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120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隨著他這聲朗笑,割據南方的吳國宣告滅亡,大晉完成一統。 ...... 大晉雖然統一神州,但反抗軍的腳步并未就此停止,遠征格蘭帝國的計劃被提上日程,幫助抵抗軍一統彼岸界的行動同步展開。 趙寧將空間之道傳授給了楊佳妮、蘇葉青、趙七月、魏無羨、陳安之、趙平、趙英、左車兒等人,讓他們代為教授所有大晉修行者。 楊佳妮修煉有成后,帶著反抗軍西征,不出意外手刃了格蘭帝國僅剩的那位天人境高手。 在彼岸界的科技力量加持下,本界逐步完成一統,大晉皇朝建立起對全天下的有效掌控。 隨后,大晉幫助抵抗軍統一彼岸界。 楊大將軍沒有在本界多作停留,空間之道大成后便離開星球,與趙寧一起到了撫平空間亂流的宇宙戰場前線。 大晉一統天下的第七年,趙寧與楊佳妮結束階段行動,回歸本界短暫休息。 皇朝蒸蒸日上,文明在全面發展,但趙寧卻察覺到了暗藏的危機。 繁華之下,是正在崛起的,逐漸變為權貴階層的皇朝官吏,皇朝沒了近在眼前的敵人,天下都已經在他們的掌控中,可謂是予取予奪,于是他們變得高高在上,利用手中權力坐擁更多便利與財富。 就像大齊及其之前的所有皇朝官吏一樣。 艱苦奮斗成為過去,享受富貴成為潮流,革新大業帶來的公平正義,在被這些錢權新貴所破壞,大晉皇朝正分裂為上下兩個世界。 走在大街上,趙寧看到的是鮮衣怒馬的權貴子弟。 他們沒有經歷過革新戰爭,生長在優渥富足、享有特權的家庭,于是理所當然的囂張跋扈,看不起甚至欺負平民子弟。 學院府衙也好,街頭巷尾也罷,無人敢得罪他們,于是他們跟他們的父母一樣,在事實上成為了人上人。 這無疑讓趙寧怒不可遏。 “與天元王庭的國戰之后,我之所以要起兵反齊,就是不想前赴后繼戰死沙場的百萬將士們,保護的不是自己的父母妻兒,而是權貴階層繼續壓迫他們親人的權力?!?/br> 回到燕平城,趙寧如是對趙北望道,“如果皇朝百姓浴血奮戰得來的,不是一個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光明世界,而是一個會讓天下百姓飽受壓迫的黑暗皇朝,那么犧牲與戰斗的唯一意義,就成了助紂為虐! “于是我帶著眾人反抗,天下始有反抗軍,之后大齊皇朝被推翻,大晉皇朝得以建立。 “立國之初,大晉舉世皆敵,我們能戰勝一個又一個挑戰,讓我們的對手全部淪為紙老虎,靠的是踐行公平、團結一致。 “正因為全民齊心,沒有權貴階層趴在皇朝身上吸血食rou、中飽私囊,所以每一粒糧食都能進入公庫,每一顆銅板都能成為國力,大晉才擁有了不可阻擋的威勢。 “魏氏正是看到秦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有一大半成為了世家私有物,被他們截流,無法轉化為秦國的國力軍力,不可能戰勝我大晉,才甘愿與世家分道揚鑣。 “現如今,本界正是需要匯聚所有力量,培養修行者,發展能應付空間震蕩的科技武器之時,如果大晉皇朝內部出現了權貴階層,那十分財富能夠成為國力的將只有一兩分。 “如是,我們將無法應對宇宙災變,最終走向窮途末路!” 趙北望嘆息著道:“你說的這些朕不是不知,只是皇朝官吏的腐化墮落不是個例,而是群體現象。 “他們做了官有了錢,本身就成了享有特權的權貴,中飽私囊也好截取國力也罷,是歷史慣性使然,也是自私的人性形成的群體意志。 “朕縱然是皇帝,難道還能與天下所有官吏為敵不成?” 