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1435節
“易科公司在沒有管束的情況下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br> “但或許,我們更應該探究它背后到底有沒有更讓人不安的秘密?!?/br> “根據近年來的調查,隨著易科公司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它或者說他的影響力也在日益擴大,既有經濟上的,也有政治上的?!?/br> “近期有來自投資機構的控訴人,如阿巴特,他自述是易科與miga基金違規cao作的受害者,在一場驚人的金融對決中破產,而在那場著名的軋空案中,承擔著重要角色的miga基金,我們發現它在2009年年底時參與處理了對金融危機后不良資產的處置?!?/br> “根據進一步的調查與分析,以miga為首的機構們擁有著眾多顯赫的客戶,而這些客戶又與方卓存在某種聯系?!?/br> “我們需要提出質疑,在易科如此快速發展的背后,在易科大打專利訴訟的背后,它順風順水的魔力源泉來自哪里?” 來自《國家評論》的一期深度報道若隱若現的勾勒出方卓在美利堅的活動,隱隱把苗頭指向某些當權人士。 這期報道里闡述了易科近年來的發展,尤其是去年mars 8.8系列所取得的成功,但是,這些成績越顯眼,它描述的質疑也就越有分量。 甚至于,報道里還點名薩默斯擔任首席顧問的“紐約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批評他接受來自易科和方卓的贊助,而這位既是曾經的財經管家,也是奧子的經濟會議nec前主任。 一石激起千層浪! 紐經所給出了回應:“我們是一家非盈利的社會研究機構,接受多家公司的無償贊助,其中確實有來自易科公司的資金,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br> 但這樣的回應并不能讓人滿意,反而成為繼續被揪住不放的重點。 除此之外,miga基金的合規性也引來質疑,易科公司經營活動的透明性與它在半導體行業的作為也再次被賦予威脅意義。 一邊是易科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一邊是對它與創始人質疑的沸反盈天! 方卓自然知曉這些情況,也知曉如此情況的背后推力,但他在接到游說頭子趙智善的電話時還是有些不滿。 “你們怎么把薩默斯抬出來了?” 趙智善有些無奈:“方總,這是媒體自己發掘的,紐經所的成立不太是秘密?!?/br> 矛盾激發,事情就并不那么按照預期發展,最起碼,《國家評論》以這種極端重視的態度來挖掘和報道就出乎意料。 她發現現在的矛盾不只是易科,更是兩派多種矛盾的借機展示。 “方總,sec已經確定將會開啟新一輪的調查,據說會聯合其它機構一起?!壁w智善又說到最新的消息。 “嗯,有質疑就得有調查,我已經知道了,早日調查,早日下結論,早日平息?!狈阶康南⑶辣融w智善更直接。 趙智善聽到這話,僅有一點驚訝。 但她沒想到方總所說的“早日”是這樣早,sec以驚人的速度進行了調查,等到給出調查結論僅過了四天時間。 四天時間,僅僅四天時間,sec聯合調查組就宣布調查結束,結論是沒有發現易科、miga基金與方卓存在違規行為。 這么短的時間夠梳理卷宗不? 趙智善瞧見了輿論的反彈,但很快,反彈也不見了,輿論存在的仍舊只是對易科與半導體的質疑,而非政商關系。 不管時間如何短,不管疑點有沒有事實支撐,反正,結果就是這樣的。 易科的火熱不會因為一場調查而熄滅,同樣的,對于易科威脅的鼓噪也不會熄滅,但只能局限在易科身上談論。 紐經所是無辜的,不能因為接受贊助就被無恥攻訐。 方總是無辜的,不能因為易科發展的矛盾就被借機抹黑。 