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351節
方卓留意到了這個細節,但沒有詢問對方又遭遇了什么新情況。 等到主賓盡興,方卓回到酒店房間,他打開筆記本稍微看了看相關新聞,立即猜到顧鄒軍收到的是什么消息。 ——中國社科院的十多位研究員聯名發表聲明,維護學術獨立,聲援郎咸平教授。 不知道中國社科院這樣的機構名頭能不能對上顧鄒軍請來的各路專家。 伴隨著這個最重磅的消息,還有不少應激下場的教授、學者。 稍微算一算,這不到兩周的時間,中國經濟界所有重量級的學者幾乎全都發表了各自的觀點,立場鮮明,相互對立,堪稱是近20年來經濟理論界規模最大、火藥味最濃的一次論戰。 這只是在聊國企改制嗎? 不是。 這是在聊什么? 方卓盯著筆記本屏幕的時候陷入深深的思考,那個、那個,各位專家、教授、學者,大家還記不記得最初只是批評長虹可能存在的問題而已…… 現在,幾乎沒有人提長虹,大家辯駁的是理論,舉的例子是格林柯爾。 這一波就看顧鄒軍到底頂不頂得住了。 如此洶涌的經濟理論輿論大戰,想要分個對錯明白,想要畫上一個句號或者逗號,有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查一查。 反正顧鄒軍已經揚言不怕查,那么,有關部門恐怕也不會客氣。 方卓估摸著局勢,懷疑顧鄒軍和格林柯爾面臨的調查不會太久,但他考慮更多的還是長虹的情況。 所有人都在關心顧鄒軍顧總有沒有問題,只有自己擔憂倪總是不是嚇壞了。 很快,就在輿論論戰堪堪過去兩周時間之際,由粵省、江蘇省、鄂省以及安徽省四省證監局開展的聯合調查工作正式啟動,對格林柯爾使用科龍電器資金,收購美菱電器等事件展開調查。 僅隔一天,深交所和港交所也宣布入駐科龍總部,對財務問題進行集中核查。 不同省份、不同交易所反應神速,幾乎是都在同一時間對格林柯爾和顧鄒軍進行調查,要說這背后沒有更高層的意志……方卓是不信的。 而且,他有點懷疑顧鄒軍本人是不是已經被控制住了。 方卓沒有試圖去驗證這個事,只打算等一個幾乎是大概率的事件結果。 就國企產權改革這個領域來說,很多事只能做,不能說,一說全是錯。 顧鄒軍支使著格林柯爾和科龍電器毫無敏感性的沖在最前面,他的下場可能從最開始就是一個必然。 10月15號,月中時分,有記者前來合肥實地探訪輿論之爭中被顧鄒軍收購股權的美菱。 也就在結束拍攝和采訪即將買機票回程之際,他們想著來都來了,順便采訪一下也在合肥的方卓吧。 隨即,記者致電易科,尋求對總裁方卓的采訪,乘車前往冰芯辦公所在地。 第203章 令人不悅 方卓是在冰芯辦公室接受的《經濟日報》采訪。 他接到上海易科總裁辦的電話,又和來訪記者通了電話,知道對方是要報道冰芯項目的情況,這才答應了采訪要求。 然而,稍微聊了一會,方卓就發覺兩位年輕的記者總是想把話題引到當前的輿論論戰,心里便有了些猜測。 “劉記者,你們今天過來到底是想采訪冰芯還是想詢問我對一些社會輿論的看法?”方卓笑道,“我和你們《經濟日報》的總編輯鄭俊仁也有數面之緣?!?/br> 鄭俊仁是副總編輯,方卓去年在北京開會的時候確實有一面之緣,手機里也存著電話,只是后續沒打過交道。 兩位年輕記者面面相覷,被方卓點名的記者劉東朝沒想到忽然被這么問了一句,他“呃”了一聲,猶豫三秒,說道:“我們確實是要采訪冰芯項目,它是國內半導體少有的大投資,當然,也很好奇方總對當前輿論的看法?!?/br> 方卓微微一笑,知道這是不愿落人口實,他沒有繼續往下戳,示意采訪流程繼續。 果不其然,記者劉東朝接下來的采訪變得一板一眼,全程圍繞著冰芯提問,方卓也就侃侃而談的給出回答。 