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112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一開始我們以為自己的對手就一個旅,說破大天去不過一個師,用不著那么些地道。 “還是陳旅長有先見之明,第二天的戰斗打完就讓人開挖,他是料到了敵人會頻繁入城,而我們僅靠地面工事打巷戰難以堅持到最后。 “地道終究是少了,橫豎就那么幾條,能運送的兵力有限,出口也太少?,F在秦軍探明了所有的地道與地窖,該堵的都堵了,該炸的都炸了,我們的人又不剩幾個,無力另開通道與出口...... “不管怎么說,靠著它們我們還是多堅持了一天。這一天我們的戰果可是豐厚得很,經此一役,秦軍沒被打殘也被打怕了,哈......” 斷斷續續說了這么多話,李青猴的嗓子難受到了極點,一時間再也無法繼續,只能繼續去推搡嚴冬,讓他再堅持一兩個時辰。 “那些死在地窖、地道里的戰士,都是英雄?!眹蓝K于說出了一句完整的話,雖然聲音微弱得幾乎不能聽聞。 “是啊,都是英雄,也是真正的猛士?!崩钋嗪镄挠衅萜莸馗锌?。 秦軍搜索前進炸地道炸地窖時,很多藏身其中來不及撤離的修行者與戰士,都倒在了秦軍的火力之下。這里面的修行者都是特別行動團的骨干,機槍手則是被秦軍抓壯丁的河東戰士。 后者背井離鄉多時,好不容易等到了發動起義重歸王師的機會,朝思暮想回到河東與家人團聚,所以戰斗起來格外英勇,可如今他們連全尸都沒留下,再也無法見到故土。 “胖子,你可得撐住啊,這一戰要不是你指揮,我們肯定都死了。你如果有什么三長兩短,韓樹還不得扒了我的皮?”歇了一陣,見嚴冬久無動靜,李青猴再度推了推他,艱難開口。 “我是......革新戰士,只要能完成任務,護好韓樹他們,死有......何懼?”嚴冬咳嗽了兩聲,嘴里溢出一股鮮血。 兩個團一個旅部,近三千人如今僅剩三百來人,旅長、副旅長、參謀長、第二團團長盡數犧牲,營連排級指戰員存者寥寥。 李青猴知道這個道理,可嚴冬是他在軍中最好的朋友,他不想接受那個最壞的結果。 不等他再開口,炮聲驟起。 如夏日驚雷,一經發生就震動天地,仿佛要把空間撕裂,毀滅這世上的一切存在。 原本奄奄一息的嚴冬,就像是被閃電擊中,猛然間睜開雙目,眸子里發出虎狼一樣的懾人氣勢,瘦了一圈的身體豁然站起,手持鋒刃殘缺不全的戰斧昂揚而立,死死看向陣前。 陣地前是殘破的房屋街道,橫尸塞道鮮血盈街,散落的斷肢與槍械一望無際,秋天的陽光灑了一地卻依舊驅不散徹骨的寒意。 沒有敵人。 一個秦軍戰士也看不到。 甚至沒有落在城中的炮彈。 空蕩蕩的廢墟里,只有嚴陣以待,準備應對最后一波攻勢,在最后一場戰斗里與秦軍殊死相搏的三百來名革新戰士。 李青猴聽了片刻城外的炮聲,忽然眉開眼笑地跳了起來,大喜過望地喊道:“不是打我們的,是打秦軍的!爆炸聲是從秦軍營地傳來! “我們,我們的援軍到了,二十一師提前到了!” 他轉過身,抓住嚴冬的肩膀,剛想給他一個擁抱,慶賀這劫后余生的幸運與大軍來之不易的勝利,手腳卻忽然僵住。 嚴冬不再那么雄壯的身體保持著站立備戰的姿勢,雙眼依舊直愣愣盯著前方,眸子里仍有不可直視的駭人之氣,但他......已經一動不動了。 這個戰士至死也沒有倒下。 李青猴在剎那間淚如泉涌。 這樣的結果他無法接受,但卻并不感到意外,在秦軍最后兩輪進攻中,傷勢太重的嚴冬已經是隨時都會倒下的狀態,他能堅持到這一刻在李青猴看來都屬奇跡。 那或許完全是憑意志憑最后一口氣在硬撐。 聽到城外秦軍營地中有海潮般的炮聲炸響,知道己方援軍已到,這一戰的任務順利完成,嚴冬那根苦苦支撐的緊繃心弦再也堅持不住,在連續不斷的炮聲里悄然斷裂。 無論如何, 他至少聽到了勝利的聲音。 第一二七四章 削奪軍權 趙寧放下手中的軍報,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捏了捏眉心。他的雙眼一片酸澀難耐,翻騰的熱淚即將奪眶而出,需要靠著這個動作把淚腺控制住。 官東城一戰,河西軍第一旅旅部帶著第一團、第二團,在秦軍三個師的輪番進攻下堅持奮戰整整五日,不僅守住了城池,還給予了秦軍大量殺傷,重創了對方的士氣。 