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1460節
只是……當方卓到了會議室,當他開門見山的提出暫停16nm研發,轉攻10nm工藝,王寧國、楊世寧等人的心里一下子炸開了。 他們面面相覷,只聽到方總的聲音繼續在耳邊環繞。 “只要中芯突破10nm,易科就能獲得很多的競爭時間?!?/br> “明年仍舊是16nm的時代,10nm的突破意味著我們的技術在2017-2018年這兩年都不會落伍?!?/br> “這樣的話,易科在pc、服務器、手機等多方面的研發都能與工藝結合,取得多方面的突破,打造新的血液循環體系?!?/br> 易科失去了美國市場,這是毫無疑問的重大損失。 這一市場短期內看不到回去的希望,必將經過復雜的斗爭才有可能,而易科不能只寄望于挖掘國內手機市場,還必須開辟更多業務才能有望彌補損失。 易科云是已經在做的一部分,過去這些年的技術研發轉化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增長重點,易科需要在to b業務上有更多戰略式突破。 這種突破的基礎仍舊必須立足于先進工藝的保障。 16nm與10nm這兩個節點的達成足以保證相當一段時間內的競爭力。 王寧國、楊世寧、曾宗琳等人默默聽著,這個、這個吧…… 說實在的,大家都猜到是和技術研發的力度有關,但方總,你這個也太力了吧! 王寧國更想表示下看法,中芯是想走一步,不是想跑一步啊…… 這一跑,步子是不是太大了? 停止16nm的研發? 且不說中芯已經在這方面的投入,單是這一節點的研發就在于已經有冰芯取得過了突破,所以大家才有信心。 現在連16nm都沒搞定就去攻關10nm,盡管冰芯會顯而易見的給予幫助,但冰芯自己都還沒搞定……這種風險是不是有點大了?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策,而是關乎中芯的技術路線與接下來至少四五年的發展。 會議室里變得沉默。 方卓環視中芯眾人,就在他準備點名的時候,cfo曾宗琳出聲了。 “方總?!痹诹蘸芨兄x并且是絕對感謝方總對中芯的幫助,不管是管理運營的穩定還是技術方面的合作,這都是極其極其難得的,但是…… 吾愛方總,吾更愛真理。 他斟酌著自己的發言,盡量不觸怒危機中的易科掌門人、中芯的股東、冰芯的創始人、內地半導體的盟主:“中芯在16nm上的研發已經初見曙光,這兩年的利潤增長也有不錯表現,現在這種時刻轉道研發10nm,可能在財務上面會出現比較消極的信號?!?/br> 方卓喝了一口茶。 曾宗琳見方總沒有反駁自己,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氣,正斟酌措辭時看到了對面ceo王寧國頗為贊成的眼神。 他仍舊控制著說話的語氣,委婉的探討道:“中芯有希望在明年量產16nm,如果在冰芯的幫助之下,這個時間有可能再早些,如果中芯落地16nm,我個人堅決贊成它為易科代工?!?/br> 為易科代工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中芯這樣做就可能也同樣遭遇華盛頓的限制。 bis已經延伸管轄權,而中芯必然使用了美利堅的技術和設備。 曾宗琳不是不愿意中芯付出,只是希望更合理的付出,這樣按部就班似乎更能保證未來一段時間的產能供應。 就算到時中芯受限,享受和冰芯一樣的待遇,那也至少保證到2017年中段的運轉。 時間不就是這樣一點點爭出來和擠出來的嗎? “行業一盤棋,中芯取得10nm的突破更具戰略意義?!狈阶烤従徴f道,“在現在和未來這個階段,不光這一件事,我希望大家看待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都更從這個角度出發?!?/br> 曾宗琳抿抿嘴,暫時潛伏在會議室。 王寧國看著思考的楊世寧,看著低頭的曾宗琳,想著冰芯的情況,想著方總做事的決心,只覺頭皮一片一片的發麻。 但他還是“咳”了一聲,清清嗓子,準備發言。 方卓看了中芯ceo一眼,簡潔地說道:“你先別咳?!?/br> 王寧國:“……” 話被憋在嗓子眼,有點難受。 方卓看了眼時間,九點五十九。 他抬杯喝茶。 十點整,會議室的門被推開,梁孟淞快步走了進來。 他也不坐,看了眼會議室里參會的眾人,言簡意賅地說道:“我有信心?!?/br> 四個字,只四個字,中芯到場高層卻忽然仿佛在心里跟著疊了一層又一層的信心。 梁博士露面,顯然是說10nm的攻關,也顯然是表示這次將由他來帶隊,不然,方總不會擺這么認真的陣勢,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梁孟淞何許人也? 曾經的臺記棄將,但這幾年頻頻被臺灣媒體惋惜他的離開,認為這是一次重大挫折。 現在的冰芯技術帶頭人,自從他加入冰芯,組建團隊,接掌研發,先進制程的進度出現了快速的發展。 冰芯的技術發展當然不只是一個人的功勞,但梁孟淞也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貢獻。 這樣的人,他理應也確實獲得了業內人士的認可和尊重。 會議室里的氣氛陡然一變。 