這些年趙北望不是沒有整頓吏治,他一直在大晉皇朝懲治貪官,成效年年有,但情況卻是按下葫蘆浮起瓢。 整個天下的吏治與風氣一日日敗壞下去了。 到后來,趙北望也是無可奈何。 他現在都開始懷疑,整個皇朝的公平只會是短暫現象,革新大業永遠都只有一時之功,只要天下還有官僚還有手握權力的人,最終都一定會誕生在事實上作威作福的權貴。 趙寧目光如箭地道:“那就繼續革新!” 趙北望怔了怔:“天下一統,皇朝建立,七年前革新就已經成功,談何繼續革新?” 趙寧道:“革新雖已成功,但絕不應該結束。革新結束之時,就是革新失敗之日,陛下還看不透這一點嗎?” 趙北望呆愣半晌:“可天下已經沒有敵人,我們還要如何革新,皇朝子民還能去反抗誰?” 趙寧道:“不是反抗誰,而是反抗不公!” 一個月后,皇朝頒布政令,大晉子民尤其是平民百姓,再度掀起革新浪潮。 數不清的皇朝官吏被治罪被流放,不得不去基層當差,或者種地,或者伐木。 從州縣到鄉村,每天都有大量權貴、巨富被當眾審判,被迫離開城池,前往田間地頭謀生。 生員們相繼走出官學,從繁華城池前往山村鄉野,與底層百姓一起勞作,同吃同住。 趙北望忌憚、害怕站在所有官吏的對立面,但趙寧毫無懼意,這不僅是因為他的修為足夠高實力足夠強,更因為他有無數同伴。 一段時間后,趙寧與楊佳妮結束休息,再度前往宇宙深處。 第一三七二章 大結局(新書大齊第一諸侯) (新書《大齊第一諸侯》已在縱橫上傳,以晉末五胡亂華為背景,半架空歷史文,歡迎移步一觀。) 趙寧沒想到的是,再回大晉已經是數十年后。 這數十年的奮戰格外兇險,行動開始沒多久,趙寧與楊佳妮就被卷入混亂空間深處,再也無法維持留在本界的神識,故而趙寧失去本界的消息亦有數十年。 好消息是,空間不穩的問題基本被解決。 他們這個時代的任務完成了,后面的事只能后來的人繼續奮戰。 趙寧與楊佳妮在空間之道上的造詣今非昔比,他們已經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擁有了脫離三維宇宙,進入四維宇宙的資格。 毫不客氣地說,那對趙寧等人而言無異于天國。與四維世界的奇妙廣闊相比,三維宇宙如同繁華都市里的逼仄茅房。 在成為天國之人前,趙寧回到本界,是想跟大晉皇朝告別。 他已經跟楊佳妮、趙七月等人聯手,在宇宙深處圍殺了趙玉潔,隨著這位命中最大對手的隕落,趙寧在大晉已無心結。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他為大晉皇朝已經奮戰得足夠久,為本宇宙也付出足夠多,一代人只能管一代的事情,他也是時候邁向新生。 初回大晉,趙寧是欣喜的。 本界文明發展的光鮮亮麗,繁華都市隨處可見,物質方面儼然已經是彼岸界的模樣,科技發達的同時,修行者遍地都是。 可隨著看到的事物與人情越多,趙寧越是覺得不對勁。 一切都很好,但就是不見革新面貌,因為沒有革新面貌,所以一切又都不美好。 權貴隨處可見,官吏高高在上,平民生活艱難,貧富差距大如天,哪怕文明已經發展到早就能飛天遁地的階段,依然有著數不清的人居無定所。 ...... 徐州,某村落。 一座陳舊破落的墳塋前,有一位衣著樸素、滿面風霜的老嫗,正在獵獵寒風中燒紙,一邊小聲咕噥著什么一邊不斷抹淚,淚水打濕了臉上密密麻麻的皺紋。 趙寧來到墳塋前,看到了墓主人的名字:方小翠。 “表妹死了四十多年了,想不到還有人記得她,先生也是來看她的?”老嫗老眼昏花又淚水朦朧,一時間沒看清趙寧的面貌。 “當年王師攻打割據江南的吳國,金陵一戰頗有死傷,方小翠就是隕落在那一戰中的,我當然記得?!?