同時也吸引了對方全部注意力。 在二十一師趕到之前,秦軍便已相對疲憊,且軍心不振。是以出其不意殺到戰場的二十一師,展開進攻后沒有付出多大傷亡,便相對容易地擊潰了秦軍主力。 一戰破敵三個師,殺敵逾萬。 秦國殿前軍第十軍除了極少數人逃走外,余者皆被俘虜。 值得一提地是,一直沒有參戰,保持著全盛狀態的警衛旅,并沒有在第十軍危急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恰恰相反,他們跑得比誰都快。 正因如此,警衛旅沒有遭受實質損失。 “授予河西軍第一旅鐵血英雄旅稱號,旅部并第一團、第二團全體將士頒發皇朝杰出戰士勛章,屆時我會親自到場主持儀式。陣亡者善加撫恤,把烈士家屬的生活與工作照顧妥當?!?/br> 趙寧睜開眼,目光久久不能從陣亡名單上挪開,“將官東城之戰的始末編為經典戰役教材,全軍研習,同時把他們的故事在全國宣揚,讓他們的英雄事跡為百姓所熟知、銘記?!?/br> 戰前臨時從燕平趕到蒲州,負責蒲津關、函谷關戰場整個后方事宜的周鞅,聞言肅然點頭:“殿下放心,一切都會安排妥當?!?/br> 放下文件,趙寧搖頭輕嘆:“旅長陳峰,團長嚴冬,這都是我熟知的名字,前者是從河北義軍中成長起來的,后者是晉陽書院的學生,我對他們有印象。 “這些都是棟梁之才,本來會有遠大前程,能對皇朝的革新建設發揮更多作用,不曾想折在了官東城?!?/br> 周鞅默然片刻:“自前朝國戰以來,埋骨這片大地上的熱血有才之士不知凡幾,他們絕大多數都年紀輕輕。 “相比之于那些被權貴利用驅使、為他們不明不白戰死的人,陳峰、嚴冬等人至少是為了他們的家人親友、子孫后代有更好的生活而戰,犧牲固然令人悲痛,但死得其所?!?/br> 趙寧沉吟半響:“向全國通報官東城之戰時,要告訴所有人,大晉皇朝絕不會辜負革新戰士的犧牲,永遠不會,否則天下共討之!” 周鞅十分贊同:“他們對得起這個國家,國家也一定要對得起他們?!?/br> 若是皇朝對不起為革新流血犧牲的英雄,那就是背叛了革新大業,其政權的合法性便沒了,屆時天下皆可反抗皇朝,像趙氏代齊一樣改朝換代。 兩人就諸事商談一陣,沒過太久周鞅便下去安排具體差事。 “現在二十一師抵達既定位置,我們在河西便有了兩個師的戰力,河西軍第一師在州縣革新,二十一師正面作戰,陣腳既穩其勢已成,接下來每過一日,我們對秦國的優勢就大一分,長安亦會心驚一分?!?/br> 趙遜分析起戰局,“蒲津關的正面壓力隨之大減,守住渡口不再是難如上青天的事,而秦國勢必不會對這樣大的變故坐視不理?!?/br> 趙寧起身離座,來到沙盤前。 “蒲津關前有秦軍六個軍,如今折了兩個,接下來他們會分多少兵馬去側翼?” 趙遜跟趙寧并肩看著沙盤,“分的兵馬少了,可能重蹈官東城之戰的覆轍,所以一個軍是不夠用的。但如果分了兩個軍過去,那對蒲津渡就沒了半點兒壓制力?!?/br> 趙寧琢磨片刻,徐徐道:“庭院失火,秦軍必然全力撲救,他們多少知道些革新戰爭的可怕之處,所以這回前往側翼的兵馬,很可能不止兩個軍,也不是單方向進擊?!?/br> 趙遜領悟了趙寧的意思:“數面合圍,圍剿州縣?也就是說,秦國不僅要分蒲津關的兵,還要調動進攻函谷關的兵馬!” 如今河西軍第一師奮戰的地方,是同州西側、坊州南端與秦國京兆府東、北一帶,方圓兩三百里。 其中同州即官東、郃陽、韓城所在的州,坊州在韓城西面——于北方俯視秦國京兆府。 第一師在此區域活動的核心目標,一是打開晉軍向西的缺口,保證反抗軍能從龍門至韓城一線源源不斷開進河西,第二個就是震懾京兆府,威脅關中長安,迫使秦國自亂陣腳。 現在第一師活動的范圍是只有兩三百里,不算很大,但如果秦軍不能迅速遏止其勢,那么不用多少時日這個范圍就會成倍擴展。 屆時秦國想要滅火都難不說,長安城都得面對兵臨城下的危局,一日三驚。 “若是秦軍果真如此調動,那壓力就全都到了二十一師與河西軍第一師身上,正面戰場的蒲津關與函谷關可以緩上一大口氣?!?/br> 趙遜尋思著道,“這當然是我們最想看到的局面,那會給我們最好的機會,甚至是一戰而定關中、滅偽秦。