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329節
第181章 帶投大哥 關于德意志銀行張紅力,除了熊曉鴿,其他人都不覺得有什么異常。 連他前東家的前同事,高盛在華首席代表徐開偉也只是覺得張紅力對“冰飲計劃”有很大興趣而已,這位本來就是比較進擊的行事風格。 方卓對于項目的宣講沒有結束,等到會議室的掌聲漸漸停下,他繼續聊了聊自己這位準創始人對項目所做的戰略想法。 這段時間以來,方卓挖人找人、算錢籌錢、各地談判比較……盡量把項目成敗的各種因素做到自己能做范圍內的最好。 但是,錢、人才、技術、政策等因素不是簡單的堆砌在一起就能成功,它們可以稱之為項目的技,而如何捏合在一起就得有個戰略層面的道。 對于高盛、dcm這樣的投資機構來說,半導體動輒上億美元的投資也不是一個小數字,要綜合審視項目的情況,既看技,也看道。 所以,方卓講得頭頭是道。 關于日本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關于美國拉著韓國進行高精尖的競爭,方卓在還沒對這個產業有想法的時候就略有研究,還曾和航班旅途中碰見的日本人田中実閑聊過。 近期,他對于產業的思考更多,還廣泛調查了一番當今國內產業面臨的狀況。 要說國內的產業追趕,國外的設備封鎖就不得不重重的提上一筆,不管是已經被華潤收購的華晶還是才和方卓有點不愉快的華虹,它們都碰見過這樣的困境。 最主要的就是來自美國的阻撓。 不過,美國的政策態度并不一致,中芯國際之所以能買到國際上第一流的設備就在于小布什政府在這方面的限制態度是比較曖昧的。 《瓦森納協定》的限制存不存在? 存在。 下下力氣、繞繞彎子,能不能買到晶圓廠所需的先進設備? 能買到。 中芯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擁有國際一流的設備,只是,它也需要定期接受來自國外的檢查,確保這些沒有用于軍事領域。 而且,中芯是2000年開始采購,這幾年隨著911、阿富汗、伊拉克等事件的發生,設備采購方面的阻力比當時中芯面臨的還要小上一些。 這顯然是個不錯的發展時機。 方卓在聊戰略想法的時候沒有避諱設備采購可能存在的風險,略微鍵政了一番這方面的情況,直讓在座眾人連連點頭。 高盛是美國的,德意志銀行是德國的,dcm是美國的,但資本是逐利的,他們同樣沒有避諱美國和歐盟的技術封鎖,甚至饒有興趣的和方卓討論了一會國際形勢。 不同于前面邱慈云的言簡意賅,方卓的發言用時頗久,等到他自覺說得差不多便用了個一個目標來作為結束語。 “如果不出意外,中芯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會上市,這個時間要創造半導體行業的紀錄?!?/br> “我希望我們冰芯能在有中芯這樣優秀企業為我們開路、在國際形勢比三年前更好、在有更多有實力的投資機構加入的情況下挑戰一下這個記錄?!?/br> 方卓笑著說道:“我個人還是比較有信心的?!?/br> “嗯,我一直是個更愿意踐行的人,再多的就不說了,諸位也不是不懂行,咱今天的交流開誠布公,你們有什么疑慮不用藏著掖著,我能解決的就解決,解決不了的也沒事?!?/br> “老話說得好,買賣不成仁義在,多條朋友多條路?!?/br> “我當年創業的時候和idg的熊總還有過不愉快,后來我倆成了很好的朋友,他現在也坐在這里?!?/br> 方卓cue了下老熊,證明自己所言非虛,真就和投資人踐成了朋友。 熊曉鴿露出一個微笑,沒有說話,真要說的話……當初不愉快的那個項目似乎迎來了一些轉機,可到底什么時候能轉還遙遙無期呢。 總裁講道,不同機構聽到的側重點基于他們的立場就有所不同。 依舊由德意志銀行的張紅力率先提問,問了個方卓所聊的期權池問題。 因為晶圓廠投資巨大,第一輪融資對于項目的估值就會相當高,所以,15-20%的期權池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就像我先前說的,人才和技術很重要,我覺得中芯在這一點上做得就不夠到位,不然,邱總也不會過來?!?/br> “為了不讓邱總再次從冰芯出走,為了讓更多的邱總來帶動冰芯的發展,期權池的設立是必須的?!?/br> “我不同于張汝京,這一點是個很清晰的事,聲望上競爭不過,待遇上必須從優?!?/br> 方卓的態度很堅定,完全沒留商量的余地。 會議室里的氣氛稍有靜默,大家都在心里默默估算價值。 “期權池肯定是要設立的,這一點我也認同,這個項目性質就必須要重視人才?!睆埣t力觀察了一下現場情況,積極主動的提出相對意見,“可是這個數額,我覺得我們還有商量的空間,方總,你說呢?” 魯迅:屋暗,拆頂,開窗。 dcm中國的康納聽到這話,微微點頭,附和同一戰壕的意見:“確實,這個比例有些太高了,方總,你如果拿20%出來,這就是2億多美元的價值?!?/br> 資金籌措目標是10億美元,合計占80%,第一輪融資的估值就是12.5億美元,這樣的20%是2.5億美元。 方卓看了眼康納,又看了眼張紅力,他側身和邱慈云低聲討論了一會,然后才說道:“數額上我們可以再討論,但我必須得說,人才的吸引是我們項目成敗的重要因素,不要因小失大?!?