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317節
“沒問題,你什么時候到先給我打電話,免得我出差?!?/br> 方卓答應下來,打算等見到面再和老熊商量下他投資的金額問題,其他人也就算了,風投的信任得拿金錢來證明。 等到老熊能落實朋友們的籌措,資金預算能達到2.5億美元,嗯……接下來可以把地方政府的選擇排一排,看看地方上能補上多少的缺口。 如果按照中芯在上海的待遇,方卓希望地方上的投入能在25%左右,這樣剩下一半的預算再考慮國外機構。 “北京先不去,香港那邊未必好打交道,廣州和杭州,先看看這兩個地方上的態度情況?!?/br> “萬一是剃頭挑子一頭熱,那還得趕緊抓住浦東這邊能給的支持?!?/br> 方卓召開了項目團隊的第一次會議,挑選了兩個先期的談判地方。 第168章 獨特的經驗 關于晶圓廠項目的落地選擇,廣州和杭州都很好。 這兩座城市也是方卓能稍微運作的地方。 杭州不用說,第二故鄉,掛號網的福地,獲得過政府表彰的多項榮譽,不少關系都挺熟。 廣州則是因為去年年末到上半年的特殊情況,有點不打不相識的意思,即便行政上沒有直白的獎勵,醫科集團的行事忽然都方便很多,連新浪的各方面新聞報道也頗有點通行無阻。 當然了,因為項目投資規模很大,按理說到哪里都能受到歡迎和優待,可是熟悉的政商關系還是更讓人放心,也會避免一些沒必要的幺蛾子。 7月初,方卓決定率領項目團隊先訪杭州再去廣州。 團隊人數不多,不算他是十個人,半導體業內人士、高校請來的顧問、公司法務、公司財務等等。 臨走前,方卓考慮了一下,臨時把柳洋洋也給帶上,她對公的處事總是比較靠譜。 “方總,這個投資預算那么多,也沒給項目起個名么?” 商務車剛剛啟程,柳洋洋就問起一個問題。 方卓最近一心想著錢和人,倒是真沒注意,他思考片刻,說道:“晶圓廠這個項目就叫‘冰飲計劃’好了?!?/br> 柳洋洋啼笑皆非:“這在會議室里見到領導就‘冰飲冰飲’的提???方總,正經點?!?/br> “怎么不正經了?”方卓對柳董秘說道,“十年飲冰,難涼熱血,晶圓廠這個項目注定是長期而艱難的,我們要做好打算和心理準備?!?/br> 不光柳洋洋,商務車里兩位來自復旦的副教授俞軍和講師曾曉洋也是一怔,咀嚼了一下這個話。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方卓娓娓道來的解釋:“梁啟超當年自號‘飲冰室主人’,自撰了這八個字的座右銘,也是有典故的?!?/br> “莊子說‘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歟’,意思就是我早晨有了使命,晚上就得喝冰水,這大概是我內心太過熾熱的原因吧?!?/br> “我覺得這對我們的半導體產業,對我們要做的項目,含義都挺恰當,所以叫做‘冰飲計劃’有毛病嗎?” 三人情不自禁的點頭,覺得沒毛病。 數秒后,講師曾曉洋問道:“為什么不直接叫‘飲冰計劃’呢,而叫做‘冰飲計劃’呢?” 對啊,為什么呢,又不是山東人。 方卓想了想,沒找到理由,說道:“那可能還是因為我有點不正經?!?/br> 他笑道:“就這么著吧,以后要是成功了,自然有人幫我想理由?!?/br> 柳洋洋看著曾曉洋愕然的表情,露出一個小小的笑容,方總的風格習慣就好。 她隨即收起表情,對于這次的杭州之旅還是有些期待的,除了公事,作為曾經的秘二科一枝花,這次再會老同事,著實有一種微妙的感受。 從上海到杭州,不到兩百公里。 這兩座城市的地理距離也算一個優勢,畢竟,易科和醫科都已扎根上海,方卓尤其還要兼顧易科今年開啟的上市計劃。 如果選在廣州,不是方卓來回飛就是同事來回飛,總還是有些不便。 但,這個因素的影響不算關鍵,需要納入綜合考量。 方卓從內心深處其實有些傾向于廣州,蓋因為……對方有錢。 杭州當然很好,是個高富帥,可廣州更高更富更帥,不過,更高更富更帥也不意味著人家就愿意把錢花在自己身上。 方卓關于這一點有比較直觀的認識,能到手的錢才是錢。 上午九點鐘,兩輛商務車駛進杭州市區。 這時,方卓接到了來自中芯邱副總的電話。 通話很短,他收起手機的時候,心情明顯愉快很多。 柳洋洋詢問道:“方總,有什么好消息?” 方卓擺擺手,不便回答。 實際上,邱慈云的這通電話是簡要說了下中芯這一次募資的目標,數量差不多是七位,包括了漢鼎亞太、dcm中國、祥峰投資、華登國際、永威投資、恩頤投資、上實投資。 其中,有五位是原有的股東機構,上實投資是上海本地給予的支持。 有兩位新接觸的機構是dcm中國和恩頤投資,這兩家在國際上都挺有名氣,尤其前者,而后者則是今年剛剛進入中國。 從方卓和風投打交道的經驗來看,dcm中國和恩頤投資是想吃一波中芯上市的行情。 