但秦軍會如我們所愿嗎?” 趙寧輕哂一聲:“事到如今,他們還有選擇?” 總不能坐視關中被革新力量吞沒。 開戰伊始秦國就以畢其功于一役的決戰思想,將大軍盡數調到了前線,在京畿沒留多少部隊,這些兵馬只夠守衛長安城,根本沒有機動兵力來應付河西軍第一師。 河西軍第一師不只是一萬多戰士,而是配合一品樓、國人聯合會在進行聲勢浩大的戰爭,發動的普通百姓可是一個巨大規模。 “客觀上沒有選擇,主觀上只怕秦軍也愿意這樣安排?!壁w遜露出笑容悠悠地道,“警衛旅在官東城戰場的表現有目共睹,現在你相信他們了沒有?” 趙寧很平靜:“只能說信任多了一些,具體還要看他們后續表現?!?/br> 見趙寧強行平靜,趙遜樂觀地笑出了聲:“那是不是可以讓范子清在蒲津關做相應準備了?” 趙寧點頭表示同意。 依照早就有的預案,趙遜出門派人去通知范子清接下來的行動?;貋淼臅r候他發現趙寧挪了位置,站到了另一個沙盤前——那表現得是江淮戰場的情況。 先定關中再平江南,這是既定策略。 趙遜知道趙寧關心的是什么,他們跟秦軍的戰爭還需要一點時間,解決了秦國反抗軍才能大舉增援江淮,吳軍當然不可能在這種時候隔岸觀火,他們一直在努力進攻。 現如今,江北十四州已經打成了一鍋亂粥,吳國兵馬長驅直入,反抗軍則依托民眾進行運動作戰游擊作戰,以有限兵力千辛萬苦與對方周旋。 “吳軍先鋒到了淮河,已有渡河侵入中原之象?!壁w遜說著最新軍報,“中原無兵,若真是讓他們渡河北上,那中原就會成為地獄。 “你怎么看?” 趙寧曬然:“他們拿什么渡河北上?江北淮南有反抗軍三個軍,他們又不是吃白飯的,我不信他們會讓吳軍成功渡河?!?/br> 總體來說,江淮戰場看似危險實則暫時無虞,趙寧根本不擔心什么。反抗軍戰力如何,江北十四州革新基礎如何,他是清楚的,要是這點兒信心都沒有,那也不用以一敵三。 比起江淮戰場,趙寧更關注秦軍什么時候分走蒲津關、函谷關的部隊。北境兵馬業已完成調動,該做的準備他都做好了。 ...... 華陰,秦軍總指揮部,孫康又在作戰室見到了魏無羨。 后者大馬金刀的坐于太師椅上,一個簡單的姿勢便生出幾分虎踞龍盤之氣,相比于上次,他這回的怒氣明顯更濃,自孫康進門便雙目如刀地死死盯著對方,仿佛要將其一口吞下。 面對魏無羨不加掩飾的威壓,饒是雙方修為境界相同,王極境后期的孫康也不禁感到深重壓力、 那是來自王權的虎視,飽含殺伐之意。 “本帥相信你的能力與品性,所以沒有插手你部的兵馬調動,不曾安排人去具體指揮戰事,給足了你這個一方主將應有的尊重,可你是怎么回報本帥,回報秦國的?” 魏無羨的聲音低沉渾厚,像是百獸之王在擇人而噬前的咆哮,充滿攝人心魄的力量,“三個師,被對方區區兩個團的晉軍擊敗,這種戰績簡直聞所未聞,實屬奇恥大辱,秦軍的臉都被丟盡了!” 什么兩個團,明明還有一個師,你這是污蔑,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孫康硬著頭皮辯解: “大軍輪番攻城耗費了不少精力,只需要再多一次攻勢,官東城就會被拿下,屆時城內之敵必被全殲,可晉軍二十一師偏偏這個時候抵達...... “原本這也不算什么,第十軍軍長孫聞東事先做了周全安排,這種時候只要狀態完全的警衛旅頂上,則莫說對方不能解官東城之圍,自身還會被我優勢兵力包圍聚殲! “可警衛旅擅自撤退,引發全軍恐慌與混亂,這才導致......” 魏無羨一巴掌拍碎了扶手,怒發沖冠地起身大喝:“孫康!你是在把本帥當傻子不成?你的部下作戰不利,竟然要把罪責都推到警衛旅頭上?你還有一點兒羞恥心沒有?!” “大帥息怒,末將所言句句屬實,第十軍全體將士都能作證......”被魏無羨毫不留情地當面唾罵,孫康不由得面紅耳赤,心中已是有了火氣。 這一戰下來,他族中死了不少子弟,孫聞東要承擔責任不說,部眾也給打沒了,孫氏一門等于是喪失了一個軍的羽翼,權勢大跌。 代價如此沉重,要都是自己人的錯便也罷了,可事實偏偏不是。警衛旅要是不擅自撤退,第十軍怎么會兵敗如山倒?孫氏怎么會落入這番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