薩默斯是無辜的,miga基金是無辜的,大家都無辜,沒有違規,只是立場不同而已。 第212章 撲朔迷離 四月下旬,易科在二級市場的表現漸漸趨于穩定。 一方面,上半年發布會推遲到這個月的最后一天舉行,例行的對平板產品進行升級,重點推出搭載英特爾最新14nm芯片的y-book,發布了一些合作廠商的智能家居產品。 這表明易科的經營活動按部就班,沒受太大影響。 另一方面,繼與英特爾晶圓代工談判破裂,易科在這一領域傳出更多消息,據說已經與三星、聯電、臺記進行了廣泛的接觸。 雖說接觸還沒出現結果,但這無疑表明易科正在積極的降低供應風險。 易科的疑云沒有解決,可如此成功的易科看起來會有成功解決問題的慣性,這一點被不少分析師評價為“偉大公司的氣質”,轉而便是一個新的問題擺在面前。 誰能阻止易科? mars 8.8系列為易科帶來巨大的成功,但它不可能永遠輝煌。 尤其,當冰芯被限制,當晶圓制造的工藝在今年不可能像去年那樣帶來新一代的跨越,總要有英雄站出來阻止大魔王。 那么,是誰呢? 5月3日,三星發布新旗艦的預告。 它仿佛是為了回應輿論的期待,當仁不讓的站了出來,預告會在5月21日舉行手機旗艦新品發布會,推出基于臺記16nm工藝芯片的新品,啟動新的產品序列,命名為“glory”。 glory,輝煌。 大概是trump實在干不過易科,只能推個新系列來打造三星的新輝煌。 御三家往年的旗艦發布會都相差不遠,三星這次的動作無疑是受到市場被蠶食的壓力,提前發布旗艦手機以挽回劣勢。 這進一步帶動了三星trump手機的跳水,但它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隨著三星的動作,有未經驗證的小道消息流傳出來,據說三星為了臺記的產能優先,在價格上進行了很大讓步。 三星與臺記存在競爭關系,大客戶蘋果又被對方撬走,但這次有高通從中斡旋,三星又用價格表示歉意,由此便有了這次的新品。 不過,雖然三星受到易科沖擊的最大,但蘋果也不好受,緊隨其后的公布相似的消息,新品發布會放在了六月中旬。 兩大對手都調整新的產品計劃,本以為易科也會有動靜,可它接連幾天都沒釋放消息,而據美國總裁施羅德對外透露,公司的新品仍將放在秋季。 華爾街的分析師認為,即便蘋果和三星推出基于臺記工藝的新品,mars 8.8系列仍然具有競爭力,所以易科不急于改變規劃。 還有一個不能不考慮的因素在于,易科拿到bis的臨時許可證,或許還存著與行政層面的博弈,不管它能增加哪一家制造商,冰芯都是合作最契合的,如能沿用最佳的工藝技術,今年的旗艦品質也能保持穩定。 但是,“臨時”許可證明顯存在變量。 目前看來,易科在竭力縮小變量,而包括蘋果、三星在內的高層在非正式場合也談過他們自己的看法,不認為易科解決制造工藝是什么難事。 按照現在最可能的情況,即便易科是與格芯合作,它也只是競爭力被削弱而已。 相較于易科這兩家直接的競爭對手,國內的英雄看起來就是阿里了。 自阿里成功上市,它一直在采取十分積極主動的進攻策略,以電商市場為核心,在多領域與易科系進行了正面的競爭。 外界通常認為,這種競爭態勢來自阿里上市所取得的巨大收獲,但高層基本都相信“風清揚”對易科掌門人的判斷。 ——方總這些年就干這個事,怎么可能反而臨陣退縮? 基于這種判斷的延伸,阿里一方面繼續鞏固自家在電商上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在出行、游戲、社交等領域極其舍得花錢。 最先見成效的還是已經打了兩年價格戰之久的移動出行領域。 阿里加大補貼,uber終于不想玩了。 uber當初籌謀許久的進入中國市場,本以為挑選到一個很不錯的進場時機,三個品牌已經鏖戰許久,正是它們疲軟的時刻,而一進來就立即收購百度手中的業務似乎也驗證了己方的觀察。 但是,萬萬沒想到,萬萬沒想到這剩下的易科、阿里、騰訊三家竟然那么有韌性和決心! 