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629節
方卓問出自己的顧慮:“姜行長,我有一大一小兩個顧慮?!?/br> 姜行長有些意外這樣的說辭,和武謙對視一眼,示意方總繼續往下說。 “一個大的顧慮是,我最近也有關注輿論,有看到《中國證券報》《經濟觀察報》關于銀行金融這次的不同觀點討論?!狈阶空f的比較委婉。 實際上,程度絕不僅僅是局限在“討論”上,而是指責和批評。 比如,建行的股份改造和上市腳步更快,也就讓大家對它出讓股份的價值有所質疑,是不是偏低了? 工行和高盛財團達成了一個諒解備忘錄,所公布的合作方式同樣引來這樣的質疑。 而面對質疑,不少外資是親自下場的,像高盛,它就由在自家任職的經濟學家胡祖六親自下場論戰,為工行與高盛合作的合理性進行辯駁。 除了價值的高低,胡祖六還回應了另一個相關的疑問——為什么民營資本沒有被允許參與其中? “中國有匯豐、花旗或者高盛這樣的有國際經驗和口碑的民間投資家?” “這樣的合作要講究門當戶對?!?/br> 方卓在從南往北的這一路上是有關注輿論、收集信息的,所以,他的一大顧慮是這種時候由自己這種民營冒出來,是不是不太合適?是不是太惹眼? 他抿了一口茶,看了姜行長一眼,問道:“這次的股份制改造是不是有規定不許民營進入?還是,大家有約定俗成的默契?” 姜行長莞爾:“這都是明面上的事,沒那么多繁文縟節,換了別人,不好說,方總愿意出來,我相信誰都沒話說?!?/br> 他頓了頓,又說道:“聽說方總不僅企業經營有一套,私募資金的投資也很有心得,把投資業績一擺,也就夠了?!?/br> miga基金的主體是私募,但也在去年和浦發合作了國內的第一批公募基金。 在全球范圍內自然無法和聲名赫赫的高盛相比,但在國內拿出來也是數一數二了。 方卓不語。 姜行長繼續說道:“外資能投,民營不能投?沒這樣的道理,如果真有誰質疑,我第一個站出來回應?!?/br> 方卓想聽的就是這個,真碰見什么輿論或者某個層面的異議,得有人站出來撐一撐才行。 固然你姜行長不方便以你的名義公開點我入局,但我入局之后,你就不能還保持緘默了。 他微微頷首,又看了武謙一眼,再作躊躇之色。 武謙見狀,說道:“方總剛才說是兩個顧慮,不知這還有一個小顧慮是什么?” “這個小顧慮嘛……”方卓答道,“我和德銀不太熟?!?/br> 武謙一愣,沒想到方總直接把槍口對準了介紹自己和他認識的中間人張紅力。 “德銀的張紅力張總和我很熟,但德銀不一樣,我不太能確定德銀主導合作的權力是不是一直在亞太區手中?!狈阶坷潇o地說道,“工行所擔憂的風險換成德銀,公事公論,我個人是沒什么把握的?!?/br> 武謙沉吟:“方總,你的意思是……” 方卓不答,反問道:“高盛主導這次合作的是哪個層級?” 武謙明白了。 高盛主導與工行合作的是高盛的董事長保爾森,他已經數次帶人來華,參與洽談。 在這其中,高盛的亞太團隊屬于執行層,而非決策層。 德銀由張紅力掌管的亞太區又能有多大的決定權,這可能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武謙和張紅力有一些交情,但此刻同樣公事為重,毫不猶豫地拋下了張總,詢問道:“如果沒有德銀,你能否找到充沛的投資資金?” 方卓沉穩地說道:“可以試試看?!?/br> 基本上,這算是表態攬下了這個橫刀奪愛的活。 他又補充一句:“也不是說完全摒棄德銀,只是這個資金量有待商榷,讓它托底是個很不錯的選擇?!?/br> 武謙對此沒有意見。 姜行長聽完這些交流,當機立斷地說道:“好,方總,我等你的好消息,你看怎么合適怎么來,最遲下個月底,我希望能看到你的實質性動作?!?/br> 他主動起身握手,給予熱切的期盼。 方卓同這位工行掌門人握手,寒暄告辭。 ※※※ 下午時間。 正在聯絡miga基金的方卓收到了張紅力的電話。 “方總,怎么樣?順利嗎?”張紅力詢問。 “還算順利,但也有不少事需要商量?!狈阶看鸬?,“放心吧,張總,我吃rou絕不會忘記你喝湯的?!?/br> 張紅力略微放心,笑道:“別介啊,方總,我也想嘗嘗rou味?!?/br> “掛了吧,話不投機?!狈阶空{侃道,“正忙呢,回聊?!?/br> 張紅力剛笑了兩聲,正準備說話,卻聽到電話掛斷的嘟嘟聲。 也行,雷厲風行。 方總就是這樣的人。 第472章 拒絕 連續見完工行的兩位領導,方卓對這件事怎么處理有了一個模糊的輪廓。 牽扯到宇宙第一大行,肯定是以事為先,要讓過自己手的活能漂漂亮亮。 因為,工行上市前的股份確實是一塊很大的肥rou。 這種情況之下,只能明確自己所能籌集資金的主導權才能真正降低那兩位擔憂的風險。 不然,一個不可控的德銀和高盛也沒什么區別。 方卓不覺得自己能對德意志銀行施加多少的影響力,同樣的,也不認為從高盛跳槽到德銀才4年時間的張紅力能在這個層面有多大的決策權。 