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781節
是90還是65? 是65! 真的? 媒體都報道了! 行業躁動,話費激增。 很多冰芯的員工都開始被熟人和記者變著法的致電。 “聽說你們廠弄了65nm?” “都老同學,真的假的?要是真的,我下半年就跳槽過去!” “你還認不認老師了?聽一句準信有這么難?” 下午三點半,僅僅是在報道出爐后的半個小時,方卓的電話就再也沒停過。 第一個打進來的是中芯的張汝京。 張汝京是在辦公室聽到下屬匯報的消息,他一度覺得是在開玩笑。 可是,看著電腦里言之鑿鑿的報道,看著下屬已經幾通電話的印證,他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沒有人比張汝京更明白制程工藝追趕的難度。 中芯盡管一段時間里受到來自臺記撕毀和解協議的干擾,但仍舊一直在努力追趕先進制程,眼下距離65nm試產最少還有1到2個季度的距離。 所以,他極其震驚和不解,那個前年130nm還需要中芯援助的冰芯怎么可能進步到這里? 我們中芯幫你還好說,難道你還能讓臺記、聯電也派專家團隊來幫你? 不可能的事??! 張汝京和方卓很熟,電話打通后就直接問道:“方總,65nm?真的假的?” “真的,38%良率?!狈阶吭谧蛱煲呀浵藖碜郧翊仍频淖钚孪?,一天多的時間里都在思索計劃時間和這一制程所能帶來的變化,而面對張汝京自然沒什么好隱瞞。 張汝京握著手機,久久失語。 這么一瞬間,他心里的情緒很復雜很微妙,內地半導體有了可喜的突破,但居然不是中芯?居然是冰芯? 仍舊可喜,卻也怎么有些遺憾。 是中芯進度的速度變慢了?還是冰芯進度太快? 張汝京回過神來,嘆息一聲,想到了制程上的可能性:“你們去年的那個90nm完成試產后沒有再接著研發,而是直接跳過去了?” “嗯,不愧是張總,但也不算浪費,我們打算搞定65nm再把90nm應用在上海的三廠,用來做傳感器,這個領域的壓力相對會小很多?!狈阶拷忉屃讼螺p重緩急的安排。 張汝京十分驚愕:“這是誰做的決定?這個風險太大了。邱總嗎?胡教授?” “嗯,他們的共同決定?!狈阶看鸬?,這里的“他們”還包括了另外一位現在不便說的名字。 張汝京忍不住問道:“董事會就這樣同意了?這個風險太大了?!?/br> 作為中芯的掌門人,他太知道其中的風險,萬一65nm研發不順,原先取得階段成果的90nm也會浪費大把的時間,這里有著龐大的時間成本。 可以說,跳代研發的決定就是把企業放在刀尖上跳舞! 90nm按部就班也能獲得很大收益,搞了65nm出問題,這個責任誰擔? 方卓輕描淡寫地說道:“我同意就是董事會同意?!?/br> 他笑道:“也還好,失敗就失敗,反正內地不還有中芯呢?!?/br> 張汝京再度失語,隨后發自內心的感嘆:“也就是你方總,也就是你個外行,也就是你啊……” 也就是你方總對冰芯董事會有絕對的話語權,也就是你個外行聽別人說什么是什么,也就是你敢這樣賭了一把。 似夸似貶,還是夸多一些。 張汝京又沉默一會,沒有詢問冰芯究竟是怎么做到,衷心地說道:“希望內地的半導體能越來越好,中芯距離65nm也不遠了?!?/br> “張總,共同進步?!狈阶恳彩钦嫘膶嵰?。 來自張汝京的電話剛剛結束,又一個來自上海的陌生號碼打來。 方卓選擇了接聽。 “方總,我是華虹的姜琦?!眮黼娤韧诵彰?,畢竟很久都沒聯系過,“聽到冰芯在65nm制程上取得了進展,我雖然在華虹,也覺得很欣喜?!?/br> 是華虹的副總裁姜琦。 冰芯曾經因為挖華虹的人還鬧出過一些不愉快。 姜琦繼續說道:“方總,我是真心高興能聽到這個消息,曾經我覺得冰芯只是一個外行弄的企業,覺得最后只能是一地雞毛,當然,也確實對你們挖人覺得生氣,但現在……” 他頓了頓:“現在,我就是高興,就是高興?!?/br> 華虹是國家在半導體行業上的實驗品,毫無疑問的因為采購設備和技術引進的限制而失敗了。 它以及類似背景的企業都只能艱難前行。 乍聽冰芯最新消息,姜琦是驚愕的。 冰芯這個企業不同于中芯,不同于有一位張汝京那樣的業內技術大佬坐鎮,它仿佛自出生就帶著一種不合群、撒野的味道。 