只是,冰芯除了投資規模大,它也就是ic產業中間環節的代工廠而已,連產業意義這個點還有人說造不如買呢。 聊這個哪有經濟理論大論戰來得有意思? 更何況,這還不單純是經濟理論,有一個極其刺激的現實案例擺在了眼前。 后半程讓人昏昏欲睡的采訪以方卓對ic產業的意義闡述而結束。 劉東朝畢竟年輕,好容易有這樣一個采訪方卓的機會,還是忍不住在最后問道:“方總,聽說安徽省的企業家聯合會在前兩天有來冰芯參觀,近日備受關注格林柯爾的顧鄒軍也和方總有過交流,方總對國企改制這一塊的爭論怎么看?” 年輕記者有沖勁,可問完之后也有些忐忑,今天這場采訪和想象中不同,易科和冰芯的總裁雖然年輕,卻全程穩重,很顯氣度。 方卓思索數秒,開了口:“我沒怎么關注這個事,只是稍微聽說了一些說法,怎么說呢,我覺得還是不要走極端,國企改制的過程中存不存在問題?可能存在?!?/br> “但因此去說搞民企的有原罪,那也太極端了?!?/br> “理論可以有各種說法,可我們企業的實際經營活動中往往不是非此即彼,就我個人來說,實踐才是第一位的?!?/br> 不論是醫科、易科、冰芯,方卓的行事從來沒涉及過國企產權這一塊,但如今有些郎咸平的擁躉已經在提原罪不原罪,他覺得這是不合適的。 再者,郎咸平這一波cao作已經聲名鵲起,格林柯爾也被調查,種種爭辯應該也要接近尾聲了。 方卓和了和稀泥,關于“實踐”的說法還有更著名的一句貓抓老鼠,反正,他一心是要搞發展,互聯網也好,半導體也罷,往前走就對了。 劉東朝松了一口氣,覺得方總這個看法比較符合今天對他采訪的印象,回答很穩妥。 他禮貌的和這位年輕總裁握了握手,感謝對方接受了采訪。 方卓邀請《經濟日報》這一行記者留下來吃飯也被婉拒,他回到辦公室思索了一番今日的采訪內容,覺得不會有什么問題。 然而…… 易科總裁的一番話還是掀起了波瀾。 《經濟日報》是10月15號進行的采訪,過了兩天,冰芯這個半導體項目的采訪內容在17號登報,方卓當天就看到了最新的報紙,仔細瞧了瞧,發現刊登的內容全是冰芯相關,沒有最后那一番話。 這一天,方卓還覺得記者固然是年輕了點,報道上的事還挺嚴肅。 不成想,又過兩天,10月19號的《經濟日報》上出了一版國內企業家對當前輿論爭執的看法,易科總裁方卓的言論赫然就在其中。 除了易科總裁,其他被采訪的企業家也很有名,以國企單位的居多。 ——“國企的產權改革當然要謹慎,不然容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br> ——“我和顧鄒軍不熟,對他格林柯爾和科龍電器的cao作不太清楚,既然已經有了調查,想必很快就會出結果?!?/br> ——“郎教授說的有道理,國企的家里有些臟亂,招來一個保姆幫忙把家里收拾干凈了,她算是有功勞,可這個家能變成保姆的嗎?這確實很荒謬?!?/br> ——“反對mbo,不管其他人怎么樣,我會為國家站好企業的這班崗?!?/br> ——“企業要發展,也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發展,不能野蠻生長?!?/br> 大部分言論都隱隱站在了郎咸平這一邊,相較而言,方卓穩妥的回應反而顯得比較鮮明。 這就像“愿意接下任務的往前一步”,結果方卓沒往前,其他人統統后退了一步,他變成了往前邁一步的人。 郎咸平的一部分支持者以“新左派”自居,他們既為郎咸平大聲叫好,也積極的接受媒體采訪對另一方進行辯駁,這次瞧見《經濟日報》這樣的報道,幾乎立時就認為易科總裁在隱隱反對。 你說不要走極端?你憑什么來定義極端?