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345節
也幾乎。 德銀定……哦,還沒進行實質性的推進。 方卓回上海之后分別和三家投資機構見面,采取了不同的態度。 dcm本就計劃之內,康納如他所說的那樣是全力支持他看重的項目。 高盛因為新浪定增和易科上市這兩筆關聯交易,一下子變得你儂我儂,徐開偉雖然是高盛在華的首席代表,但他也依然會被其他業務部門的聲音所影響。 這就像是風險對沖,不管冰芯能不能賺錢,新浪和易科都已經有切實的利益填補,更何況,冰芯這個項目的整體考察也沒有問題,那該投就得投! 至于德銀,方卓見dcm的康納和高盛的徐開偉都是在會議室,只有見德銀的張紅力是在自己的總裁辦,所聊的內容大概也就30%和冰芯相關。 方卓對張紅力有種直覺,這位在項目投資上的謹慎心很高。 既然如此,那就先把精力用在對的地方,只要徹底搞定高盛和dcm,冰芯這個項目的融資進度就完成了99%,差5億多和差1億多,cao作的空間不可同日而語。 9月的第一周,方卓坐鎮上海,邱慈云扎根合肥,一個繼續搞資金,一個確定合適廠址。 隨著各家資金的逐漸進入,注冊地址在開曼群島的csmc股份比例幾乎一日一換,逐漸顯露出規劃中的框架。 方卓在和dcm、高盛的草簽協議里沒有加上讓渡管理權的條款,他和中芯張汝京的不同即在于能通過股權來牢牢掌握住公司的歸屬。 自家持股30% 合肥國投的14.4% 第三方公司代持的期權池10%,這就擁有了絕對的決策權,如此還沒算上資金還沒到位的idg,即便后續繼續融資,依舊能把持董事會。 9月9號,dcm挑了個吉利的日子和冰芯csmc簽署正式協議。 沒有香檳,沒有慶功宴,沒請媒體記者,只讓易科的人拍攝了幾張照片。 照片中的方卓和康納都笑得很開心,兩人拿著合同彼此握手的照片更是被康納要回去以作紀念。 dcm來華是要開拓業務的,康納作為合伙人,他挑選的賽道就是半導體產業,手上推進的兩筆投資項目分別是冰芯和中芯。 中芯自不用說,即將上市,規模和業績都注定在股市上有不錯的表現。 冰芯嘛,有前景。 康納相信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會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快速發展,自家則能從中獲取不菲的利潤。 時隔三天,先前一直和德銀保持默契的高盛集團也欣然與冰芯csmc簽署正式協議,同樣成為公司董事會的一員,由首席代表徐開偉擔任董事一職。 至此,易科集團、合肥國投、miga基金、高盛集團、dcm、中國企投全都和csmc冰芯達成合作,共同斥資7.5億美元打造國內先進的晶圓廠項目。 現在,只剩下德銀和idg兩家還沒有完成他們的任務。 方卓沒有第一時間去聯絡這兩家,他花了兩天時間向各路地方政府致謝,表示這次沒有達成合作,下次仍然有機會建設生產線,就像中芯不只在上海建廠一樣。 未來,冰芯和地方政府還有很寬廣的合作空間。 9月14號,csmc舉行了第一次公司高層會議,應到五位董事,實到四人,缺席的那位屬于miga基金,大家對這席位設置的用意心知肚明,也沒表示什么看法。 方卓、徐開偉、康納以及代表合肥國投的吳宏全,這是董事會能現場表決具有效力的四位。 參會的還有從合肥返回的邱慈云等高級技術骨干,以及,易科的供應鏈總監孫琦。 今天這個會議主要討論的就是國際上的設備采購。 也正是因為這個,邱慈云才專門回上海,他先前已經擬出了設備名單,但礙于方卓的非專業,必須得當面說清情況才行。 “按照我們前面兩年的采購經驗,歐洲的設備比較容易,反而亞洲的像新加坡不太好買,他們主要考慮到他們自己的產業保護,會有行政上的干預?!?/br> “以色列也不錯,挺樂于賣設備,但他們有一點不好的地方在于后續維護和升級的費用很昂貴?!?/br> “中芯最開始有的設備替代就是從以色列采購,用了一年一算后續費用都快趕上最初買設備的錢了?!?/br> 會議室里的邱慈云侃侃而談,介紹采購情況。 等他說到最后又補充一句:“中芯的不少二手設備是憑借張總的人脈搞到的,如果我們買不到,恐怕還需要去買新的,而且,國際上采購的最新情況我還不是太了解,恐怕得跑一跑才能評估?!?/br> 方卓聽得很認真,雖然對這個領域基本不懂,但知道用人就行。 他先點了自家公司的總監孫琦,問道:“孫總是常年在國際上跑業務溝通的,我們易科和日本東芝的合作都是孫總負責,接下來能不能拓展下業務范圍,你們商量下給個結果?!?/br> 方卓示意孫琦和邱慈云相互溝通一下,前者精通國際采購流程,后者熟知設備需求情況,應該能有所互補,至于易科的供應鏈,現在已經十分穩定,提拔副手上來就可以。 “徐總,你們高盛推薦的新cfo很好用,能不能在設備采購這塊再給推推人???” 方卓扭頭也和旁邊坐著的徐開偉溝通起,意思很明白不過,簽過合同,大家都是自己人,趕緊就設備采購這方面提供幫助啊。 徐開偉沉吟一會,說道:“我們肯定愿意幫忙,盡量讓這個設備層面不出問題,但實話實說,高盛能提供的幫助還是美國境內的更方便一些?!?/br> 高盛是個全球性的集團,但影響力自然是大本營最強。 只是,美國設備采購遭遇的審查尺度最高。 兩邊的影響因素糾合在一起,最終的結果到底是什么樣,還真得試試才知道。 方卓又詢問邱慈云的意思,要是能買美國的設備,那自然是買美國的設備,它的絕大部分都是最好的。 如此,先敲定下來一件事,調整下采購重心,原先是把審查最嚴格的美國設備放最后,現在則是先去美國嘗試,如果不如人意,那再考慮替代產品。 “咱們國內有沒有什么設備能買???” 方卓等到拍板決定后又笑著的問了一句。 邱慈云想了想,答道:“很少,中芯里也有少量的國產設備,但存在一個問題,我們還得考慮后續的技術升級,國內這方面還是任重而道遠的?!?/br> “尤其半導體材料,中芯差不多全都是進口,國內這方面的差距被設備還要大,追趕起來恐怕都不是幾年時間能做到的?!?/br> 方卓微微點頭,也不失望。 現在最要緊的任務就是打造有戰斗力的生產線,就和國家發展一樣,當然要借助經濟全球化的優勢來積極發展,取長補短,等到真有一天能成規模,能有影響,那就得做做風險準備。 美國設備的采購由邱慈云和孫琦一起配合,再對接高盛集團在美國的團隊,從這個月就要開始進行緊鑼密鼓的工作。 會議確定這一點,討論的第二點則是未來的市場問題。 盡管生產線還沒什么眉目,但市場的討論不僅僅在于產品銷售本身。 半導體產業和其它產業不同,代工廠在加工上游設計的產品時,那些ic設計公司往往會提供一些相關技術。 就像中芯,他們已經成功從東芝、英飛凌、德州儀器等國際大廠轉移了自0.21微米以下的多項半導體工藝和技術。 當然,除了國際大廠的技術轉移,合作伙伴的專利技術和自主研發也是技術重要來源。 冰芯現在顯然不具備瞄準國際一流水平工藝的實力,要做的就是先談一些不算差的訂單來打磨技術和工藝,張汝京因為他自己的交游廣闊,很容易就能完成這一點。 邱慈云覺得這對冰芯可能會是一個挑戰,他有充足的心理準備。 “易科和東芝的合作很好,產品的供貨合同簽了不少年限,相信隨著三星他們的存儲技術突破,東芝會樂于轉讓部分技術的?!?