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1204節
有人還翻出了方總當年對類似問題的公開回答,也算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朋友圈的討論很熱鬧,方卓本人都注意到了這樣的小熱度,他考慮到如果自己能看到這種問題與隱含的憂慮,恐怕更多人的情緒已經極其復雜。 大年初九,方卓更新了一條朋友圈動態,算是給了一個自己的態度。 “移動互聯網才剛剛開始,連騰訊的業務都能被顛覆,還有什么不可能發生?這里面的機會很多,易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事實上,就像yms的立意,我是希望易科能提供大家共贏的資源,而不是見到機會就要親自去做?!?/br> “但是,也要誠懇的說一句,如果等到移動互聯網的版圖逐漸成形,項目機會肯定是越往后越少的,嗯,我指的是稍微更有前途的那種?!?/br> “大家就要趁著pc端往移動端轉型,趁著ybat都各自有事要做,趕緊把市場和項目研究起來,干死騰訊,干死阿里,干死百度,也干死易科?!?/br> 方卓這個巨頭頭子親自端上了一碗雞湯,最后又透露了一個數據:“易信已經有超過4000萬的活躍用戶,最高達到了4500萬,公司在上半年的計劃是把這個數字提升到5000萬,我認為來信已經不會再有機會了?!?/br> 易科掌門人明確了他的看法,公布了活躍用戶數字和預期增長。 這遠比微博王星的動態更讓人震動,也很快就流傳到外界。 過去16個月的競爭時間,方卓哪怕是表示信心也從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這一次,伴隨著數據,更像是來自易科掌門人為本輪競爭的蓋棺定論。 4000萬-4500萬的活躍賬戶是什么概念? 可能還是競爭當事人最清楚這個答案。 騰訊面對新一輪的采訪問題,開啟了新一輪的沉默以對。 然而,有記者發現,仿佛是為了佐證方總的結論,騰訊原本推廣和宣傳資源里的“來信”悄然更替為“qq”。 這……這算什么? 騰訊認輸了?真就輸了? 如果來信沒有騰訊的資源支持,不論它現在有多少用戶,最終只會被易科龐大的用戶群體裹挾而慢性死亡。 來信要何去何從? 以及,騰訊要何去何從? 記者們踴躍的蹲守深圳,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解答。 畢竟,騰訊股價又開始跌了…… 第477章 戰略轉型 大年初九,騰訊股價自港交所初五恢復交易以來已經連跌了5天,顯示出二級市場對騰訊春節之戰和未來前景的態度。 但這一天是它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天,市值直接跌回了300億美元以下,核心原因還是在于易科掌門人披露了官方數據,4000-4500萬的活躍用戶。 以及,媒體廣泛報道了他對兩家競爭的看法,“來信已經沒有機會了”。 這樣的競爭背景,如此的數據佐證,再加上方總向來真誠,股價的重挫幾乎與騰訊重新分配資源在同一時間進行。 去年易購上市,騰訊的市值是307億美元,受與春晚合作的利好消息影響,它的股價在春節前就開啟了漲漲漲的架勢,但這個一路長綠在易科推出集?;顒又蠓啪?,截止到除夕休市,市值是創下歷史新高的368億美元。 市場情緒極佳,普遍相信騰訊可以復刻去年易信的狂飆猛進,扭轉兩家競爭的局勢。 初九收盤,297.4億美元,跌沒了70.6億美元。 這樣的跌幅除了為媒體們增加更多的報道內容,也讓參加騰訊總辦會議的眾人有種恍惚之感,去年過完年也是跌成這個b樣,怎么又來了一次? 時間好快,易信好猛,方總好兇! 而這一切是怎么發生的…… 還要從易信借著“河馬事件”突破護城河開始說起。 但要談“河馬事件”,就像張朝陽不談易信的16個月卻談易科的10年一樣,它似乎又只是騰訊過去那些年的縮影,像是一個偶然中的必然。 如果沒有它,方總大概還是會緊緊盯著騰訊的犯錯時刻吧? 不不不,錯有大小,未必就是那么好的機會。 不不不不,越往后拖,易科的硬件基礎越強,不知又是什么景象。 總辦會議室,許晨曄對當前情況進行機械的匯報,其他人默默不語,心里卻百感交集,方總之心,騰訊皆知,更不用提那幅業界聞名的“就干騰訊”…… 可是,真被他干過來了,回顧過去16個月,仍然讓人恍恍惚惚。 “行了,別說場面話了?!闭崎T人馬化騰忽然打斷了許晨曄不知滋味的匯報,直接擴大了參會范圍,“讓各部門的負責人都來開會?!?/br> 最高級別的會議擴充了參會人員,但氣氛并沒有因為人數的增加而變得緩和,反而更顯沉悶。 每個走進來的人都神色凝重,這些個體的凝重不約而同的疊加起來便是公司上上下下的焦慮和不安。 沒有誰比騰訊自己更明白“來信”在移動戰略上的失敗意味著什么。 移動互聯網的意義不用贅述,而方總那句“移動互聯網是顛覆”也很有名,只是,騰訊沒想到強如自己居然是被顛覆的第一批。 特么的,我們騰訊早就開始布局移動了,那邊的阿里和百度還慢吞吞的呢,要顛也應該從那邊開始顛??! 這樣顛真的讓人很癲! 會議室里在人到齊之后仍舊保持沉默,總裁劉熾坪眉頭微皺,副總裁任玉熙捏著鋼筆,許晨曄、盧杉等人或看文件或舉杯喝茶,等待這場臨時轉向的會議內容。 “來信失敗了?!?