你一個搞企業的懂什么理論? 你說國企改制過程中可能存在問題?那是可能嗎?那是一定! 你說不是非此即彼?就是非此即彼! 上一個敢叫囂著站出來的已經祭旗了,現在還有敢出來的? 然后,這群人研究了一番方卓這個搞企業的各種行徑,掛號網、易科、新浪、冰芯…… 嘖,好像很難下手,掛號網似乎沒什么盈利,易科是賣音樂播放器,新浪是互聯網門戶網站,冰芯剛剛開始搞……單純從國企改制這方面應該一點牽連不上。 一群人一時之間難有什么實質性的攻擊,倒是郎咸平又一次接受采訪時被問及看法,他這位聲名鵲起的經濟學家笑著給予了回應。 “我知道方卓,知道他做的企業很成功,可能也正是這種成功讓他對國企沒有清晰的認識?!?/br> “民企是能做的不錯,是能去上市,可國企就不行嗎?” “國企同樣可以做得很好,中國電信不好嗎?它比民企差嗎?” 這是郎咸平第一次提起方卓,是被記者問到了《經濟日報》上的報道。 僅僅過了一天,郎咸平主動在另一家媒體面前第二次提及了方卓這位年輕的企業家。 “我了解過方卓,知道他成功的運用資本手段控制住了新浪?!?/br> “這是一起經典的商業案例,可對國企而言就必須牢牢掌握控制權,不能像新浪那樣淪落到門口的野蠻人的手中?!?/br> “不要誤會,這個野蠻人不是形容個人,是形容惡意收購者?!?/br> “當國企不想出讓控制權,管理層又以種種方式來完成這一目標時,這樣的管理層已經化身門里的野蠻人,這是必須要防范的?!?/br> 又過兩天,郎咸平在接受搜狐專訪的時候第三次談到方卓。 “新浪的方總說實踐才是第一位的,可實踐也得有理論指導?!?/br> “尤其,像新浪這樣可以刊載新聞的門戶網站,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那毫無疑問是容易犯錯的?!?/br> 不到一周的時間,炙手可熱的經濟學家新星頻頻cue到了互聯網行業的代表人物,終于把裝睡的年輕總裁給cue醒了。 但方卓沒有直接回應,他謝絕了忽然增多的媒體采訪要求,只間接的通過新浪發表了看法。 這是一篇由主筆徐長倫給出的內容,略微討論了一下郎咸平響徹媒體的比喻。 ——有的國企已經不是家里干不干凈的局面,是家里房子已經塌了一大半,這時的優秀管理層不僅把房子修好還另外擴增,如此斥之為保姆未免有些不講道理。 ——可以不搞mbo式的產權收購,但是不是應該提高待遇,引入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方式,增加期權等獎勵措施,以此來發揮主觀能動性。 徐長倫謹慎的圈定著討論范圍,還拿新浪的發展來舉例,試圖證明優秀的管理層可以發揮出什么樣的作用,自家公司的市值已然是前兩年的幾十倍。 這種增幅難道完全歸功于互聯網行業的復蘇么? 如果只是這樣,為什么搜狐的市值落在最后? 這篇文章發布,新浪緊接著又復刻了一次網民投票,上次是90%投票的認為顧鄒軍存在問題,這次的結果是90%的投票網民認為方卓沒有問題。 很快,時刻追逐著最新戰況的記者就把話筒遞到了郎咸平的面前。 郎咸平不僅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也是去年剛成立的長江商學院的教授。 他就在那間公開回應顧鄒軍的辦公室里再次接受記者采訪,聊到了新浪所搞的網民投票活動。 在郎咸平看來,這樣的投票活動反而是個錯招,是在幫助自己,因為它主動把對方卓的質疑給擴大化了。 方卓在經營過程中有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