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1096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蕭燕沒心情計較勒古臺的職責,十一師往西面回奔,留在西面的戍衛軍的處境可就不妙。 為了追上十一師,戍衛軍四個師集中了裝甲戰車,把普通部隊扔在了原地,現在他們一旦被十一師碰上,血rou之軀如何抵抗鋼鐵洪流? 蕭燕連忙下令,讓戍衛軍四個師留下的普通部隊向鳳鳴山移動。 只有進了山,這些部隊才安全。 同時,她讓戍衛軍第五師、第六師回撤,為前者提供掩護。第五師、第六師距離反抗軍十一師很遠,現在回來掩護友軍會很快。 “一個師,區區一個師,就讓我們的十萬大軍像狗一樣被溜著到處跑,無頭蒼蠅一般不知道該干什么,真是奇恥......豈有此理!”勒古臺已經氣憤到有些口不擇言。 他現在對蕭燕非常不滿。 他決定向元木真稟報這里的情況,請對方過來親自指揮。 他認為剛愎自用、不聽從他建議的蕭燕,能力不足,根本就不適合繼續指揮這場戰斗! 勒古臺走出指揮所的時候,蕭燕沒有阻攔也沒有呵斥,她懶得跟對方白費口舌。對方的腦子太簡單,根本就不知道形勢的險惡。這場戰爭她不能指望從對方那里得到什么有用的輔佐,只能靠自己。 冷靜下來細細一想,蕭燕漸漸堪破了戰場迷霧。 有什么東西越來越清晰。 那是晉軍的戰略意圖! 天很快亮了。 蕭燕接到了許多新的信息,大部分來自后方。 負責后勤補給的各部匯報,昨夜他們發現了不少行蹤詭秘的修行者靠近監視。結合她留在小葉部的情報人員的消息,可知這些人是蘇葉青所派,為的是執行晉朝給予的任務。 同時,帶著強者們巡查后方封鎖戰場的王極境修行者回報,昨夜蘇葉青派了幾波精銳意圖前往鳳鳴山至溧水河谷一帶,前一波淺嘗輒止,后面兩波竟然試圖強行進入,被他們現身斥退。 為了印證自己的推算,蕭燕決定添一把火。 她要放出誘導消息,變被動為主動! ...... 趙寧接到蕭燕放出的誘導消息時,已經是午后:蕭燕下令讓臨近各部落的新軍立即出動,前往戰場聽令,這其中就包括小葉部。 “部落新軍的預定任務,一直是押運補給,保障后方,防備我們的偏師襲擾其糧道?,F在蕭燕把他們調往前線,是打算充實前線戰力,主動發起大戰了?” 說到這,黃遠岱眸中放出振奮的光芒,“調部族軍參戰,蕭燕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讓我們相信,她在這里確實只有明面上那些兵力,誘使我們誤判敵情!” 趙寧露出笑容:“看來十三師與十一師對蕭燕的刺激很有效果,她現在主動求變了?!?/br> 十三師在溧水河谷依舊牢牢把控著陣地,雖然傷亡在增大,壓力也愈發明顯,但旬日內不會被擊??;而十一師到處亂竄,雖然給敵人造成的殺傷沒有十三師多,但給蕭燕制造的麻煩與心理壓力卻更大。 戍衛軍兩個軍被調動得日夜不停的瞎跑,沒有收拾掉十一師不說,自己還頗有危險,這種局面要是持續下去,他們的斗志會被極大消磨。 這是趙寧戰術部署上的勝利。之所以有這個勝利,不是他比蕭燕聰明多少,而是反抗軍的實力強過戍衛軍與近衛軍。 要是十三師不能防住三倍兵力的進攻,要是十一師不能擺脫敵人追擊,趙寧不僅不能取得優勢,十三師與十一師還會有覆滅之憂。 當然,這也是情報的勝利。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近衛軍與戍衛軍的虛實,確認十三師與十一師的行動不會有大問題,趙寧就不會這么安排。 