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704節
“我其實覺得不用介意第一門戶不第一門戶,著眼于未來的籌備才是正道?!?/br> 然而,汪延聽著方總這么講,心里的念頭卻轉了個彎。 這一陣方總在北京,他想和方總聊的可不只是博客、游戲、門戶,更不只對校內網的投資,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反而是傳達新浪管理層的一個小小訴求。 易科旗下的易購發展的如火如荼。 阿里旗下的淘寶發展的如狼似虎。 騰訊旗下的拍拍發展的微微創新。 包括網易的圖書電商嘗試,搜狐傳出要做搜狐商城…… 很多知名公司都在思索和嘗試如何從電子商務這條賽道里分一杯羹。 偏偏,新浪一直在鎮之以靜,在外界看來,那叫一個氣定神閑。 管理層自家人知自家事,倒不是想靜,但方總在上頭鎮著…… 汪延正式和非正式的和方總溝通過兩次,后者都不同意新浪涉足電商領域。 嗯……如果沒有易購的火熱表現,管理層也能接受,但是易購眼看著憑借兩場與對手的較量而打開局面,新浪這邊就有些急切乃至焦慮了。 干兒子也是兒子??! 考慮到之前的溝通,考慮到方總的脾性,考慮到方總本身在新浪的聲望,汪延認為其他人和正式的會議場合都不適宜來說這個事,還得是由自己私底下交流。 現在聽著方總談未來的機會,他就忍不住琢磨,這是不是拿出來堵嘴的大餅。 大餅看著當然香,可是,當下電商的火熱也很讓人躁動。 隨便一數,市面上讓人有印象的電商名號都能串成貫口了。 汪延心里轉著念頭,面上沉吟不語。 方卓則是聊起未來布局的一端,頗有些滔滔不絕。 “方總,移動領域的發展確實值得重視?!蓖粞酉冗@么肯定了一句,考慮著如何進行重要溝通。 方卓卻停了下來,已經感覺到雙方不在一個頻率上。 他添了些茶,端著杯子踱步到落地窗邊,一邊俯瞰北京傍晚的景色,一邊說道:“汪總,咱們之間還有什么不好說的話嗎?新浪有今天這個成績,汪哥你居功至偉?!?/br> 談到新浪的成績,當初汪延愿意站在方總的這一邊正是被他成為“一個解決新浪盈利困境,帶領新浪創造輝煌的商業強人”的話所打動,現在考慮到電商的前景,他還是覺得不應該讓新浪在這個領域寂寂無聞。 汪延有作為新浪ceo的考量,但也有仔細琢磨后的說話方式:“我哪有什么不好說的?方總,你要非說我居功至偉,反正辦公室里沒旁人,我也就厚著臉皮收下來自董事長的贊譽?!?/br> “新浪有方總絕對是幸運之至,方總有新浪則是錦上添花?!?/br> 方卓回頭笑道:“行了,汪哥,吹過頭了,咱們這是相得益彰?!?/br> “我可是認真的,有時候我覺得換一個人坐在我這個位置,他如果同樣得到方總的授權和信任,一定做的不比我差?!蓖粞诱\懇地說道,“所以,越是當著這個ceo,我越是如履薄冰?!?/br> 方卓擺擺手,哈哈大笑,過于謙虛了。 汪延跟著笑,瞧著方總的神色,終于舊事重提:“我最近看著百度,看著騰訊,考慮著新浪與它們逐漸有的差距,不得不說,門戶網站這樣的模式確實透露著頹勢,我有時候在公司里也和大家討論行業發展,像c2c啊,像c2c啊,像c2c啊,看著確實不錯?!?/br> 方卓和汪延對視一眼,兩人皆是又笑了出來。 汪延覺得這個氛圍不錯,繼續說道:“不管是b2c還是c2c,我感覺這兩個模式在國內都能做起來,易購既然下決心深耕b2c,方總,你覺得新浪有沒有c2c再來個錦上添花的可能?” 方卓之前在上海否決過兩次電話里類似的建議,這第三次從電商變成了更細化的c2c。 從汪總話里的信息和他三番兩次的要求,可以看出來新浪內部對電商還是很眼熱的。 這不奇怪,看看網易和搜狐的動作也能理解。 方卓考慮了一下,自己依舊可以強行做決策,但自己人之間太過強硬始終不是很好。 “汪哥啊,雖然我認為新浪有著迎接移動時代更合適的定位,以及,淘寶和易購都開始建立不錯的優勢,但我也能理解大家的想法?!?/br> “剛才我說的那個基于短信的sns項目,正好我打算去美國的時候順道也瞧瞧?!?/br> “這樣吧,到時候你點幾個人陪著我一起去考察考察,咱們也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有沒有更值得期待的發展?!?/br> 方卓沒有長篇大論,給了個真誠的建議。 汪延略一思索,答應了下來。 他知道方總下周去美國是要視察易科的工作,還有個他球隊的比賽事宜。 事關新浪發展的方向,汪延也想看看到底什么才是正確的。 心結稍解,手里來自王高飛解決問題的預案還需要處理。 汪延依言聯系了騰訊的曾李清,他曾經和這位見過三四面,溝通渠道沒什么問題。 曾李清做事風格比較爽朗,既沒有裝作不清楚線下的事,也沒有扭扭捏捏的推三阻四,聽完新浪汪總的話之后說道:“公司拓展新業務可能有時候會比較粗獷,汪總說得好,咱們兩家競爭是要有個一定的框架?!?/br> “反正這個社交網絡的行業協會也弄出來了,不如讓校內網也加入進來?!?/br> “不管是你們發展也好,我們發展也罷,大家同心協力的為社交網絡服務,滿足大家在這方面的需求?!?/br> 曾李清提了個讓汪延有些驚訝的動作。 這么一個所謂的行業協會能干什么呢? 有一定的底線?有一定的默契?先一起擠死其它競爭者? 汪延近紅者赤,考慮的比較腹黑。 但不管如何,校內網遭遇的小挫折會順利解決,也不用采取太激烈的輿論手段。 看起來,校內網與qq校友的競爭將會進入一個相對平緩的比拼資金、效率、團隊的階段,其它外在的表現形式都很容易被彼此學習。 又過兩天,方卓出席了一個媒體活動,依舊大談國內社交網絡的發展前景,打算這是自己真人出鏡的最后一波鼓吹。 但讓他感覺有意思的是,僅僅第二天,騰訊門戶也出現一期暢談東方facebook的采訪,采訪對象是騰訊五虎的許晨曄,他略有點雷同的聊到社交網絡與騰訊的戰略部署。 方卓沖著這疑似企業文化的表現,愣是又拉著汪延、熊曉鴿等人在知乎上做了個主題活動,交流一些對社交網絡sns的看法。 這次采取跟隨戰略的騰訊換了一只虎,不是露過面的曾李清和許晨曄,也不是馬化騰,而是負責技術開發的張志咚。 反正,你談東方facebook,我也談facebook的本土化發展,你聊社交營地,我也聊屬性定位,你說校園生態的局限性,我也說垂直細分領域的想象空間有限。 方卓充分體會到了貼身短打的效果,這只鵝是真的往上跟,也似乎真的不怕引發吐槽。 “巨頭放下身段,這可真的有意思?!?/br> “汪總啊,如果能給巨頭制造一些麻煩,那事情才更有意思?!?/br> 方卓沒有因為騰訊的打法而惱怒,反而在率領新浪團隊前往紐約的時候表現出極其積極的心態。 “沒準對面也是這么想的,方總你口口聲聲要看校內網成為東方fb,他們就覺得給你制造出麻煩才有意思?!蓖粞有睦锸怯悬c無奈的。 方卓莞爾,掃了眼新浪考察團的成員,有總裁汪延,有首席運營官曹國瑋,有新浪總編輯陳桐,有郵件業務張曉龍……這個陣容已經相當有力。 對面五虎陸續出面,先讓夾子抵御一陣,新浪后援團正勤修內功,靜待天時變化。 第43章 上上對抗 從北京飛紐約的航班時間長達14個小時。 但方卓這一路都很有精神。 作為新浪董事長,他最多的就是與總裁汪延溝通,但也時不時看到這次考察團成員署名的業務匯報和分析。 像曹國瑋,這位出身普華永道,對新浪的上市起了很大作用,如果不是汪延被改變命運,他就是那個執掌新浪的總裁。 像陳桐,這是資歷更深的新浪人,不僅是總編輯,也負責著核心的內容業務,值得一提的是,他對體育充滿興趣,這一次被選中赴美,第一反應是和方總提出去休斯敦現場觀看火箭季后賽的要求。 