/br> 趙寧聲音沉緩,“孫小芳,如果我記得沒錯,當時你已經是元神境修行者,為何現在反而成了沒有修為的人,看樣子生活還過得很艱辛?” 孫小芳怔了怔,愕然抬頭,抹了好半天淚水,終于看清趙寧的面貌,訝然之余驚喜萬分:“太,太子殿下?你,你回來了?” 很久以前,大晉準備對中原用兵時,趙寧曾游歷徐州迂回圖之,路上結識了方小翠,之后帶著對方進入徐州城,認識了方小翠的表姐孫小芳,以及長興商號的薛長興,還有姜葭。 金陵一戰,方小翠戰沒。 反抗軍西征格蘭帝國時,姜葭戰沒。 之后支援彼岸界,薛長興受傷,就一直留在了那邊。 離開墳塋時,趙寧已是面沉如水。 孫小芳本有光明前途,但在趙寧、楊佳妮離開本界,在宇宙中奮戰的過程中,大晉皇朝發生巨變,社會面貌與風氣大改,孫小芳被政敵所害,不僅丟了職位,還被廢除修為。 “小翠一直仰慕殿下,但她自知配不上殿下,故而一直不敢表露心跡,平日里一心辦差,攻打金陵時她就是因為太想立功,這才沒于亂軍之中,臨死之時,她曾說為革新而死,死得其所,沒有辜負殿下當年的恩情?!?/br> 回想著孫小芳的一番話,趙寧跨越山川如履平地。 眨眼間降臨河東太原,他從官府中揪出一位封疆大吏,一步跨出,來到河西官東城的烈士陵園,將對方丟在墓碑前。 “殿,殿下恕罪......”這位封疆大吏大腹便便、氣度威嚴,但此刻卻趴在趙寧腳下,渾身抖如篩糠,惶恐丑陋的猶如蛆蟲。 不多時,看守陵園的小吏察覺到這邊的動靜走了過來,遠遠看到趙寧,他渾身一僵,好似被閃電擊中,隨即老淚縱橫地蹣跚而至。 “韓樹拜見殿下......” 小吏不是別人,正是只剩一條胳膊的韓樹,現如今的他身形消瘦,雖然修為仍在,但整個人行將就木,毫無精氣神可言。 看到趴伏在一旁的封疆大吏,韓樹頓時眼紅如血,咬牙切齒地擠出三個字:“李青猴!” 早就改名為李青侯的李青猴,聽到飽含憤怒與仇恨的三個字,整個人完全癱軟在地。 “李青猴,當著嚴冬、方閑的面,我且問你,你可還記得孫小芳?”趙寧字字殺機地開口。 大晉攻打秦國時,嚴冬因死守官東城而死,方閑為給大隊人馬斷后而亡,后來都安葬在眼前這片陵園中。 當年同時入伍,一起為革新奮戰的四位年輕人,命運卻是截然不同,且不說埋骨沙場的,韓樹與李青猴的境況都有天壤之別。 “我,我......下官該死......”李青猴驚懼過度,已經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陷害孫小芳的人正是李青猴。 彼時,趙寧掀起的第二次革新戰爭已經結束多年,孫小芳正好調到李青猴手下任職,李青猴的兒子酒駕致人死命且逃離現場,孫小芳將其抓捕歸案,準備依律治罪。 當時已經是一州刺史的李青猴,沒能說服孫小芳徇私枉法,便派人炮制罪證,將孫小芳解職,并安插親信為自己的兒子脫罪。 之后,孫小芳屢次上訪,讓李青猴不勝其煩,他便再度栽贓陷害,迫使其入獄,并廢了對方修為。 曾為革新大業奔赴沙場,拋頭顱灑熱血的大好青年,在功成名就身居高位之后,居然成為了徇私枉法的惡人。 從屠龍少年變成惡龍的,不只是李青猴一個。 二次革新結束后這幾十年,不知多少人活成了他們曾經征討的那些人的模樣。 如果不是群體背叛,如今的大晉豈會革新不存? “韓樹,你來說,李青猴該不該死?”趙寧轉頭,問面容枯槁的獨臂老者。 “此人貪贓枉法,無惡不作,萬死難贖其罪!” 韓樹咬牙切齒,“幾十年來,被他害得家破人亡的大晉子民不知有多少,僅我知道的就不下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