在過往這段時間,天元帝國的細作進入晉朝后,無法準確探知晉軍的裝備情況,故而十三師與十一師的實力讓蕭燕很是吃驚。 而蘇葉青與范翊先后利用自己的渠道,了解到了天元大軍的裝備情況,故而趙寧早就對天元大軍的實力了如指掌。 戰場上的勝負,起碼有一半是戰場之外的因素,且在開戰之前就決定了的。 “屬于我們的機會已經到來,殿下打算怎么做?”黃遠岱問。 蕭燕有這樣的布置,明顯是相信了他們出動十一師、十三師,就是為了探知她的兵力虛實,或者說要確認天元大軍是佯攻雁門關。 一旦晉軍確認,就會有后續行動。 現在,蕭燕想要誘使晉軍立即展開后續動作。 趙寧略微沉吟,“既然蕭燕放出了魚餌,那我們就先咬一咬這個餌。 “給蘇葉青傳令,讓她帶著新軍跟其它部族軍匯合,并隨時準備舉事,擾亂天元大軍后方,以配合我前線部隊作戰?!?/br> 黃遠岱點點頭:“這還不夠,需要繼續添加籌碼,讓蕭燕進一步確認她的判斷。 “我建議讓十一師在抵達西面戰場邊緣后停止機動,就地布置防御陣地。等他們與敵結陣,立即出動兩個師的兵力,做出向溧水河谷增援的跡象?!?/br> 趙寧同意了黃遠岱的建議。 ...... 勒古臺回到指揮所的時候,日暮正在降臨。 他向元木真打了蕭燕的小報告,結果卻被元木真呵斥一通,說他既然頂著一顆榆木腦袋就不要自以為是,趕緊滾回指揮所,一切聽蕭燕的安排。 他走進指揮所之際,蕭燕剛好接到反抗軍十一師停止機動,就地布置防御陣地的消息。 本來勒古臺并不服氣,但在聽到這個消息時立馬老實下來,因為他完全弄不懂晉軍為何有這樣的動作,想不清楚對方的用意,而蕭燕卻一副老神在在、果然如此的模樣。 在勒古臺看來,如今已然脫離險境的反抗軍十一師是在溜著戍衛軍跑,輕易不會被追上,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什么都不想做了完全可以南撤,怎么都沒道理停下來。 停下來那不是找打? 勒古臺只能向蕭燕請教。 “右賢王之所以想不明白,是因為你只看到了這股晉軍,眼里沒有整體戰局?!?/br> 蕭燕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發現勒古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很顯然后者并不認為自己眼中沒有全局。 蕭燕并不著急:“眼里有全局,不是想著怎么去進攻取勝,而是首先要清楚晉軍的戰略意圖。右賢王要是覺得不服氣,不妨說說晉軍費這么大勁到底是要干什么,后續又會怎么出兵?!?/br> 勒古臺默然無言。 蕭燕瞅了勒古臺一眼:“這些問題之所以不好回答,是因為你從一開始就想錯了一件事?!?/br> “何事?”勒古臺疑惑地問。 蕭燕:“晉軍從來就沒想過防守,他們要的一直都是進攻!” 勒古臺更顯愕然。 蕭燕接著道:“這場戰爭最先開始較量的地方是情報,我們通過小葉酋長放出了佯攻雁門關的消息,在此之前,我一直無法確認晉軍是否相信了這條情報。 “兩支晉軍的反常舉動,讓我始終捉摸不透。 “我知道他們出來,肯定有確認我們虛實的用意,但在確認之后呢?” 勒古臺接過話頭:“要是讓他們知道我們這里是主力,肯定會往雁門山增兵?!?/br> 蕭燕問:“要是他們確認我們這里沒有主力呢?” 勒古臺怔了怔。 當然是不增兵。 除了不增兵呢? 在勒古臺之前的潛意識中,接下來他們是要進攻雁門山的,這也就是說他們默認了晉軍會防守。先前他提的種種建議,都是以此為基礎。 既然晉軍出來是為了確認他們的虛實,那在目的達成之后當然是要回去,雁門山會出動后續力量接應他們。 