他思考片刻,給上海的助理發了條短信,讓其打聽聯絡一下dcm在申的負責人,準備約個時間一起見面聊聊天。 像海外投資機構進入國內,老熊那種idg在國內機構的設立與美國公司在事務決策流程上有點像是兄弟關系,dcm這種則是同一個實體來進行決策。 換言之,dcm決定項目投資的資金可能更多一些。 而現在,趁著中芯國際做得風生水起,一個新的半導體項目可以更輕易的說服投資機構。 如果等到中芯遭遇困難,投資機構就會望而卻步,決策難度的上升也不只是一個層級了。 嗯,這一趟來杭州,要是能談些東西出來,回去見dcm就更好說話。 方卓對于這種時機的把握、項目的實cao都有比較獨特的經驗。 如果把目光稍稍放寬,不只局限在中芯第二輪接觸的投資機構,除了dcm,實際上還有更加財大氣粗的目標——美國高盛和德意志銀行,它們都參與了中芯的第一輪融資。 這兩家機構,方卓打算等項目輪廓更清晰再去接觸,而不管結果與否,他都打算再飛到美國逛一圈,看看有沒有目光長遠的投資機構愿意趕上這一趟車。 層層推進,一攬子計劃,要做的事還是挺多的。 上午九點半,“冰飲計劃”的團隊抵達杭州的行政大樓,提前得到消息的市里領導都露面表示歡迎。 領導們很熱情,方卓握手寒暄。 作為總裁的董秘,柳洋洋也跟在后面握手,當她和曾經當眾有過小沖突的前領導握手時,心情格外的平靜,真正見到本地領導才忽然發現事情已經淡忘了很多。 “方總,咱們先一起合個影吧?!?/br> 市辦的主任笑著提議,同時用手招呼攝影鏡頭。 方卓看了這位主任一眼,又用目光詢問身邊的領導,也笑道:“要不,咱們還是先談項目,我這滿腔熱情就想和領導們匯報工作呢?!?/br> “行,咱們市里也早都迫不及待了?!鳖I導頷首。 主任的表情稍窒,隨即依舊笑臉,揮手指揮鏡頭退后,他則隨著領導和上海團隊一起進入大樓。 第169章 家鄉的溫暖 關于方卓的半導體項目,杭州這邊是7月3號收到的消息,然后,就是一陣雞飛狗跳。 對方是要5號率領團隊過來接洽研討,僅僅兩天時間,既茫然又緊迫。 半導體?晶圓廠?生產線? 這些和方卓有什么關系? 這位上海首富不是搞音樂播放器的么?怎么忽然跨越那么多的要搞半導體? 杭州對于方卓最深的印象是mp3播放器,因為易科在老板第二故鄉做的廣告算是鋪天蓋地,代言人的音樂也響遍大街小巷。 而更早的掛號網,它在杭州的運行已然三年,再加上素來低調,也就醫科集團上半年的醫療物資刷新了一下認知,哦,現在不是掛號網,是醫科·掛號網。 三年時間足以讓一件當初拿來宣揚信息化建設的新事物被大家視為理所當然,從政府到社會,省內親朋好友生病要來省城看病之類的事都會直接導向線上掛號。 省時省力不要錢,互聯網的發展就是好。 除了這兩樣,什么新浪、房地產、上海首富,這些事遙遠的好像不是發生在200公里外,而是發生距離2000公里處的某座城市。 大家看到新聞,聽到消息,驚訝兩句,閑聊兩句,也就過去了。 現在,這位年輕的富豪忽然打招呼要搞半導體項目,一下子讓收到消息的杭州領導們迷惑了。 真?假? 應該不會假吧? 既然真的概率很大,領導們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在半導體項目晶圓廠上來。 政府部門里懂這個的幾乎沒有,但對預算、規模、gdp等數字敏感的就多了。 經過謹慎的評估,50億打不住的結論很快就迅速的遞上去。 而且,不單單是一個項目的規模,更值得看重的是產業帶動。 去年,整個杭州的gdp是1781億,第二產業的gdp是901億,晶圓廠這樣一個大項目的砸下來,直接就能拉升工業gdp的比例??! 所以,7月5號這天的接洽見面,不光杭州市,連帶浙江省的領導都出面表示歡迎。 方卓對此的體會就直接出現在他的發言里。 “我來杭州的第一感覺就是家的溫暖?!?/br> “剛才劉主任讓我賓至如歸,我說,我這就是到家了?!?/br> 會議室里響起一片笑聲,略微沖淡了一些杭州這邊對重大項目的緊張。 長桌分左右,方卓對面是杭州行政的大頭目吳念毅,旁邊是省里負責商務且分管商務廳的副頭目孟祥禾,規格很高。 吳念毅不胖不瘦,體態很好,笑起來的時候更顯溫和:“前天劉主任和我匯報方總要來杭州做項目的消息,我當時問他,是那位把咱們杭州打造成‘云醫之城’的方卓嗎?他說是,我就很高興,我對他說,方總不光是企業家,還是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這回搞項目,我們一定要全力支持?!?/br> 方卓一邊笑,一邊跟著點頭,只是臉上略有疑惑,這個“云醫之城”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