像張曉龍,這是后來被數億人教著怎么做產品和優化產品的產品經理,也是之前一個人寫代碼而完成foxmail頭三個版本的國內頂尖程序員,以及,他現在總顯得格外沉默。 方卓帶著這些人真的一路都有的聊。 除了新浪的發展,大家對方總鼓吹的社交網絡也充滿交流的興趣。 到了這時,方卓算是有了些更斟酌的表態。 校內網的校園社交 規劃的白領社交這是相對容易的,但進一步的全民社交,校園 辦公室的用戶構建出來的社區氛圍極可能受到極大沖擊,這可謂是富有挑戰的驚險一躍。 方卓在自己人面前對這個環節表現出很大的擔憂。 “那騰訊能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曹國瑋想到了校內網的競爭對手。 “校內網現在是實名制,是用郵箱登錄,而qq校友直接用聊天軟件賬號登錄,它的用戶審核比校內網要寬松不少,這固然能帶來快速的流量資源,但是再往后……騰訊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定會花費多得多的精力?!狈阶空f道,“我倒是好奇fb是怎么解決這個難題?!?/br> 今年的facebook在連續打通大學 高中的用戶群體之后也在嘗試全民化,盡管方卓覺得兩邊的用戶群體有很大不同,但出于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也很好奇它解決問題的方式。 方卓稍微總結了一下:“不管校園還是辦公室,解決的都是相對熟悉和封閉的社交需求,而到了全民階段,它轉化為一個泛社交的模式,前后還是比較割裂的?!?/br> 最重要的是,這種割裂式發展會不會還遭遇其它社交產品的競爭? 新浪的一群高層都在思索方總說的話,有的人琢磨“實名制”,有的人考慮“泛社交”,有的人聯系新浪目前的產品。 片刻之后,曹國瑋忽然說道:“我覺得我們的博客就挺泛社交的,也不會面對什么割裂的問題,就是要把它帶到更多人的電腦里而已?!?/br> 陳桐則是說道:“博客不像校內網,博客現在需要解決收入這一塊的問題,單純依靠廣告收入還是不讓人滿意的?!?/br> 汪延也探討道:“校內網為了和騰訊競爭,先期發展要抑制商業化,以用戶增長作為核心,但它的未來也有著和博客一樣的問題,或者說,這種類似的問題一直在困擾大家?!?/br> 除了傳統的廣告收入,不論是無線增值還是服務增值業務,這都是近年來沖破困擾的嘗試,而騰訊在這方面的表現毫無疑問是極其突出的。 幾個人小小的討論了一番,也提到了附加的游戲業務。 方卓不意外能聽到這樣的設想,游戲收入在互聯網大廠的營收里已經占了越來越多的比重。 但針對校內網、qq校友、博客這一類,他提醒道:“游戲可以,但要適合社交關系這個脈絡,只要針對性的開發,我們才能看到可能符合預期的表現?!?/br> 游戲的事討論的淺嘗輒止,關于與騰訊競爭的話題則是在飛往紐約的后半程一直沒有停止。 大家聊了騰訊在不同領域的表現,但歸根結底還是落在它流量的根子上。 沉默寡言的張曉龍參與了這個話題的討論,提了個建議:“既然校內網前期是抑制商業化,要主打用戶規模,而且不論校園還是白領這兩個群體都有天然的內在關聯性,那它是不是可以嘗試騰訊化?” 汪延、曹國瑋等人都沒聽明白這話里的意思。 方卓卻笑了出來,問道:“你是說校內網使勁的擴大用戶規模,然后從網頁做成軟件,做成類似qq式的軟件是吧?” 張曉龍認真的點了點頭:“軟件可以既刷新校內網的信息,也提供用戶的即時通訊,騰訊能夠微創新,我們也可以向它學習,方總,我看校內網是要燒錢來擴大用戶規模,如果這個規模真的能夠到一定程度,未必不能嘗試分化騰訊的流量之基?!?/br> 他沒說打敗,而是用“分化”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