/br> 馬化騰開口第一句就讓很多人心里一驚,不論外界怎么說,現在由自家掌門人直接承認失敗,無異于…… 好吧,戳破了僥幸心理。 “易信的活躍用戶4000多萬,仍舊在增長,我們的活躍用戶1360萬,自春節以來仍舊在下跌?!?/br> “擺在我們面前的形勢已經極其嚴峻了?!?/br> 馬化騰談到了兩款軟件的最新數據,活躍用戶才是軟件的根基,正常來說,來信在過年期間是會持續增長的,但隨著具有更好口碑和更多人數的易信出現了明顯的虹吸效應,讓來信不漲反跌。 這種情況一旦開始,考慮到競爭對手后續的動作,恐怕真的很難有機會了。 來信仍然可以繼續投入,仍然可以鼓吹引流效果和注冊人數,仍然可以茍延殘喘,但還有什么掙扎的意義? 馬化騰這幾天反復的思考,也看到了一些人的說法和來自易科的信息,倒真是頗為認同搜狐張朝陽的說法,易信的發展不是16月之功,是易科10年積攢的力量。 同樣的,來信的敗北不是16月之過,是騰訊過去累積下的弊端。 馬化騰反思公司,腦海中想到的是另外一家正在衰落的巨頭,諾基亞,說來也巧,這里面也有易科的一份功勞。 而易科是如何踩著諾基亞成功,是如何踩著騰訊進軍通訊領域? 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對手兩相對比,封閉與開放,兩種極其明顯的特征浮現了出來。 騰訊內部提過“要在每個互聯網重要的細分領域都做到行業前三”的目標,彼此之間也有過“走所有的路,讓其它公司無路可走”的戲言,就是要自己親自動手來拿下果實。 易科,它做手機產品,是聯合一眾廠商來沖擊諾基亞的塞班,是做了yms來凝聚周邊生態,這次也顯而易見的發揮了體系作戰的優勢。 方卓常說共贏,他的共贏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值得商榷,但不少業務上也確實發揮出了效果。 會議室里因為掌門人組織語言而變得更加沉悶。 形勢嚴峻,騰訊危險,這種在核心業務上的失敗太讓人難以接受了! “不過,來信輸了,我們還沒有輸?!?/br> 馬化騰重新開口,拿起手邊的數據文件,如此轉折了一句。 “我們仍然是一家3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br> 他放下文件,糾正了自己的錯誤:“抱歉,是297.4億美元市值的公司,但也還是四大巨頭之五?!?/br> 這是之前易購上市在網上獲封的榮譽稱號。 馬化騰現在這樣把準確市值和榮譽稱號拿出來,頗有些苦中作樂的意味。 會議室里眾人的心情倒確實緩和了一些,依舊沒人說話,都是全神貫注的聆聽這種關頭之下的馬總思考。 騰訊有五虎,后來又有劉熾坪這種有生力量的加入,但馬化騰始終是騰訊最具權威的掌門人。 “易信已經獲得了可以取得這個賽道勝利的巨大優勢,可是,整個通訊市場不是非此即彼,我們的qq仍然是通訊市場的no.1?!?/br> 通訊市場能不能共存? 肯定是能。 “但是,我們現在的no.1和過去已經截然不同,稍不小心,易科的易信就會連我們的qq也超越?!?/br> 共存之后的市場會是什么樣? 騰訊肯定沒法像過去那么舒服。 “從某種意義上,是易科打醒了我們,我們要正視如今存在的劣勢,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向易科學習,學習它的平臺化,學習它的開放性?!?/br> “這沒什么好遮掩的,易科能在我們擅長的領域擊敗我們,這就證明他們更加優秀?!?/br> “但是,僅僅16個月的競爭不足以擊垮我們,對來信這樣一個軟件來說,或許16個月已顯綿延,可是,對于騰訊和易科,我們的競爭才剛剛開始?!?/br> “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剛剛到來,過去的騰訊可以從零開始,現在的我們從297.4億美元開始,反而不行了嗎?” “未來,我們的戰略要更為開放,要更向整個互聯網分享流量,而不是封閉起來一蹶不振?!?/br> 馬化騰描述了自己的戰略思考,騰訊既能共存,也沒有迎來移動時代的終點,一切都還大有可為。 他的聲音放慢:“柯達走向末路,諾基亞摔下神壇,連它們這樣的跟不上時代,敗亡也就如期而至?!?/br> “巨人倒下的時候,體溫還是暖的?!?/br> “我們已經到了戰略轉型的時期,必須要轉,不得不轉?!?/br> 馬化騰頓了頓,語出驚人,極其鮮明的證明了他的決心:“甚至,只要合適,我們不排除與易科也進行合作?!?/br> 會議室里隱約有了些sao動。 所有人都感受到這次“戰略轉型”的力度,如果連易科都可以合作,這真是……破天荒的態度了! 馬化騰等到大家對自己的話有所消化之后說道:“一家擁有297.4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我希望以后其他人列舉商業案例時,騰訊不會成為像柯達、諾基亞那樣血淋淋的教訓?!?/br> 騰訊掌門人的內部講話結束了。 他沒有要求不得外泄這番臨時起意卻又思考許久的講話,也即意味著,這更像是內部的公開致辭。 承認來信和公司戰略的失敗與受挫。 明確進行開放與分享的戰略轉型。 以及,當前和未來嚴峻的發展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