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333節
論工作,人家剛剛和自己一手培養的博士學生共同正面擊敗英特爾。 論金錢,人家早就實現個人的財富自由。 方卓目前只能讓中科大給予更多的名譽,讓冰芯給予更多的金錢,以期能打動這位技術權威。 即便如此,主動權也不在方卓這邊——什么都可以給,這很寶貴么?不,問題是人家樂不樂意要。 令人欣慰的是,胡正明愿意接受中科大的學術交流邀請,那就證明多少還是生效了的。 康納聽著這番話,品了品,確實有道理。 他有些被說服了,既被方卓的強硬態度說服,也被同行的表態說服,更為無法提出更好的方法而說服。 簡單點,復雜的事情簡單點,人家有技術,就是那么牛。 “嗯,這個期權池,我們dcm原則上同意?!?/br> 康納給了最后的表態。 方卓臉色柔和了一些,這才是好朋友。 第185章 按手印按手印 “冰芯計劃”的第四次投資會議正在進行。 方卓表達己方的態度和要求,逐條確認機構的意見,以期能盡快敲定投資意向。 有時候,他覺得這些投資機構也挺有意思,要投就趕緊投,非要讓別人先入場干什么。 當然,方卓只是心里吐槽,不會當面對這幾家表達情緒,最起碼,沒打錢之前都不會表達。 從上午九點十分一直到中午十一點四十,方卓足足說了兩個多小時,等他說到先吃午飯的時候才忽然發覺自己的嗓子都有些啞了。 然而,這還沒到關鍵部分。 “今天中午委屈各位,就在下面簡單吃點,也不喝酒了,咱下午還有內容,都得保持清醒?!?/br> 方卓潤了潤喉才起身招呼一群客人。 午餐沒有費事,簡簡單單在恒隆廣場的港式餐廳邊吃邊聊。 等到用餐結束,方卓又給幾家留出辦公室讓他們有自行討論的空間。 從第一次投資會議到現在,高盛、德銀、dcm一直處于考察項目是否可行的階段,偶爾提及投資金額也比較含糊,方卓今天就是要確定一個金額出來。 給多少,你們得有個數??! 高盛和德銀這兩家的默契則在于,先讓dcm掏錢給數,然后有了這樣一個國際知名的風投入場,就算自家的投資補不上空缺,拿著dcm已入場的現狀去和其它家聊,那也可能多拉到人頭。 這和方卓的立場是一致的,只不過對方卓來說,不管是dcm還是高盛、德銀,只有有一家能確定下來,能有個草簽,他都能揮舞著這個進度去找更多的錢。 不過,他還有一點區別即在于要趕在中芯上市之前籌措第一條生產線所需的資金。 按照公司上市的進度,中芯估摸著也就半年幾個月就能完成上市動作,聽起來還有不少時間,真正讓一家家機構確定投資流程,越往后越容易出現變故。 高盛和德銀可以慢悠悠的等到最后,方卓不能等,反而要竭盡全力敲定投資事宜,因為國內不論有什么情況都可以周旋,這些狗大戶一旦生了退意,那可就不容易逮著了。 下午兩點鐘,會議室里每個人面前都放了一杯咖啡或者濃茶,方便大家保持清醒。 只是,dcm的康納還沒來得及喝兩口咖啡,就覺得idg的那位熊曉鴿有些不太清醒。 “方總,咱們是老朋友了,我和邱總也比較熟,對你和邱總的合作很有信心,對冰芯也很有信心?!毙軙曾澓浪卣f道,“我認為咱們可以先把投資份額定一定,我們idg因為分成中美兩家,一些流程需要先確認?!?/br> idg的美國和中國業務比較獨立,基本就是兄弟關系。 dcm則是完全由美方來確定重大投資事宜,康納屬于合伙人級別,又來開拓在華業務,有很大的影響力。 高盛和德銀的處理權限比較居中,德銀有點像idg,高盛有點像dcm。 熊曉鴿說出來這話,張紅力和徐開偉忽然莫名的對了個眼神。 也就是這個眼神,他倆心里浮現出一個猜測,隨即又不約而同的去看老神在在的方卓,最后又因為這個“不約而同”又來了個對視。 好家伙! 原來是這樣! 這開了半天的會,張紅力和徐開偉因為自身的小動作,終于也品出其他人的不對。 如此幾個眼神的傳遞,兩人心里思考著一個相似的問題,既然不是奔著高盛/德銀,那是奔著誰呢? 這時,康納樂呵呵的開口了:“熊總,也不用那么急吧,我認為可以等冰芯的二輪城市考察確定下來再定,而且,方總不是還正在出手股票嘛?!?/br> 原來,今天這場會議的目標不是兩個三個,是只有一個??! 張紅力和徐開偉這才徹徹底底的明白狀況,也特么的對上午半天出現的無形配合而在心里呸了一口。 呸! 太臟了! 臟紅力開口道:“也不是不行,城市考察不影響,反正,保底是合肥的13億,我們現在看看夠不夠融資目標,不要在資金問題上還拉拉扯扯?!?/br> 徐開偉也立即贊同道:“嗯,我知道idg的流程比較繁復,咱們能確定就確定,免得總是開會?!?/br> 康納猶疑了數秒,側身和團隊交流兩分鐘,更改了小計劃,同意今天聊聊投資份額的事。 反正,先聊聊,聊聊又沒什么大不了。 要聊份額,那就先聊能確定的。 