即便,冰芯取得130nm的制程工藝,開始量產,但包括姜琦在內的很多人都憤憤不平。 冰芯算什么?不過就是運氣好,弄到了許可,引進和采購了技術。 換成華虹有這份許可,只會比冰芯做得更好! 姜琦有這份信心,但也只能艷羨乃至嫉妒。 可是…… 65nm是一種什么概念? 姜琦不是外行,對技術和國際水平都十分了解,既震撼于冰芯能做到這個,也從心里覺得華虹同等條件下很難拼到這一步。 看看中芯就知道了,中芯也有許可啊。 姜琦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沒法跟張汝京相提并論,那連中芯都沒做到的事…… 他心里只剩祝福。 要不是心里有堅持有心念,做點啥不好來做半導體? 姜琦這么一想,頓時覺得方總這樣大把投錢更值得尊重,于是有了這么一通主動恭喜的電話。 方卓從語氣里能感受到一些情緒,先是感謝對方的恭喜,然后笑道:“嗨,我這么說可能不地道,但冰芯的成功也有來自華虹的助攻,我對華虹很感謝,是感謝有這么一批先行者,不然,國內哪來的土壤呢?” 姜琦大笑,心里竟然一點也不著惱。 他約了有時間上門拜訪,想親耳聽聽冰芯突破背后的細節和故事。 方卓放下電話,心里也有些感慨,剛喝了一口水忽然聽到辦公室里的座機響起。 他剛伸手又看著桌上的手機再次震動。 方卓看了眼座機和手機的來電,干脆都按了接通:“喂,我是方卓?!?/br> ——“方總,我是電子司的鄭英鋒?!?/br> ——“方總,我是合肥市辦的徐苗?!?/br> 是上面和地方同時來的電話。 “徐秘書,我先和電子司的領導匯報下情況,65nm確實過了風險試產,但后面還有很多工作?!狈阶繉κ謾C這么說了一句。 手機里立即意識到情況,道了一聲謝,也算拿到準確的消息。 電子司同樣聽到方總的聲音,等了幾秒鐘后說道:“方總,五分鐘之后領導和你通話,五分鐘時間夠嗎?” 方卓干脆地答道:“夠?!?/br> 電話沒掛。 趁著這時間,他喝了喝水,潤了潤嗓子,組織了下匯報的措辭。 實際上,試產后確實有很多工作,也不知道這次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反響。 五分鐘之后,電話的另一端換了領導,態度和藹的詢問冰芯的技術情況。 方卓進行了原原本本的匯報,從前年突破130nm后開始研發90nm到去年4月進行90nm試產,再到招攬梁博士和他的團隊,決定跳代發展,一直到今天,這其中的不易沒多渲染,只是平鋪直敘。 “不容易,不容易啊?!鳖I導認認真真的聆聽結束,感嘆道,“冰芯這個名字起得好啊?!?/br> 他又表揚了幾句,問道:“冰芯需要什么?” 領導知道方卓之前來北京跑過一陣政策,也提過對行業的建議。 但彼時的冰芯和現在的冰芯不一樣。 方卓猶豫幾秒,說道:“冰芯想要一個院士的名額?!?/br> 領導一怔,沒想到是這個答案。 他哈哈大笑,沒說行,也沒說不行。 方卓也跟著笑,沒有提第二遍,就算這次不行,也留下一次訴求的表達了。 這通電話沒有持續太久,但之后會有到北京的當面匯報。 方卓放下座機,整理情緒,給合肥方面打了過去。 這次不是之前的徐苗,而是換成了秘書長羅明華。 “方總,我們正在開會討論怎么配合冰芯的發展,你啊你,可真是給我們一個大驚喜!”羅明華大聲笑道。 “很僥幸,不知道算不算驚喜,沒成遺憾就行?!狈阶窟@么說道。 “冰芯很難得啊,我看很多人都在議論,方總,冰芯是怎么做到的?”羅明華問出了問題。 方卓沉吟一會,知道對面正在開會,緩緩地說道:“功勞都是邱總、胡教授還有冰芯的全體員工,是他們的汗水、毅力、信念成就了現在的冰芯?!?/br> “冰芯是怎么做到的?” “其實,昨天我也這么問自己,除了冰芯內部的努力,也是領導們的支持,是合肥給予的政策,是國內高校給予的支持,沒有這些,冰芯不會是冰芯?!?/br> “冰芯的65nm只是試產,只是半導體路上的一小步,這不是65nm的冰芯,是冰芯的65nm,以后還會有40nm、28nm,還會有更多?!?/br> “玉壺路上的冰芯,我們的目標還更高更遠?!?/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