/br> “如果他們不愿意轉讓技術,我們就考慮使用替代產品,這是一個小小的利好?!?/br> 方卓擺出一個在大家意料中的安排,然后又說道:“其它的訂單嘛,暫時也不用太擔心,一是還有時間,二是我已經準備了一攬子計劃?!?/br> 會議室里眾人都等待方總把話說完,然而,方卓不往下說了。 “那么,方總,你說的一攬子計劃是什么呢?”csmc的新任董事徐開偉認為自己可以把這個問題問清楚。 “暫時不能說?!狈阶靠紤]了一下又覺得是自己人,補充道,“主要是為了爭取飛利浦和德州儀器的訂單,等有進度,我會通知大家的?!?/br> 方總賣了個關子。 會議室里的人有了些不同的想法。 邱慈云聽到“德州儀器”,懷疑方總是要再去找張汝京張總,張總以前在德州儀器工作很久,中芯的一些訂單就是憑借這種關系拿下來的,可是,張總還能在這個事情上幫忙?他又不是圣人! 徐開偉覺得方總可能是為了提振大家的信心,所謂的“一攬子計劃”八成是子虛烏有,市場上的訂單哪是那么容易拿的?更何況,方總是個外行。 至于康納,他樂呵呵的準備等下次聽到方總的進度通知。 冰芯csmc的會議開了許久,等到結束便是大家都行動起來的時刻。 這天晚上,方卓整理了一份會議內容,用電子郵件發給了雖然還不是但從精神上被自己認定為董事的熊曉鴿。 等了半個小時,他估摸著老熊差不多能有個大致印象后把電話打了過去。 “老熊,我們這邊都熱火朝天的干起來了,你們idg還不來嗎?” “你們idg就算不來,那些社會愛心人士的錢也趕緊來啊,不要貪墨啊?!?/br> “老熊,老熊,我知道你在聽,別躲在電話那頭不出聲啊?!?/br> 方卓甩了三句話過去。 數秒后,熊曉鴿沙啞的聲音響起:“我在喝水吃藥,這幾天用嗓過度,idg過兩天會到上??疾?,是中國和美國聯合投資?!?/br> “好的,多喝水,上海見?!?/br> 方卓得到滿意的答案,迅速結束了通話,不太想了解工作過程。 熊曉鴿握著手機,有心還想多問幾句項目情況的話被憋在嗓子里,忍不住又是一陣咳嗽。 他搖搖頭,放下手機,繼續專心瀏覽電子郵箱里的會議內容。 ※※※ 就在冰芯融資連連告捷,工作熱火朝天之際,9月20號,一架平平無奇的客機在這個平平無奇的日子降落在美國德州達拉斯的沃爾斯堡國際機場。 來自臺灣臺積電的一行人坐上前往德州儀器的專車,準備在法務的陪同下一起拿到從中國大陸發來的芯片產品。 這次來德儀的團隊有臺積電總經理暨總運營長蔡力行、研發資深副總經理蔣尚義、美國子公司總經理愛德華,級別不可謂不高。 “蔡總,新竹的人也是今天一起動嗎?” 蔣尚義坐在車里向蔡力行詢問了一句。 蔡力行搖搖頭:“等我們這邊比對完芯片技術,固定證據,然后再讓新竹的警察參與調查?!?/br> “其實,中芯的芯片也不可能立即改弦易轍,新竹公司里可以先控制住人?!笔Y尚義笑道,“可別讓人跑了?!?/br> 他們討論的是發現的一起公司內部技術泄密事件,目前基本確定一位員工在用電子郵件向中芯國際傳輸機密圖紙。 但發現這件事后沒有打草驚蛇,打算尋找更多痕跡來一舉定罪。 同時,臺積電早就確定要比對芯片技術的行動也提前了,這一趟聯系德州儀器就是做最后的取證。 “蔡總,你認為中芯還可能繼續上市嗎?”蔣尚義樂呵呵地說道。 “一定會上市的,不上市就更慘,我們選在他們上市前來發動,中芯就面臨一個困境,他們也只能選擇流血上市?!辈塘π泻苡邪盐盏卣f道。 蔣尚義點點頭:“東窗之事,豈可久矣?!?/br> 一行人如此說著笑著駛進德州儀器的公司,準備為即將上市的中芯準備一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