以合肥國投作為地方城市的投資底線,13億中國幣換成美元是1.6億左右。 中國企業家產業投資基金會,化緣來的錢有2000多萬美元。 方卓的自有資金是出手的搜狐和網易股票,目前賬戶里是2.4億美元,網易股票還沒完全拋完,按照它仍舊漲幅的架勢,最后湊出的總額是超出預計的3億美元左右。 1.6 0.2 3=4.8億。 冰芯項目第一輪融資的目標是10億美元。 方卓貼心的抹掉零頭,把5億美元的認領份額擺在了高盛、德銀、dcm、idg這四家投資機構面前。 “咳?!?/br> 高盛徐開偉、德銀張紅力、idg熊曉鴿聽到年輕總裁給出的最后數字,不約而同清了清嗓子。 清嗓子很正常,誰這種時候發言不清嗓子? dcm的康納本來不想清嗓子,也跟著一起咳了一聲。 只是,咳聲過后,大家又都沒說話,心里各自盤算起來。 5億美元,一家平均1.25億美元,沒有合肥國投出的錢多。 這個錢,確實不少,可對于大機構來說也還好,只是落實到敲定投資的領導身上,那也得慎重一些。 又看好項目,又不想立即投那么多錢,怎么辦? 反正以后肯定還有第二輪融資,如果項目跑起來,到時追投多一些便是,現在就是讓其他家多出錢先把項目跑起來。 我不想多出錢,我想讓其他家多出錢,怎么辦? 熊曉鴿這個完全不想出錢的先出聲道:“方總這里竟然已經籌措了一半的資金,這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br> 他這是發自內心的實話,之前壓根沒想到方總這么賣力氣,這么舍得下本。 方卓“嗯”了一聲,力挺自己,說道:“我新浪的股份很值錢,易科的上市前景也不錯,但不能涸澤而漁,我也得考慮采購設備的風險,這才有這一輪的融資,希望各位的加盟能讓冰芯順利發展?!?/br> “后續第二輪,我自己肯定要多追投,我這里先表個態?!?/br> 年輕總裁的意思是——我在可預見的未來里沒那么缺錢,這個項目的未來資金鏈沒有大問題。 “方總的新浪和易科確實大有可為?!毙軙曾澟趿艘痪鋱?,代表著投資機構用眼神示意同壕的戰友們,接著說道,“我們idg愿意多認領一些份額,對這個項目有信心?!?/br> 徐開偉臉色有點微妙地問道:“四家平分是1.25,熊總想要多投,那沒問題,但不能占了我這一份?!?/br> 他言下之意是高盛至少投1.25億美元。 張紅力呵呵笑道:“那占誰的?誰要是不看好冰芯和方總,那會坐在這里嗎?也不能占我這一份,我們開銀行的還缺錢不成?” 他代表德意志銀行處理在華業務,能影響決策的資金額度很高,投不投另說,存在感先擺上。 康納哈哈大笑:“你們三言兩語之間倒是要把我的那份給占了?我們dcm是沒錢還是怎么的?” 幾個人都笑了起來。 大家都有錢,既然要投半導體,誰也不差錢。 徐開偉勸道:“不是說dcm沒錢,先不說熊總,我們高盛和德銀都參與了中芯的第一輪融資,聽說這次dcm還要投中芯的第二輪,方總這邊呢,我們多投投,也給dcm減輕壓力?!?/br> 康納斷然拒絕:“我們dcm沒有壓力,中芯和冰芯都是很好的項目?!?/br> 張紅力說道:“等等,投資份額還是按實力來吧,我差點被熊總給繞進去了,我們德銀不是不缺錢,是很有錢,不光不能被占,我們也要多投啊?!?/br> “張總,你這話說的,誰繞你呢?我不管你們高盛、德銀、dcm,反正idg要投1.5億?!毙軙曾潥鈩莺茏?,說出一個具體的數。 徐開偉不甘示弱:“我們高盛也要1.5?!?/br> 張紅力笑道:“德銀變成小角色了嗎?我們也1.5?!?/br> 這三家三說兩不說,5億美元轉眼便被認籌走4.5億。 方卓慢慢點頭,微微一笑:“既然這樣,那就……” “哎,等等,兒戲呢?我也沒同意這樣啊,我還說我們dcm要投1.5億呢!”康納有點急了,這說著說著真把自家份額給削了? 一共就那么多,能怎么分,還不是積極主動的就給分了唄。 方卓沉吟:“按理說,錢是多多益善,不過,我們第一輪融資的目標就這些,哪家可以等第二輪再投嘛?!?/br> 他看了一圈,很遺憾,沒有哪一家愿意少投。 但,就算這四家都喊1.5億,年輕總裁就是頑固的不肯1.5x4=6億的多要錢。 場面一時間僵住了。 德銀的張紅力擺了擺籌碼:“方總,我們德意志銀行這兩年在中國的業務不少,更別提在歐洲的影響力,晶圓廠的產品市場,德銀可以給出幫助的?!?/br> “呵?!备呤⒌男扉_偉也有籌碼,“我們高盛在全世界都有影響力,冰芯的設備采購一定會幫忙的?!?/br> idg的熊曉鴿給出理由:“我們idg和方總有素來良好的合作關系,是企業發展路上的好伙伴,我相信方總應該知道這一點?!?/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