蕭燕目光灼灼地道:“雁門山的晉軍,從來就沒想過要防守。他們打探我們虛實的用意,是為了在確認我們這里沒有主力后,以不增兵為前提,出動雁門山駐軍來跟我們決戰!” 勒古臺一時說不出話來,這大大出乎他的預料。 他覺得蕭燕說得有道理,但又無法立即相信,思維的轉變不是那么容易的,畢竟雁門山的晉軍要進攻,那山海關的晉軍豈不是也要進攻? 他們這回南下,一直把自己看作進攻方,把被三國合擊的晉軍看成防守方,從沒想過晉軍會在開戰伊始就選擇以攻為守,全面出擊。 蕭燕見勒古臺還不相信,不由得發出一聲哂笑:“如果我所料不差,雁門山的晉軍很快就會出動更多兵力,前往溧水河谷!” 如果晉軍探知完她的虛實后要撤回,那十三師就會突圍,配合接應部隊;如果十三師沒有突圍跡象,那就說明他們沒有回撤的打算。 勒古臺剛想問蕭燕為何如此篤定,指揮所已經接到戰報:有兩個師的晉軍突然進入百里走廊,正朝著溧水河谷方向全速行進,并且十三師沒有突圍跡象! 勒古臺看蕭燕的目光變得格外敬畏。 他之前一直弄不清楚晉軍意圖,是想不明白晉軍為何敢于把一個師放在溧水河谷作戰,一個師放在西面亂跑,因為他覺得這兩個師在確認過他們的兵力后是要南撤的,而實際情況是這兩個師即便有接應,也根本不好回撤。 所以他們一直在犯嘀咕。 現在他知道了,這兩個師北上后就沒打算南撤! 此外,勒古臺猛然意識到:晉軍一開始就相信蘇葉青的情報,認為雁門山外沒有天元大軍主力!正因如此,他們才敢派兩個師出來確認——確認,一方面是一個保險起見的行為。 如果他們不相信蘇葉青的情報,那就不會有這種動作,畢竟關外一旦有天元大軍主力,那這兩個師出來了就是白給。 另一方面,兩個師出來之后,還能在戰場調動他們的兵力,為后續晉軍出戰創造決勝條件! 勒古臺現在是徹底服了蕭燕。 蕭燕好整以暇地問他:“知道晉軍為何派兵去溧水河谷嗎?原因很簡單,他們既然決定主動開戰,那就得選擇一個目標下手?!?/br> 勒古臺怔怔發問:“他們為何不選擇相對較弱,且陣型散亂沒有聚合在一起的戍衛軍,而是去溧水河谷?” 戍衛軍有兩個軍,戰力又相對較弱,各部還相對分散,打他們容易取勝不說,而且一次性擊敗兩個軍,能夠形成很大的聲勢,取得更大的戰果。 要是讓勒古臺選,他一定會選擇進攻戍衛軍。 “因為他們是晉軍!”蕭燕給出的理由非常簡單。 勒古臺卻一下子明白了蕭燕的意思。 之前這些年,反抗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先后擊敗秦國與吳國,奪取了中原與江北之地,兵鋒無人能比,肯定自信膨脹,視天下英雄如草芥,認為能夠戰勝一切對手。 他們瞧不上戍衛軍。 在反抗軍眼中,近衛軍才是真正的對手,所以他們要打近衛軍。一旦殲滅了天元帝國最精銳的部隊,必然使得戍衛軍膽寒,他們后面要擊敗戍衛軍不過是砍瓜切菜,易如反掌。 從戰術層面上來說,反抗軍選擇前往溧水河谷也是合理的。 彼處的近衛軍與十三師鏖戰多時,兵鋒已鈍將士疲憊,正是可趁之機,且他們有十三師在中心配合,能夠形成中心開花的大好場面,取得勝利很容易。 “正因為晉軍把溧水河谷當作了主戰場,決定在彼處跟我們一決勝負,所以才會讓西面的那支晉軍停下來,而且是在很西面的位置停下來?!?/br> 蕭燕胸有丘壑地掃了勒古臺一眼,“右賢王可知這是為何?” 勒古臺倏忽一愣,他被蕭燕的連番問訊弄得腦袋發懵,思維有些跟不上:為何?這還有為何? 片刻后,他終究是反應了過來,沉聲道: “戍衛軍雖然裝備與戰力差一些,但畢竟有十萬大軍,晉軍要的是在溧水河谷擊敗第三近衛軍,不想橫生枝節,讓戍衛軍過去摻和,所以支反抗軍在西面的位置停了下來。