/br> 在座眾人點頭,主要吧,這個小還真的不小…… 今天是項目的投資會議,要確定的是彼此意向,后續如果有繼續商談,細節方面還會繼續磋商。 接下來的時間,方卓重點回答了城市的情況、人才團隊的落實、自有資金的準備等問題。 一切都很妥當,有些異議也控制在可解決的框架之內。 這場投資會議的氛圍從開始到結束都保持的相當不錯。 方卓很淡定,合肥國投很激動,高盛、德意志銀行們則保持著矜持,他們直到最后都沒開口給予切實的表態,但愿意參加下一次的洽談就證明了內心的傾向。 一場會議結束,“冰飲計劃”似乎有了些推動,資金籌措步入了正軌。 熊曉鴿沒有立即離開,他坐進易科的總裁辦,品了一會茶,閑聊了幾句才忽然開口問道:“張紅力是你的人吧?” “什么叫我的人?堂堂德意志銀行誒,不過,我確實和張紅力一見如故?!狈阶啃χ鴮π軙曾澱f道,“你可以說我們志同道合,這位,嘖,他這面相一看就很正派,不像搞什么歪門邪道的?!?/br> 熊曉鴿嘆息一聲:“你倒挺坦誠,你這個真有三年上市的計劃?” 方卓說了假話:“我個人在為這個目標努力?!?/br> 熊曉鴿似笑非笑,三年的這個數字聽起來也有點耳熟。 他點點頭,由衷地說道:“聽君一席話……” 方卓端起茶杯,微微頷首,老熊還是可以的。 熊曉鴿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后說出后半句:“多打三年工啊?!?/br> 方卓面色稍稍凝固,但對朋友的評價不變,嗯,老熊還是可以的。 第182章 處心積慮 恒隆23,老友敘舊。 熊曉鴿這一趟來上海,除了幫忙處理中國企業家產業投資基金會的事宜,還要了解易科的上市進展。 隨著易科聘請高盛推薦的首席財務官德里克,公司上市已經不只是意愿,要進行實質性的行動。 易科的上市地點很快確定,方卓幾乎沒什么猶豫的就決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一是因為海外市場有著更好的發展,內地和香港都難以肯定易科的音樂付費業務,二是因為方便易科對標競爭對手蘋果的股價。 公司到了這個階段,必須要向券商、二級市場、股民們描述自己到底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很顯然,易科這一點比較容易,直接對標蘋果的業務就行,這對公司的上市之路來說是一條捷徑。 蘋果雖然不只是音樂播放器一個業務,但自它宣布ipod兼容windows系統又打造閉環音樂體系后就得到了股票市場的熱烈反響。 相較于沒發布ipod之前的60億美元,蘋果如今的市值已經站穩200億。 200億美元。 1600 億中國幣。 這樣的市值讓易科的機構股東都有了很美妙的想象空間。 不說對標一半,就算對標1/3,那也有60億美元了。 再不濟,對標個1/5,40億美元的市值也是妥妥的2.5個新浪。 上市,上市,分rou,分rou。 熊曉鴿今天聽著方卓說上市的事情,心里的感慨格外強烈,終于終于終于能瞧見投資回報了。 不過,方卓把上市的情況大致說完,最后又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 “公司會在上市前再進行一次融資,這一次是高盛?!?/br> 熊曉鴿:“?” 截止到目前為止,易科一共進行了四次融資,天使輪的啟動資金、prea海外發展的定向追投、a輪的估值猛漲以及preb的引進索尼音樂。 前三次融資都是有資金需求,第四次則是為了索尼音樂的版權。 方卓在易科之前的電話會議里有過明確的表示,基本不會再考慮第五次融資,因為易科有著很好的現金流,產品在海外的銷售情況也十分靚眼。 現在,這突然宣布要讓高盛入股…… 熊曉鴿怔怔地看著年輕總裁,吐出一句:“你為了這個半導體連親兒子都要賣?” “熊先生,請注意你的言辭,高盛是一家國際知名的投資機構,什么叫賣?”方卓很不滿。 熊曉鴿沉默了一會:“讓高盛一家b輪融進來,這會損害其他股東的利益?!?/br> “利益很大,稍微分一口,也可以忍一下?!狈阶繜o所謂地說道,“其他股東會理解的,也是一件合則兩利的事,易科能有更多資金來進行市場上的布局?!?/br> 他繼續說道:“如果有哪位股東不滿意,自己過來和我說就是,實在不行,股東會上見也沒問題?!?/br> 熊曉鴿心中有怒氣在緩緩積攢了。 然后,他戳了自己一下,慢慢的忍了。 之所以忍這么快,一是因為易科本就是方卓創立的企業,它能發展到今天離不開這位創始人,以后也需要他繼續往前,二是因為易科的股權分布。 方卓一方連帶期權池代持的持股是44.1% 2.7%=46.8%,再加上申新科創的一致行動人協議,完全可以想怎么來就怎么來,股東會上敢有異議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熊曉鴿早就領教過方卓平淡下的強硬,這位今天是通知而非商討。 他嘆了口氣,直呼其名:“方卓,你還不如別跟我說呢,讓我心情好幾天不行嗎?” “不要那么貪婪,你們這些搞投資的死就死在貪婪上面?!狈阶啃Φ?,“易科不是很缺資金,但有了現金能做更多的事,我認為易科的上漲空間比高盛認為的還要多一些,它賺的錢未必能有多少?!?/br> 熊曉鴿皺眉道:“你和高盛方面是怎么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