百度倒了,這不是價格戰結束的標準,只代表進入下半場。 uber在春節前后本來寄望于投資人孫正義的撮合,也看到其它對手的意動,然而,易科堅決拒絕了停戰的建議,阿里又繼續提升補貼,終于還是…… 5月15日,uber正式宣布降低中國市場補貼額度,給殺紅眼的移動出行市場注入一抹清流。 隨之,原本負責中國市場的高級副總裁霍利被調離,轉而由低了兩極的副總裁負責相關工作。 這一動作被解讀為uber暫時放棄中國市場。 霍利在返回美國之前頗為失落的接受最后一次媒體采訪,預測了未來的移動出行市場。 “未來的中國市場大概只會有兩家主要的品牌,騰訊必然會很快出局?!?/br> “這種大打補貼戰的競爭是畸形的,是不健康的,但又是不得已的,易科和阿里的資金都太過雄厚,但這一點還不讓人絕望,最讓人絕望的是,這不單單是資金的比拼,還有各種資源的比拼?!?/br> “uber要如何與易信、支付寶相比呢?它們都可以進行程序的內置,天然的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br> “就這一點,騰訊也難以和這兩家媲美?!?/br> “我們用了兩年的時間教會消費者如何使用電子支付來打車,但最終,一切都是為易支付和支付寶做嫁衣而已?!?/br> “這樣的競爭是不公平的,但現實談不上公不公平?!?/br> 霍利的采訪不無幽怨,uber在資金、資源、技術等方面都無法匹配先一步發展的易科與阿里,這兩家看起來真的是不惜代價。 它們是在競爭移動出行,但更多的是相互比拼支付應用場景。 從春節以來,支付寶和易支付的推廣幾乎隨時可見,兩家在這方面的競爭早已不局限在淘寶、易購這種傳統電商領域,而是蔓延至泛電商的場景。 除了知名的品牌,比如達達與快的、米團與口碑,線下連鎖商超的收銀乃至小區門店的收付款,都成為阿里和易科角逐的戰場。 這種全方位的立體競爭,百度無法匹配,它的核心搜索市場已經搖搖欲墜,騰訊也同樣有心無力,它比任何人都知道流量霸主的虹吸效應。 二零一五的上半年,阿里和易科的競爭十分惹眼,馬云作為掌門人也頻頻現身媒體的聚光燈之下,點評諸多領域的競爭與發展。 反之,不管是上半年的發布會,還是易科國外的多次利空利好消息,方卓都沒有站出來的意思,而是由常務副總裁虞紅主持公司的相關工作。 偶爾,抖音上有人拍到方總在不同城市的視頻,大抵不是在視察,就是在視察的路上,但這些短視頻都拿不到太多的流量。 就在三星新旗艦發布的前夕,易科被曝出一個引起眾多媒體討論的消息,它正在招聘汽車相關的行業從業者,而且崗位不少。 蘋果去年被曝光一個名為“泰坦”的電車項目,今年的易科也跟上了腳步嗎? 還是說,易科只是在提供汽車相關的芯片解決方案? 很多時候,易科與冰芯可以視為一體,后者這幾年一直有提供汽車芯片的方案,尤其在德國的工廠與眾多歐洲品牌都有合作。 或許,在冰芯受限之后,易科接手了一些這樣的工作? 消息很快得到驗證,答案來自易科聯合創始人虞紅。 她面對媒體采訪,輕描淡寫的回應了這個事情:“我們確實成立了一個整車相關的項目,國內外這兩年電動汽車的發展都很快,如果可以,易科也愿意進行多領域的嘗試?!?/br> 因為這句話,因為易科整車項目的確認,國內汽車相關的公司股票都出現了幅度不一的上漲。 記者好不容易逮到易科的高層,還是虞總這樣級別的,自然要問個清楚:“易科在電車領域有什么目標?” “易科暫時沒設立目標,項目只是剛剛成立而已?!庇菁t很務實地說道,“就我個人而言,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給傳統汽車行業帶來一些新的東西,但這個還要看項目的研發情況?!?/br> 記者還想要追問更多,但虞紅已經擺手示意不再過多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