方卓看向王寧國:“王總,你剛才想說什么?” 王寧國凝重地說道:“我想說的是,中芯冰芯,同氣連枝?!?/br> 他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一邊鼓掌,一邊繼續說道:“歡迎梁院士來中芯指導工作?!?/br> 中芯其他人本來沒有這種時候鼓掌的意思,但ceo先帶頭,也就只好跟著鼓了鼓。 梁孟淞扯了扯嘴角,沒說難聽的話。 “梁博士會帶著團隊一起優先攻克10nm的研發,冰芯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按照我們原本的規劃,如果順利,有望在2017年的q1進行試產?!狈阶拷榻B著冰芯的研發情況,“現在到中芯,你們這邊的設備還更先進,樂觀點估計,也許中芯還能保證q1的進度?!?/br> 中芯現在不光asml的光刻機,有不少設備都比冰芯先進,因為,冰芯一定程度上在規避美系設備,但中芯沒這樣做,它最重要的是跟上技術研發的進度。 基于這種情況,梁孟淞這次率隊秘密在中芯研發,或許不會推遲最終量產。 如果中芯這邊能突破,冰芯繼續進行工藝調整和優化,也就基本意味著同樣突破。 方卓現在還在考慮一個問題。 要是中芯后續面臨華盛頓的同等限制,那或許就有必要推動冰芯與中芯的合并,原先的“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需要進化成更究極的資源整合。 中芯正統在冰芯、冰芯正統在中芯之雙芯合一。 反正都受限了,還有什么好說的,不如融合在一起來發揮更大的力量。 這是他受胡教授啟發后的新思考,暫時還沒和中芯這邊溝通,打算看看情況再因地制宜。 會議室里的氣氛變得熱烈了起來。 曾宗琳一邊參與討論,一邊總結本次的情況。 吾愛方總和梁院士,真理暫時先排在他們后面。 ※※※ 中芯的事沒有什么阻礙,或者說,阻礙都是有前提的。 梁孟淞將會帶領團隊秘密研發10nm被迅速的敲定并執行,他仍舊會兼顧一部分冰芯的工藝優化工作,但主要精力需要先轉移在中芯這邊。 與此同時,冰芯的光刻膠受限愈發獲得關注。 行內人知道情況的嚴峻,行外人在經過科普之后也能同樣知道。 如今已經是今年的最后一個月,易科已經基本完成退出美國市場的工作,各大產品在運營商、渠道商那邊基本清倉,甚至在圣誕節前來臨之際還出現了加價的情況。 易科的產品沒有問題,現在這樣全球第一的屬性還加上了“絕版”的無形標志,那自然更加火爆。 可惜的是,這次沒法補貨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時代》周刊在圣誕節意外的發布封面文章,成為近期唯一一個對易科掌門人進行采訪的媒體,也少見的讓方卓本人的觀點再度出現在美國輿論之上。 “華盛頓絕對是采取了錯誤的方式?!?/br> “bis判斷錯了,最好的措施不是封鎖,而是傾銷,我相信硅谷的很多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br> “現在這種封鎖只會讓易科與冰芯克服困難之后變得更強大?!?/br> “我們會回來的,在不遠的將來?!?/br> 封面文章里有記者對方卓的詢問:“方總,你就那么肯定bis錯了?” 方卓對此給予回答:“是的,媒體可以抹黑我其它的方面,但基于商業上的判斷,這一點會在市場上反應出來?!?/br> 記者再問:“問題在于,在沒有封鎖之前,易科和冰芯已經取得非凡的成就,這不是像兩杯毒藥嗎?” 方卓答道:“是的,但這杯‘封鎖’的毒藥,它的毒性更猛烈?!?/br> “方總,你認為‘不遠的將來’是什么時候?”記者的最后一個問題。 方卓以這樣的回答結束采訪:“當你下次認為十分有必要采訪我,那就進入了倒計時的時刻?!?/br> 第239章 時限 易科掌門人再次登上《時代》封面,他的態度依舊強硬,哪怕已經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不菲的代價,哪怕已經有機構為冰芯劃出了時間線。 光刻膠的限制像是四兩撥千斤,打蛇打七寸,冰芯這方面確實看不到什么有效的解決方法,而按照通常的期限,冰芯的16nm工藝大概到明年6月的時候就會面臨材料短缺的窘境。 現在這種情況下來自方卓的專訪,來自他的“傾銷大于封鎖”“歸來倒計時”等言論對華盛頓并不具備說服力,反而更像是困境中的鼓噪,而硅谷一些思考與贊同的聲音在輿論上也掀不起浪花。 隨著易科產品在美國基本售罄,股價市值跌落2800億美元,冰芯遭受原材料、設備、技術的圍堵,更主流的觀點是在等待驗證易科的隕落預測。 當然,易科仍有堅實的中國市場,但不管什么市場,總得需要產品力說話,一旦冰芯無法提供最先進工藝的產能,易科還能怎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這樣的局面甚至可能都并不遙遠,6月份距今也就半年而已,算上易科提前產出的存貨,再怎么控制渠道供應,它的核心產品能度過2016嗎? 幾乎不可能。 “方卓在中國曾經以直播的方式向公眾宣布,易科拒絕投降?!?/br> “不知道他現在有沒有后悔?!?/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