一旦按照張紅力的設計來做這件事,假設未來某一天,德銀出于財務因素要拋售工行股票…… 甚至,按照這些外資的尿性,先拋售再做空,也不是不能干出來。 那么,工行難堪,自己尷尬,張紅力恐怕也不好自處,畢竟,他是大院出身。 只是,有兩位領導乃至他們背后人的支持,單純以miga基金的名義來做事,固然也能放上臺面,但底蘊還是略顯不夠。 如果既能主導資金,又有知名金融機構的點綴,那就真是任誰也無法指摘了。 方卓一方面考慮了德銀的資金和名義托底,另一方面也在考慮miga基金在美國境內素來的合作伙伴。 miga基金在美國東海岸的華人圈很有名氣,剛開始是以紐約為中心輻射影響力,后來隨著幾筆相當不錯的cao作收益,逐漸吸收了邁阿密、西雅圖、洛杉磯等城市的華人資金。 而它突破圈層的運營還在于火箭隊被收購之后的宣傳。 對此,基金負責人孔豫曾不無遺憾的表示,老板如果當初收購的是紐約或者洛杉磯的球隊就好了,那必然會帶來更大的名氣和更源源不斷的資金。 截止到目前為止,基金系掌管的客戶資金規模在46億美元左右,主要投資策略是房地產、亞洲及新興市場股票、高息債券、可換股證券和次級債務。 像次級債務,就有合作關系相當不錯的華盛頓互助銀行、美國合眾銀行,這是方卓考慮的能夠拉上一起的機構。 華盛頓互助銀行的國際化程度不高,但美國合眾銀行是那邊的第五大商業銀行,雖然比不上高盛的名氣,但也很登堂入室。 miga基金管理的資金是客戶的,走向正規之后賺的是管理費和超額收益的分配。 按照工行這邊的意思,希望頂替的是德國安聯集團的份額,也即10億美元拿到2.5%的股份。 方卓的初步考慮是miga基金提前交割一部分收益,再加上新產品的募資,隨后拉上三家外資銀行托底,以此來配置足額的資金。 工行這樣的銀行上市,就是閉著眼投也賺錢。 同樣的,包括它在內的這一波諸多國內銀行的資本市場化運作,有錢有資格的外資都是不帶猶豫的爭先恐后。 而對德銀、合眾銀行、互助銀行來說,不會不愿意參與,只會嫌少,不會嫌多。 方卓打算先把基金的錢湊湊看,湊出個七七八八,剩下的再找其它方補足。 就如吳行長所說,這一次成功吃上一口,也算獲得國家在資金方面的變相支持,真要拿貸款,那才能拿多少錢。 一番與孔豫緊鑼密鼓的聯系之后,方卓把擬定的框架寫寫畫畫,又捋了一遍所獲知的信息,沒等他多琢磨,一個陌生號碼讓手機振動起來。 “你好?哪位?” 方卓已經有點習慣私人的號碼沒那么私人。 “方總,我是黃秀紅?!眮黼姷恼墙裉焐衔缭谖渲t辦公室見到的黃家黃秀紅,她態度很和氣,完全聽不出白天見了方黑子后的不自在,“不知道方總什么時候來的北京,先前國美和易購有頗多誤會?!?/br>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作為國美現在的負責人,我既有歉意,也希望雙方能消解誤會,國美是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易購是新興的線上b2c公司,雙方也不是沒有合作的空間,不知方總方不方便見面聊聊?” 黃秀紅今天從復興門內大街返回,緊急的讓律師聯系了哥哥,談到工行的所見。 按照哥哥的意思,國美在工行的貸款不算龐大,而企業基本盤仍舊穩固,不用懼怕這個方面所帶來的麻煩。 但是,黃秀紅反復思考,還是認為該示弱的時候就得示弱,不能再像哥哥那樣霸道和無所顧忌。 國美的市場份額固然還很穩,這是資本市場衡量價值的最大因素,可是,能少點麻煩就少點麻煩,何必非要和那個方黑子過不去呢? 所以,她找到方總的號碼,以極大的誠意打了這通電話。 “不方便?!狈阶垦院喴赓W。 黃秀紅一下子被弄得不會了,方總,方黑子,這是不是有點不太禮貌? “就正常的商業競爭,各憑本事好了?!狈阶坑终f了一句便掛了電話。 開玩笑,為了和國美競爭,為了易購以這個契機加速發展,前前后后那么多手段,今天你說過去就過去,那精力不都白費了。 國美,不要再給我打電話了,我怕蘇寧誤會。 況且,彼此嫌隙已經頗深,有這時間逢場作戲,還不如找關系去瞧瞧大黃總來得開心。 方卓把玩著手機,因為這樣一個來電忽然又想起普馬案,便把電話打給了安良商會,讓那邊幫忙留意普爾斯馬特外逃的控制人劉五一。 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個假名,雖然不知能不能找到他,但善念發作,這也算是日行一善了。 說起來,因大黃總的國美競爭而起,裹著普爾斯馬特案子的皮,最終和工行的掌門人搭上股份制改造的線,這樣的走勢結果也著實出乎了方卓的意料。 這么一看,如果真的與工行合作成功,那確實得好好感謝感謝大黃總。 上海一別,也有許久未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