122章 真傳 “不錯不錯,沒看出來,你小子還是個練武的好苗子!” 翌日中午,時隔半月后李源來到北新倉九號院給張冬崖檢查功課,張冬崖看了他的樁功后,很是滿意的表揚道。 進步的速度,讓老頭兒都覺得驚喜! 李源樂道:“是吧?我也覺得,最近明顯感覺身上利索了不少,扎針也穩了些?!?/br> 張冬崖話又說回來:“不過也就剛入門,沒什么好吹的。站好,一手按在肋下,一手豎起,平伸出去……” 李源如是站定后,張冬崖站他身后,手里的木棍指了指他的椎骨,道:“記住了,這個叫龍骨,就是脊椎。龍骨的頂端在后腦袋這,底就是尾巴根兒。任何功夫,不把勁道練到龍骨上去,到頭來就是一場空?!?/br> 李源點了點頭,牢記在心。 張冬崖繼續道:“說到功夫,就一定得說一個要緊的字,那就是‘氣’。這個氣,不是張嘴哈出來的氣……” 李源忙道:“師父,我做針灸時,就得感受xue位里的‘氣感’,針和‘氣感’共鳴了,針灸效果才最好。是這個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